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应用后受众的变化.ppt_第1页
新媒体应用后受众的变化.ppt_第2页
新媒体应用后受众的变化.ppt_第3页
新媒体应用后受众的变化.ppt_第4页
新媒体应用后受众的变化.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网络时代的受众互联网技术应用后受众的变化 中国传媒大学王硕 报告内容 研究目的研究背景研究内容早期受众认识网络媒体的特征及功能我国互联网的发展趋势主要结论及建议 研究目的 研究目的 网络媒体的普及应用对于受众角色转变的影响从互联网的发展趋势看受众对于网络媒体的接受程度从经常被使用的网络服务或功能看网络媒体对受众生活的影响力受众角色的转变对于电视媒体及其直接产品 电视节目的影响 研究背景 研究背景 从上世纪90年代 互联网技术蓬勃发展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 其使用者数量快速增长 网络已然成为继三大媒体之后的 第四媒体 网络媒体的诸多特性及功能促使了新型受众的产生 在改变着传统的媒介使用习惯 这引起业界和学界的共同关注 受众行为的变化会引发传播过程的连锁反应 关注受众研究将有助于更好的了解人类的行为特征和目的 研究内容 受众角色的局限性 所处生活环境的限制接触媒介频次的限制自身文化程度的限制接收工具的限制传输技术的限制频道资源的限制 自身条件限制 外在条件限制 早期受众认识 上世纪90年代初 我国互联网得到极大发展 以此作为区分受众前后变化的时间点 早期受众定位 单纯的被传者与接收者早期受众特征 消极被动 受人操控个性丧失 非理性 容易沉迷 媒体 受众 信源 信源 信道 网络媒体的特性 网络媒体电视媒体技术性发展中的数字技术成熟的无线卫星技术互联网技术 无线及有限技术通讯技术便捷性随时随地固定的接收设备及播出时间主动性海量信息自主选择 一对多 传播缺少有效选择交互性真正的双向传播缺乏沟通反馈滞后或停滞 网络媒体的功能 数量众多的受众 我国互联网的发展趋势 截至至2006年12月31日 我国 网民 人数达到1 37亿 占人口总数10 5 上网计算机台数 5940万台 数据来源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 CNNIC 第1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2007年1月 我国互联网的发展趋势 我国网民数量及上网计算机数量增长趋势 万人 台 数据来源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 CNNIC 1997 11 2007 1 人数 62万计算机 29 9万台 人数 1 37亿计算机 5940万台 受众使用网络服务或功能情况 数据来源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 CNNIC 第1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2007年1月 受众对媒介的使用 受众对于媒介或媒介产品的使用是有目的的 是可选择的受众依靠媒介信息满足特定需要 获得信息 休闲 学习 娱乐或逃避不同的时间点上 使用不同的媒介 适用于不同的目的 满足不同的需求受众对于媒介的使用是根据 早期的媒介经验 个人社会生活中形成的身份认同 短短的10年间 我国网络媒体飞速发展 网民数量从不足百万猛增至破亿 成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网络使用大国 网络对于新环境 新时代的受众而言不仅仅只作为一种媒介被选择 而是极大的影响和改变了个人的生活习惯 乃至生活方式 网络媒体的使用度分析 0点 7点 12点 19点 24点 广播收听率 网站访问量 电视收视率 数据来源 NMR Nielsen NetRatings 从北京地区电视收视率 广播收听率与网站访问量的三者比较可以看出 受众对网络媒体的使用 呈现出稳定度 接受度 依赖度普遍较高的特点 相较于广播 电视等传统媒体而言 网络媒体提供的多元功能和服务能满足受众的多重及综合的要求 主要结论及建议 受众本位角色的变化 作为传播过程终端的受众 只被单纯视作大众媒介的 靶子 即纯粹的信宿 对于媒介发布的信息不能自主选择 只得被动地全盘接受 反馈途径稀缺 是完全单向的传播 因缺乏选择 而展现出非理性的特征 受众成为能够自主发布信息的信息源 变身成为传播者 受众的主动性 选择性 交互性得到极大增强 受众可以获得第一手的新闻资料 具备生产新闻产品的能力 使用网络媒体 使用网络媒体 使用网络媒体 受众本位角色的变化 受众的主动性 选择性和交互性得到极大增强不再只被动接受大众媒介信息 摆脱了媒介设置的有限 议程 能够自主自动的选择能满足自身需要的有效信息 获得信息和获取消遣 娱乐的方式增多 为满足不同目的 不同时间点的需求有了更充分的选择余地 反馈速度加快 与大众媒介可以进行平等交流 成为真正的双向传播过程 受众本位角色的变化 受众成为自主发布信息的信息源 变身为传播者能够独立自主发布信息 在作为社会性媒介信宿的同时 成为一个个体性的信息发布源网络媒体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虚拟二级传播平台 加强了受众作为意见领袖的能力 摆脱了人际传播口耳相传的单一模式 表现成为 一对多 的人际传播网络化模式 受众本位角色的变化 受众可以获得新闻的第一手资料 具备生产新闻产品的能力通过网络媒体 目击者对新闻事件现场的第一手材料 现场录像 录音 摄影等原始记录 将得到共享任何公众都可以对新闻事件做出自己的报道 解释与评论传统媒介工作者将失去对新闻来源的传统优先权 垄断权 对于电视媒介的建议 机遇网络媒体与电视间的交互融合 为电视媒体的直接产品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并弥补了其自身的不足 互联网作为新兴媒体 有着迅猛的发展势头 这是新事物发展的必经之路 网络的极大普及 促发了受众选择性行为的增强 受众群体愈加呈现细分化及小众化的趋势 传统媒介为谋求生存和进一步发展 不得不面临与其竞争的挑战 以争夺受众关注度并维持忠诚度 但这更多的则是提供一种全新繁荣的机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