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江苏省考深度班行测课前卷-答案.pdf_第1页
2013江苏省考深度班行测课前卷-答案.pdf_第2页
2013江苏省考深度班行测课前卷-答案.pdf_第3页
2013江苏省考深度班行测课前卷-答案.pdf_第4页
2013江苏省考深度班行测课前卷-答案.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考深度班行测课前试卷 中公教育内部资料 翻版必究 第 1 页共 11 页 2013 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言语理解与表达言语理解与表达 1 答案 A 解析 文段首先指出 长期的不透明 耗损着慈善组织的信誉 更伤害 了公众的公益热情 接着又通过几个事件显示出 公众权利意识的提升与慈善组织公开透 明的缺席 的矛盾和 社会慈善需求的扩大与公众不信任感的增加 的矛盾来说明公众对 慈善组织的信任度降低的问题 由此可以看出 本段文字的中心议题是 慈善组织的公信 力 故选 A 2 答案 B 解析 文段首句提出了人类学家个人情感往往会渗入研究结果的事实 第二句是作者对这一事实的看法 由 不过不要紧 并不是一件太糟的事情 可知 作 者对此持宽容 理解的态度 即认为这一事实是情有可原的 本题易误选 C 但文段并未明 确地提出 利弊 故排除 本题答案为 B 3 答案 B 解析 本题可用排除法 A C 两项 必定 表述过于绝对 排除 D 项 偷换概念 文段中所说的是 权利 而非 权力 排除 本题答案为 B 4 答案 D 解析 由文段中 虽然 但总体来说 与其说 不如说 的表述可知 作者对山寨产品是持否定态度的 故 D 项肯定山寨产品的表述不正确 当选 其他三项都能由文段推出 5 答案 D 解析 文段最后一句 是研究人员第一次发现 Ref 1 蛋白质和动脉硬化 之间的联系 表明 Ref 1 蛋白质 和 动脉硬化 是有关系的 另根据文段第一句话可知 激活Ref 1蛋白质可以阻止引发内膜增生和动脉硬化的活性氧的形成 由此可推知D项正确 A 项中的 首次 文中没有体现 B项 Ref 1 蛋白质是在动脉血管细胞中发现的 而非被动 脉血管细胞所激活 C 项 Ref 1 蛋白质阻止的是引发内膜增生的活性氧的形成 而非阻断动 脉内膜的增生 6 答案 C 解析 从第一段概括可知 7 答案 C 解析 本文运用了象征手法 作者赋予燕子以高尚的性格 塑造了一个 勇敢 快乐 拼搏奋进的形象 它在阴沉的天空下盘旋飞翔 呼唤暴风雨的来临 作者的心 灵也受到感染 灵魂开满了春天般的阳光 产生了蓬勃奋发的力量 正像 朋友 给自 我带来的感觉一样 因此 作者用此来称呼燕子 故本题答案选 C 8 答案 D 解析 灵魂随之飞翔 的主体是 我 即 我 受燕子精神的感染 灵魂受到熏陶 飞翔的灵魂 主体是 燕子 即赞扬了燕子拼博奋进的精神 故答案为 D 9 答案 B 解析 燕子是正义者的化身 将消灭世界上一切害人虫 这句话有深化 主题的作用 10 答案 A 解析 本文开头的环境描写给人一种压抑 郁闷的感觉 作者所以这样 写是因为他也有着压抑 郁闷的心情 但燕子的出现 让我边城中村夫 忧郁尽褪 灵魂 随之飞翔 11 答案 C 解析 分析题干可知 第一空所填词语用于形容大量外国文学作品涌入 给国人的感觉 使人琳琅满目 搭配不当 排除 A 叹为观止 指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 了极点 与语境不符合 排除 B 分析 其中不乏各种文化珍品的精译精编 但也有选材不 严的现象 可知 但 之前作者已肯定了外国文学作品好的方面 但 之后主要是对外 江苏省考深度班行测课前试卷 中公教育内部资料 翻版必究 第 2 页共 11 页 国文学作品 选材不严 等不好现象的描述 故可排除比喻好坏不同的人或事物混杂在一 起 一同显现出来的 泥沙俱下 因此答案为 C 12 答案 A 解析 由 无论产量 质量和种类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可知 