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海炼化100万吨年乙烯工程乙烯给水系统.doc_第1页
镇海炼化100万吨年乙烯工程乙烯给水系统.doc_第2页
镇海炼化100万吨年乙烯工程乙烯给水系统.doc_第3页
镇海炼化100万吨年乙烯工程乙烯给水系统.doc_第4页
镇海炼化100万吨年乙烯工程乙烯给水系统.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27 页 共 27 页镇海炼化100万吨/年乙烯工程总体工艺技术简介乙烯生产准备部2007年12月第十三章乙烯给水系统(江萍)目 录13.1镇海炼化100万吨/年乙烯工程原水输水管线13.2海炼化100万吨/年乙烯工程乙烯净化水场13.3镇海炼化100万吨/年乙烯工程乙烯循环水场13.3.1乙烯第一循环水场13.3.2乙烯第二循环水场13.3.3乙烯第三循环水场13.3.4乙烯第四循环水场13.4高压消防水系统13.5镇海炼化100万吨/年乙烯工程化学水处理装置13.1镇海炼化100万吨/年乙烯工程原水输水管线13.1.1装置概况及特点镇海炼化现有三溪浦水库、岚山水库和肖镇水源三处。三溪浦水库水源取水能力为3000t/h,岚山水库取水能力为1800t/h(仅作为消防、施工用水水源);肖镇水源取水能力为5200t/h,总取水能力为8000t/h。镇海炼化目前用水量约为5300t/h,加上炼油规模扩建到2000 万吨/年以及目前在建的其它化工装置投产时,增加用水量约2000t/h,届时总用水量将达到约7300t/h,水源仅有约700t/h富裕水量。现有水源已不能满足乙烯工程用水要求。根据镇海炼化公司水源现状,为满足乙烯工程用水尚差4900t/h水量,该水量拟从宁波市大工业供水工程解决。宁波市大工业供水工程是解决宁波市大工业用水的供水工程,它包括取水工程、净化水场和输配水管道工程,一期工程供水能力为25 万吨/日;二期工程供水能力为50 万吨/日。乙烯原水输水管线能力:大工业用水4500 t/h,三溪浦原水1500 t/h本项目主要内容1、镇海炼化100万吨/年乙烯工程原水输水管线中的大工业用水原水管线。2、镇海炼化100万吨/年乙烯工程原水输水管线中的三溪浦水原水管线。13.1.2、流程说明1、流程总述本工程设计范围为镇海炼化公司100万吨/年乙烯工程区外配套工程中的原水输水管线。大工业用水原水管线干管管径为DN1800,从宁波大工业供水管线位于新屋郭家自然村附近的拐弯处接至镇海炼化公司边界,再由DN1200管径的支管接至乙烯净化水场。三溪浦水原水管线管径DN700,从现有的二条DN700三溪浦水源管线位于临俞路与现有油气水管廊附近接出,沿油气水管廊进入镇海炼化厂区,最后到镇海炼化乙烯净化水场。DN1200、DN700管线在镇海炼化公司乙烯区域内进乙烯净化水场前设流量计。2、管线材质及防腐本工程原水输水管线埋地钢管管道防腐采用水泥砂浆内防腐、特加强级环氧煤沥青外防腐及外加电流阴极保护的联合方式。13.1.3、操作条件1、DN1800的原水管线设计输送能力:远期9600t/h,近期4900t/hDN1200原水管线设计输送能力:4500t/hDN700原水管线设计输送能力:1500t/h2、设计输送温度:常温3、输送年运行时间:365天4、输送原水DN1800管线长度:约5.6km5、输送原水DN1200管线长度:约0.55km6、输送原水DN700管线长度:约2.75km7、管线设计寿命:30年13.2镇海炼化100万吨/年乙烯工程乙烯净化水场13.2.1装置概况及特点镇海炼化100万吨/年乙烯工程乙烯净化水场规模:乙烯净化水场的设计总净水能力为5800m3/h,其中,处理三溪浦水库源水,设计净水能力为1500m3/h,处理宁波大工业供水源水设计净水能力为4300m3/h,年操作时数8000小时。乙烯净化水场单独布置,布置在乙烯工程西区的南面,其东侧为化工西区常压罐区,西侧为全厂公用仓库,南侧与大型设备堆场相邻,北侧是OCT/苯乙烯抽提装置预留地。乙烯净化水场占地面积为22000m2。13.2.2流程说明13.2.2.1水源及水质1、水源情况目前镇海炼化供乙烯工程的水源有二处,即:三溪浦水库水源及宁波大工业水水源。三溪浦水库水源水质较好,为类水源,除锰等个别指标外,其他指标均达到类水质标准。乙烯净化水场设计处理三溪浦水源的能力为1500m3/h,该水源作为乙烯净化水场低硅水处理流程的水源。