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ke气垫技术详解.docx_第1页
Nike气垫技术详解.docx_第2页
Nike气垫技术详解.docx_第3页
Nike气垫技术详解.docx_第4页
Nike气垫技术详解.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之所以想出写这个东西,是因为 群里闲聊的时候有筒子问到什么是“双气压气垫”。现在,很多喜欢Sneaker的筒子们能认识Air Zoom,认识Air Max,但是再进一步深入可能就有点费劲了。诚然,我并 不是专家,也不是教授,只是希望能够将我这一两年内收集到的资料整理一下,共享一下,并希望能够为刚刚开始关注Sneaker的筒子提供一些帮助。下面的 文章内容可能略带流水账的性质,请自备脱水机,然后我们马上开始。哦对了,既然是篮球鞋区的帖子,就会以篮球鞋科技为主要介绍对象,当然,会穿插一部分跑鞋科技的,废话不多说,开始吧。Nike Air Sole下载 (137.72 KB)2010-5-7 12:29 要讲Nike的科技,或许应该从华夫底讲起,但是对于细想来,除了利用华夫饼锅做外底这段历史以外还真就没什么可说的了。那么就从1979年问世的 Nike Air Sole开始说起吧。第一部分: Nike Air Sole想必每一个人都应该知道。但是从其推出以来,它的形态始终在进行改变,或者说是进化。最早的Air Sole并不是从半掌进化到全掌的,Nike Air Tailwind是地球上第一双使用Nike气垫的鞋子。而其中底内的Nike Air Sole就是全掌气垫,只不过和后来我们最常见的Nike Air Sole差距很大。而由于它是从全掌进化到分掌和半掌,那么全掌Air Sole就是我们这个旅程的第一步。下载 (66.37 KB)2010-5-7 12:29 上面的这张图片是Nike Air Tailwind所使用的Nike Air气垫,相比我们最熟悉的Air Jordan 11的中底Air Sole来说,它的形状是很奇怪的。而正是这种奇怪的气垫让Nike一步步的走向成功。下载 (67.11 KB)2010-5-7 12:29下载 (109.75 KB)2010-5-7 12:29 第一张图是Nike Air Force 1元年所使用的Nike Air Sole。与现在复刻的Air Force 1不同,这种全掌气垫的后跟部分还保留着Nike Air Tailwind上的Air Sole那种管状气垫。而在第二张图片中我们看到的,就是近些年复刻的Air Force 1所使用全掌Air Sole。取消了管状的后跟气囊,而是做成了和前掌一样的气囊结构,只不过后跟的体积和厚度更大而已。但是这两种气垫相比而言,前者的使用面积更大,更加 实用。之所以真么说,是因为从Air Jordan 7到Air Jordan 10都在使用这种类型的内置全掌Nike Air Sole。同时,这个时代大部分的内置Air Sole都是以前者的形态出现的。下载 (97.32 KB)2010-5-7 12:29下载 (119.58 KB)2010-5-7 12:29 上面两张图分别是Air Jordan 7和Air Jordan 10的内置全掌Air Sole。后跟的管状Air Sole相比上面看到过的Air Force 1 Retro的能有更好的缓震性。因为它的体积更大,厚度更大。而在Air Jordan 10之后,这种Air Sole就进行了改进。下载 (92.8 KB)2010-5-7 12:29 这种全掌的Air Sole除了增加了前掌的气垫面积,可以说是完全继承了前辈的前掌结构设计;而在后掌上,吸取了一点Air Max的经验。这种全掌Air Sole的后掌从管状进化到了一个全新的形态。更大的面积,更稳定的结构都让Air Sole得到了很大的改进。 Air Jordan 11之后,我们很少再能够看见使用全掌内置Air Sole的非复刻鞋款了,而最近的一双就应该是与Air Jordan 11颇有渊源的Jordan Elements了。但是由于没有拆鞋的图片,我们很难说这双鞋子的全掌Air Sole的具体形态,但是由于全掌Air Sole在近几年并没有什么根本上的改变,所以或许和Air Jordan 11的结构相同也说不定。第二部分: 第一双使用Air Sole的篮球鞋是Air Force 1,而第一双使用半掌Air Sole的当属神一般存在的Air Jordan 1了。