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家庭教育八成孩子不向父母倾诉 最亲的人难贴心 八成孩子不向父母倾诉最亲的人难贴心? 寒假结束了,在家长和孩子们这个亲密接触的一个月中,一些家庭教育中的矛盾也更加突出。 成长总会带来不少开心的事和苦恼的事。孩子们心里话会对谁说呢?记者通过调查发现了一些令人深思的数据。 调查显示:79%的孩子不选父母作为倾诉对象。 21%的孩子日记曾被家长偷看。 55%的孩子期望能和父母顺利交心。 45%的孩子表示曾被父母逼迫做过不喜欢的事情。 引子一本撕碎的日记 海口金盘实验学校的扬扬是一个内向的女孩。她说自己不喜欢对别人说起自己的事情,包括他的爸爸妈妈。曾经,她很喜欢写日记,每当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或是有什么不顺心的时候,她都喜欢把心事写在日记上。 扬扬从来不给日记上锁,因为他相信爸妈不会偷看她的日记。有一天,忽然爸爸妈妈跟她说起了自己写在日记里的事情,这些事情她从来没有对他们说过。扬扬当下就意识到,他们看了自己的日记。 “虽然我知道他们是想知道我在学校发生的事情,也想关心我,但是内心还是像打翻了五味瓶一样,说不出是惊讶还是生气。”回到房间里,内向的扬扬把日记本撕掉了,从此再也没有写过日记。 她说,一直以来,她就很少与爸爸妈妈交流,发生了那件事后,她跟他们就更加没有共同语言了。现在要是有什么不开心的事情,她宁愿蒙头大睡也不会跟任何人说一句。“睡了之后就可以忘掉烦恼。” 睡着了就能忘掉烦恼吗?撕碎的除了日记之外,还有扬扬对父母的信任。而成长路上,孩子孤独的心将失去救济,从此闭塞 调查事例亲子交流“败笔”处处遁形 仅2成孩子选择与父母说贴心话,一场信任危机困扰亲子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心事越来越多,如何“安置”心事成了亲子之间点击最高的话题。近日记者对海口市两所学校100余名中学生进行调查采访,发放90份调查问卷。采访中记者发现亲子交流的败笔处处遁形,最亲的父母却是最难听到孩子真心话的人。 秘密交心换来家族“口伐” “这事也没有过多久,我有了喜欢的人。”这个同学把这件心事跟父母说了,希望能解开心结。他的父母却采取了很极端的做法,发动全部的亲戚朋友来劝他,并不断地数落那他喜欢的人。他说自己一直保持沉默,从此以后他更不喜欢与父母家人说心里话了,那一次的交流真的很失败。 争取沉默换来一顿打 渴望与孩子交流的父母并没错,但沟通不畅有时也会导致失败,当孩子希望沉默,父母是否更给予充分的空间?一位同学说,那是放假前的一天,妈妈让他去妈妈住的地方,但因为情绪不佳,他拖拉了很久才到。当时妈妈很生气,就质问他。他不想说,所以沉默了一会儿,妈妈就断定他一定出去玩了,无论他怎么解释,妈妈就是不相信,双方激烈地争吵,最后妈妈把他打了一顿。“这一次交流太失败了。” 求助父亲却遭迁怒 小晨说,有一次爸爸在外面谈生意失败回到家,心情很郁闷。当时恰好小晨有一些事情无法自己解决就向爸爸求助,希望他能给点意见,谁知道爸爸大发脾气还说他笨。小晨觉得家长不应该在外面受气,就回来向家人发脾气。 弄丢课本妈妈抱怨不该生下她 菲菲认为这种失败的交流在许孩子身上都遇到过。她说自己曾经把一英语课本借给一名男生,后来课本丢了,男生的家长就四处为她找书。菲菲的妈妈就认为她老在外面惹事,菲菲跟妈妈解释。“妈妈说早知道当初不该生下她,还说这本书人家一定已经还给我了。” “我想学跆拳道,可是他们不听,说女孩学这干吗。”、“他们看见我和一个成绩不太好的同学在一起,就说我学坏了。”、“我有一些重要的事情要和妈妈讲,可她却老是装作听不懂。”在记者的调查采访中,这样的声音不绝于耳。在记者发下去的90份问卷中,就“心里话对谁说”这个问题,选择对象为父母的只占了21,是所有选项中投票最低的一项。大多数的学生都是以写日记的形式抒发情感和记录内心世界的变化,或者和朋友倾诉。而与这个数据相对的是,认为父母能够成为贴心朋友的学生却有55。这就说明了孩子对父母还是持有信任的,并期待能够与父母有更多贴心交流的。 调查禁忌“偷窥日记”事件是交流硬伤 日记是孩子们成长中最重要的伙伴,也是他们心灵的窗口。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需要一点点构筑自己的内心世界,所以有了隐私。在记者的调查中,有21的学生反映父母偷看过他们的日记,这其中还不包括不知道有没有被偷看日记的和为防备父母偷看而习惯给日记本上锁的学生。 