唐 朝时丝绸生产达到了顶峰 故第一空填 鼎盛 或 繁荣 合适 第二空中 种类 一般 与 增多 搭配 与 扩大 搭配不当 故答案选 A 13 答案 C 解析 在所不辞 指决不推辞 当仁不让 指碰到应当做的事情主动 去做 不退让 这两个成语一般用于自称 即自己说自己 第一空中是作者指出各级政府应 该怎么做 不是自称 由此可排除 B D 第二空中 与 资金 搭配 调剂 更恰当 故本题答案为 C 14 答案 A 解析 文段意在说明鲁迅精神对当代文化建设的作用 用 暗示 显 示 来修饰其精神的影响作用 不恰当 排除 C D 支撑 有支柱 主干之义 凸显出 内容对于产业的重要性 比 支持 更恰当 故答案为 A 15 答案 A 解析 离经叛道 指背离正统的思想和传统 标新立异 提出新奇的主 张 表示自己与众不同 这两个成语均与题干语境不符 排除 B C 推陈出新 指对旧事 物去其糟粕 吸取其精华 并在此基础上创造出新的来 独辟蹊径 比喻独创一种新的方法 或风格 句中说的是中国科学家在碳纳米管研究问题上的创新 未涉及 推陈 的问题 故 选 独辟蹊径 更贴切 本题选 A 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数量关系数量关系 16 答案 D 解析 和数列 38 24 62 62 12 74 74 28 102 17 答案 B 解析 各项依次为 11 2 9 3 7 4 5 5 3 6 1 7 其中底数等差递减 指数等差递增 18 答案 D 解析 平方数列变式 5 2 17 10 37 26 2 2 1 1 2 1 4 2 1 3 2 1 6 2 1 52 1 奇数项依次是 2 4 6 的平方加 1 偶数项依次是 1 3 5 的平方加 1 19 答案 A 解析 数位组合数列 整数部分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 3 5 7 11 13 17 和第二部分 5 7 11 13 17 19 为连续质数 小数部分为其整数部分两 个质数之和 所求为 7 11 18 因此所求数为 711 18 20 答案 B 解析 平方数列变式 每一项依次为 1 2 1 2 2 1 32 1 4 2 1 5 2 1 6 2 1 21 答案 B 解析 数位组合数列 题干各项的第一部分分别为 2 5 11 23 47 95 其规律为 第一项 2 1 第二项 第二部分 1 9 17 25 33 41 为公差为 8 的 等差数列 22 答案 D 解析 数位组合数列 每项第一部分 2 4 6 8 10 12 是公差 为 2 的等差数列 第二部分 1 3 5 7 9 11 是公差为 2 的等差数列 江苏省考深度班行测课前试卷 中公教育内部资料 翻版必究 第 3 页共 11 页 23 答案 B 解析 间隔组合数列 奇数项 1 5 25 125 是公比为 5 的等比数列 偶数项 5 25 45 65 是公差为 20 的等差数列 24 答案 B 解析 各项数字和均为 16 选项中只有 B项满足条件 25 答案 A 解析 题干数列是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 26 答案 C 解析 甲乙两人同时从 A 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 第 n 次相遇时 共走 了 2n 1 个全程 且每人所走的路程都是第一次相遇时的 2n 1 倍 设 A B 两地的距离为 x 则第二次相遇时乙走了 x 500 米 第四次相遇时乙走了 4x 700 米 满足 500 4700 x x 3 7 解得 x 1120 米 27 答案 A 解析 设进价为 x 元 则有 1 5 0 8x x 24 解得 x 120 所以定价为 1 5 120 180 元 28 答案 C 解析 参加开幕式 3 的倍数 有 33 人 参加闭幕式 5 的倍数 有 20 人 既参加开幕式又参加闭幕式 既是 3 的倍数又是 5 的倍数 有 6 人 由容斥原理知 至少参加一项的有 33 20 6 47 人 