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启东市“三段四模块”课时教案个人自备稿第四单元 第十七课记承天寺夜游第 1 课时 总第 个教案 备课人:吴红琴 学习目标1.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大意。2.品味文中的优美语言,理解作品意境,体会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3结合背景材料,体悟文人积极达观的处世态度,树立积极的人生观。4.学习分析作者的写月方式,进行简单的练笔训练。学习重点反复诵读,品味文中的优美语言,理解作品意境。学习难点作者寄托在文中的幽微情思,正确理解“闲人”二字。教具学具小黑板,PPT预习作业一、借助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读准字音 读懂字意 读准句读 读懂句意二、收集苏轼的所有的有关月亮的诗词,并归类三、掌握苏轼写作本文的背景,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设计: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过程思考与调整活动内容师生行为温故链接导引自学一、导入新课:苏轼一生,与月亮紧密相联。我们一起回顾一下,苏轼的诗词中,曾出现过哪些月的句子:苏轼曾悲月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苏轼曾叹月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q),寂寞沙洲冷”苏轼曾问月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曾祭月念奴娇 赤壁怀古“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苏轼曾咏月念奴娇 中秋“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 苏轼生活的时代大兴“新法”,改革之风大盛由于他反对王安石“新法”而被调离出京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因御史李定、何正臣等说他写诗讽刺了“新法”而被捕入狱这就是当年有名的“乌台诗案”出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不得签署公事”孤寂伴随了苏轼黄州四年的生活,“月亮”成为了他的精神密友,我们来看看84个字的“神品”记承天寺夜游二、扫清字词障碍:读准字音 遂 寝 藻 荇 横 柏读懂字意 1.念无与为乐者 2.遂至承天寺 3.相与步于中庭 4.怀民亦未寝 5.盖竹柏影也 6.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读准句读 1. 念无与为乐者。 遂至承天寺。 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 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读懂句意1.念无与为乐者。 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2.庭下如积水空明。 月色洒满庭院,如同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3.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水中水藻、荇菜交叉错杂,原来是绿竹和翠柏的 影子。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只不过缺少像我们这样的两个闲人罢了。师导入课文 活动一预习展示交流质疑精讲点拨一、研读苏东坡:(一)一个“闲人”?出示材料:21岁高中进士;38岁任密州太守;40岁任徐州太守;(元丰二年)43岁任湖州太守;因御史李定、何正臣等说他写诗讽刺“新法” 而入狱。这就是当年有名的“乌台诗案”(乌台,指当时的御史府)。(元丰三年)44岁出狱,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以犯人身份贬黄州,无薪俸,租50亩荒地经营。文中所写之事为元丰六年,是作者被贬的第四年。(二)关注一个时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关注一个地点:承天寺 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特定境遇的人苏轼认真重视和研究佛学,始于他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苏轼在元丰八年50岁时所写真相院释迦舍利塔铭并叙中,曾追忆他信仰佛学的家庭渊源。(三) 出示助读材料助读一:苏轼写于元丰七年的黄州安国寺记中有明确的记载。“元丰二年十二月,余自昊兴守得罪,上不忍诛,以为黄州团练副使,使思过而自新焉。”他反观“从来举意动作皆不中道”,觉得自己,“道不足以御气,性不足以胜习,不锄其本而耘其末,今虽改之,后必复作,盍归诚佛僧,求一洗之。”于是他找到了安国寺,“间一二日辄往焚香默坐,深自省查,则物我相忘,身心皆空,求罪妬所从生而不可得;一念清净,染污自落,表里修然,无所附丽,私窃乐之。”助读二:苏东坡的这种自省,不是一种走向乖巧的心理调整,而是一种极其诚恳的自我剖析,目的是想找回一个真正的自己。他在无情地剥除自己身上每一点异己的成分,哪怕这些成分曾为他带来过官职、荣誉和名声。他渐渐回归于清纯和空灵,在这一过程中,佛教帮了他大忙,使他习惯于淡泊和静定。艰苦的物质生活,又使他不得不亲自垦荒种地,体味着自然和生命的原始意味。 (四) 联系当代作家的对苏轼的评价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 余秋雨苏东坡突围二、在对苏轼的分析的基础上分析课文:(一)理读一个难句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1. 读课文,说说东坡之闲?从文中找出东坡之闲的句子。(1)反映作者身为闲官的现实。(2)表达作者安闲自适的心境。(3)慨叹世人忙于名利而无睱顾及良辰美景。2. 你如何理解苏东坡之闲?一是指清闲的人,具有闲情逸致的人;二是指政治生活清闲的人,虽有远大抱负却抑郁不得志的人。文中应是具有闲情逸致,兴趣高雅之人。 (二)赏读一个美句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1.细品两个比喻的精妙传神。2.玩味静中有动,动而愈见其静的意境。3.再读一正一侧的点染之妙。4.体悟景语与情语的融合。(三)推敲两个的妙词1.寻张怀民“寻”改为“访”,可以吗?不可以,寻,表示志同道合之人,访没有这种意思。2.怀民亦未寝“亦”有何言外之意?作者遭受贬谪,和张怀民休戚与共,所以志趣也就相同。(四)他们两人都是怎样的人?请用“闲之人,悠闲之人,闲雅之人,豁达乐之人,志同道合之人”代入“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如吾两人者耳。”(引导学生体会苏轼的恬淡、豁达、乐观、自豪、自嘲、感慨等多种情感。)三、总结:空明一月夜 坦荡两闲人活动二合作交流教师巡视结合展示材料来分析苏轼的写作背景从课文中找结合要求来进行分析当堂反馈一、与苏轼同行(课件展示)1.展示阅读材料(配钢琴曲)居庙堂之高,心忧黎民,勤于政务;尽职尽责,为善一方。在朝期间,他直言敢谏,不惧权贵;遭贬期间,他抗洪灭蝗,赈贫救孤,颇多政绩。他俯仰无愧于天地,心无名利杂念,遂有闲心领略江山风月,写下了无数传世杰作。(2000年法国世界报评论苏轼)这是一种饱经忧患仍对社会和人生保持热情的豪迈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这是一种“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边云卷云舒”的旷达情怀;这是一颗即使在艰难岁月中也始终热爱生活、热爱自然、时时刻刻发美、欣赏美、体会美的敏感心灵感悟:面对着在顺境中不浮不骄,在逆境中泰然自若的苏轼,面对着一生始终拥有一颗闲心领略江山风月的苏轼你有什么感悟呢?(利用材料引导学生对苏轼的人格进行深刻的理解,同时也与苏轼同行,走进学生自己的生活。)二、学习苏轼写月的方式,选取某一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金融数据分析外包服务框架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智能安防系统建设项目承包协议建议书
- 2025版人工智能视觉识别系统开发合同
- 河北邢台医学院选聘工作人员考试真题2024
- 2024年江苏中烟考试真题及答案
- 2025版个人信息保护专项基金投资与管理合同
- 2025版快餐店厨师劳动合同规范
- 二零二五年度甲级写字楼租赁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企业集团化办公设备采购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跨境电商物流仓储服务合同(含温度湿度控制及安全措施)
- 《高压开关设备概述》课件
- 甲功7项临床意义
- 2025年小升初入学摸底考试数学试卷
- 2025年重庆市储备粮管理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四年级《长城》课件
- 《智慧会议室评价方法和分级》
- 消防验收备案合同范例
- 河南省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焊接(国赛)项目评分表
- 《1.2.1 电解质的电离》同步练习
- 简单家居装修合同范本
- 市政工程报审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