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 第十一章《法导》 法制.ppt_第1页
011 第十一章《法导》 法制.ppt_第2页
011 第十一章《法导》 法制.ppt_第3页
011 第十一章《法导》 法制.ppt_第4页
011 第十一章《法导》 法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一章法制 第一节法制的含义 一 法制的概念观点一 法律制度的简称 观点二 依法办事的制度观点三 法律制度的制定 执行 遵守在内的完整体系 是有关法律制度运行的一系列活动与环节的总称 法制 法制释义其一 广义的法制 认为法制即法律制度 其二 狭义的法制 是指一切社会关系的参加者严格地 平等地执行和遵守法律 依法办事的原则和制度 其三 法制是一个多层次的概念 它不仅包括法律制度 而且包括法律实施和法律监督等一系列活动和过程 是立法 执法 守法 司法和法律监督等内容的有机统一 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 立法 守法 执法 执法 前提 首要任务 关键 中心环节 重要条件 重要保证 司法 二 法制的基本要求 认识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政治上的伟大转折意义 为了保障人民民主 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 使民主制度化 法律化 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 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 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 往往把领导人说的话当做 法 不赞成领导人说的话就叫做 违法 领导人的话改变了 法 也就跟着改变 所以 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刑法 民法 诉讼法和其他各种必要的法律 经过一定的民主程序讨论通过 并且做到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 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的主题报告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团结一致向前看 法治政府 的涵义应当是依 良法 而严格行政的政府 法治政府 是依据体现广大人民群众意志 意愿和民主 公平 正义 权利保障和权力制约等价值理念的法律而设立和行为的政府 法律是善良的 个人认为 有三大挑战 制度方面 如执法随意性 观念准备外部环境建设 何以见得 改革开放以来制定的重要法律 刑法 行政许可法 教师法 物权法 教育法 公务员法 劳动法 工会法 药品管理法 对外贸易法 继承法 著作权法 专利法 立法法 商标法 环境保护法 民事诉讼法 刑事诉讼法 行政诉讼法 婚姻法 等 法律框架的完善 1 从1949 1978年30年间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共制定法律134件 其中至今仍然有效的16件 2 1978 2003年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共制定除宪法和宪法修正案以外的法律 法律解释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479件 其中法律322件 法律解释10件 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147件 3 中国目前已经建立包括宪法及宪法相关法 民商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刑法 社会法和诉讼法7大门类的法律体系 1 有法可依 2 有法必依 有法必依 是指一切政党 国家机关 社会团体 企事业单位 公民都必须依法办事 即尽量排除和杜绝立法 执政 司法 守法和法律监督中的随意性 偶然性和腐败现象 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能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3 执法必严 执法必严 是指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严格依照法律规定办事 坚决维护法律的权威和尊严 确保严格公正的执法和司法 党中央号召公安 检察 法院和一切国家机关 都必须依法办事 我认为依法办事 是我们进一步加强人民民主法制的中心环节 第一 必须有法可依 第二 有法必依 今后对于那些故意违反法律的人 不管他现在地位多高 过去功劳多大 必须一律追究法律责任 董必武在 中共八大 上的发言 4 违法必究 违法必究 就是对一切违法犯罪行为都要按照 以事实为依据 以法律为准绳 的原则 给予惩处 2006年有7名省部级高官被查处 2007年2月13日 中纪委举行新闻发布会 中央纪委副书记 秘书长 新闻发言人干以胜回答记者提问时透露 去年全国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给予党纪处分97260人 占党员总数1 4 其中 因妨害社会管理秩序 失职渎职 违反廉洁自律规定和财经纪律等受到处分的有78980人 占受党纪处分人员的81 2 