则既不参加开幕式又不参加闭幕式的有 100 47 53 人 29 答案 D 解析 要求一个不规则的四边形的面积 还是比较难的 所以看到这个 题 我们应该想着把四边形分割为两个三角形 利用等高的三角形面积之比等于底长之比解 决 那么该如何分呢 先把四边形分为上下两个三角形试试 经分析 发现这条路不好走 然后再把这个四边形 分为左右两个三角形试试 面积分别设为 x 和 y 如下图所示 则 很容易得出 x y 3 2 4 y x 2 3 4 解这个二元一次方程得 x 3 6 y 4 2 故所求面积为 3 6 4 2 7 8 30 答案 A 解析 设每人每天喝 1 每天漏酒的速度为 x 则 6 x 4 4 x 5 解得 x 4 所以可供 4 个人喝一天 31 答案 B 解析 每 3 个一组 3 个数的和依次为 9 12 15 构成公差为 3 的等 差数列 对前 17 项 即原数列的前 51 项 求和得 17 9 2 117 17 3 561 原数列的第 51 项为 20 则前 50 项的和为 561 20 541 32 答案 A 解析 六次测验中第三 四次的平均分比前两次的多 2 分 比后两次的 少 2 分 则前两次的平均分比后两次的平均分少4 分 得到 一 二 五 六 4 2 又因为后三次的平均分比前三次的平均分多 3 分 得到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3 3 由 可知 四 三 1 即第四次比第三次多得 1 分 33 答案 D 解析 先分类 通过分析可以分成 2 类 江苏省考深度班行测课前试卷 中公教育内部资料 翻版必究 第 4 页共 11 页 1 小张和小赵恰有 1 人入选 先从两人中选 1 人 然后把这个人在前两项工作中安 排一个 最后剩余的三人进行全排列有 1 2 C 1 2 C 3 3 A 24 种选法 2 小张和小赵都入选 首先安排这两人 然后再在剩余的 3 人中选 2 人排列 有 2 3 A 2 2 A 12 种方法 综上 共有 24 12 36 种选法 34 答案 D 解析 行程问题 由于题目给出的数据较少 可以用特值法 设环形赛 道上坡和下坡的长度都为 1 A 车的速度为 1 则 B车上坡的速度为 1 0 2 1 0 8 下坡 的速度为 1 0 2 1 1 2 由题意可求 A车和 B车运行一周所需要的时间分别为 A车 2 1 2 B 车 2 1 1 8 0 1 12 25 则相同路程中 A 车与 B 车的时间之比为 2 12 25 24 25 故速度之 比为 25 24 所以当 A 车跑到 25 圈时 两车再次齐头并进 此时 A 车恰好比 B车多走一 圈 答案选 D 35 答案 D 解析 设溶液体积为 100 溶质为 80 操作三次后溶质为 80 1 1 3 1 1 4 1 1 5 32 所以浓度变为 32 36 答案 D 解析 方法一 特值法 求相对量问题 观察图形 最内部的正方形面 积是大正方形面积的 1 4 不妨设最内部正方形的边长为 2 则最外面的正方形的边长为 4 面积为 16 则阴影面积为 1 2 3 4 22 1 2 22 2 3 阴影三角形面积是大正方 形面积 2 3 16 32 3 方法二 代入排除 观察图形 最内部的正方形面积是大正方形面积的 1 4 因此阴影 部分占大正方形面积的比例一定小于 1 4 结合选项直接选择 D 37 答案 B 解析 代入法 如果带入 A 则他的年龄为 22 1999 22 1978 矛盾 带入 B 他的年龄为 23 1999 23 1976 所以答案 B 38 答案 C 解析 设 x y 分别是小长方形的宽和长 则可知 3x 2y 5x 4y 88 解得 x 8 y 12 则每一个小长方形的面积都是整数 则大长方形面积是5 的倍数 直接选 C 39 答案 C 解析 如果总人数为 100 则有 20 人不是本科以上学历 30 人没有销 售经验 40 人没在生产一线工作过 要想三者同时存在的最少 则需三者同时不存在的最 多 为 20 30 40 90 人 故三者同时存在最少为 10 人 占总数的 10 答案选 C 江苏省考深度班行测课前试卷 中公教育内部资料 翻版必究 第 5 页共 11 