宁波大工业用水由宁波市工业供水有限公司供给,建立独立大工业供水管网,以宁波姚江水为水源,经适当的净化处理后,供宁波的主要工业用水用户。宁波大工业水水源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为类,个别月份因氨氮污染严重为劣V类。乙烯净化水场处理大工业水水原的能力为4500m3/h。2、设计出水水质 根据本乙烯工程供水用户的水质要求,出水浊度1NTU,同时,生活饮用水满足相关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标准GB5749-85的要求,工业用水满足石油化工给水排水水质标准SH3099-2000的要求。13.2.2.2低硅水处理流程本系统水源水质为三溪浦水,设计净水处理能力为1500m3/h,净化水场自用水量按5%计,则本系统净水处理构筑物总设计流量为1580m3/h。三溪浦水源属于水库水,平时原水浊度一般在5NTU10NTU,但在雨季较浑,暴雨时可达数百度。为保证出水水质,净水工艺流程采用沉淀、过滤二级处理工艺,其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 13.2.2.3大工业水处理流程大工业水处理系统水源为宁波大工业供水,设计净水处理能力为4300m3/h,净化水场自用水量按5%计,则本系统净水处理构筑物总设计流量为4500m3/h。宁波大工业供水的水源为姚江水,经宁波大工业供水有限公司初步处理后,供水浊度一般为5NTU.大工业水处理基本流程示意图如下:13.2.2.4主构筑物1、折板反应池低硅水系统及大工业水系统分别设置折板反应池(絮凝池)二座,折板反应池平面净尺寸:15.75m8.2m,水池净深为4.25米。2、平流沉淀池低硅水系统设置平流沉淀池二座,平流沉淀池平面净尺寸:71m8.2m,水池净深为4米。低硅水系统折板反应池与平流沉淀池之间采用穿孔布水墙,3、V型滤池与管廊间低硅水处理系统设置V型滤池一座,分四间池设置,中间设置管廊间,管廊间平面净尺寸为7.4m19m,净空约5米。滤池每间尺寸为8.5m7.96m4.2m。大工业水处理系统设置V型滤池一座,分十间池双排布置。中间设置管廊间,管廊间平面净尺寸为8.15m41.6m,净空约5米。滤池每间尺寸为8.5m7.96m4.2m。4、清水池低硅水系统设置清水池二座,与絮凝、沉淀池叠加合建在一起,平面净尺寸为8.2m88m,水池净深为3.6米,位于絮凝、沉淀池的下方。清水池有效容积4300m3。大工业水系统设置事故清水池一座,平面净尺寸为31.5m86m,中间分格,水池净深为4.3米,每格池内设有导流墙及通气孔等设施。事故清水池结构为地下式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大工业V型滤池的下方设置清水池,事故清水池总有效容积为12000m3。13.2.3操作条件1、乙烯净化水场边界供水工作压力生活给水:0.42MPa (出场)生产给水:(大工业用水)0.47MPa (出场)低硅水:0.50MPa (出场)三溪浦原水:0.25MPa(进场)大工业原水:0.25MPa(进场)2、乙烯净化水场边界设计供水水量及接管口径生活给水:74m3/h,接管管径DN200生产给水:(大工业用水)36054280m3/h,接管管径DN1000低硅水:1426m3/h,接管管径DN700三溪浦原水:1600m3/h,接管管径DN700大工业原水:4500m3/h,接管管径DN120013.2.4公用工程及三剂规格、消耗13.2.4.1公用工程消耗1、原水原水用量表序号使用地点正常(m3/h)最大(m3/h)水温()水压MPa(G)备注1低硅水处理系统1600常温0.25三溪浦水源2大工业水处理系统4500常温0.25大工业水源 2、氧气氧气用量表序号使用地点正常(m3/h)最大(Nm3/h)水温()压力MPa(G)备注1臭氧发生装置25常温0.26连续使用 3、循环冷水循环冷水用水量表 序号使用地点正常(m3/h)最大(m3/h)水温()水压MPa(G)备注1臭氧发生装置68330.45连续使用 4、蒸汽蒸汽用量表序号使用地点正常(kg/h)最大(kg/h)温度()压力MPa(G)备注1仪表伴热1502500.4连续使用 2辅助用房采暖502500.4间断使用5、净化风净化风用量表序号使用地点正常(Nm3/h)最大(Nm3/h)温度()压力MPa(G)备注1V型滤池气动阀300450常温0.6连续使用 6、电装置用电负荷表 项 目电 