现如今的后掌Air Sole篮球鞋大多数是90可见的,而当时,这种气垫完全是内置于中底EVA泡沫里的。下载 (127.38 KB)2010-5-7 13:06下载 (98.76 KB)2010-5-24 20:02 上面这第一张图片是后掌内置Air Sole的样子,1985年问世的Air Jordan 1 OG并没有使用上面的这种Air Sole,而是和之前看到的Air Force 1 Retro的后掌很像结构,只不过它是单纯后掌气垫。和现在的可见式Air Sole,哪怕是内置Air Sole相比,这种气垫都显得太薄了。而Air Jodan 1,作为第一双使用了后掌Air Sole的球鞋,使用的正是这样的气垫。上面的第二张图片就是该气垫的实物照片。(感谢Arthurchen提供的图片)下载 (89.8 KB)2010-5-7 13:06Air Max1下载 (96.21 KB)2010-5-7 13:05Air Jordan 3 1987年,Air Max 1开创了可见式气垫的先河,而随之而来的Air Jordan 3则是开创了篮球鞋上可见式Air Sole的先河。上面的两张图片,第一张是Air Max 1的后掌气垫,而第二张是Air Jordan 3上的前后掌分隔式Air Sole,我们可以很轻易的看出两者之间的相似之处。这是一种革命性的改进,Air Jordan 1,2都是后掌薄薄的Air Sole。而这种后掌Air Sole不仅仅和Air Max一样增大了厚度和体积,前掌的Air Sole也是革命性的改进了结构,增加了弯折的凹槽。这种设计对于后来的Zoom Air,Max Air都有很大的影响。在这之后,Nike还推出过几种类型的Air Sole。配着图更大家分享一下。下载 (125.16 KB)2010-5-7 13:19 这是Nike Air Hyperflight的后掌Air Sole。看来奇怪吧?为什么看不到透明的Air Sole气囊?因为这是一种特殊结构的Air Sole。特殊并不在于它的气囊结构,而是在于它被一层Phylon所包裹。这种设计既简化了工艺,也能节约成本,同时还能增加耐用性。而这种设计在 Zoom GP3,Air Zoom Generation等鞋款上也是可以见到的。下载 (114.98 KB)2010-5-7 13:18 Zoom Flight 98的后掌Air Sole。虽然是内置,但是又和Air Jordan 1,Hyperflight的类型都不尽相同:单纯的将Air Sole气囊置于中底的凹槽里。大道至简,这双鞋还会在后面提到。 其实,前掌Air Sole的形态并不仅仅有上面先看到的这两种形态,后掌Air Sole也一样。但是不论形状如何,剪裁如何,放在什么位置,Nike Air Sole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的存在形式也就是上述的这几种了,万变不离其宗。本主题由 鞋迷中国 于 2010-6-4 19:06 分类收藏 分享 Beat LA鬼哥粉丝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鬼 哥粉丝 (鬼粉)当前离线 大爱篮球鞋UID191帖子6651精 华51积分11432体力16401 经 验值26141 阅读权限200性别男来 自北京中国海淀区在线时间2231 小时注册时间2009-3-13最 后登录2010-12-4鞋迷Luxury积分11432体力16401 经验值26141 2楼 发表于 2010-5-7 12:3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鬼哥粉丝 于 2010-5-8 13:26 编辑 Nike Max Air下载 (155.56 KB)2010-5-7 19:34 Nike Max Air其实是一种基于对Nike Air Sole大容量化而得到的一种气垫,其基本原理与Nike Air Sole别无二致,但是由于相比Air Sole有了更大的内部空间和容量,Max Air的形态则更为多种多样,其衍生出来的气垫也是更为丰富。第一部分: 或许是因为Nike最早的行当是做跑鞋,Nike Max Air和Nike Air Sole一样都是最先出现在跑鞋上。Air Max 1是第一双搭载了Max Air 气垫的鞋子,而这种科技从一开始出现,就被插上了“大容量,厚实,缓震性好,可见”的标签。