家长林先生说,看日记的家长大多是善意的,因为这也许是了解孩子的一个渠道,没有哪个父母会想着伤害自己的孩子。而调查显示,在这21%的学生中,73%的学生很坚决地表示“绝对不能忍受父母偷看自己书写的日记,因为那是隐私。” 现在的父母时常抱怨,孩子什么话都不对他们说,不信任父母。但是信任对于父母亲和孩子来说是相互的。要想孩子信任你,首先你也要信任自己的孩子。作为父母,如果想让孩子什么话都对你说,那么首先你要尊重他(她)不想说的权利,尊重他(她)的隐私权,才能让孩子对你产生最基本的信任感,向你敞开心怀。 在记者的采访中,许多学生说,“日记偷窥”这是最不能接受的失败交流,一旦发生心里就会留下阴影。被偷看日记的孩子们会用逆反心理来捍卫自己的隐私,最后伤害自己,扬扬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因此记者奉劝千万不要踏此雷池。 调查原因为何最亲的人最难贴心? 这是父母最为困惑的问题,而孩子们给出了答案。在采访中孩子们普遍认为,和父母之间难“掏心窝”的原因很多,主要是:“他们太唠叨”“把告诉他们的事情对别人说”“他们根本不听我说。”“他们老是打断我的话,然后继续发表意见”“他们太忙了”“和别人说更自由。”“他们居高临下,所以不平等,没法交流。” 和父母交流不自由? 在记者的调查问卷中,最多孩子认为,跟别人说“贴心话”更加自由。难道和父母的交流让孩子感到拘谨和不够自由?实际上孩子们认为,并不是所有的话都能与父母启齿。 与父母的交流中,必定会有可以倾诉与难以启齿的话题,问卷调查显示,在可以倾诉的话题中,“开心的事”、“自己无法解决的困难”,和“需要零花钱”选择率很高。由此可见孩子愿意和父母分享自己的快乐,对父母也很依赖。但半数以上孩子认为“有了喜欢的人”是最难启齿的事,其次是“考试没考好”。 青春期中的孩子,对于朦胧的情感有羞涩,也担心一旦对父母说了以后得不到父母的理解。这就更需要父母多与孩子交流,从正面引导孩子;另一方面,父母对孩子的学业要求过于严厉,过于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孩子担心自己考不好,没达到父母的要求会遭到苛责。虽然也可以理解父母对孩子未来的设计,但是如果造成孩子心灵上的压力的话只会起到反效果。家长也应理解孩子的顾虑,给他们更宽松的空间。 “唠叨堵话父母”让孩子们感到头疼 紧随其后选择率比较高的“原因”是,父母的唠叨和堵话行为,这两点几乎让孩子们失去了倾诉的信心和兴趣。“爸爸妈妈只会讲学习,其他都不讲,而且太唠叨。”一位同学在问卷中填道。而有的同学说,他们时常在讲述一件事情的时候,被父母用“你懂什么”强行打断,顿时失去兴趣。“他们总是说的比我多,而且他们总是说自己才是对的,那我还说什么?”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有的学生不愿意与家长交流是因为,他们说的很多事情家长都不明白,不了解,所以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巴诺客冰淇淋品牌形象使用权及产品研发合作转让合同
- 2025年度高品质老旧小区改造与维护服务合同
- 2025年节能减排外墙涂料施工一体化服务合同
- 2025年度企业级Excel模板共享平台合同管理服务协议
- 二零二五年智能家居产品推广合作合同
- 2025年人工智能技术研发与应用采购合同范本
- 2025年度环保型轻钢结构厂房建造及绿色建筑认证综合服务协议
- 2025月子中心月子餐配送及母婴用品租赁一体化服务合同
- 2025年国际体育盛事纪念品设计、生产及销售代理合同
- 2025年环保型公共交通设施建设安全责任协议
- 2024年安徽省泗县人民医院公开招聘护理工作人员试题带答案详解
- 2025秋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地理 【教学课件】1.1.1 《疆域》
- GB/T 45355-2025无压埋地排污、排水用聚乙烯(PE)管道系统
- 鲫鱼解剖试验课件
- 社交网络分析
- (全科医学导论)4-全科医学的教育评价方法课件
- 烧结原料工技师实操考试题库(含答案)
- 大管棚施工记录表
- 石油建设安装工程费用定额
- 高一新生心理讲座PPT
- 福建省新规范监理旁站用表附件1重要分部分项工程监理旁站用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