压年工作时数h年用电量104kW.h电源引入点备注380V8600125.22本变电所2台6/0.4kV,1000kVA变压器6000V86001332.83生产管理中心变电所合计1458.0513.2.4.2三剂规格、消耗化学品用量及来源一览表序号原料名称投加量投加浓度原料来源输送方法1聚合氯化铝絮凝剂投加量2040 mg/l10%外运槽车2臭氧0.5mg/L自制管道3次氯酸钠2.0mg/L10%外运槽车4碳酸钠外运汽车5助凝剂助凝剂投加量1 mg/l(间断)1%外运汽车13.3镇海炼化100万吨/年乙烯工程乙烯循环水场13.3.1乙烯第一循环水场13.3.1.1装置概况及特点乙烯第一循环水场位于乙烯工程全厂的西区,乙烯裂解装置的西侧,芳烃抽提装置的南侧,丁二烯抽提装置的东侧,高压消防水系统的北侧。乙烯第一循环水场设计规模为80000m3/h。主要为乙烯(含干气预精制)、裂解汽油加氢、芳烃抽提、丁二烯抽提和综合办公楼等装置提供循环冷却水。13.3.1.2流程说明1 工艺系统组成循环冷却水工艺系统由循环水冷却塔、循环水泵、水质处理系统(包括加药、加杀菌剂和旁滤水处理等)组成。1)循环水冷却塔及循环水泵系统从工艺装置来的循环热水(CWR)进入循环水场后,利用余压0.20MPa直接进入冷却塔,进行蒸发散热和传质散热,使43的热水冷却到33,冷却后的水经塔下集水池、引水渠自流至冷水池,由循环冷水泵提升加压,送至本系统的全厂性循环水管网,供系统内各生产装置冷换设备换热,并回至循环水场,实现循环使用。2)水质处理系统(1)投加缓蚀阻垢剂系统为防止设备结垢腐蚀,达到满足生产合格水质的要求,系统设有一套缓蚀剂、阻垢剂自动投加系统,并设置一套循环水在线旁路监测换热器,定期掌握冷却水处理动态及时调整药剂投加方案。(2)加氯系统为了有效地控制循环冷却水系统中的菌藻和生物粘泥,设计采用了加次氯酸钠杀菌剂(10%次氯酸钠溶液)进行杀菌的加氯系统。次氯酸钠为自动投加,通过系统设置的在线余氯分析仪分析水中余氯的含量,从而控制投加量。加氯系统由次氯酸钠储罐、计量泵和管道组成。(3)旁滤水处理系统为保证循环冷水的水质,一循采用十台250m3/h的全自动压力式过滤器,过滤水采用压力循环冷水,循环冷水在过滤器中去除悬浮物及其它杂质后,进入循环水泵吸水池,反冲洗水直接排入生产污水池,经泵提升后进入高含盐生产污水系统管网。一循旁滤处理能力为循环水量的3%。(4)补充水来源本系统采用生产给水作为该系统的补充水,补充水直接加入塔下集水池。(5)排污水去向考虑工艺装置事故情况下,循环水场能平稳、安全运行,在塔下集水池两侧设置收油渠道,用抬高水位法来接纳浮油,去除的浮油直接排入生产污水池,经泵提升后进入高含盐生产污水系统管网。塔下集水池底部设有排污阀,通过定期排污降低循环水场浊度、悬浮物,排污水排至生产污水池,经泵提升后进入高含盐生产污水系统管网。为降低循环水场浓缩倍数,在循环热水上塔总管上设电动排污阀,排污水直接排至全厂生产废水系统管网。2 平面布置(详见平面布置图)根据乙烯工程总平面布置的要求,循环水冷却塔分两排共四组布置,进风为双面进风。吸水池、过滤罐、循环水水泵、污水池均布置在两排塔之间。加药间布置在循环水场西南角。机柜室布置在界区外乙烯第一循环水场中心变电所的西侧。循环水水泵采用露天布置。平面布置满足相关国家或行业规范要求。3 主要设备及构筑物1)冷却塔根据设计规模和全厂总平面布置要求,本项目冷却塔采用国内外技术成熟的塔型,即钢筋混凝土结构逆流式机械通风冷却塔,维护板为玻璃钢,单塔处理能力为4000 m3/h,塔的平面尺寸为18x18m, 冷却塔台数为20台。冷却塔风机直径为9140mm,配电机功率200KW,电压6KV,台数为20台,风机带有油温和振动等检测仪表,风机所配电机为户外型,IP55,F级绝缘。2)循环水水泵 循环水水泵为水平中开卧式离心泵,共10台,8开2备。单泵流量10000 m3/h,扬程52m,转速590r/min,电机功率1800KW,电压6KV。泵体为球墨铸铁。电机设有轴承、定子温度检测装置。3)旁滤罐根据规范要求并结合平面布置,过滤量按设计规模的3%考虑,最大处理水量2400m3/h。旁滤罐选择压力过滤罐,单台处理水量250m3/h,滤速2030m/h,过滤面积12.56m2。罐体材质为碳钢,共10台。13.3.1.3操作条件循环冷却给水压力 0.450.55MPaG循环冷却回水压力 0.150.20MPaG循环冷却给水温度 33循环冷却回水温度 43浓缩倍数 4污垢热阻 3.4410-4m2.K/W干球温度 33.0湿球温度 28.5大气压力 99.99167KPa13.3.1.4.