而从那以后,Max Air的发展趋势也完全是将前面的标签尽可能的夸张化。下载 (89.8 KB)2010-5-7 19:36 由于Air Max 1在Nike的气垫史上太过于“里程碑”,所以我又把它拉出来展示给大家。这种形态的Max Air在新款球鞋中几乎找不到了。因为经过进化,这种形态的气垫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于Air Max容量的要求了。梯子形的结构是这种Max Air的特点,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这种结构都没有很大的改变。下载 (114.57 KB)2010-5-7 19:36 这是Nike Air Max 90的可见式Max Air气垫。和Air Max 1的相比,两者的结构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而且可见的形式也没有变化。而且Air Max 180也原样照搬了这双鞋子的气垫。下载 (126.72 KB)2010-5-7 19:34Air Max 93终于让Max Air的结构产生了很大的改变。后掌Max Air在Air Max 93上已经很接近现在最常见的单气室Max Air了,只不过横向的气室在这之后有过一个扩容的过程。但是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这种加厚,加量又加价的发展趋势,并且这种Max Air的气垫对于篮球鞋的影响也颇为明显。下载 (189.17 KB)2010-5-7 19:34下载 (129.13 KB)2010-5-7 19:34 上面是两双使用了这种270可见式Max Air的球鞋。第一双Air Max Phoenix采用的是和Air Max 93完全相同的气囊,可以看到横向略细的气囊。Air Posterize是一双很老的内线鞋款,而这个270可见的Max Air就是经过“增容”的270Max Air。现如今,这种形态的Max Air可以说是太常见了,许多的款式都是用了这种形态的Max Air作为后掌缓震单元,而当年最火热的非查尔斯巴克利爵士的Air Max CB系列莫属了。Air Max CB,Air Force Max CB都是当年最火热的Max Air篮球鞋。下载 (42.58 KB)2010-5-7 23:22 1994年,查尔斯巴克利的篮球鞋成为了最火热的内线篮球鞋,而Nike也随着其火爆程度日益上升,为巴克利的新签名鞋Air Max2 CB增加了新装备。这种新装备就是后掌双气压Max Air,这是一种一直沿用至今气垫。最新款的Air Max Hyperfly依旧使用着这款双气室,双气压的Max Air气垫。下载 (111.58 KB)2010-5-7 23:20下载 (112.91 KB)2010-5-7 23:20 这上面的第一张图是Air Max Tempo的后掌双气室Max Air,而第二张则是Air Penny 1的后掌270可见式气垫。第一双鞋其实是全掌三段式气垫的球鞋,而后者则是Zoom +Max Air的球鞋,可见这种双气室双气压的用途之广泛。 而之所以称这种气垫为双气压气垫,是因为如上面的示意图所示,内部的小方块中的气压为5 PSI,而外侧U形气囊则为25 PSI。这里解释一下PSI的概念:14.5psi=0.967841大气压,也就是说5 PSI的气囊里压强大概是0.33个大气压,而25 PSI的则是大约1.65个大气压。要知道,一个大气压是可以支撑起10米多高的水柱的,所以5 PSI的小气囊可以提供柔软的脚感和缓震,而外圈25 PSI的则可以提供很好的稳定性。第二部分下载 (43.44 KB)2010-5-7 23:45 在这之后的1995年,是Nike Max Air又一个革命性的一年。Air Max 95的问世让Max Air遍布了全掌。当然,这种全掌是狭义的全掌,因为Air Max 95中底的气垫其实是分段式的。所以也可以说是开始了从后掌Max Air进化到全掌Max Air的一个中间过程。下载 (94.73 KB)2010-5-7 23:45下载 (102.08 KB)2010-5-7 23:45 Air Max 95虽然是两段式的气垫,但是却有三种压强。