页 40 答案 A 解析 所有三位数字的三个数不大于 5 的数总共有 6 6 6 216 个 除去 000 故甲分得的牌的张数为 216 1 215 个 第三部分第三部分 判断推理判断推理 41 答案 A 解析 国画和油画是并列关系 香蕉和苹果是并列关系 42 答案 A 解析 水是农业发展的必要条件 同样 消费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其他选项没有此类关系 故答案选 A 43 答案 D 解析 地膜覆盖 能起到的作用是 增温保水 整顿市场 能起 到的作用是 净化风气 44 答案 B 解析 奇妙 深刻都是形容词 都可以用来修饰体验这一名词 最终 崇高都为形容词 都可以用来修饰理想 45 答案 B 解析 用计算器进行运算 用相机进行摄影 46 答案 D 解析 键盘是电脑的组成部分 手指是身体的组成部分 47 答案 C 解析 曹雪芹是中国作家 莎士比亚是英国作家 48 答案 D 解析 题干第一位大写 第三位是第一位的小写字母 第五位大写 第 七位是第五位的小写字母 符合此规律的只有 D 49 答案 A 解析 题干符号排列顺序为 ABBABC 只有 A 项符合 50 答案 B 解析 题干第一位与第四位为相同数字 第二 三 六位为相同字母 符合此规律的为 B 51 答案 B 解析 各图形分别由 1 2 3 4 5 6 部分组成 52 答案 D 解析 每个图形都由三个小图形组成 53 答案 A 解析 题干图形都是由同一个图形在平面内旋转得到 54 答案 D 解析 题干图形为意指图形 都有实际的意义 选项中只有 D 符合 55 答案 D 解析 每个图形都有直角 56 答案 B 解析 每个图形都是由多个不相交的小图形组成 57 答案 D 解析 每个图形都包含曲线 选项中只有 D 符合 58 答案 A 解析 每行前两个图形叠加 上半部分除竖线外 其余部分去同存异得 第三个图形的上半部分 排除 C D 两项 下半部分即圆圈部分白 黑 白 白 白 黑 黑 白 黑 黑 黑 白 选项中只有 A 符合 59 答案 C 解析 左边图形折叠后 三角形内的线段和虚线交于一点 故 A B D 错误 选 C 60 答案 B 解析 A 项 C 项中顶面中的对角线与正面中的半对角线 对角线均没 有公共点 A C 错误 D 项中三个面的位置错误 选 B 61 答案 D 解析 D 说明了童装和玩具在销售方式上有本质不同 说明它们不能简 单地类比推理 62 答案 C 解析 此题要求选 不能质疑 的一项 题干由果蝇的实验推测出 有 烟瘾和嗜好咖啡的人 得帕金森病的几率更低 A 项说明人类与果蝇大脑产生多巴胺细胞 的机制存在差异 直接削弱了论证关系 B项削弱了论据 D 项说明实验结果是 另有他因 从而削弱了题干推测 C 项的 暴力犯罪 与 得帕金森病的几率 无关 故答案选 C 63 答案 D 解析 这些人的观点是 在服药时不喝水或仅喝一口水是不可取的 A 项降低药物浓度 B项加快药物通过咽 食管进入胃的速度是否有利于人体健康由题干无法 得知 A B两项不能支持这些人的观点 C 项 服药期间 与题干所说的 服药时 是两 个概念 属于无关项 D 项说明服药时饮水过少会产生副作用 从而支持了这些人的观点 江苏省考深度班行测课前试卷 中公教育内部资料 翻版必究 第 6 页共 11 页 64 答案 D 解析 题干由 去掉 LSECtin 则炎症因子会增加 得出 LSECtin 很 有可能发展成为治疗肝脏炎性疾病的特效药物 A 项与题干论证无关 B项肝脏能清除不 能说明是 LSECtin 起作用 C 项是否是第一个被发现的也与其效果无关 D 项通过实验 直接证明了 LSECtin 的作用 支持了题干推测 故答案选 D 65 答案 D 解析 题干是一个类比推理 通过大猩猩的实验得出婴儿不应由保姆或 日托中心来照管的结论 D 项如果为真 则通过类比可以说明题干结论正确 A B两项都 与作者的结论无关 C 项如果为真 说明婴儿只需由母亲抚育较短时间 削弱了结论 故答 案选 D 66 答案 C 解析 1 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并不一定是矛盾关系 