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影电视行业技术要求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发布有线数字电视广播用户管理系统入网技术要求和测评方法(暂行)241有线数字电视广播用户管理系统入网技术要求和测评方法目 次243244244244244245245245245246247247247248248248249249250250250250250251252253前言.1.范围2.引用标准和文件3.定义和缩略语3.1 定义3.2 缩略语4.测评方法.4.1测评等级.4.2 测评环境.4.3总体测评方法.5.功能测评.5.1用户管理.5.2产品管理.5.3订购管理.5.4授权信息管理.5.5计费管理.5.6收费管理.5.7权限管理.5.8接口要求.5.9资源管理 .5.10报表管理 .6. 性能要求和测评方法.6.1容量测评.6.2客户端支持能力测评.6.3可靠性测评.有线数字电视广播用户管理系统入网技术要求和测评方法(暂行)编制说明.前 言为了促进数字电视产业的发展,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规范有线数字电视用户管理系统入网测评工作,特制定有线数字电视广播用户管理系统入网技术要求和测评方法(暂行)。本技术要求规定了有线数字电视广播用户管理系统的技术要求、测试环境及测评方法,适用于有线数字电视广播用户管理系统的入网测评。用户管理系统主要实现数字电视广播条件接收用户的管理,包括对用户信息、用户设备信息、用户预定信息、用户授权信息、财务信息等进行记录、处理、维护和管理。本技术要求的编制,主要参考了GY/Z 175-2001数字电视广播条件接收系统规范、建立有线数字电视技术新体系的实施意见(广发技字2003601号文件附件)、用户管理系统与监管平台数据交换接口技术要求(暂行)。本技术要求由国家广电总局广播电视监测中心负责起草。243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影电视行业技术要求有线数字电视广播用户管理系统入网技术要求和测评方法1范围本技术要求规定了有线数字电视广播用户管理系统的技术要求、测试环境及测评方法。本技术要求适用于有线数字电视广播用户管理系统(SMS)的测评。本技术要求适用于有线数字电视广播用户管理系统(SMS)的研发、生产和使用单位。本技术要求规定对被测SMS发布的不同版本SMS软件分别进行测评。2引用标准和文件GY/Z 175-2001 数字电视广播条件接收系统规范用户管理系统与监管平台数据交换接口技术要求(暂行)建立有线数字电视技术新体系的实施意见(广发技字2003601号文件附件)3定义和缩略语3.1定义3.1.1 用户管理系统:用户管理系统主要实现数字电视广播条件接收用户的管理,包括对用户信息、用户设备信息、用户预定信息、用户授权信息、财务信息等进行记录、处理、维护和管理。3.1.2 有线数字电视技术新体系:我国有线数字电视技术新体系主要由节目平台、传输平台、服务平台、监管平台组成。3.1.3 监管平台:协调、监管有线数字电视运营秩序。主要任务是:从服务平台获取用户管理数据、IC卡数据、产品订购数据,从CAS获取产品授权数据,从银行获取结算数据,为参与有线数字电视运营的各方提供相关管理信息。监督有线数字电视码流的规范性和合法性、服务平台SMS与监管平台接口的规范性,监管各平台的运营范围。3.1.4 服务平台:直接面向最终用户提供接入服务。主要任务是:在有线电视分配网前端将各节目平台的数字节目与本地节目集成在一起,根据各节目服253有线数字电视广播用户管理系统入网技术要求和测评方法务信息,生成完整的服务信息和电子节目单,经过本地加密后送入分配网。按照用户订购单给用户机顶盒授权开通节目。向节目平台和监管平台提供相关用户管理信息。负责本地网技术维护、服务用户、管理用户、发展用户、开拓市场。