后掌如上面的示意图所示是由两个5 PSI气囊,和两个25 PSI的气囊所组成,这种新式的四气室双气压的后掌Max Air在其之后的历史中依旧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并且沿用至今。 前掌的Max Air是六条管状气囊联通而成,实为一个20 PSI的气囊。结合后掌的双气压Max Air,就形成了这种三种气压的全掌Max Air。而在这之后,双气室三气压的准全掌Max Air气垫也开始在篮球鞋上出现了。下载 (86.48 KB)2010-5-8 00:21 第一双用了这种前后掌分隔的Max Air气垫的篮球鞋正是Air Max Sensation,手头没有合适的图片展示这双鞋的Max Air设计,但是前掌和Air Max 95 一样的前掌,配上270可见的双气压气垫,让人们着实震惊了一下。下载 (134.06 KB)2010-5-8 00:21下载 (111.41 KB)2010-5-8 00:21下载 (111.58 KB)2010-5-8 00:21上图分别是Air Max Tempo的前,中,后掌Max Air 本着更大,更厚的原则,Nike Max Air开始一步步的增加气垫的面积。而在Air Max Tempo等款式上,三段式的Max Air气垫开始出现。通常,这种三段式都是由前掌一大块,中掌一小块 和后掌双气压Max Air组成的。尽管双气压的Max Air在当时有双气室和四气室之分,但是换汤不换药,大同而小异。下载 (45.67 KB)2010-5-8 12:23下载 (110.55 KB)2010-5-8 11:43 在这之后,Nike的Max 扩容计划又进一步。上面看到的这种3/4掌的Max Air,可以说就是将三段式气垫的中间部分和后掌部分连在了一起。但是这样的设计要比三段式气垫更加接近全掌,当然,两块气垫之间的接缝还有待改进。 不过由于手头资料实在有限,不能明细的罗列3/4掌Max Air的各种形态。虽然前掌形态千变万化,后掌结构层出不穷不过,但其根本终究不变。下载 (78.81 KB)2010-5-8 12:41 在Air Max 95问世只有两年之后,Nike就又进行了Max Air的革命。三段式的Max Air被连在一起,Total Max Air成功问世。细想之下,在那个十年之内,Nike对于中底的改进真是神一般的速度。Total Max可以被称之为第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全掌Max Air,但是这种气垫也并不是简单的一个大大的气囊,单一的气压。Total Max是一个双气压气垫,后跟那一小块气囊里面是5 PSI的气压,而其余的所有的部分为一个25 PSI的大气囊。横向气囊的设计不会阻碍脚掌的弯折,25 PSI的气压又让侧面的两条气囊有一定的支撑能力。不过相对而言,Total Max的稳定性和支撑性都略有不足。但是尽管如此,Total Max依旧被沿用至今,最近的Nike Hypermax就是使用的这种Total Max,不过新品种的全掌气垫一出,Total Max没落之路似乎依稀可见了。下载 (104.56 KB)2010-5-8 12:41 Max这个词的意思是最大的,而360在中底科技上则意为全方位可视。而2006推出的Air Max 360所搭载的360可见全掌Max Air则是有史以来最纯正,最大可见角度,最大体积的全掌Max Air。没有一点泡沫的中底,完全单一气室的Max Air算是多少完成了Nike Max Air最大化的使命。而很快,Nike Air Max 360 BB问世,同样使用360可见全掌Max Air,但是在结构上略微有所改变,并且增加了气垫外侧的TPU支撑。下载 (116.85 KB)2010-5-8 13:26 全掌360可见的Max Air进化到Air Max LeBron VII的程度也算是到了一个极限了。上面这张是Air Max LeBron VII的中底气垫。相比前一代360Max Air,新一代气垫更薄,更多的凹槽可以增加稳定性。Air Max Hyperize也舍弃的Total Max,使用了这种新一代360可见全掌Max Air,而Air Max LeBron VIII也将继续使用这种大气垫。 悉数到这里,Max Air的发展史也算是简单说完了,但是之前说过,Max还有衍生的气垫出现,下面就不全面的类举一二。