水平衡表各装置循环水水量见下表。序号系统名称正常水量(m3/h)最大水量(m3/h)备 注1乙烯装置56000650002裂解汽油加氢420054503芳烃抽提86210414丁二烯抽提540065005综合办公楼3503506合计668127834113.3.1.5公用工程及三剂规格、消耗13.3.1.5.1公用工程消耗表序号名称单位消耗或产出量备注1生产给水m3/h13631598(最大)1生活给水m3/h08(最大)4电Mwh175蒸汽低压蒸汽(0.4MpaG)kg/h501008装置空气Nm3/h6301260(间断)13.3.1.5.2化学品用量、来源及储存化学品用量及来源一览表序号原料名称主要规格预计年用量(t/a)原料来源输送方法储存1次氯酸钠10(wt)外运汽车5天2阻垢剂100(wt)外运汽车7天3缓蚀剂外运汽车7天4示踪剂外运汽车7天5碱液外运汽车7天药剂消耗量待加药方案确定后方可进行计算。13.3.2乙烯第二循环水场13.3.2.1装置概况及特点镇海炼化100万吨/年乙烯工程乙烯第二循环水场位于乙烯工程西区,主要为EO/EG、MTBE/丁烯-1、西区罐区、全厂公用仓库等装置和辅助设施提供循环冷却水。总用水量为2902031102m3/h。由循环冷却部分、旁滤部分、补充水部分、排污部分、水质处理及监控部分组成。本工程设计规模为32000m3/h,年运行时数8000小时。13.3.2.2流程说明1、流程简介1 工艺系统组成循环冷却水工艺系统由循环水冷却塔、循环水泵、水质处理系统(包括加药、加杀菌剂和旁滤水处理等)组成。1)循环水冷却塔及循环水泵系统从工艺装置来的循环热水(CWR)进入循环水场后,利用余压0.20MPa直接进入冷却塔,进行蒸发散热和传质散热,使43的热水冷却到33,冷却后的水经塔下集水池、引水渠自流至冷水池,由循环冷水泵提升加压,送至本系统的全厂性循环水管网,供系统内各生产装置冷换设备换热,并回至循环水场,实现循环使用。2)水质处理系统(1)投加缓蚀阻垢剂系统为防止设备结垢腐蚀,达到满足生产合格水质的要求,系统设有一套缓蚀剂、阻垢剂自动投加系统,并设置一套循环水在线旁路监测换热器,定期掌握冷却水处理动态及时调整药剂投加方案。(2)加氯系统为了有效地控制循环冷却水系统中的菌藻和生物粘泥,设计采用了加次氯酸钠杀菌剂(10%次氯酸钠溶液)进行杀菌的加氯系统。次氯酸钠为自动投加,通过系统设置的在线余氯分析仪分析水中余氯的含量,从而控制投加量。加氯系统由次氯酸钠储罐、计量泵和管道组成。(3)旁滤水处理系统为保证循环冷水的水质,二循采用四台250m3/h的全自动压力式过滤器,过滤水采用压力循环冷水,循环冷水在过滤器中去除悬浮物及其它杂质后,进入循环水泵吸水池,反冲洗水直接排入生产污水池,经泵提升后进入高含盐生产污水系统管网。二循旁滤处理能力为循环水量的3%。(4)补充水来源根据总体设计要求,本系统采用生产给水和低硅水作为该系统的补充水,可根据循环水水质情况,调整低硅水和新鲜水(生产给水)的加入比例,补充水直接加入塔下集水池。(5)排污水去向考虑工艺装置事故情况下,循环水场能平稳、安全运行,在塔下集水池两侧设置收油渠道,用抬高水位法来接纳浮油,去除的浮油直接排入生产污水池,经泵提升后进入高含盐生产污水系统管网。塔下集水池底部设有排污阀,通过定期排污降低循环水场浊度、悬浮物,排污水排至生产污水池,经泵提升后进入高含盐生产污水系统管网。为降低循环水场浓缩倍数,在DN1600循环热水总管上设电动排污阀,排污水直接排至全厂生产废水系统管网。2、主要设备构筑物1)冷却塔冷却塔是循环水场用来冷却循环热水的主要设备,设计采用敞开式机械通风逆流式冷却塔,配9140玻璃钢轴流风机,循环水冷却塔采用长轴不在同一直线上双排布置。每排4间,共8间,另每排预留1间,单塔处理水量4000m3/h,温降10,本工程总处理水量32000m3/h,预留水量8000 m3/h。2)循环冷水泵采用中开式卧式离心泵6台,4开2备,单泵流量Q=9500m3/h,H=52m,配用电机功率1800kW,6000V。 3)、旁滤器设计选用压力式过滤器4台,另预留1台。处理水量按总循环水量约3%计为1000m3/h,另预留水量250 m3/h。13.3.2.3. 操作条件装置边界处循环冷水工作压力 0.45MPa装置边界处循环热水工作压力 0.25MPa循环冷水系统设计温度 33循环热水系统设计温度 43冷却塔设计干球温度() 33.0冷却塔设计湿球温度() 28.5冷却塔设计大气压力 99.99167KPa污垢热阻值 1.7210-4m2k/w浓缩倍数 4.0及以上13.3.2.4.