3.1.5 节目平台:集成播出数字电视节目。主要任务是:在提供基本节目的同时,提供付费标准清晰度电视节目、高清晰度电视节目、交互电视节目和数据业务以及数字广播节目等。将各个节目频道集成播出,加入相应的节目信息,经传输加密后,送入传输平台。3.1.6 产品(Product):CAS对数字电视节目进行授权的最小单位。运营商在CAS产品的基础上根据运营需要进行打包形成运营产品。3.1.7 IC卡:Integrated Circuit Card,又称智能卡(Smart Card)。在本文档中,“IC卡”与“智能卡”含义相同,均指用于接收机中条件接收系统模块的集成电路卡。3.2缩略语CASConditional Access System条件接收系统NVODNear Video-On-Demand准视频点播PPCPay Per Channel按频道付费PPVPay Per View按次付费SMSSubscriber Management System用户管理系统4测评方法4.1测评等级用户管理系统的测评等级分A、B、C、D级,主要依据当前有线电视系统的用户规模提出。A级适用于200万户以上的有线电视系统,B级适用于100万200万户的有线电视系统,C级适用于30万100万户的有线电视系统,D级适用于30万户以下的有线电视系统。4.2测评环境SMS测评环境示意图见图1。有线数字电视广播用户管理系统入网技术要求和测评方法图1 SMS测评环境示意图4.3总体测评方法测评过程按照测评方统一制定的测评管理流程进行,整个过程需要测评方和被测方的密切配合:n 测评方设计并制定测试数据集,被测方提供导入工具,能够将测试数据集导入被测系统,测评方对导入后的测试数据进行验证。n 被测方提供所有功能执行相关的业务逻辑描述。n 被测SMS应具有数据导入导出和数据备份功能。n 被测方提供开发并发测试工具所需的接口文档,协助测评方开发测评工具。5功能测评5.1用户管理5.1.1用户管理负责完成的主要功能是处理与维护数字电视用户的基本信息,其功能包括:- 用户信息的注册;- 用户信息的修改;- 用户信息的查询;- 用户信息的删除。5.1.2被测SMS能够提供以下功能,每项功能的实现不低于表1中的要求。表1序 号功 能要 求1用户信息注册l 包括录入基本资料,至少包括姓名、用户代码、联系方式、装机地址、IC卡编号、接收机编号、帐户信息。2用户信息修改l 对用户信息进行增、减和修改;l 修改后的用户信息应该在整个系统中立即生效。3用户信息查询l 能够支持多种条件组合查询用户信息;l 系统能够列出符合查询条件的用户列表。4用户信息删除l 在系统中撤销该用户,所有该用户的授权都被取消;l 删除操作后无法再对该用户进行任何操作。5.2产品管理5.2.1产品管理主要是对所播出的数字电视节目进行产品化的管理,其功能包括:- 产品信息生成;- 产品信息修改;- 产品信息删除;- 产品信息查询。5.2.2被测SMS能够提供以下功能,每项功能的实现不低于表2中的要求。表2序 号功 能要 求1产品信息生成l 能够在产品管理中添加需要的产品信息;l 能够设置产品价格策略。2产品信息修改l 能够选择已经创建的产品,修改产品信息。3产品信息删除l 删除产品后,该产品不再可购买。4产品信息查询l 提供定制查询条件的界面,用于查询符合条件的产品列表;l 列出符合条件的产品,能够查看某个产品的详细信息。5.3订购管理5.3.1订购管理负责用户订购数字电视产品信息的管理,其功能包括:- 用户订购信息生成;- 用户订购信息修改;- 用户订购信息取消;- 用户订购信息查询。5.3.2要求参与测评的SMS能够提供以下功能,每项功能的实现不低于表3中的要求。表3序 号功 能要 求1产品订购l 可以选定卡和产品,进行产品的订购,允许用户收看产品。2修改订购信息l 可对订购产品进行修改。3取消订购信息l 取消订购后,相应的用户被取消收看对应节目的权利。4查询订购信息l 提供定制查询条件的界面,用于查询符合条件的订购信息列表,查询条件至少应该包括基于产品、用户和IC卡号。