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状体囊袋张力环植入对高度近视白内障手术效果的对比观察.pdf_第1页
晶状体囊袋张力环植入对高度近视白内障手术效果的对比观察.pdf_第2页
晶状体囊袋张力环植入对高度近视白内障手术效果的对比观察.pdf_第3页
晶状体囊袋张力环植入对高度近视白内障手术效果的对比观察.pdf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

晶状体囊袋张力环植入对高度近视白内障手术效果的对比观察.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9 0 8 中旦塞脚艮科杂志理坚墨月第2 8 驽簏8 岁j j h nJP r a t t O p h t h a l m o l A u g u s t 2 0 1 0 V o l2 8 N o 8 晶状体囊袋张力环植入对高度近视白内障 手术效果的对比观察 彭华琮袁媛 论著 经验体会 摘要 目的评价晶状体囊袋张力环 C T R 在高度近视白内障人工品状体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方 法将8 2 7 例 1 0 8 1 只眼 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A B 两组 A 组4 2 7 例 5 4 9 只眼 B 组4 0 0 例 5 3 2 只眼 其中A 组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及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和C T R 植入 B 组患者仅行超 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及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 结果A 组术后一过性高眼压1 7 9 只眼 其中1 例取出 C T R 随访1 8 个月中有2 例2 只眼发生视网膜脱离 5 例5 只眼闪发生后发障而行激光治疗 B 组术后随 访1 8 个月中有9 例9 只眼发生视网膜脱离 3 5 例3 5 只眼因发生后发障而行激光治疗 两组的视网膜脱 离发生率及后发障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晶状体囊袋张力环在高度近视白内障手术中 的应用能防止晶状体悬韧带离断 使人工晶体居中 并进而能有效防止后发障和视网膜脱离的发生 关键词 囊袋张力环 高度近视 视网膜脱离 后发障 T h ec l i n i c a lo b s e r v a t i o no fe f f e c t so fc a p s u l a rt e n s i o nr i n gO nr e t i n a d e t a c h m e n ta n dP C Of o r m a t i o n i nh y p e r o p i ap a t i e n t s P E N GH u a c o n g Y U A NY u a n W 曲锄E y e g o o dO p h t h a l m i cH o s p i t a l W u h a n4 3 0 0 19 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O b j e c t i v eT oo b s e r v et h ee f f e c t so fc a p s u l a rt e n s i o nr i n go nr e t i n a ld e t a c h m e n ta n dp o s t e r i o rc a p s u l a ro p a c i t y P C O f o r m a t i o ni nh y p e r o p i ap a t i e n t sr e c e i v e dp h a c o e m u l s i f i c a t i o na n dI O Li n s e r t i o n M e t h o d sO n et h o u s a n da n de i g h t y s e v e ne y e so f8 2 7h y p e r o p i ap a t i e n t sw i t hc a t a r a c tw e r ed i v i d e di n t ot w o g r o u p