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会测量啦教育随笔 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中提出:幼儿需要掌握的基本经验包括了解自己的身体特征及生长中的变化和需要,比较自身与他人的不同,体验成长的快乐;还需要掌握测量长度、比较高矮等方法。根据要求,我们在学习性区域活动中设置了“我在长大”的内容,引导幼儿运用常规的测量工具,学习两人合作测量同伴的身高和体重,并通过前后两次测量数据的比较,体验自己长高了,变重了。 我找来了漂亮的指针式磅秤和能够固定在墙上的长颈鹿标尺投放在区域里,满心欢喜地等待孩子们前来参加游戏。 工具投放一周,每天都有不少孩子前来参与活动。由于孩子们都有被人测量身高和体重的经验,因此他们本能地两两合作测量。妮妮背靠着墙站好,小妍用手挡在妮妮的头顶“105cm”处,接着她迫不及待地叫妮妮转过身来看,她们兴奋地叫起来:“看,已经到这儿了!”妮妮问:“这是几啊?”两人注视着标尺好一会儿,一个说115,一个说不知道。小妍找来几个班里能力较强的孩子,他们看过后也都说不知道。“那我们来称体重吧!”妮妮站到称上,指针指向22,两人又皱起了眉头,妮妮和小妍只得跑来向我求助:“老师,这到底是几啊?旁边没有数字!” 我本以为幼儿能够熟练地从1唱到200,看标尺应该没问题,但是我的预期和幼儿所反映出来的实际情况还是有些差距。首先,我投放的身高标尺和指针式磅秤是幼儿没有接触过的(身高标尺只显示整十数,其他刻度旁没有数字显示;指针式磅秤只逢“5”显示数字。)这使得幼儿不会看刻度,而且对于刚开始学习测量的幼儿来说也有难度。其次,看身高标尺涉及到接着数的知识点,许多幼儿虽然会熟练地口头唱数到几百,但是缺乏接着数的经验。由此也造成了认读标尺的困难。再次,部分幼儿不太会认读百位数,从而给读数带来困难。 针对问题,我及时进行了调整: 将身高标尺换成了每一小格刻度旁都有数字的那种,将指针式磅秤换成了电子秤,以便于孩子们直接认读数字。 另外,我还制作了两套三位数的认读卡,在户外运动时,组织孩子们进行拍球比赛,并用数字卡记录拍了多少个球(大班孩子一般都能拍到100个以上),由此,帮助孩子们学习认读三位数。 调整了测量的工具,解决了孩子们认读三位数的困难,孩子们向我求助的情况大大减少,墙上的记录纸上已经记录了不少孩子的测量结果。可是,新问题又出现了,一天早上,仔仔为佳佳测量身高,没多久两人竟起了争执,佳佳两脚张开,背靠在墙上,仔仔抱怨道:“你这样站测出来不准的!”“怎么不准了?”“你不站直怎么会准啊,当然要站直了测才准啊!”佳佳朝仔仔吐吐舌头,说:“我站直了呀!” 我马上用照相机拍下了这一幕,并开始注意其他孩子测量身高时的情况,果然,随意站的孩子不止佳佳一个。 被测量者的姿势直接影响测量的结果。我及时拍下了这组照片,为的是想了解大班幼儿是否明白测量姿势会影响测量效果,更重要的是我想通过照片引发幼儿对正确测量方法的讨论,我认为此时是建立测量规则最好的时机。测量时不仅要学会看标尺,更重要的是要掌握测量的方法。于是,我决定在交流分享环节抛出话题测量身高和体重应该注意些什么? 照片引发了孩子们的回忆和共鸣,大家展开了激烈讨论: 有个孩子说:“佳佳应该两脚并拢,脚后跟贴着墙壁站,这样量出来才准!” 我反问道:“光这样就行了吗?我弯着腰、驼着背量出来能准吗?” “穿鞋和光脚量,哪种量出来会更高一些?” “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测量结果呢?” 通过讨论,孩子们意识到很多因素都会影响测量的结果,如鞋子的高度、站立的姿势等。我将孩子们的讨论结果贴在区域提示区:光脚、双脚并拢,靠墙站直,这些都是测量规则中的要素。可喜的是大班孩子对自己讨论出来的规则有较强的执行力,他们能够相互监督、提醒。一周后,所有的孩子都在记录表中留下了自己的身高、体重。我也有意识地观察了一下,测量结果基本和孩子的实际情况吻合。 于是,我决定暂时撤掉“我在长大”的活动,期待着几个月后孩子们身高和体重有变化后再继续活动。 三个月后,我再次将游戏材料投放到区域中,希望通过比较测量结果,让孩子们感悟自己长大了。第二次投放测量工具后,不少孩子都在测量结果的比较中,发现自己身高、体重有了变化且都很开心。 可是,意外情况又出现了:一天,悠悠看着墙上的记录纸显得有些沮丧,我走近询问,这时悠悠走到身高标尺前,指着9月份的身高11Ocm和12月份的身高105cm停住了,帮助悠悠测量身高的瑶瑶则疑惑地说:“咦!你怎么变矮了?” 悠悠的沮丧引起了我的思考,幼儿第一次的测量结果我核对过基本正确。第二次测量时为什么会出现偏差呢?是不是因为第一次测量时瑶瑶没有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其他幼儿身上是否也存在这个问题呢?