两者是可以并 存的 错误 2 由 有些高校只注重过程管理 等值于 并非所有高校都不注重过程管理 正 确 3 由 科研管理要注重目标管理 和 科研管理要注重科研成果的产出 可以推出 正确 4 由 有些高校只注重过程管理 可以推出 正确 故正确的有 3 个 答案选 C 67 答案 B 解析 考查直言命题对当关系 甲和乙两个命题是上反对关系 不能同 真 必然有一假 已知结论只有一个是错误的 所以丙一定是真的 选项 B 的表述和丙一 致 所以正确答案是 B 68 答案 C 解析 考查复言命题 由题干可知作案者是甲和乙 两者必有其一 毒 药是毒鼠强或乐果 两者至少其一 所以如果不是甲投毒鼠强所为 那么可以是甲投乐果或 是乙投乐果或是乙投毒鼠强所为 所以 错误 也错误 因为甲可以同时投毒鼠强和乐果 两种毒药 正确 因为作案者不是甲 毒药不是毒鼠强 那么只能是乙投乐果所为 69 答案 B 解析 根据题意 可知选派留学人员的条件是 业务精通 并且英语流 利或者法语流利 如果小洪业务精通 那么他只需法语或者英语流利就能被选派 但事实上 他没有被选派 那么就说明他的法语和英语都不流利 所以选 B 70 答案 D 解析 题干是必要条件假言命题 其负命题为 前件假且后件真 且前件为联言命题 一假即假 后件为相容选言命题 一真即真 D 项使题干前件假且 后件真 故违反了人事制度规定 故答案选 D 71 答案 C 解析 独家代理的定义要点是 无权决定商品价格 不得另外接受 委托经营同样或类似的商品 A 项不符合 B项不符合 D 项亲自把关 不属于代理 C 项小范和小邱分别在南京和武汉 符合定义 故答案选 C 72 答案 C 解析 职业社会化的定义要点是 按社会需求选择职业 只有 C 项 是在看到社会急需翻译人才后选择的职业 符合定义 73 答案 D 解析 资源整合的定义要点是 对不同资源进行整合 A B C 三项 都体现了对不同资源的整合 D 项只涉及一个资源 并不存在整合 故答案选 D 74 答案 B 解析 缺点逆用法的关键信息是 变害为利 A C D 三项均符合 该信息 B项中并没有将日光灯的缺点变为优点 不符合定义 故答案选 B 75 答案 D 解析 绿色消费是 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 的消费行为 D 项 是 9 破坏环境 不符合环境保护标准 不属于绿色消费 76 答案 C 解析 A 项说明人们容易受他人影响 B项说明情绪对人们的生活态度 有很大的影响 D 项说明人们有多疑和善变的特点 都不符合定义 C 项认为算命先生说的 很准 是人们认为笼统的人格描述能够准确地提示自己特点的一种表现 符合定义 故 答案选 C 江苏省考深度班行测课前试卷 中公教育内部资料 翻版必究 第 7 页共 11 页 77 答案 B 解析 精神磨损定义的关键是 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引起的贬值 A 项 是因为使用频率高而造成的属于物质磨损 C 项是由于老蔡的个人习惯而导致 D 项则是因 为技术人员的个人因素而导致设备效率不能发挥 也都均不属于精神磨损 B项小陈的电脑 则是因为技术的进步而使得电脑贬值 是典型的精神磨损 所以 正确答案是 B 78 答案 B 解析 物业费的主体是物业管理单位 A D 两项不符合 C 项小区居 民上网费用不是与居住小区内的公共设备或公共服务相关的 不符合定义 B项小区门卫室 是为居民生活提供服务的 其水电费属于物业费的范畴 故答案选 B 79 答案 D 解析 强化仪式的定义要点是 组织公开承认或奖励员工贡献 只有 D 项符合这一要点 80 答案 A 解析 印象管理的定义要点是 通过一定的方式影响别人对自己的印象 A 项不存在影响印象的过程 不符合定义 第四部分第四部分 资料分资料分析析 81 答案 C 解析 2011 年全国粮食平均产量为11057 57121 5 吨 公顷 2010 年全国 粮食平均产量为 7011057 247357121 10987 54648 4 吨 公顷 前者大于后者 2011 年全国棉花平 均产量为 504 660 