g r o u pA 5 4 9e y e so f 4 2 7p a t i e n tw e r er a n d o m l ys e l e c t e df o rp h a c o e m u l s i f i c a t i o na n dI O Li n s e r t i o na n d c a p s u l a rt e n s i o nr i n gi n s e r t i o n g r o u pB 5 3 2e y e so f 4 0 0p a t i e n tw a sa s s i g n e dt oap h a c o e m u l s i f i c a t i o na n dI O L i n s e r t i o n D u r i n g1 18m o n t h sf o l l o w u p v i s u a la c u i t y i n t r a o c u l a rp r e s s u r e 1 0 P a n dt h ea n t e r i o rs e g m e n to f e y e sw e r em e a s u r e db ys l i tl a m pm i c r o s c o p ea n d u s e dt h eC A A Ss o f t w a r et oa n a l y z et h er e t i n a ld e t a c h m e n tf o r m a t i o na n du s e dt h eP C O C A A Ss o f t w a r et oa n a l y z et h eP C Of o r m a t i o n R e s u l t sT h ei n c r e a s e dl O Pw a s f o u n di n1 7 9e y e so fg r o u pA o n l yas h o r tt i m e C T Rw a sr e m o v e df r o mi n t r a o c u l a ri n1e y ed u et oi n c r e a s e d I O P b e y o n dc o n t r 0 1 R e t i n a ld e t a c h m e n tW a sf o u n d i n2e y e sa t18m o n t h sp o s t o p e r a t i v e l y Y A Gl a s e rp o s t e r i o r c a p s u l o t o m yi n5e y e sW a sp e r f o r m e dd u et oP C O T h er e t i n a ld e t a c h m e n tW a sf o u n di n9e y e so fg r o u pBa t18 m o n t h sp o s t o p e r a t i v e l y Y A Gl a s e rp o s t e r i o rc a p s u l o t o m yi n3 5e y e sW a sp e r f o r m e dd u et op o s t e r i o rc a p s u l a r o p a c i t y P C OC A A Ss o f h v a r ea n a l y s i sh a ds t a t i s t i c a ls i g n i f i c a n c eb e t w e e nt w og r o u p s S P S Ss o f t w a r ea n a l y s i s h a ds t a t i s t i c a ls i g n i f i c a n c eo nr e t i n a ld e t a c h m e n tf o r m a t i o np o s t o p e r a t i v e l yb e t w e e nt w og r o u p s C o n c l u s i o n T h eC T Ri nh i g hm y o p i ac a t a r a c ts u r g e r ya s s o c i a t e dw i t hi n t r a o c u l a rl e n si m p l a n t a t i o no p e r a t i o nc a np r e v e n t z o n u l a rd e h i s c e n c ea n dI O Ld e c e n t m f i o na n dt i l t a n dm a y1 c