涉嫌犯罪被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的3530人 占受党纪处分人员的3 6 此外 还有37775人受到政纪处分 于以胜回答记者问题 立法 执法 守法 第二节法制的环节 法律监督 司法 一 立法 立法的概念一切有权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制定各种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 立法的特征特定主体进行的活动依据一定职权进行的活动依据一定程序进行的活动运用一定技术进行的活动制定 认可和变动法的活动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立法机关 立法体制立法体制的概念即立法权限的配置制度 其核心是立法权限的划分问题 即在一个国家中 哪些主体享有立法权或可以参与立法 各立法主体享有哪些立法权利 我国的立法体制 一元 两级 统一于宪法法律中央和地方 多层次 多类结合 中央和地方立法权多层次行政机关和立法机关都能立法 立法的基本原则 一切立法权的存在和行使都有法的根据法治原则规范立法制度和立法活动的法 应充分反映人民的意愿立法方面的法 在立法活动中具有最高地位和权威立法主体具有广泛性 民主原则立法内容具有人民性立法过程和立法程序具有民主性 在立法过程中贯彻群众路线科学原则坚持立法的科学原则 首先 需要实现立法观念的科学化 现代化 其次 需要从制度上解决问题 要建立科学的立法权限划分体制 立法主体设置体制 立法运行体制 第三 更具直接意义的是要解决方法策略和其他技术问题 实事求是原则 立法程序 一 法律议案的提出二 法律草案的审议三 法律草案的表决和通过四 法律的公布 二 执法 执法的概念即法律执行 从狭义上来理解 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和法律授权 委托的组织及其公职人员在行使行政管理权的过程中 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 贯彻实施法律的活动 执法的特点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以及依法被授权的社会组织具有国家权威性和国家强制性具有主动性和单方面性 执法的基本原则合法性原则 合理性原则 效率原则 三 司法1 司法的概念亦称之为 法的适用 是法的实施的重要方式之一它是国家司法机关依据定职权和法定程序 具体应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 2 司法的特点主体的特定性职权的法定性程序的法定性裁决的权威性 首席大法官 肖扬 司法的基本原则法治原则平等原则司法独立原则司法责任原则司法公正原则 司法公正是最后一道防线 四 守法 守法的概念国家机关 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依照法的规定 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 职责 的活动 守法主体守法的范围守法的内容 五 法律监督法律监督的概念一切国家机关 政治或社会组织和公民对法的全部运作过程的合法性所进行的监察 制控和督导 法律监督的构成法律监督的主体法律监督的内容法律监督的权力与权利法律监督的规则 一切有权力的人 都容易滥用权力 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 有权力的人使用权力一直遇到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 法 孟德斯鸠 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 行政机关 上级政府 审计部门 法制部门 监察部门 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 人民政协的监督 社会与公民的监督 司法机关的监督 行政系统外部的监督 中国共产党的监督 原河北省对外贸易和经济合作厅副厅长李友灿说 很少有人知道我还管着进口汽车配额 我完全是暗箱操作 作为高级政府官员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严重的违法乱纪 滥用权力的现象 原广西玉林市委书记李乘龙说 我的权力太大 监督机构对我形同虚设 原江西省副省长胡长清说 我当上副省长以后 天马行空来去自由 思想根源 内因 长期以来不注重思想意识改造 法治理念淡薄 个人主义 享乐主义滋生 制度根源 外因 缺乏必要有效的制约和监督 法治的概念 一 法治的概念法治是以民主为基础和目标 以权力制约为重点的社会管理模式 社会秩序状态和社会生活方式 层次 1 民主是法治的基础和目标2 法制的关键是对权力的限制 第三节法制与法治 法治是一种理性的办事原则 法治通常又被理解为 依法办事 原则 这是法治原则的最基本含义 即任何组织和个人的社会性活动均受普遍性法律的约束 人权宣言 凡未经法律禁止的行为既不得受到妨碍 而且任何人都不得被迫从事法律所未规定的行为 人权宣言 全文图 推崇法治的三个原因 第一 人性是贪婪与自私的 人类必须有法律并且遵守法律 否则他们的生活将像最野蛮的兽类一样 第二 绝对的权力导致腐败和毁灭 第三 法律具有巨大的治国安邦的功能 可以把各种需要和冲突协调起来 法治的必要性 亚里士多德 若要求由法律来统治 即是说要求由神祗和理智来统治 若要求由一个个人来统治 便无异于引狼入室 因为人类的情欲如同野兽 虽至圣大贤也会让强烈的情感引入歧途 惟法律拥有理智而免除情欲 概念辨析 法制 Rulebylaw 与 法治 Ruleoflaw 一 法制 一词通常是指一国的法律和制度 