《茅屋为秋风所破歌》.doc_第1页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doc_第2页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大连第四十四中学 李津竹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能说出诗歌叙述的事件及抒发的情感。(2)体会杜甫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3)能背诵全诗。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反复朗读了解诗歌的内容及情感。(2)通过赏读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语句,体会其中的艺术表现手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作者忧国忧民的济世情怀。二、设计理念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古典诗歌的教学的要求,一方面要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另一方面应进行文言词语的教学,培养学生 “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人教版义务教育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30课诗五首中的一首歌行体的古诗。本单元阅读部分的教学目标是:要品味古诗文名句的思想感情,结合亲身体验加深理解。本诗作者是学生们所熟知的杜甫,之前学过他的春望,已经初步了解其现实主义诗人的特质。所以本诗的设计理念围绕着杜甫诗歌的现实性,感知作者叙述的事件及抒发的情怀。在反复诵读中感受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感,赏读其中富有表现力的词句。三、PPT及微课的使用1.本课在设计时依照板块式教学模式,借助PPT,将授课思路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任何一个阶段的活动中,都有明确的引导。2.本课在开课时从作者入手,介绍他的生平经历及写作背景。借助微课,使作者形象更加清晰,既便于理解诗歌主旨,又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3.本课在学生赏读诗歌之后,用微课总结本诗的艺术特色,声形兼具,内容凝练。有助于学生掌握杜甫诗歌的艺术手法。四、学情分析本课的授课对象是八年级下的学生,虽然学生们之前已经学习吟诵过很多首古诗,但成长在丰衣足食的20世纪九十年代,受经历与知识积累水平所限,对这首感慨个人经历,抒发社稷理想的现实主义诗歌,要达到深层理解必然有一定难度。根据学情,本课在设置上以朗读感知为主,探究诗歌艺术手法则放在小组合作中完成,在教师启发引导下挖掘诗歌的主旨。五、重点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受作者忧国忧民的济世情怀。2.赏读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词句,说说其中运用的艺术手法。六、重点、难点突破1.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作者情感。2.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理解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3.通过微课教学,学生深入理解本文的艺术表现手法。七、教学过程活动一 回顾作者,导入新课导语:同学们,说到杜甫,我们都知道他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在我们一般人看来,这样伟大的诗人,一定身居华屋,锦衣玉食吧。可事实却并非如此。“文章憎命达”,许多脍炙人口的传世之作,恰恰是作者苦难生活的产物。我们先通过微课回顾一下杜甫的生平。 (播放微课杜甫生平介绍)设计意图:借助微课回顾作者生平,直观高效。活动二 反复朗读,体会情感要求:学生反复地、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学生互动评价,老师知道朗读。感受作者的博大情怀。明确:学生朗读做到抑扬顿挫、情感饱满。设计意图:诵读是学生与作者的直接对话,反复朗读,有助于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活动三 整体感知,概括事件 师:这是一首叙事抒情诗,它记叙了哪几件事?又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本诗的事件和情感。 明确:通过描写秋风破屋、群童抱茅、破屋漏雨的事件,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感情。虽然杜甫没有风雨不动安如山的住所,但如果让天下寒士都拥有温暖的房屋,那么他宁愿受冻而死!这就是杜甫忧国忧民的济世情怀啊!(板书:忧国忧民的济世情怀)设计意图:通过整体感知本诗的事件及情感,为下文研读文本做铺垫。活动四 小组合作,深入赏读 师:郭沫若曾经评价杜甫的诗“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因为有了现实的触动,有了内心的渴望,他的诗句才能这样不假修饰,自然涌现。其中细微之处的表现手法更是让他晚年的诗歌达到登峰造极的艺术境界。下面,我们再次走近诗歌,看看他是怎样将普通的民间疾苦,在笔底生出波澜的。 先自己朗读,勾画出你最欣赏的词句,看看其中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 要求:通过自主研读,勾画欣赏的词句。后小组交流,合作分享。 明确:本诗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多色彩、直抒胸臆等艺术手法。(微课总结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艺术表现。)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及微课总结的方式,突破本文的重难点。学生能够感受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及体会杜甫登峰造极的艺术表现力。活动五 背诵全诗,情感升华师:鲁迅曾说“杜甫似乎不是古人,就好像今天还活在我们堆里似的”因为唯有他能设身处地地为人民发声,替百姓呼号。他的这种悲天悯人的忘我情怀,令我们的内心也随之激荡。让我们带着这种情感把它背诵下来吧! 要求:学生练习背诵诗歌。明确:学生能以最饱满的情感齐背全诗。设计意图:学生在理解作者艺术表现手法及情感的基础上,当堂背诵诗歌,升华情感。作业:对话杜甫,表达情感 师:学习完本课之后,相信大家都期望与杜甫做一次跨越千年的对话。想一想,如果可以,你会对杜甫说什么呢?课后,拿起你的笔,写一段话,表达自己的情感。板书设计: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忧国忧民的济世情怀 评测练习1.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