a dt or e d u c er e t i n a ld e t a c h m e n ta n dP C O K e yw o r d s C a p s u l a rt e n s i o nr i n g C T R R e t i n a ld e t a c h m e n t P C O H y p e r o p i a 1 9 9 5 年C i o n n i 等1 1 1 首先将晶状体囊袋张力环 c a p s u l a r t e n s i o nr i n g c T R 成功的应用于临床 治疗 D O I 1 0 3 7 6 0 c m a j i s s n 10 0 6 4 4 4 3 2 0 1 0 0 8 0 3 3 作者单位 4 3 0 0 1 9 武汉 武汉艾格眼科医院 通信作者 彭华琮 E m a i l p e n g h u a e o n g 1 2 6 C O r n 外伤性和先天性晶状体悬韧带断离的白内障手术 高度近视眼由于自身眼球结构的特殊性 术中和术 后会引起视网膜脱离等严重并发症 我们植入C T R 对高度近视白内障手术后效果作出以下对比观察 现报告如下 万方数据 中国篷旦 垦型多志2 Q Q 旦笙 哆第8 塑壁塑J P r a t t O p 坠 型竺 垒 壁s t2 0 1 0 些垫 一N o 生 资料与方法 1 资料 将2 0 0 6 年4 月至2 0 0 7 年1 2 月住院的 8 2 7 例 1 0 8 1 只眼 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 A B 两组 A 组4 2 7 例 5 4 9 只眼 B 组4 0 例 5 3 2 只眼 其中A 组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及 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和囊袋张力环植人 B 组患者仅 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m 术及后房型人T 晶状体植 入 所有手术均由本院同一位医师完成 患眼选人标 准 近视 一8 D 或者眼轴 2 5 5 m m 有典型的高度 近视性眼底改变 如脉络膜视网膜萎缩 漆纹样裂 纹 萎缩斑 术前和术后进行了详细的散瞳眼底检查 和记录 排除标准 眼底检查有视网膜脱离者及全身 情况不能耐受手术者 8 2 7 例患者中包括3 2 8 例 4 5 1 只眼 男性 4 9 9 位 6 3 0 只眼 女性 白内障手 术时的平均年龄为 5 8 1 34 9 I 岁 1 6 9 6 岁 屈光 不正等量球镜度数平均为 4 6 0 5 D 一7 9 D 术 前最佳矫正视力平均为0 0 5 L P 0 4 平均眼轴 长度为 3 1 1 2 1 i n t o 2 5 6 3 9 5 m m 所有患者均 接受详细的眼科检查 术前包括 裸眼视力 最佳矫 正视力 眼压 裂隙灯显微镜检查 光定位 色觉 散 瞳眼底检查 用德国Z E I S S 公司的眼用I O L M A S T E R 测定眼轴长度及角膜曲率并用S R K T 公式 自动换算计算人工晶状体度数 对于术前发现有视 网膜格子样变性或干性视网膜裂孔的患者 如果屈 光介质许可 进行预防性激光光凝治疗 记录手术中 后囊膜的完整陛及玻璃体脱出情况 术后作 裂隙 灯 眼底 裸眼视力 最佳校正视力 眼压检查 2 手术方法 表麻下做角膜上方1 l 点透明角膜 隧道式切口 连续环形撕囊 针尖劈核 超声乳化晶 状体核 注吸残余晶状体皮质 前房内注入黏弹性物 质 A 组患眼用镊子逐渐将C T R 伸入囊袋内 再将 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晶状体囊袋内 B 组患眼不 植入C T R 而直接将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晶状体 囊袋内 两组患眼最后均吸除黏弹性物质 切口无需 缝合 所有患眼术中均未出现后囊破裂等异常情况 3 术后处理 两组患者均用典必殊眼水点术眼 每日3 次 典必殊眼膏点术眼每晚一次 共用1 2 周 所有患者随访1 8 个月 随访项目包括视力及校 正视力 眼压 裂隙灯检查 眼底检查 4 术中植入 C T R 为E Y E G O O DZ T RR A 外径 1 2 m m 材料为P M M A 环宽0 1 5 m m 有2 个定位孔 5 统计学处理 均使用S P S S l 5 0 卡方检验 结果 1 植入情况 所有植入的人工晶状体均位于 正位 A 组 术后3 个月矫正视力 0 8 者X4 3 只 