在这个意义上 任何国家有法律和制度 就有法制 而 法治 是指一种治国的理论 原则和方法 它是相对于 人治 这个治国的理论 原则和方法而言的 二 法制 不排斥人治 最高统治者具有超越法律的权威 即 人治之下的法制 法治 强调 法律之上 和 法律权威 三 法制 之法不排斥 恶法 违反公平正义等 法治强调 良法之治 四 法制 之法不一定得到遵守 最高统治者可以不守法 法治 强调人人守法 即 人在法下 二是两者存在概念上的动态与静止之分 五 法制 中不强调权利制约 法治 强调权力制约与监督 法治的核心是权利保障和权利制约 法治反映了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理性化要求 刀治 水治 二 法制与法治的关系 一 法制是法治的基础二 法治是法制的深化 法制与法治 没有法制就没有法治 有了法制不一定有法治 有了法治一定有法制 法制是人治法治是法治 结论 法制是法治的前提和基础 法治是法制的价值和归宿 法制 与 法治 准确用法 1 公安法制建设 法治目标 法制化 公安法制宣传 法制办公室 2 法制历史表明 我国是一个没有法治传统的国家 我们要加强法制宣传教育 培育法治文化 大力加强法制建设 牢固树立法治理念 弘扬法治精神 促进我国法制现代化 实现我国法制建设的远景目标 建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3 法治政府 法治中国 法治理想 错误 依法治路 依法治村 依法治市 国家治理的两种不同模式 人治与法治 一 人治国家治理主要依靠人 为政在人 人亡政息 二 法治国家治理主要依靠法 戏言 国家像一部精密机器 傻瓜都会操作 人治社会最突出的表现是 在人治社会里 谁的地位越高 权力越大 谁就说了算 人治与法治的主要区别 人治与法治的主要区别在于 人治强调依靠统治者个人的作用来统治国家 要求把权力给统治者个人 使之能够运用手中的权力实行对国家和人民的统治 而法治则强调通过法律治理国家 要求一切国家机关和各级领导者都要依法办事 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不允许有凌驾于法律之上的个人特权 简而言之 人治所强调的是个人的作用 而法治所强调的则是法律的权威 比如 中国古代专制社会中的最高统治者一般都是确定自己的儿子为继任者 而不是像现代民主社会这样 国家的领导人由选举产生 特权大于法的例子 比如 战国时期秦国商鞅用法很严格 太子犯法 商鞅顾虑太子将来要继承王位 不可以用刑 所以不得已只好让太子的老师替太子受刑 情大于法也是人治社会的一个显著特点 如后周周世宗的父亲柴守礼杀人 周世宗明明知道 却不过问 人治与法治的比较 人治的表现 轻视法律 专制制度 有法不依 人存政举 人亡政息 搞一言堂 任人唯亲 朝令夕改 搞裙带关系 政权更替靠枪炮 法治的表现 宪法和法律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实行民主制 各级政府官员都要依法行政 民告官有法律可循 个人有可能十分肯定地预见到政府在某一情况下会怎样使用它的强制权力和根据对此的了解计划他自己的个人事务 政权更替靠选票 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 思想家 被称为是 西方的孔子 他认为世间的一切都是神的创造与安排 主张智者治国 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希腊三贤 他被后人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苏格拉底Socrates前469 前399年 柏拉图 在一个国家中 真正的太平盛世 得力于哲学家获得政治权力或握有政治权力的人奇迹般地成为真正的哲学家 惟有哲学理论与政治权力的结合 才能消灭国家的恶行 实现最大的善 这是柏拉图为理想国设定的实质性和典型性的社会原则 这个社会原则是贤人治国或 知识专政 它构成了 理想国 中一切法律论点的基础 古代人治与法治的论争 西方 古希腊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师生争论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哲学王 的统治法治优于一人之治 法治应包含两层意思 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 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 亚里士多德 法治思想的先驱 亚里士多德论法治 法律是最优良的统治者 法治应当优于一人之治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法治思想的集大成者 也是后世法治的奠基人 人在达到完美境界时 是最优秀的动物 然而一旦离开了法律和正义 他就是最恶劣的动物 这是因为 法律是 理性的体现 它 是完全没有感情的 因而能够避免 一切情欲的影响 而 人类的本性 灵魂 便谁都有感情 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在 法律统治 下生活 人们要是其权力足以攫取私利 往往就不惜违反正义 法治的两重意义 A 法治是守法的统治 即统治的实施必须根据普遍的法律 而不是专横的命令 法律至上成了亚里士多德理想国家的标志和应有部分 B 人们服从的法律是良法 而非恶法 良法是法治的基础 恶法也可导致法律统治 但不能导致法治 什么是良法 第一 为了公众利益而不是某一阶级 或个人 的利益 是良法 第二 良法意味着对自愿的臣民的统治 因此 为了制订良法 