50 66 1 32 吨 公顷 2010 年全国棉花平均产量为 19504 7 101 660 485 660 10 9 1 22 吨 公顷 前者大于后者 故两者均有所提高 82 答案 A 解析 由材料第四段可知 2011 年末全国生猪存栏 46767 万头 增长 0 7 则所求为 7 01 46767 0 7 46767 1 0 7 0 7 327 37 2 325 A 满足 83 答案 B 解析 方法一 由材料第二段可知 2011 年全国夏粮和秋粮的产量为 12627 41218 万 吨 2010 年 为 5 21 12627 1 51 41218 万 吨 则 所 求 为 1 51 41218 5 21 12627 4121812627 1 4 5 方法二 由材料第二段可知 2011 年全国夏粮 秋粮分别增产了 2 5 5 1 则 2 5 5 1 2 3 8 又秋粮的增产量占夏粮和秋粮增产量之和的比重超过 50 故所求的 增产率应大于 3 8 并且小于 5 1 符合题意的只有 B项 84 答案 A 解析 2011 年全国猪肉产量减少 4 01 5053 0 4 5053 1 0 4 0 4 20 21 0 08 20 29 万吨 牛肉产量减少 9 01 648 0 9 648 1 0 9 0 9 5 83 0 05 5 88 万吨 羊肉产量减少 4 11 393 1 4 393 1 1 4 1 4 5 50 0 08 5 58 万吨 因为总产量是增加的 所以其他肉类产量必定是增加的 所以对增量的影响程度应该 是最大 排除 D 羊肉产量增量的绝对值最小 所以对全国肉类总产量增量影响程度最小 江苏省考深度班行测课前试卷 中公教育内部资料 翻版必究 第 8 页共 11 页 85 答案 D 解析 2011 年全国全年养殖水产品占全年水产品产量的比重为 5600 4026 2010 年的比重为 2 41 5600 2 51 4026 5600 4026 2 51 2 41 前者大于后者 2011 年有所提 高 正确 2011 年全年肉类增产了 4 01 7957 0 4 7957 1 0 4 0 4 31 83 0 13 31 7 万吨 由 4 题可知 猪牛羊的产量总共减少了 20 29 5 88 5 58 31 75 万吨 则其他 肉类的增产量为 31 7 31 75 63 45 万吨 又易知 2011 年其他肉类产量为 7957 5053 648 393 1863 万吨 故其他肉类的增长率为 45 631863 45 63 1800 63 3 5 4 3 错误 2010 年全国全年牛奶产量为 2 21 3656 3577 万吨 正确 综上 不正确的有 1 个 选 D 86 答案 B 解析 由表格的第二 三两列比较得 轻工业的用电量增速为 07 69 10 70 1 07 69 03 1 10 1 重工业为 25 221 33 227 1 25 221 08 6 10 1 城市为 83 11 05 14 1 83 11 22 2 10 1 乡 村为 07 13 51 14 1 07 13 44 1 10 1 易知 83 11 22 2 07 13 44 1 因此 2011 年 5 月城市居民用电量增 速最快 87 答案 C 解析 由表格第二 三列数据知 2010 年 12 月苏南 苏中 苏北用电 量分别为 179 11 42 18 50 21 2011 年 5 月为 184 42 42 75 51 20 则1 11 179 42 184 5 s V 1 18 42 75 42 5 m V 1 21 50 20 51 5 n V 观察可知 只需要比较根号下数值大小即可 11 179 42 184 1 11 179 31 5 1 36 1 18 42 75 42 1 18 42 57 0 1 70 1 21 50 20 51 1 21 50 99 0 1 21 50 1 因 36 1 21 50 1 70 1 故排序为 s V n V m V 选 C 88 答案 B 解析 由表格可知 2011 年前 5 个月重工业的用电量占工业用电量的 比重为 05 1335 67 1029 2010 年前 5 个月的比重为 05 1335 