眼 0 6 0 8 者X11 8 只眼 0 5 者 8 9 只眼 0 4 者X 1 0 1 只眼 0 3 者 6 6 只眼 0 2 者X8 0 只眼 O 8 者X 4 0 只眼 0 6 0 8 者 11 0 只眼 0 5 者x8 3 只眼 0 4 者X9 5 只眼 0 3 者 6 9 只眼 0 2 者X8 3 只眼 0 0 5 2 术后表现 A 组患眼术后第一天眼压为 3 4 7 m m H g 一过性高眼压X1 7 9 只眼 其中有一例1 只患眼因术后高眼压无法药物控制而不得不取出 C T R B 组患眼术后第一天眼压为8 4 0 m m H g 一过 性高眼压2 0 0 只眼 3 随访 患眼随访1 8 个月 A 组中有2 例2 只 患眼发生视网膜脱离 B 组有9 例9 只患眼发生视 网膜脱离 两组的视网膜脱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 x 2 4 7 2 P 0 0 5 患眼随访1 8 个月 A 组中有5 例5 只眼因发生 后发障而行激光治疗 B 组中有3 5 例3 5 只眼因发 生后发障而行激光治疗 两组的后发障发生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x 2 2 5 8 4 5 P O 0 5 讨论 1 高度近视眼并发性自内障的解剖特点及手术 特点 高度近视眼在解剖结构上常有前房加深 眼球 前后径明显变长 巩膜壁变薄 玻璃体液化 玻璃体 对巩膜及后囊膜的支撑力量减弱 晶状体后囊膜变 薄 晶状体悬韧带的韧性和弹性差 视网膜和脉络膜 常有萎缩斑并伴有后巩膜葡萄肿 晶状体核性混浊 及后囊下混浊常常较皮质混浊明显 晶状体核大 厚 硬 颜色呈棕色或黑色 直径一般6 m m 以上 部 分可以达到8 9 m m 手术时具有如下特点 晶状体 悬韧带脆弱 移动核时容易部分断离 后囊膜容易破 裂 手术后期容易出现视网膜脱离 对于超声乳化摘 出手术患者晶状体核大而且硬 分核困难 不容易从 小的撕囊口滑出囊外 皮质少 超声乳化时没有囊膜 保护层 核的重量大 推移晶状体核时容易将晶状体 悬韧带推断 在囊袋内操作的空间小 容易在过度扒 开核碎块时将囊膜撑破 核碎块的尖端硬且锐利 推 移时容易将后囊膜刺破 后房型人工晶状体为低 负 万方数据 9 1 0 固塞旦竖登聋志2 0 1 塑月第塑燮一8 翅 C h i n JP r a c O p h t h a l m o l A u g u s t Q Q 些塑 1 生 度数 2 手术中应注意下列问题 为使高度近视白 内障患者多年的生活习惯不发生明显变化 白内障 摘出术后宜保留一定程度的近视 可避免术后术眼 出现近距离阅读能力的下降 术中完整连续环形 撕囊 撕囊直径较人工晶状体直径小0 5 I T I I T I 且 居中为宜 过大的撕囊口在前房消失的情况下 张力 环容易滑出囊袋外 因此 连续环形撕囊口应控制在 5 5 5 r a m 以防止张力环在手术中前房深浅变化时 滑出囊袋 在非连续环形撕囊的病例植人张力环 应特别慎重 如果前囊已出现豁口 张力环的前端在 前行过程中 可能会从豁口处滑出囊袋 也可能将前 囊豁口撕大并导致后囊破裂 使人工晶体无法囊袋 内植入 手术操作时应将超声乳化的参数设置以 低能量 低灌注和低吸力为主 以原位碎核超声乳化 技术将晶状体核安全乳化吸除 植人张力环的过 程中 应时刻注意确保其被植入囊袋内 术中应注 意前房深度 前房过深会对脆弱的悬韧带造成威胁 使更多的悬韧带断离 术中注意保护角膜内皮 尽量设法植入人工晶状体 减少术后晶状体虹膜隔 的前后移动 减少通过液化玻璃体对视网膜的冲击 及牵拉 这样可以减少术后视网膜脱离的机会 加 强后囊抛光对预防后发障更为重要 手术操作应 轻柔 准确 避免刺激虹膜 术中如有玻璃体脱出 必 须彻底清除 以解除对黄斑部的牵拉 从而使黄斑囊 样水肿的发生率减低 囊袋张力环植入时机的选择 连续环形撕囊后 超声乳化晶状体核后 吸除 皮质后 我们一般选择第3 者 3 囊袋张力环应优点 1 防止晶状体悬韧带离断 使人工晶状体居中 性更佳 由于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晶状体后囊膜变 薄 晶状体悬韧带的韧性和弹性差的解剖特点 即使 在晶状体摘除后能保存囊袋 也会出现囊袋皱缩 使 人工晶状体植入困难及偏中心 囊袋张力环植入后 维持了囊袋轮廓 提供了足够的囊袋空间 减少了非 对称性囊袋张力 使晶状体可以居中 无轴性旋转 从而减少了手术源性散光 以利于术后视力的恢复 S u n 等阁1 9 9 8 年在猪眼及尸体眼上制作了睫状小带 断裂模型 产生囊袋偏心 以观察囊袋张力环的应用 效果 实验证实 只植入I O L 的囊袋术后会变成卵圆 形 