Beat LATOP 鬼哥粉丝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鬼 哥粉丝 (鬼粉)当前离线 大爱篮球鞋UID191帖子6651精 华51积分11432体力16401 经 验值26141 阅读权限200性别男来 自北京中国海淀区在线时间2231 小时注册时间2009-3-13最 后登录2010-12-4鞋迷Luxury积分11432体力16401 经验值26141 3楼 发表于 2010-5-7 12:3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鬼哥粉丝 于 2010-5-8 19:55 编辑 第三部分:下载 (155.08 KB)2010-5-8 14:10下载 (112.06 KB)2010-5-8 14:10下载 (82.7 KB)2010-5-8 14:10 Tuned Air的完全是由Max Air发展而来的,并且它出现最初的目的可以说是为了弥补Max Air上稳定性不足。上面的这两张图片是Nike Tuned Air最初的一个形态,很多人称之为“管状气垫”。但是从中我们可以看出,Nike寄希望于气垫两侧的柱体来支撑内外两侧,从而起到增加稳定性的作用。下载 (194.42 KB)2010-5-8 14:10下载 (119.74 KB)2010-5-8 14:10 同样叫做Tuned Air,但是和上面的的管状TN Air相比,Air Garnett 3上的Tuned Air可以被称之为最终形态了。从图上可以明显的看出,Tuned Air其实就是Max Air正反两面的PU外壳上嵌入了半球形TPU,相互对立一组组TPU小球可以增加缓震,并且从某种程度上解决Max Air缺乏稳定性的问题。下载 (121.13 KB)2010-5-8 19:49 上图的这个气垫很多人可能觉得很普通,但是它和普通的Max Air还是有所区别的。这是Air Jordan 17上面的Blow-Molded Air,翻译过来就是“吹塑气垫”。这种气垫通常被包裹在泡沫中,并且其气压相对普通的后掌Max Air要低一些。不过这种气垫使用的范围很窄,仅仅出现在Air Jordan 16&17,以及他们的综合体Air Jordan 16.5以及Air Jordan One6 One7上面。 Max Air彻底说完了,种类繁多的Max Air其实到如今也没有多少种了。大部分被淘汰,仅有的出现机会就在复刻的Air Max球鞋身上了。七尺长人的鞋子越发的不好卖,Nike也有点冷落了Max Air。尽管去年Nike希望通过詹姆斯来复兴这种大气垫,但是好评却少得可怜。不过好在Max+Zoom的组合反响依旧不错,使用这种双气压的气垫的鞋 款也成为市面上仅有的常见Max Air篮球鞋了。Beat LATOP 鬼哥粉丝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鬼 哥粉丝 (鬼粉)当前离线 大爱篮球鞋UID191帖子6651精 华51积分11432体力16401 经 验值26141 阅读权限200性别男来 自北京中国海淀区在线时间2231 小时注册时间2009-3-13最 后登录2010-12-4鞋迷Luxury积分11432体力16401 经验值26141 4楼 发表于 2010-5-7 12:3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鬼哥粉丝 于 2010-5-8 23:38 编辑 Nike Zoom Air下载 (136.35 KB)2010-5-8 17:59 现在的鞋迷们最熟悉的可能就是这个Nike Zoom Air了,这是一种针对后卫和小前锋设计的中底科技。相比Air Sole和Max Air,Zoom Air最大的特点不在于它的厚度,而在于结构。没有Air Sole和Max Air的凹陷,完全是一整片平平的气囊,内部有高密度的立体纤维以保证气囊的形状。与此同时,又能帮助气垫在受压时以最快的速度恢复原形。第一部分:下载 (60.49 KB)2010-5-8 17:59 1995年,不仅有Air Max 95这样革命性的鞋款,更有Nike Air Zoom Flight 95这双同样里程碑式的鞋子。作为第一双使用Zoom Air的球鞋,它使用的是前掌Zoom+后掌Air Sole的配置,而Zoom从此也开始了一步步的进化。 刚才上面的这张图虽然不是Zoom Flight 95的照片,但是95上却货真价实使用的这种前掌Zoom Air。