5.4授权信息管理5.4.1授权信息管理负责用户订购的数字电视产品实际开通的操作,主要包括对产品与IC卡有效性确认、通过CA系统对用户实施授权、取消授权的操作等。5.4.2 要求参与测评的SMS能够提供以下功能,每项功能不低于表4中的要求。表4序 号功 能要 求1授权l 能够按照CAS要求的接口形式发送授权请求,正确接收并处理CAS返回的各种信息。2取消授权l 能够按照CAS要求的接口形式发送反授权请求,正确接收并处理CAS返回的各种信息。3修改授权l 能够按照CAS要求的接口形式发送修改授权请求(可以分解成多个指令),正确接收并处理CAS返回的各种信息。4查询授权l 能够按照CAS要求的接口形式发送查询授权请求,正确接收并处理CAS返回的各种信息。5.4.3 测评依据:条件接收系统与用户管理系统通用接口技术要求(待定)。5.5计费管理5.5.1计费管理主要是指按产品计算收费,必须支持的计费方式按时间、按次计费。5.5.2要求参与测评的SMS能够提供以下功能,每项功能不低于表5中的要求。表5序 号功 能要 求1管理计费l 能够按照产品进行计费定价的设置;l 能够按照产品的各种组合和来源进行统计。2计费l 能够按设置的定价标准正确计算用户产品订购所需的费用。5.6收费管理5.6.1被测SMS在进行计费处理之后对用户收费,计算收费要准确。5.6.2被测SMS能够提供以下功能,每项功能不低于表6中的要求。表6序 号功 能要 求1收费l 能够输入用户预收费金额,存入系统中;l 能够及时查询预收费账户金额情况;l 能够查询用户需要交纳的费用金额;l 能够查询收费金额的来源,包括订购详单;l 具有逾期欠费提示功能;l 按结算周期进行结算。5.7权限管理5.7.1被测SMS具有操作权限管理功能,保证操作员只能使用授权范围内的操作界面和操作对象。权限管理主要包含:- 添加操作员权限;- 修改操作员权限;- 删除操作员权限。5.7.2被测SMS能够提供以下功能,每项功能的实现不低于表7中的要求。表7序号功能要求1权限管理机制l 只有拥有系统管理员权限的操作员拥有权限管理能力;l 功能权限对应系统中的功能模块或功能操作;l 操作员登录后只能执行他拥有权限的操作,其他功能模块不可见或不可操作。2添加操作员l 能够添加操作员基本信息;l 能够给操作员添加不同的管理权限。3修改操作员l 能够修改操作员的各项属性。4删除操作员l 从系统中删除操作员及其相关信息。5操作日志管理l 系统应该能够详细记录操作员的各次操作活动。5.8接口要求5.8.1被测SMS必须支持用户管理系统与监管平台数据交换接口技术要求(暂行),与银行、SI和CAS的接口另行规定。5.9资源管理5.9.1被测SMS具备对数字电视相关设备(如接收机、IC卡等)的管理功能,包括:n 对接收机的发放、更换、回收等操作进行管理。n 对IC卡的发放、暂停、重新激活、更换、删除等操作进行管理。5.9.2被测SMS能够提供以下功能,每项功能的实现不低于表8中的要求。表8序 号功 能要 求1发放接收机l 给已经存在于系统中的用户发放接收机;l 发放的接收机即时生效,可以对接收机进行各种操作。2更换接收机l 可以允许用户把原有接收机换成新的接收机;l 更换操作在整个系统中即时生效。3回收接收机l 可以回收已经发给用户的接收机;l 相应地撤销所有与用户设备相关的记录,包括授权等。4发放IC卡l 给已经存在于系统中的用户发放IC卡;l 发放的IC卡即时生效,可以对IC卡进行各种操作。5暂停IC卡l 暂停IC卡后,使得IC卡在被重新激活之前不可用;l 操作递交成功后立即生效。6重新激活IC卡l 重新激活被暂停的IC卡,可以对IC卡进行包括授权在内的各种操作;l 操作递交成功后立即生效。7更换IC卡l 可以允许用户把原有IC卡换成新的IC卡;l 更换IC卡时,所有对旧卡的授权全部转移到新的卡中,更换操作立即在整个系统中生效。8删除IC卡l 可以回收已经发给用户的IC卡;l 相应地撤销所有与该IC卡相关的记录,如授权等。