在没有睫状体小带的支撑下发生偏心 而联合囊 袋张力环植入者 不但囊袋保持了圆形轮廓 而且防 止了I O L 的偏心 由于C T R 是一种开放的弹性环 植入囊袋后对囊袋产生向外周扩张的张力 不仅能 恢复因晶状体悬韧带松弛而塌陷的囊袋之圆形外 观 而且能对抗晶状体其余部分对剩余悬韧带的向 心性牵拉力以稳定囊袋 防止悬韧带离断 另外 张 力环对囊袋的向外绷紧作用 能抵抗各种手术操作 对囊袋的向内牵扯力 2 防止后发障的形成 晶状体残留的上皮细胞 向后囊膜迁移 生长 增殖并纤维化可呈不同的形态 如E l s c h i n g 氏珍珠样小体 晶体上皮细胞增生形成 纤维膜 形成S o m m e r i n g 环等 国内外已有不少研究 证实囊袋张力环能有效抑制后发障的形成 我们的 研究结果也证实r 这一点 囊袋张力环抑制后发障 的机制如下 3 s l 抑制品状体前囊纤维化 抑制后 囊皱褶使后囊展开 尽管大部分后囊膜皱褶对视力 影响不明显 但晶状体上皮细胞可沿着皱褶增殖 促 进后发障形成 而后囊展开可减少晶状体光学面和 后囊之间的距离 理论上 晶状体光学面和后囊之间 无空隙 可以抑制晶状体上皮细胞移行 然而 部分 人工晶状体与后囊之问存在空隙 使用C T R 后 空 隙出现的几率减少 即使出现 距离也变小 晶状体 上皮细胞不易移行至后囊 后囊珍珠样混浊的几率 也就降低 抑制品状体囊袋收缩 在高度近视眼合并白内障的超声乳化术规范操 作中 乳化晶状体核 抽吸皮质及人T 晶状体植入后 大多数医师只注意前房 前房角和人工品状体前面的 黏弹剂 忽略了人工晶状体后面黏弹剂的存在 我 们采用后抽吸法 直接吸除人工晶状体后面的黏弹 剂 从而彻底清除残留的黏弹剂 使人工晶状体与后 囊膜之间不留间隙 后囊膜没有皱褶 术后大部分人 工晶状体与后囊膜紧密相贴 防止了前囊膜下上皮 细胞向后囊膜中央迁移爬行 降低了后囊膜混浊的 发生 另外 加强后囊抛光对预防后发障更为重要 我们观察到 患眼随访1 8 个月 A 组中有5 只患眼 因发生后发障而行激光治疗 B 组中有3 5 只患眼因 发生后发障而行激光治疗 两组的后发障发生率比 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 z 2 5 8 5 P 0 0 5 更加证实 了囊袋张力环对抑制后发障的作用 3 防止视网膜脱离的形成 高度近视本身就是 视网膜脱离的危险因素 而白内障手术增加了高度 近视眼发生视网膜脱离的危险性1 9 1 1 1 白内障手术并 发视网膜脱离的危险因素包括 男性 白内障手术时 年龄小 眼轴长 高度近视 视网膜脱离病史 术中玻 璃体脱出 后囊膜完整性丧失 由于后发性白内障而 万方数据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 0 1 0 年8 月第2 8 卷第8 期C h i nJP r a lO p h t h a l m o l A u g u s t2 0 1 0 V o l 2 8 N o 8 9 1 1 行Y A G 激光后囊膜切开术等 文献指出 1 2 1 白内障手 术患者比没有行白内障手术的人发生视网膜脱离的 风险高5 6 倍 而高度近视眼患者较一般轴长眼患 者白内障术后网脱发生率高出5 7 倍 术中玻璃体 脱出者可增至其1 0 倍 晶状体后囊膜等界膜是眼前 节的机械性 化学性及生物性屏障 高度近视眼后囊 膜薄 对玻璃体支撑作用小 后囊膜的完整性一旦被 破坏 同时伴有玻璃体丢失 玻璃体嵌顿等并发症 时 由于屏障作用的破坏 玻璃体位置前徙造成的机 械性牵拉 加之炎症反应可能促进玻璃体理化性质 的改变 这些均容易导致视网膜脱离的发生 C o i t a l B J 认为接受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手术治疗的高度近视 眼患者手术后发生视网膜脱离的危险是未接受白内 障手术治疗的高度近视眼患者的2 倍 高度近视白 内障囊外摘除术后视网膜脱离发生率通常为o 8 5 2 6 权彦龙等 1 4 研究高度近视眼白内障术后视网 膜脱离的发生率为6 4 1 5 2 3 2 我们此次大样本的研究中 随访1 8 个月仅有2 只患眼发生视网膜脱离 发生比例为0 3 6 低于国 内外学者报道水平 而且在我们的研究中 患眼随访 1 8 个月 A 组中仅有2 只患眼发生视网膜脱离 而B 组有9 只患眼发生视网膜脱离 两组的视网膜脱离 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x 2 4 7 2 P 0 0 5 从而提示了C T R 对网脱的预防作用 不过今后还需 大样本长期的观察才能得f t I 最终的结论 此外 值得一提的是 此次我们研究的5 4 9 只患 眼中 