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突变及其它变异 章末检测.doc_第1页
基因突变及其它变异 章末检测.doc_第2页
基因突变及其它变异 章末检测.doc_第3页
基因突变及其它变异 章末检测.doc_第4页
基因突变及其它变异 章末检测.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因突变及其它变异章末检测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基因突变是指基因结构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B基因突变是由于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的部分改变而发生的C基因突变可以在一定的外界环境条件或生物内部因素的作用下引起D基因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并且都是有害的2玉米花药培养的单倍体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形成二倍体植株。如图是该过程中某时段细胞核DNA含量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b过程中细胞内不会发生基因重组Bcd过程中细胞内发生了染色体数加倍Ce点后细胞内各染色体组的基因组成相同Dfg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减半3下列属于染色体变异的是()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染色体上DNA碱基对的缺失、增添或改变导致生物性状改变花药离体培养后长成的植株细胞核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四分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相应部位的交叉互换21三体综合征患者细胞中的第21号染色体有3条A B C D4下面对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的比较中,叙述不正确的是()A基因突变是在分子水平上的变异B染色体结构变异可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到C基因重组没有产生新基因D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最终都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5离体培养的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经紫外线诱变处理后,对甘氨酸的吸收功能丧失,且这种特性在细胞多次分裂后仍能保持。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A细胞对氨基酸的需求发生变化B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缺失或结构发生变化C细胞壁的结构发生变化,导致通透性降低D诱变处理破坏了细胞中催化ATP合成的相关酶系6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具有很强的摄碘能力。临床上常用小剂量的放射性同位素131I治疗某些甲状腺疾病,但大剂量的131I对人体会产生有害影响。积聚在细胞内的131I可能直接()A插入DNA分子引起插入点后的碱基序列改变B替换DNA分子中的某一碱基引起基因突变C造成染色体断裂、缺失或易位等染色体结构变异D诱发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基因突变并遗传给下一代7下列一定不存在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A卵细胞 B单倍体生物体细胞C胚细胞 D含一个染色体组的细胞8某炭疽杆菌的A基因含有A1A6 6个小段,某生物学家分离出此细菌A基因的2个缺失突变株:K(缺失A2、A3)、L(缺失A3、A4、A5、A6)。将一未知的点突变株X与L共同培养,可以得到转化出来的野生型细菌(即6个小段都不是突变型);若将X与K共同培养,得到转化的细菌都为非野生型。由此可判断X的点突变最可能位于A基因的()AA2小段 BA3小段CA4小段 DA5小段9下列叙述中最确切的是()A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根本原因是正常血红蛋白分子中有一个氨基酸发生改变B用普通二倍体西瓜培育出四倍体西瓜,再用普通二倍体西瓜给四倍体西瓜授粉,则四倍体植株上会结出三倍体无子西瓜C由于基因重组和基因突变,某些家庭兄弟姐妹甚多,但性状不尽相同D某基因的一条链上有2个(占碱基总数的0.1%)C变成了G,表明发生了基因突变,且该基因连续复制4次后,突变基因占50%10四倍体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下列有关水稻的说法正确的是()A四倍体水稻的配子形成的子代含两个染色体组,是二倍体B二倍体水稻经过秋水仙素加倍后可以得到四倍体植株,表现为早熟、粒多等性状C三倍体水稻的花粉经离体培养,可得到单倍体水稻,稻穗、米粒变小D单倍体水稻是由配子不经过受精直接形成的新个体,是迅速进一步获得纯合子的重要方法11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和aaBB,这两对基因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要培育出基因型为aabb的新品种,最简捷的方法是()A单倍体育种 B杂交育种C人工诱变育种 D细胞工程育种12改良缺乏某种抗病性的水稻品种,不宜采用的方法是()A诱变育种 B单倍体育种C基因工程育种 D杂交育种13用纯合的二倍体水稻品种高秆抗锈病(DDTT)和矮秆不抗锈病(ddtt)进行育种时,一种方法是杂交得到F1,F1再自交得F2;另一种方法是用F1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得到相应植株。