这是一种8毫米多边形的Zoom Air,弹性很好。当时作为和Air Sole配套的科技即便放到现在也是很舒适的。不过话说回来,这种形态的Zoom现在越发的少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鹌鹑蛋”大小的椭圆形Zoom Air。下载 (54.23 KB)2010-5-8 17:59 Nike Zoom Air全掌化的进程要比Max Air快多了。在1995年推出了前掌Zoom Air之后,Nike就迫不及待的在次年的Air Jordan 12上搭载了全掌Zoom Air。通掌8毫米的气垫,让球员第一次能在享受高质量缓震的情况下感受良好的场地感。其实Zoom Air能够如此之快的全掌化,与其简单的构造是绝对分不开的。单气室,单一气压,只需要将气囊变大,纤维面积变大即可实现全掌化。而Max Air这样多气室的气垫则需要更长时间的研制与设计。下载 (86 KB)2010-5-8 20:13 经历了全掌Zoom Air之后,Nike并没有停止改进的脚步。很多人都说元年的Air Jordan 13使他们穿过最舒服的篮球鞋,而很大程度上,这种“最舒服”就源自Nike的前后掌分隔式Zoom Air。这种分隔式的Zoom Air使用了和Zoom Flight 95一样的前掌多边形Zoom Air,而后掌使用了8毫米D型Zoom Air。这种配置被公认是非常舒适,非常成功的配置,弹性很好,后跟缓震也充分。第二部分 Zoom Air的原型介绍过了,下面要列举的可以被称之为Zoom Air的衍生形态。Zoom Air的改变体现在气囊数量,厚度和内部编织物的改变上,所以下面就是关于这些衍生Zoom Air,和那些鞋子的故事。下载 (57.93 KB)2010-5-8 20:13下载 (83.1 KB)2010-5-8 20:13 前掌Zoom Air诚然舒适,但是面积略小。所以Nike在全掌Zoom Air和最初的前掌Zoom Air之间设计了一种Advanced Zoom Air。这是一种多气室的Zoom Air,每个气室都相通,而前掌因为需要弯折,所以通常都会按照双脚弯折的痕迹设计气室的连接处。最初的使用了Advanced Zoom Air的鞋子就是元年的Air Jordan 14,Zoom Flight 98和Air Pippen 3了。Advance Zoom Air气室可多可少,上面的两个图片中,第一张是元年Air Jordan 14的前掌Zoom,第二张是Zoom Flight 98的前掌Zoom。而现如今,即便是在复刻鞋款上,这样的Advanced Zoom Air也是消失不见了。下载 (92.31 KB)2010-5-8 20:13 第一次见到上图这个Advanced Zoom Air着实让我吃了一惊。确实,这么多气室的不是没见过,但是全掌联通的Advanced Zoom Air实在是我孤陋寡闻,闻所未闻了。假如有哪位筒子了解或者知道这块Advanced Zoom Air的来历,欢迎回复为我们解惑。下载 (43.02 KB)2010-5-8 22:44 前掌由于受力面积大,压强小,所以8毫米的Zoom Air完全足够承担身体的重量和突破的力量。但是后掌则相反,面积小,压强大。所以需要通过对Zoom Air的改进来解决这个问题。于是,14毫米的Zoom Air问世了。这种14毫米的Zoom Air在纤维的编织方式上与8毫米Zoom Air略有不同。从上面的图片中可以看出,14毫米的Zoom Air中,纤维是一条条分开的,而8毫米Zoom Air则完全是一块高密度编织纤维。这一点在后面要说的Vis Zoom和Caged Zoom中也是一样的。下载 (43.91 KB)2010-5-8 22:44 Nike最初的气垫Air Sole是从内置进化到可见式的;Max Air打一开始就是可见式的;所以Zoom Air也逃不掉可见化的命运。Vis Zoom,顾名思义就是可见式Zoom Air(Vis是英语里的一个词根,意为:看)。使用了大厚度的14毫米的Zoom Air,虽然达到了可视的效果,但是随之而来的稳定性欠佳的问题就有点严重了。上面这双1999年推出的Nike Vis Zoom Uptempo尽管使用了碳板,但是稳定性的问题始终没能被解决,所以Vis Zoom被改进了。