水平衡表各装置循环水水量见下表。序号装置名称循环水(正常)(m3/h)循环水(最大)(m3/h)1EO/EG26000274802MTBE/丁烯-1241828903仓库4505504化工全压力罐区1501805化工西区常压罐区22合 计290203110213.2.5.公用工程及三剂规格、消耗13.2.5.1公用工程一、生产给水 序号使用地点正常(m3/h)最大(m3/h)水温()水压MPa(G)备注1塔底水池433900常温0.30连续使用,开工2真空泵及废水泵34常温0.30间断使用 3洗涤盆、水嘴01常温0.30间断使用二、低硅水 序号使用地点正常(m3/h)最大(m3/h)水温()水压MPa(G)备注1塔底水池202202常温0.30连续使用 三、循环冷水 序号使用地点正常(m3/h)最大(m3/h)水温()水压MPa(G)备注1水射器55330.45间断使用 2在线水质分析仪55330.45连续使用3监测换热器12330.45连续使用四、蒸汽 序号使用地点正常(kg/h)最大(kg/h)温度()压力MPa(G)备注1监测换热器352500.4连续使用 2辅助用房采暖502500.4间断使用五、非净化风 序号使用地点正常(Nm3/h)最大(Nm3/h)温度()压力MPa(G)备注1压力式过滤器350400常温0.6间断使用 六、电 项 目电 压年工作时数h年用电量105kW.h电源引入点备注380V800032.9二循中心变电所6000V8000610.9二循中心变电所合计643.813.2.5.2 化学品用量、来源及储存化学品用量及来源见下表化学品用量及来源一览表序号原料名称主要规格预计年用量(t/a)原料来源输送方法储存1次氯酸钠10(wt)外运汽车5天2阻垢剂100(wt)外运汽车7天3缓蚀剂外运汽车7天4示踪剂外运汽车7天5碱液外运汽车7天药剂消耗量待加药方案确定后方可进行计算。13.3.3乙烯第三循环水场13.3.3.1装置概况及特点第三循环水场是镇海炼化100万吨/年乙烯工程中为聚乙烯装置和聚丙烯装置提供循环冷却用水的配套公用工程装置,该装置位于乙烯工程北区,其设计规模为16000m3/h。根据总体规划,第三循环水场位于乙烯工程北区内115m115m的场地上,其西侧为新建45万T/A聚乙烯装置,北侧及东侧为规划预留用地,南侧为直接与厂外连通的宽度为9m的纬北三路。本装置是为聚丙烯(PP)装置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装置提供循环冷却水,由机力通风逆流冷却塔、塔下水池、循环水泵、吸水池、循环水处理间、过滤器等设备及建、构筑物组成。13.3.3.2流程说明1 流程简述1 工艺系统组成循环冷却水工艺系统由循环水冷却塔、循环水泵、水质处理系统(包括加药、加杀菌剂和旁滤水处理等)组成。1)循环水冷却塔及循环水泵系统从工艺装置来的循环热水(CWR)进入循环水场后,利用余压0.20MPa直接进入冷却塔,进行蒸发散热和传质散热,使43的热水冷却到33,冷却后的水经塔下集水池、引水渠自流至冷水池,由循环冷水泵提升加压,送至本系统的全厂性循环水管网,供系统内各生产装置冷换设备换热,并回至循环水场,实现循环使用。2)水质处理系统(1)投加缓蚀阻垢剂系统为防止设备结垢腐蚀,达到满足生产合格水质的要求,系统设有一套缓蚀剂、阻垢剂自动投加系统,并设置一套循环水在线旁路监测换热器,定期掌握冷却水处理动态及时调整药剂投加方案。(2)加氯系统为了有效地控制循环冷却水系统中的菌藻和生物粘泥,设计采用了加次氯酸钠杀菌剂(10%次氯酸钠溶液)进行杀菌的加氯系统。次氯酸钠为自动投加,通过系统设置的在线余氯分析仪分析水中余氯的含量,从而控制投加量。加氯系统由次氯酸钠储罐、计量泵和管道组成。(3)旁滤水处理系统为保证循环冷水的水质,三循采用三台250m3/h的全自动压力式过滤器,过滤水采用压力循环冷水,循环冷水在过滤器中去除悬浮物及其它杂质后,进入循环水泵吸水池,反冲洗水直接排入生产污水池,经泵提升后进入高含盐生产污水系统管网。三循旁滤处理能力为循环水量的5%。(4)补充水来源第三循环水系统的补充水主要为再生水,水质情况见下表。再生水作循环冷却水补充水水质PH6.59.0石油烃5mg/LCODcr30mg/L酚1mg/LBOD10mg/L钙硬(以CaCO3计)50300mg/L氨氮15mg/L总碱(以CaCO3计)50300 mg/L悬浮物10mg/L氯离子200mg/L浊度5FTU硫酸根离子300mg/L硫化物0.1mg/L总铁0.5mg/L补充水直接加入塔下集水池。