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前一种方法所得的F2中重组类型和纯合子各占5/8、1/4B后一种方法所得的植株中可用于生产的类型比例为2/3C前一种方法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原因是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D后一种方法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是由于染色体结构发生改变14某课题小组在调查人类先天性肾炎的家系遗传状况时,发现某地区人群中双亲都患病的几百个家庭中女儿全部患病,儿子正常与患病的比例为12。下列对此调查结果较准确的解释是()A先天性肾炎是一种常染色体遗传病B先天性肾炎是一种隐性遗传病C被调查的母亲中杂合子占2/3D被调查的家庭数过少,难于下结论二、非选择题15(9分)(2010苏州模拟)据报载,深圳市曾发现一庞大的“眼耳肾综合症”家系:有资料可查的血缘人口总共45人,从曾祖父到曾孙一共4代。45人中总共有15人患有“眼耳肾综合症”,其中4人已因尿毒症去世。现存的11名患者均已出现一种或数种症状,其中年龄最小的只有7岁!研究人员还调查发现:一是该病临床表现为“重男轻女”,即男性患者症状较重,女性患者症状较轻;二是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三是遗传倾向有明显的选择性,即母亲患病可以遗传给女儿也可以遗传给儿子,而父亲患病只遗传给女儿不遗传给儿子。请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眼耳肾综合症”最可能的遗传方式是_,判断理由是_。(2)家族中的女性怀孕后,可以通过基因检测确定胎儿是否存在遗传性疾病,一旦检测获得了致病基因,要采取措施终止妊娠,避免这个家族再次生出有遗传病的孩子。你认为它的主要依据是_。(3)由于基因检测需要较高的技术,你能否从性别鉴定角度给予咨询指导?_。16(13分)现有两株纯种六倍体普通小麦(体细胞中含有42条染色体),一株普通小麦性状是高秆(D)抗锈病(T);另一株普通小麦的性状是矮秆(d)易染锈病(t),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育种专家提出了如图所示的、两种育种方法以获得小麦新品种。(1)方法的主要育种原理是_;方法的育种名称是_。(2)(二)过程中,D和d的分离发生在_,此时细胞中有_对同源染色体,_个染色体组。(3)(三)过程常用的方法为_,此过程一个细胞中最多可含有_个染色体组,植株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中有_个染色体组。(4)(四)过程最常用的化学药剂是_,如将方法中获得的植株杂交,再让所得到的后代自交,则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_。(5)(五)过程产生的抗倒伏抗锈病植株中的纯合体占_;如果按(六)过程自交1次,则中符合生产要求的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_。17水稻是重要的农作物,科学育种能改良水稻性状,提高产量。请根据材料回答:甲硫磺酸乙酯(EMS)能使鸟嘌呤(G)变为7乙基鸟嘌呤,这种鸟嘌呤不与胞嘧啶(C)配对而与胸腺嘧啶(T)配对,从而使DNA序列中GC对转换成GT对。育种专家为获得更多的变异水稻亲本类型,常先将水稻种子用EMS溶液浸泡,再在大田种植,通过选育可获得株高、穗形、叶色等性状变异的多种植株。.(1)实验表明,某些水稻种子经甲硫磺酸乙酯(EMS)处理后,DNA序列中部分GC碱基对转换成GT碱基对,但性状没有发生改变,其可能的原因有_(至少写出两点)。(2)水稻矮秆是一种优良性状。某纯种高秆水稻种子经EMS溶液浸泡处理,种植后植株仍表现为高秆,但其自交后代中出现了一定数量的矮秆植株。请简述该矮秆植株形成的原因_。(3)此育种方法称为_,其优点是_。.水稻品种是纯合子,生产上用种子繁殖,控制水稻高秆的基因A和矮秆的基因a是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水稻抗病的基因B和控制水稻感病的基因b是一对等位基因,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选择合适亲本F1F1花药甲植株乙植株基因型为aaBB水稻种子(1)若要通过杂交育种的方式,选育矮秆抗病(aaBB)的水稻新品种,所选择亲本的基因型是_;确定表现型为矮秆抗病水稻是否为理想类型的最适合的方法是_。(2)某同学设计了培育水稻矮秆抗病新品种的另一种育种方法,过程如上图所示。其中的过程表示_,应在甲植株生长发育的_时期进行处理;乙植株中矮秆抗病个体占_。参考答案1DA项说明了基因突变的本质,B项阐明了基因突变的原因,C项指出了引起基因突变的因素,所以都是正确的。D项错误,基因突变发生频率很低,而且一般都是有害的,但有一些突变是中性的,还有少数是有利的,这正是诱变育种的依据。2D在花药离体培养过程及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再进行的组织培养过程中,细胞只进行有丝分裂,有丝分裂过程不发生基因重组和同源染色体分离,A项正确,D项错误。