下载 (164.89 KB)2010-5-8 23:28下载 (67.12 KB)2010-5-8 23:28下载 (185.06 KB)2010-5-8 23:28 为了解决Vis Zoom的稳定性问题,Nike为Vis Zoom加了一个壳。正如第一张图片所示,这个外壳很像Air Max 360的后跟稳定用TPU。当然,他们都是TPU支撑的,功能也是相同的。这样,既能保证Zoom Air的可见性,又可以提供很客观的稳定性。而最经典的鞋款非Zoom Drive AF莫属,上面的第二张图片就清楚的展示了Caged Zoom的外观。至于Zoom LeBron 2&3上的Caged Zoom看似和Zoom Drive AF不同,但其实只不过是将网状的TPU外壳换成了略微透明的条形TPU而已。 讲到现在,Zoom Air的各种形态也说的差不多了。尽管现在我们身边有“麻将Zoom”,“鸡蛋Zoom”以及在Zoom Hustle和Air Jordan 22中出现的六边形Zoom Air。但是他们都是以上面的这几种Zoom Air剪裁,排布而来的。或许我们将来还能有幸看见Zoom Air的新形态,但是就目前而言,Zoom Air的形态就这么多了。Beat LATOP 鬼哥粉丝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鬼 哥粉丝 (鬼粉)当前离线 大爱篮球鞋UID191帖子6651精 华51积分11432体力16401 经 验值26141 阅读权限200性别男来 自北京中国海淀区在线时间2231 小时注册时间2009-3-13最 后登录2010-12-4鞋迷Luxury积分11432体力16401 经验值26141 5楼 发表于 2010-5-7 12:3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鬼哥粉丝 于 2010-5-9 19:49 编辑 Nike Shox下载 (174.72 KB)2010-5-9 11:52 Nike Shox现在被归类为机械缓震系统,这和上面所有的缓震单元都有所不同。这种缓震系统通常是由多个“元件”组成一个有着机械原理的系统,而Nike Shox虽然不是绝对意义上的第一种机械缓震,但是绝对是第一种被发扬光大的机械缓震系统第一部分:下载 (73.02 KB)2010-5-9 11:52下载 (124.66 KB)2010-5-9 11:52 2000年,卡特飞扣2米+的法国中锋的事迹和雷锋叔叔的事迹一样为世人所熟知。而这一扣彻底打响了Nike Shox BB4这双鞋,也打响了Shox这种科技。简答来说,这种来自F1缓震装置的科技实用的是氨基甲酸乙基泡沫材料柱体,和两片TPU构成的。上面第二张图片 虽然不是Shox BB4的Shox剖面图,但是这可以明确的展示出Shox最基本的原理。不过Shox BB4上的Shox是垂直,带一个凹槽的柱体,并且还套有一个PU橡胶圈用以防止变形过度。下载 (110.38 KB)2010-5-9 18:31 Nike Shox R4作为第一双Shox跑鞋,使用的Shox和Shox BB4不尽相同。而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它没有柱体中部的PU圈,不过Shox R4使用的柱体却通过将中部加粗的方式起到和PU圈相同的作用。下载 (148.97 KB)2010-5-9 17:59 之前所有的气垫都有全掌的形式,而Shox当然也不例外。就像之前说过的三段式Max Air,Shox VC可以说是Shox全掌化进程中的一个中间过程。有人认为Shox VC可以被称之为全掌Shox,但是不得不说,上图所展示的这种半球形TPU我们很难将其定义为Shox。所以Shox VC前掌Shox应该被认定为Shox全掌化的过程中一个重要的中间阶段。下载 (99.36 KB)2010-5-9 18:09 在经历过Shox VC之后,Shox VC 2成功的将Shox全掌化的大业完成了。23柱的全掌Shox最终成形,上面的图片就是Shox VC 2的中底横切图。而后掌却是使用了Shox R4上那种没有PU约束圈的Shox,而这种后掌Shox在之后的篮球鞋上是非常少见的。下载 (57.09 KB)2010-5-9 18:31 Shox VC 2之后,不论是全掌的Shox VC 3,还是六柱的Shox VC 4&5都是使用的上面出现过的Shox。而市面上更广泛的还是Zoom+四柱Shox这样和Shox BB4一样的配置。