(5)排污水去向考虑工艺装置事故情况下,循环水场能平稳、安全运行,在塔下集水池两侧设置收油渠道,用抬高水位法来接纳浮油,去除的浮油直接排入生产污水池,经泵提升后进入高含盐生产污水系统管网。塔下集水池底部设有排污阀,通过定期排污降低循环水场浊度、悬浮物,排污水排至生产污水池,经泵提升后进入高含盐生产污水系统管网。为降低循环水场浓缩倍数,在循环热水上塔管上设电动排污阀,排污水直接排至全厂生产废水系统管网。2 主要建、构筑物形式及设备选型(1) 冷却塔本装置选用钢混结构逆流式机力通风冷却塔4座,单座冷却塔的处理能力为4000m3/h,单塔平面尺寸18.018.0m,塔体高度16.1m,冷却塔成单排布置,其单塔性能如下:处理能力 Q4000m3/h配用风机 9140mm电机功率 N185KW电压 U6000V风机加油方式采用油站加油,冷却塔配水方式采用管式配水。(2) 循环水泵循环水泵采用卧式离心泵,露天布置,共5台,4开1备,其单台性能为:流量 6400m3/h扬程 55m功率 1400KW转速 740r/min电压 6000V(3) 旁滤器旁滤系统采用全自动压力过滤器2组,单组处理水量250m3/h。过滤器反洗水采用循环冷却给水,反洗空气由空压站供给,过滤器过滤水利用压力回到吸水池。13.3.3.3操作条件干球温度 33.0湿球温度 28.5给水温度 t2=33回水温度 t1=43给水压力 p20.45MPa(G)回水压力 p10.20MPa(G)污垢阻值 3.44x10-4m2.k/w浓缩倍数 N3.0(补充水采用再生水)13.3.3.4水平衡表各装置循环水水量见下表。序号装置名称循环水(正常)(m3/h)循环水(最大)(m3/h)1聚丙烯装置563064002聚乙烯装置8094.88882.513合 计13724.815282.51.3.3.5公用工程及三剂规格、消耗1 公用工程消耗序号原料名称主要规格用量(m3/h)来源备注压力MPa(G)温度()正常最大1循环冷却回水(CWR)0.24316000PP、PE2再生水(RUD)0.350.4常温367再生水管网开车后使用3生产给水(PW)0.350.4常温367生产水管网仅开车时使用4生活给水(DW)0.300.35常温1.33.6生活水管网间断5工厂空气(PA)0.1常温170Nm3/h空压站6低压蒸汽(LS)0.42000.15t/h0.2t/hPP、PE2 化学品用量、来源及储存化学品用量及来源见下表化学品用量及来源一览表序号原料名称主要规格预计年用量(t/a)原料来源输送方法储存1次氯酸钠10(wt)外运汽车5天2阻垢剂100(wt)外运汽车7天3缓蚀剂外运汽车7天4示踪剂外运汽车7天5碱液外运汽车7天药剂消耗量待加药方案确定后方可进行计算。13.3.4乙烯第四循环水场13.3.4.1装置概况及特点乙烯第四循环水场位于乙烯工厂的东区,POSM装置的建东侧,POSM中间罐区的建南侧,低温罐区的建北侧。平面尺寸195mX112m,占地2.184公顷。乙烯第四循环水场设计规模为56000m3/h。主要为POSM装置、乙苯装置、低温罐区、废碱焚烧设施、化工东区常压罐区等装置和辅助设施提供循环冷却水。13.3.3.2流程说明1 工艺说明循环冷却水工艺系统由循环水冷却塔、循环水泵、水质处理系统(包括加药、加杀菌剂和旁滤水处理等)组成。1)循环水冷却塔及循环水泵系统从工艺装置来的循环热水(CWR)进入循环水场后,利用余压0.20MPa直接进入冷却塔,进行蒸发散热和传质散热,使43的热水冷却到33,冷却后的水经塔下集水池、引水渠自流至冷水池,由循环冷水泵提升加压,送至本系统的全厂性循环水管网,供系统内各生产装置冷换设备换热,并回至循环水场,实现循环使用。2)水质处理系统(1)投加缓蚀阻垢剂系统为防止设备结垢腐蚀,达到满足生产合格水质的要求,系统设有一套缓蚀剂、阻垢剂自动投加系统,并设置一套循环水在线旁路监测换热器,定期掌握冷却水处理动态及时调整药剂投加方案。(2)加氯系统为了有效地控制循环冷却水系统中的菌藻和生物粘泥,设计采用了加次氯酸钠杀菌剂(10%次氯酸钠溶液)进行杀菌的加氯系统。次氯酸钠为自动投加,通过系统设置的在线余氯分析仪分析水中余氯的含量,从而控制投加量。加氯系统由次氯酸钠储罐、计量泵和管道组成。(3)旁滤水处理系统为保证循环冷水的水质,四循采用7台250m3/h的全自动压力式过滤器,过滤水采用压力循环冷水,循环冷水在过滤器中去除悬浮物及其它杂质后,进入循环水泵吸水池,反冲洗水直接排入生产污水池,经泵提升后进入高含盐生产污水系统管网。