是不是所有的幼儿都掌握了为别人测量的方法呢? 交流分享时我提出了这个问题,通过情景再现,让大家了解错误的测量方法会导致测量结果的不正确,激发孩子们的回忆和讨论: 悠悠双脚并拢、站直,紧紧地靠在贴有身高标尺的墙壁上,瑶瑶手背挡在悠悠的头顶,手指向下斜指向尺上的刻度,接着报出了刻度旁的数字:105。此时,有孩子马上叫了起来:“瑶瑶你的手斜了!你不可以斜的呀!手要放平!”瑶瑶按照孩子们说的调整了手指的动作,这时数字变成了112,大家又叫了起来:“这下对了!”悠悠转头看到手指在112上露出了微笑:“我也比以前长高了!” 我追问道:“为什么前面悠悠以为自己变矮了?” 孩子们叫了起来:“因为瑶瑶指刻度的手没有放平。” 我立刻接着说:“用手来帮忙,测量的结果准吗?我们以前体检时医生是怎样为我们测量身高的?” 讨论中孩子们发现,指刻度的手如果没有放平会影响测量的结果。在医院体检时,身高标尺上有一个可滑动的平板压在头顶上。所以,孩子们提议“我们也做一个可以沿着标尺活动的平板”。 孩子们选用了很多东西来替代,如垫板、书、纸等。操作中大家发现:垫板易滑易歪、书太厚、纸太薄,这些东西都不方便使用。孩子们决定回去求助家长,在爸爸妈妈的提示下,他们想到了把垫板粘在三角形的积木上,用积木靠着尺向上向下滑动,这样就可以准确地为别人测量身高。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这个可以活动的平板终于完成了。孩子们非常喜欢用这个工具来帮别人测量身高,游戏在反复中不断进行。 幼儿每隔三个月进行一次记录,参与率100。整个活动期间,幼儿从对测量感兴趣学会看标尺掌握测量规则,通过两次记录结果的比较,体验自己长大了。“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测量方法,并体验自己长大了”,是我开展活动的初衷,没想到活动进行期间不断发生新问题,在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中引导幼儿解决问题,这也使我对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方式有了更好的把握。 测量活动的过程让我惊喜地发现,幼儿从最初对测量感兴趣、不会使用测量工具,到学会用简单的技能进行测量,并能注意测量规则等,他们在这一过程中有了各种提高。 回顾整个活动,活动开始,我原以为自己对幼儿很了解,投放了自认为幼儿很喜欢的测量工具,但实质上我并不了解幼儿,简单地将自己喜欢的测量工具提供给幼儿,导致幼儿不能正常开展活动。正确进行测量需要幼儿运用多方面的经验,如正确的数数方法、能看懂测量工具、掌握测量的技能、会与其他同伴合作等,其中任何一项能力的缺失都可能成为幼儿活动的障碍。因此活动前教师要对幼儿的“学情”进行分析,这不仅能使教师的预设得到升华,而且可以使幼儿的“学”更加完美。所以分析“学情”在幼儿的学习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在活动预设前注意分析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的已有知识经验、幼儿的学习风格等。这样才能使活动中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水调歌头课件
- 氢能产业园氢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推广
- 施工人员劳动保护方案
- 园区招商引资信息化方案
- 风电场噪音控制与环境保护方案
- 人防工程建设期间安全保障方案
- 建筑工程建筑材料回收利用方案
- 水磨石镜面处理培训课件
- 中医儿科学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21课件
- 2025版建筑公司劳务合作合同及员工劳动权益保护协议
- 青岛版科学 二年级《天气与动植物》
- 《养老护理员》-课件:协助老年人穿脱简易矫形器
- 影视艺术欣赏课程(教案)
- 动物的行为发育与行为遗传
- 风光储储能项目PCS舱、电池舱吊装方案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改建PET-CT、PET-MR项目环评报告
- 政务服务大厅管理规范:安全与应急处置
- 双重预防机制构建-隐患排查治理(中石化中原油田天然气厂)
- 五牌一图(完整版)
- 二年级下册音乐《每天》教案
- 音乐美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