术后仅发现1 只患者术后高眼压经保守治疗 无法控制 以致最后不得不取出C T R 眼压才得以降 至正常 我们怀疑囊袋张力环植入术后出现高眼压 的可能原因为 术后前房内黏弹剂存留 与人工 晶状体襻不同 C T R 与囊袋呈3 6 0 度广泛接触 因此 选择直径过大的张力环术后可能对睫状体产生刺激 导致房水生成增加 因为高度近视 术中注射人前 房的粘弹剂可能通过松弛的悬韧带间隙进入后房 而当张力环植入后囊袋被拉紧 因此存留于后房的 粘弹剂不易被吸出而导致眼压升高 张力环对睫 状体的刺激导致睫状体水肿使人工晶状体与睫状体 的距离缩短 导致睫状环阻滞性青光眼 我们怀疑该 患者房水排流受阻部位处于睫状环区域 即睫状突 与晶状体赤道部或玻璃体前界膜的同位接触或粘 连 完整增厚的后囊膜 前界膜 C T R 和人工晶状体 可能作为一个屏障阻碍了房水向前流动 另外 此患 者因高度近视 晶状体悬韧带松弛 可能使睫状突前 旋 加上囊袋内植入囊袋张力环撑开囊袋 可能更加 重了睫状突与晶状体赤道部的粘连 使房水前流受 阻而逆流入玻璃体腔中 导致恶性青光眼发生1 15 1 参考文献 1 C i o m u R J O s h e r R H E n d o e a ps u l a r r i n ga p p r o a c h t ot h es u b f i x e de a t a r a e t o u s l e n s 叭JJC a t a r a c tR e f r a c tS u r g 1 9 9 5 2 1 4 2 4 5 2 4 1 2S u n R e la 1 I n v i t r o e v a lu a t i o n o ft h ee f f i e a c v of t h e c a p s u l a rt e ns i o n r i n g f o r m a n a g i n gz o n u l a rd i a l y s i s i nc a t a r a c t s u r g e r y J 1 O p h t h a l m i c S u r g l a s e r s 1 9 9 8 2 9 6 5 0 2 5 0 5 3 B u r g e rJ K r e u t z e rT A l g eC S e ta 1 C a p s u l a rt e n s i o nr i n g 口b a s e di n v i t r oc a p s u l eo p a c i f i c a t i o nm o d e l J 1 JC a t a r a c tR e f r a c tS u r g 2 0 0 8 3 4 f 7 6 7 一J 1 7 2 4A l l6J L E 址M yB O r t i zD e ta 1 M i c m i n e i s i o nm u l t i f o c a li n t r a o c u l a r l e n s w i t ha n dw i t h o u tac a p s u l a rt e n s i o n r i n g o p t i c a lq u a l i t ya n d c l i n i c a lo u t c o m e s J JC a t a r a c tR e f r a x tS u r g 2 0 0 8 3 4 9 j 1 4 6 8 1 4 7 5 5 马立威 张劲松 许军 后发性白内障计算机图像定量分析系统建 立与评价 J 眼科新进展 2 0 0 5 2 5 5 4 3 1 4 3 4 6W e tJ J i a n gH N o v e ls t a l e g i e si na p r e v e n t i o na n dt r e a t m e n t o f p o s t e r i o rc a p s u l eo p a c i f l c a t i o n J 1 I n tJO p h t h a l m o l G u o j iY a n k e Z a z h i 2 0 0 8 8 1 0 2 0 9 0 2 0 9 3 7J a c o bS A g a r w a lA A g a r w a lA e ta 1 E f f i c a c yo fac a p s u l a rt e n s i o nr i n g f o rp h a c o e m u l s i f i c a t i o ni ne y e sw i t hz o n l l l a rd i a l y s i s J 1 JC a t a r a c t R e f r a c t S u r g 2 0 0 3 2 9 3 1 5 3 2 1 