四循旁滤处理能力为循环水量的3%。(4)补充水来源本系统采用生产给水作为该系统的补充水,补充水直接加入塔下集水池。(5)排污水去向考虑工艺装置事故情况下,循环水场能平稳、安全运行,在塔下集水池两侧设置收油渠道,用抬高水位法来接纳浮油,去除的浮油直接排入生产污水池,经泵提升后进入高含盐生产污水系统管网。塔下集水池底部设有排污阀,通过定期排污降低循环水场浊度、悬浮物,排污水排至生产污水池,经泵提升后进入高含盐生产污水系统管网。为降低循环水场浓缩倍数,在循环热水上塔总管上设电动排污阀,排污水直接排至全厂生产废水系统管网。2 平面布置(详见平面布置图)根据乙烯工程总平面布置的要求,循环水冷却塔分两排布置,进风为双面进风。吸水池、循环水水泵、均布置在两排塔之间。加药间布置在循环水场西南角。过滤罐组及污水池均布置在循环水场东南角。循环水水泵采用露天布置。平面布置满足相关国家或行业规范要求。3 主要设备3.1 冷却塔根据设计规模和全厂总平面布置要求,本项目冷却塔采用国内外技术成熟的塔型,即钢筋混凝土结构逆流式机械通风冷却塔,维护板为玻璃钢结构,单塔处理能力为4000 m3/h,塔的平面尺寸为18x18m, 冷却塔台数为14台。冷却塔填料为高热工性能的薄膜填料,材质为改性PVC;配水为支状管式配水系统,主干管为DN800的玻璃钢管,支管为UPVC管,喷头材质为ABS喷头;收水器为飘滴损失率0.01%的高效收水器。冷却塔风机直径为9140mm,配电机功率200KW,电压6KV,台数为14台;风机带有油温和振动等检测仪表,风机所配电机为户外型,IP55,F级绝缘。3.2 循环水水泵 循环水水泵为水平中开卧式离心泵,共8台,6开2备。其中5台为电机驱动,3台为蒸汽透平驱动。单泵流量9500 m3/h,扬程52m,转速590r/min,电机功率1800KW,电压6KV。泵体为球墨铸铁。电机设有轴承、定子温度检测装置。3.3 旁滤罐根据规范要求并结合平面布置,过滤量按设计规模的3%考虑,最大处理水量1680m3/h。旁滤罐选择压力过滤罐,单台处理水量250m3/h,滤速2030m/h,过滤面积12.56m2。罐体直径4000,滤料为石英砂和卵石,滤料高度1.8米,石英砂粒径1.82mm。罐体材质为碳钢,共7台。13.3.4.3操作条件循环冷却给水压力 0.500.52MPaG循环冷却回水压力 0.150.20MPaG循环冷却给水温度 33循环冷却回水温度 43浓缩倍数 4污垢热阻 3.4410-4m2.K/W干球温度 33.0湿球温度 28.5大气压力 99.99167KPa13.3.4.4水平衡表各装置水量见下表。序号系统名称正常水量(m3/h)最大水量(m3/h)1POSM装置4476046000乙苯装置90015002低温罐区5006233废碱焚烧设施100010004四循透平泵225022505火炬1502306化工东区常压罐区15206合计495755162313.3.4.5公用工程及三剂规格、消耗序号名称单位消耗或产出量备注1生产给水m3/h10121053(最大)2生活给水m3/h08(最大)3电Mwh124蒸汽5高压蒸汽(0.4MpaG)kg/h273006装置空气Nm3/h6301260(间断)化学品用量及来源一览表序号原料名称主要规格预计年用量(t/a)原料来源输送方法储存1次氯酸钠10(wt)外运汽车5天2阻垢剂100(wt)外运汽车7天3缓蚀剂外运汽车7天4示踪剂外运汽车7天5碱液外运汽车7天药剂消耗量待加药方案确定后方可进行计算。13.3.3.6特殊工艺、特殊设备简要介绍为了减少PO/SM装置因停电事故造成的火炬排放量,第四循环水场有三台循环水泵采用透平驱动。根据全厂的蒸汽平衡,三台透平均采用凝汽式透平机组。透平进汽为高压蒸汽,由全厂高压蒸汽管网供给,至第四循环水场界区的参数约为3.85MPaG、365。三台透平正常运行时的合计汽耗量约为27.3t/h。三台透平共用一套凝汽系统,透平的排汽经凝汽系统冷凝后,由凝液泵送出界区,经外管廊送往化学水处理装置回收处理。透平凝液在出界区前,经在线电导仪监测,如电导率超标,则自动排入循环水系统。13.4镇海炼化100万吨/年乙烯工程高压消防水系统13.4.1装置概况及特点高压消防水系统位于乙烯工程西区的中部,全厂主干道纬南二路的北侧。系统东侧紧邻乙烯装置,北侧紧邻乙烯第一循环水场,南侧为乙烯第二循环水场。高压消防水系统主要为乙烯工程全厂提供稳高压消防用水。13.4.2流程说明1、消防水水源消防用水水源来自全厂生产给水系统,由两个专用消防水罐储存。