5.10报表管理被测SMS具备服务平台、节目平台和用户需要的各种数据的自动统计、分析并生成报表的功能。6 性能要求和测评方法6.1容量测评6.1.1技术要求不同级别的SMS能够支持的用户容量不同,级别评定要求如表9所示(实际得到的指标值依赖于测试场景和系统配置)。表9级 别要 求A级适用于200万以上用户的环境B级适用于100万200万用户的环境C级适用于30万100万用户的环境D级适用于30万以下用户的环境6.1.2测评条件- 产品数量:20个,其中PPC和PPV各10个;- 每个用户都有10项授权,其中PPV和PPC各5项;- 软硬件平台以SMS厂商申报的为准,不同厂商的平台允许不同。6.1.3测评方法将申请容量测试数据导入被测SMS,对5.1至5.10的功能进行逐项测试并记录。对不同级别的测评所采用的测评数据集规模分别如表10所示。表10级 别用户数A级300万B级200万C级100万D级30万6.2客户端支持能力测评6.2.1 技术要求SMS能够支持的同时访问的客户端数量不同,评定要求及级别如表11所示(实际得到的指标值依赖于测试场景和系统配置)。表11级 别要 求A级支持100个以上客户端B级支持50100个客户端C级支持1050个客户端D级支持10个以下客户端6.2.2测评条件6.2.2.1基本配置- 产品数量:20个,其中PPC和PPV各10个;- 共200用户,每个用户都有10项授权,其中PPV和PPC各5项;- 软硬件平台以SMS厂商申报的为准,不同厂商的平台允许不同。6.2.3测评工具- 并发测试工具。6.2.4测评方法被测SMS安装系统并初始化数据库。在申请级别的并发测评程序自动执行的同时对5.1至5.10所有功能进行逐项测试并记录。6.3可靠性测评6.3.1技术要求SMS应该具备良好的数据备份和恢复机制,具备支持有效的系统冗余配置和故障切换能力,保证系统整体运行的可靠性,在合理的时间范围内完成故障诊断并恢复系统正常运行。6.3.2被测SMS提供- 完整的冗余备份和故障恢复方案;- 相应的设备和操作手册。6.3.3测评方法主机停止工作、网络中断,备份机能够继续工作。有线数字电视广播用户管理系统入网技术要求和测评方法(暂行)编 制 说 明1.任务来源本技术要求是根据国家广电总局科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传染病防控知识检测模拟试题答案及解析
- 2025-2030功能性食品行业消费需求变化及营销策略评估报告
- 2025-2030功能性运动纺织品技术专利布局与商业化应用前景报告
- 2025-2030功能性药用饲料对肉品质改善效果验证分析报告
- 2025-2030功能性寡糖在幼畜饲料中应用效果市场调研报告
- 2025-2030共享出行平台用户粘性分析及市场拓展策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全球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预测报告
- 新能源汽车二手车市场2025年评估指标与流通体系完善策略报告
- 2032年新能源汽车出口市场品牌建设与品牌国际化研究报告
- 2025年市场拓展:新能源汽车换电服务在二三线城市的推广策略报告
- 校园传染病防控班主任培训
- 《大肠癌的治疗进展》课件
- GB/T 15268-2024桑蚕鲜茧
- GYK运行记录智能分析系统研究
- 计划生育服务站劳动合同
- GB/T 44757-2024钛及钛合金阳极氧化膜
- 红领巾爱祖国 星星火炬耀成长主题班会2
- 中国地级市经纬度-精确版
- 07SG111-1 建筑结构加固施工图设计表示方法
- DB44-T 2474-2024 自然教育标识设置指引
- 2022年高考全国Ⅰ卷语文真题及参考答案-全国Ⅰ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