8C i o n n iR J O s h e rR H M a n a g e m e n to fp r o f i m n dz o n u l a rd i a l y s i so r w e a k n e s sw i t han e we n d o e a p s u l a rr i n gd e s i g n e df o rs e l e r a lf i x a t i o n J JC a t a r a c tR e f r a c tS u r g 1 9 9 8 2 4 1 2 9 9 1 3 0 6 9C i o n n iI L l O s h e rR H M a r q u e sD M e ta 1 M o d i f i e dc a p s u l a rt e n s i o n r i n gf b rp a t i e n t sw i t hc o n g e n i t a ll o s so fz o n u l a rs u p p o r t J JC a t a r a c t R e f r a c tS u r g 2 0 0 3 2 9 1 6 6 8 1 6 7 3 1 0D i c kH B S c h w e n nO P f e i f f e r N I m p l a n t a t i o n o f t h em o d i f i e d e n d c w a p s u l a rb e n d i n gr i n g i n p e d i a t r i c c a 丑r a c ts u r g e r yu s i n g a v i s c o a d a p f i v ev i s c o e l a s t i ca g e n t Y J JC a t a r a c tR e f r a c tS u r g 1 9 9 9 2 5 1 4 3 2 1 4 3 6 1 lD E l i s e oD P a s t e n aB L o n g a n e s iL e ta 1 P r e v e n t i o no fp o s t e r i o r c a p s u l eo p a c i f i c a t i o nu s i n gc a p s u l a rt e n s i o nr i n gf o rz o n u l a rd e f e c t si n c a t a r a c ts u r g e r y 叨 E u rJ O p h t h a l m o l 2 0 0 3 1 3 1 5 1 1 5 4 2 黎晓新 王景昭域璃体 视网膜手术学 M j t 京 人民卫生出版 社 2 0 0 0 8 I3 C o l i r d R o b i n e t A C o e h e n e r B R e t i n a ld e t a c h m e n ta f t e rl l e a rl e n s e x t r a c t i o n f o r h i g h m y o p i a s e v e n y e a r f o l l o w u p J O p h t h a l m o l 1 9 9 9 1 0 6 2 2 8 1 2 2 8 5 1 4 权彦龙 周爱意 熊全臣 高度近视跟白内障术后并发视网膜脱离 的临床分析 J 眼科学报 2 0 0 8 2 4 2 4 3 5 1 5 彭华琮 人工晶状体及囊袋张力环植入眼恶性青光眼I 例 J 国际 眼科杂志 2 0 0 7 7 6 1 7 7 5 1 7 7 6 2 0 0 9 1 2 收稿 万方数据 晶状体囊袋张力环植入对高度近视白内障手术效果的对比观晶状体囊袋张力环植入对高度近视白内障手术效果的对比观 察察 作者 彭华琮 袁媛 PENG Hua cong YUAN Yuan 作者单位 武汉艾格眼科医院 武汉 430019 刊名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英文刊名 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OPHTHALMOLOGY CJPO 年 卷 期 2010 28 8 参考文献 15条 参考文献 15条 1 彭华琮 人工晶状体及囊袋张力环植入眼恶性青光眼 l例 期刊论文 国际眼科杂志 2007 06 2 权彦龙 周爱意 熊全臣 高度近视眼白内障术后并发视网膜脱离的临床分析 期刊论文 眼科学报 2008 1 3 ColinJ RobinetA Cochen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