2、消防水量根据计算,厂内最大消防用水量为化工全压力罐区4000m3球罐,其消防用水量为3000 m3/h,供水时间6h ,辅助生产设施为全厂公用仓库,消防水量522 m3/h,供水时间2h。因此最大消防设计水量3600 m3/h,消防贮水量为19044 m3/h。消防水罐的补水时间为24h,补水量为800 m3/h,消防水罐的总消防储存容积为消防储水量减去消防历时内的补水量,因此消防水罐的总消防储存容积为14244m3,每个消防的储存容积为7122m3。储罐半径13.75m,则有效水深为12.44m 。3、消防水压根据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1992,稳高压消防水系统的管网压力要求保持在0.7-1.2Mpa。稳压泵在出口压力为0.7 Mpa,流量为100 m3/h。依据在管网上最高、最远点的压力最小为0.7 Mpa的要求,消防泵的额定压力为1.2Mpa,每台泵的设计流量为1200 m3/h。在任何时间,都可以有三台消防泵在线提供3600 m3/h的设计流量。4、消防设备台数流量(m3/h)压力(Mpa)消防水泵4台(三用一备)12001.2消防稳压泵2台(一用一备)1000.8 直径(m)高度(m)消防水罐2座27.517.825、消防工艺流程简述从乙烯净化水供给的生产给水为消防储罐的补水,分两路从界区线外的生产给水主干线上接入,进入两个储水罐。储水罐的补水由液位自动控制,二路进水分别设置流量计。储水罐的水经消防水泵加压后供给全厂稳高压消防水系统作为消防用。稳高压消防给水系统平时需要维持管网压力大于0.7 Mpa,通过消防稳压泵的运行将稳高压消防给水系统的管网压力维持在0.7-1.2 Mpa左右。加压后的消防水分两路接入全厂稳高压消防水管网。主干管管径DN600。13.4.3操作条件高压消防水系统管网压力 0.7-1.2 Mpa稳高压消防给水系统压力 0.7 Mpa13.5镇海炼化100万吨/年乙烯工程化学水处理13.5.1装置概况及特点化学水处理装置是镇海炼化100万吨/年乙烯工程中配套的公用工程装置之一。化学水处理装置分为脱盐水系统和冷凝水系统。脱盐水系统负责向乙烯工程东西区(乙烯装置、动力中心、芳烃抽提装置、MTBE/丁烯-1装置、EO/EG装置、PO/SM装置、乙苯装置、空分装置、中央化验室)供给脱盐水,乙烯工程北区(聚乙烯装置、聚丙烯装置)依托现有脱盐水系统;凝结水系统负责回收处理东西区各装置排放的工艺凝结水和透平凝液,处理(精制)后回用于脱盐水系统,乙烯工程北区(聚乙烯装置、聚丙烯装置)依托现有凝结水回收系统。脱盐水系统规模:1600m3/h工艺冷凝水系统规模:800m3/h透平冷凝水系统规模:320m3/h13.5.2流程说明13.5.2.1脱盐水系统流程说明脱盐水系统的供水水源有两个,即三溪浦水源和大工业供水水源,主要水源为三溪浦水源。当三溪浦水源不能满足生产要求时(枯水期或受污染),采用大工业供水水源。两个水源供水经净水厂(ZPEC设计)混凝、澄清、絮凝、过滤后,送至化学水处理单元,作为脱盐水系统的原水(低硅水)。脱盐水系统采用多介质过滤+活性炭过滤+反渗透+混床工艺。系统根据全厂脱盐水及冷凝水平衡情况,设计考虑两种工况。工况一:正常工况,由原水制备591.2m3/h的脱盐水,其余1019.5m3/h脱盐水由冷凝液供给(其中工艺冷凝液为748.1m3/h;汽轮机冷凝液为271.4m3/h)。工况二:当工艺冷凝液受污染不回收时,由原水制备1339.3m3/h的脱盐水,其余271.4m3/h脱盐水由汽轮机冷凝液供给。(1)预处理系统预处理系统包括板式换热器、多介质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及加药系统。净水厂送至化学水处理界区的原水(冬季需经换热器加热)进入多介质过滤器过滤后,保证SDI15、浊度、铁等指标满足反渗透系统进水要求。多介质过滤器出水进入活性炭过滤器,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能,进一步去除原水中的有机物,减少其对反渗透膜的污染。为更好的去除悬浮物及胶体,在多介质过滤器进口投加絮凝剂及助凝剂。为延长活性炭的使用寿命,在活性炭过滤器进口投加还原剂。为杀灭水中的细菌、微生物,在活性炭过滤器出口投加氧化剂。(2)反渗透系统(RO系统)反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