必须实行以公民平等地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第三 良法必须能够维护合理的城邦体制于久远 亚里士多德民主与法治思想 法治的优越性 法治的优越性是相对于人治而言的 而这种优越性主要体现在 第一 法律是集体智慧和审慎考虑的产物 第二 法律没有感情 不会偏私 具有公正性 第三 法律不会说话 不能象人那样信口开河 第四 法律借助规范形式 具有明确性 第五 实行人治容易贻误国家大事 特别是世袭制更是如此 第六 时代要求实行法治 不能实行人治 第七 实行一人之治较为困难 君主的能力和精力毕竟有限 第八 一人之治剥夺了大家轮流执政的权利 古代人治与法治的论争 中国 春秋战国时期儒法两家之争治理方式儒家法家 孔子 商鞅 为政在人 以法治国 法治是一种民主的法制模式 与专制相结合 与法治背道而驰法制与民主相结合 中国古代法家主张 法治 并直接参与实践 但他们所谓的 法治 理论不具有民主的精神 他们的法制实践不具有民主的社会条件和制度基础 只是人治 专制之下的法制 他极力推崇法家思想 却是一代暴君 先秦儒家 法家法制观之争的本质 一 人治与法治 儒家主张 人治 法家则主张 法治 儒家强调 以人为本 刑不上大夫 法家主张严刑峻法 甚至不惜 以刑去刑 以杀去杀 刑无等级 法不阿贵 二 德治与法治 儒家的德治思路偏执于人的道德修养 重自律 轻他律 重教育 轻监督 重人治 轻法治 忽略 轻视制度建设 法家在法制观上则主张最大限度地发挥法律的威慑力 强调加强刑律来威慑百姓 使老百姓害怕惩罚而不敢犯法 将法 术 势相结合 三 性善与性恶 儒法两家法制观的哲学基础 述评 法家法治观不是今天意义上的法治 今天的法治强调法律权威 人人守法 法家法治思想是严刑峻法 并不排斥人治 中国古代法制的特色 礼法互补 综合为治 别贵贱 序尊卑 以刑法为主 刑罚严酷 天理 国法 人情相混 重公权 轻私权与无讼的价值取向 法自君出 权力支配法律 严格的身份等级与不同的法律调整 家庭本位的社会结构 家法是国法的补充 重刑轻民 无独立的法学 当代人治与法治的论争 中国 从历史的深处走来 2000多年后 新中国成立50年代中期革命法治 在 八大 受到重视 而之后 要人治不要法治 的观点流行 在1958年8月召开的协作区主任会议上 毛泽东说 公安法院也在整风 法律这个东西没有也不行 但我们有我们这一套 不能靠法律治多数人 民法刑法那么多条谁记得了 宪法是我参加制定的 我也记不得 我们基本不靠这些 主要靠决议 开会 一年搞四次 不靠民法 刑法来维持 刘少奇提出 到底是法治还是人治 看来实际考人 法律只能作参考 见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编 人民代表大会建设四十年 中国民主出版社1991年版第102页 要人治不要法治 人民日报 一篇社论 全国执行 何必要什么法律 载 群言 1988年第5期 第4页 我国的人治与法治之争 三种观点 法治说 法治与人治结合说 摈弃法治与人治说 这三种观点主要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展开讨论 1 法治说 人治是凭主观办事 以言代法 法治是依法办事 以法治国判定法治与人治最根本的标志是 在法律与个人意志发生冲突时 是法律权威高 还是个人意志强2 结合说 二者不可能截然分开 二者可以相互结合3 摈弃说 不作概念分析 人治 法治的提法不科学 不宜作口号提倡 也不宜简单否定 法治是一种文明的法律精神 1 法律至上 2 善法之治 3 平等适用 4 制约权力 5 权利本位 6 正当程序 如此执法 2006年11月29日 福田警方分别在上沙下沙 沙嘴召开两场公开处理大会 百名皮条客 妈咪 流莺 站街招嫖女 嫖客等涉黄人员被处理 记者在沙嘴社区公处现场看到 50名涉嫌卖淫嫖娼等违法犯罪活动的人员被全副武装的民警押解到现场 公处大会吸引了千余名当地群众前来观看 福田公安分局副局长井亦军宣布处罚决定时 现场不时响起掌声 法治是一种理想的社会状态 1 法律与国家 政府之间 运用法律约束国家 政府 2 法律与人民之间 运用法律合理地分配利益 3 法律与社会之间 运用法律保护社会公共利益不受权力和权利的侵犯 社会主义新农村 课后延伸阅读 关于孙志刚案件的法律思考 54宪法 国家主席 刘少奇 被红卫兵批斗的国家主席 刘少奇 1978年5月11日 光明日报 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特别法庭审理林彪 江青反革命集团案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邓小平的法制观 搞四个现代化一定要两手抓 只有一手是不行的 所谓两手 即一手抓建设 一手抓法制 一手抓建设 一手抓法制 邓小平提出了新时期法制建设的理论纲领 为了保障人民民主 必须加强法制 必须使民主制度化 法律化 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 不因领导人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邓小平时代的执政理念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图为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 的报告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依法治国 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 1997年9月 党的十五大首次提出依法治国方略 江泽民时代的执政理念 我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