纵坐标为细胞核DNA含量,cd段可表示有丝分裂前期、中期和后期。其中,在后期因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而导致染色体数加倍,B项正确。由于染色体复制后,姐妹染色单体上的基因相同,所以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后形成的两个染色体组的基因组成相同,故C项正确。3D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异。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与四分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相应部位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花药离体培养后长成的植株细胞核中染色体数目减半与21三体综合征患者细胞中的第21号染色体有3条都属于染色体数目的变异。4D基因重组只产生了新的基因型,并没有产生新的基因;染色体结构变异会引起性状的改变,基因突变不一定引起性状的改变。5B根据题意,诱变后该细胞对甘氨酸的吸收功能丧失,但并没有指明细胞不需要甘氨酸;该细胞对其他物质的吸收正常且能进行有丝分裂,说明该细胞仍能合成ATP,即催化ATP合成的相关酶系是正常的;甘氨酸进入细胞是主动运输,不能被吸收的原因是细胞膜上载体蛋白改变;小肠细胞为动物细胞,无细胞壁。6C碘是人体甲状腺激素的构成元素,为组成人体的微量元素。由于131I有放射性,能诱发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发生基因突变,但这属于体细胞的基因突变,不会遗传给下一代,D项错误。131I不是碱基类似物,故不能直接插入到DNA分子中,也不能替换DNA分子中的某一碱基,A、B项错误。大剂量的放射性元素会引起染色体结构变异,C项正确。7D多倍体生物的卵细胞或精子中可能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染色体组,此时含有同源染色体,由这种配子发育形成的单倍体,体细胞内也含有同源染色体;胚细胞是由受精卵发育形成的,故含有同源染色体;一个染色体组内的染色体的大小和形态各不相同,不含同源染色体。8A由于一未知的点突变株X与L共同培养,可以得到转化出来的野生型细菌,说明X的一个点突变在A1或A2,而X和K共同培养后,不能得到野生型,说明他们有共同的缺失点,即缺失A2。9D本题通过对具体实例的分析来考查对基因重组和基因突变的理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根本原因是血红蛋白基因内部一对碱基对被替换,正常血红蛋白分子中有一个氨基酸发生改变是直接原因;四倍体植株作为母本,二倍体植株作父本,进行杂交得到的种子播种后,结出三倍体无子西瓜;兄弟姐妹甚多,但性状不尽相同是因为其父母双方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发生基因重组;基因(DNA)是双链结构,其中一条链发生了基因突变,另一条正常。无论复制多少次,以突变的那条链为模板所形成的基因都是突变基因,以正常链为模板所形成的基因都是正常基因,因此各占50%。10D所有配子不经过受精形成的新个体,无论含有几个染色体组,都是单倍体,所以四倍体水稻的配子形成的子代虽然含有两个染色体组,但仍然是单倍体。二倍体水稻经秋水仙素处理,染色体数目加倍,得到四倍体水稻,多倍体植株的特点是其种子粒大,子粒数目减少,但是发育周期延长,表现为晚熟。三倍体水稻高度不育,不能形成正常配子,所以无法形成单倍体。11B由于要培育基因型为aabb的新品种,为双隐性个体,可从个体的表现型直接选择出来,因此利用杂交育种的方法最简捷,利用其他方法,技术含量要求高。12B本题考查几种常见的育种方法。因题中交代是缺乏某种抗病性的水稻品种,欲改良其品种,可以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定向导入该种抗病性基因以改变其性状;也可以用杂交育种的方法,将该水稻品种与另一有该抗病性的水稻品种杂交,使优良性状集中在一起;或者可采用诱变育种的方法,诱导该水稻品种发生基因突变,产生该抗病性基因。13C本题考查杂交育种与单倍体育种。根据题意可知F1的基因型是DdTt,F1自交得F2,根据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得F2中重组类型占3/8,纯合子占1/4。后一种方法所得的植株中可用于生产的类型比例为1/4。后一种方法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是由于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14C由题意可知,双亲有病,生下的女儿都有病而儿子中有正常者,说明男女患病几率不同,进而可推知该病和性染色体有关。双亲有病而儿子中有正常者,说明该病为显性遗传。假设被调查的母亲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a,而正常儿子占全部男孩的1/3,据此可知:1/2a1/3,解得a为2/3。15(1)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该病在家系中患病率高,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男性患者只遗传给女儿不遗传给儿子(2)子代细胞中只要含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