不过就在2007年,Shox被内置了。Shox Spotlight是Nike第一双,也是仅有的一双使用内置Shox的鞋款,其实论原理,他和Shox VC 2的后掌Shox一样,都是没有约束圈的柱体,但是六柱,包裹了一层透明PU后,Shox Spotlight显得有点与众不同,但是实质的改变也只有一层透明PU而已了。下载 (127.94 KB)2010-5-9 18:48 不得不承认,Shox对于Nike已经越发的不重要了。每年推出一款Shox篮球鞋,跑步训练鞋这边也是想起来才出一双。但是正是这偶尔想起来才出的一 双,让曾经被称为“气柱”的Nike Shox成为货真价实的气柱。Nike Shox Experience上的Shox让将传统的氨基甲酸乙基泡沫换成了PU包裹的气囊,但是由于有Reebok的DMX Mega作为参考,我很犹豫是能不能把这种“气柱”归类为机械缓震,但是既然叫做Shox,而且原理基本相同,就勉强这么叫吧。下载 (83.31 KB)2010-5-9 18:59 其实Shox并不仅仅只有上面说到的这几种,还有一种Shox很低调,但是也不能忽视它的存在。这就是上面Nike Shox R2展示的这种两柱的极简化Shox。这种Shox很少见,大多出现在女子的室内训练鞋和跑鞋上,这种Shox不论个体结构还是整体的机械结构都很简单, 两片TPU夹着两个独立的柱体。室内训练鞋的柱体通常是光滑的,而像Shox R2这样的跑鞋则有分层的设计。但是两者都没有PU约束圈的存在。或许是因为主要以女鞋为加载对象,所以柱体变形不会严重到需要额外的约束。 话到这里,Nike Shox也算是说完了。我不能将所有Nike Shox的形态全部一一的列举,我能做的也只是将Shox最基本的类型做一个罗列,而剩下的则都是从这些基本的形态中进行改变而来的。Nike Shox从2000年到现在,10年之间经历了大起大落。2000年火热的不行的科技现在已经越发的少见了。偏硬,稳定性等原因让它有点叫好不叫座,而加 上Nike有意无意的疏远,Shox已经开始渐渐的消失在我们的视野中,留下的仅仅是一个背影,一个一年出现一次的背影。Beat LATOP 鬼哥粉丝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鬼 哥粉丝 (鬼粉)当前离线 大爱篮球鞋UID191帖子6651精 华51积分11432体力16401 经 验值26141 阅读权限200性别男来 自北京中国海淀区在线时间2231 小时注册时间2009-3-13最 后登录2010-12-4鞋迷Luxury积分11432体力16401 经验值26141 6楼 发表于 2010-5-7 12:3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鬼哥粉丝 于 2010-5-9 20:37 编辑 Nike Impax下载 (155.2 KB)2010-5-9 20:36 Nike推出的机械缓震种类不多,Nike Shox算一种,2004年面世的Impax算另一种。Nike之所以会推出这种被人们成为“简版Shox”的科技,一方面是因为它造价相对低廉,还有一 方面是希望能够推出一款稳定性更好的机械缓震。但是实际上,不论重量还是稳定性,Impax都没有很大的改进。 至于说Impax的原理,其实和Shox非常的类似。从上面的图片可以看出,整个Impax系统是由一层TPU和中底氨基甲酸乙基泡沫材料制成的拱形结 构构成,中空的设计留给多边形柱体以变形的空间。下载 (56.97 KB)2010-5-9 20:36下载 (56.56 KB)2010-5-9 20:36 基于Impax技术生产的鞋子并不多。跑鞋居多,篮球鞋也少有的推出过几款,但相比Shox来将是既不较好,也不叫座。很短的时间之后,Impax就消 失在人们的视野之中了,甚至连一年出现一次的背影都没有留下。Beat LATOP 鬼哥粉丝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鬼 哥粉丝 (鬼粉)当前离线 大爱篮球鞋UID191帖子6651精 华51积分11432体力16401 经 验值26141 阅读权限200性别男来 自北京中国海淀区在线时间2231 小时注册时间2009-3-13最 后登录2010-12-4鞋迷Luxury积分1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