67 1029 8 131 5 131 05 1335 67 1029 5 131 05 1335 8 131 67 1029 江苏省考深度班行测课前试卷 中公教育内部资料 翻版必究 第 9 页共 11 页 2011 年乡村居民的用电量占城乡居民用电量的比重为 48 174 93 83 2010 年前 5 个月的比重 为 48 174 93 83 3 131 6 121 48 174 93 83 6 121 48 174 3 131 93 83 故得到答案 B 89 答案 A 解析 由表格的第二 三两列的数值 看出 2011 年 5 月的各市用电量 比 2010 年 12 月的增量为负的市有南京 南通 连云港 扬州 共 4 个 故可以得出 2011 年前 5 个月月平均增量为负值的市有 4 个 90 答案 D 解析 结合表格数值与选项 可以很快看出用电量最多的两个市 苏州 无锡 可以排除 B C 只需判断南京与常州的用电量大小 2010 年前 4 个月南京累计用电 量 117 1 02 23 083 1 84 103 1 1 02 2384 103 73 5 2010 年 前 4 个月 常州 累计用 电量 177 1 42 24 187 1 62 106 2 1 42 2462 106 68 5 故得出 D 91 答案 C 解析 同比增量 2009 年 12 月工业增加值 2008 年 12 月工业增加值 观察图中折线图的竖直距离差 明显苏州市的增量最大 92 答案 A 解析 同比增速即同比增长率 200912 200812 年 月工业增加值 2008年12月工业增加值 年 月工业增加值 泰州市同比增速 98 865 2 65 2 33 6 65 2 33 6 67 2 1 2 南京市同比增速 137 0 105 1 105 1 32 105 32 96 1 3 苏州市同比增速 424 3337 6 337 6 86 7 337 6 86 258 1 3 宿迁市同比增速 19 8 14 14 5 8 14 7 14 1 2 所以泰州市同比增速最快 正确答案为 A 93 答案 D 解析 2009 年 12 月 苏州市 无锡市和常州市工业增加值之和为 223 8 139 2 424 3 787 3亿 元 2009年12月 江 苏 省 工 业 增 加 值 为 787 3 137 0 84 2 149 2 35 9 40 8 59 0 94 8 70 6 98 8 19 8 1577 4 亿元 787 3 1577 4 787 1574 50 且略小于 50 所以正确答案为 D 94 答案 D 解析 根据题意知道 只要计算南京市 2009 年 12 月的同比增长率 即 可预算出南京市 2010 年 12 月的工业增加值 南京市 2009 年 12 月的同比增长率为137 0 105 1 105 1 则南京市 2010 年 12 月的工业增 加值 137 0 1 137 0 105 1 105 1 137 0 137 0 105 1 178 6 亿元 江苏省考深度班行测课前试卷 中公教育内部资料 翻版必究 第 10 页共 11 页 正确答案为 D 95 答案 D 解析 2009 年 12 月扬州市工业增加值同比率为94 8 71 4 71 4 32 77 正确 由题意知道 2010 年 4 月南通市工业增加值为 149 2 149 2 120 6 12 4 158 7 亿 元 正确 宿迁市 2009 年 12 月工业增加值比 2008 年 12 月增加 19 8 14 5 8 亿元 8 亿元 错误 正确答案是 D 96 答案 A 解析 由条形图可知 2011 年第三季度江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的月平均数为 3 6796 2265 元 97 答案 A 解析 由条形图可知 1 16513775 19614460 1 5426 6421 54 64 1 18 3 故 得到 A 98 答案 B 解析 由条形图可知 2010 年第一 二 三季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