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界线及晨昏线的判断例析.doc_第1页
日界线及晨昏线的判断例析.doc_第2页
日界线及晨昏线的判断例析.doc_第3页
日界线及晨昏线的判断例析.doc_第4页
日界线及晨昏线的判断例析.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日界线及晨昏线的判断例析江苏省丹阳市第五中学 侯建成知识点拨1.日期分界线:1884年的国际经度会议规定:原则上以180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并把这条分界线叫做“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实际日界线与180经线并不重合,有三个弯曲(俄罗斯楚科奇半岛、美国阿留申群岛、南太平洋斐济岛附近)。该经线东侧的西十二区的日期永远比西侧的东十二区晚一天,但钟点是相同的。因此从东十二区向东进入西十二区,日期要减一天,从西十二区向西进入东十二区,日期要加一天。除人为规定的日界线外,地球上还有一天自然的日界线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此自然日界线钟点不变,但经度不断发生变化;而国际日期变更线是位置不变,但钟点不断发生变化。当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与180经线重合时,全球属于同一个日期,但极为短暂。在做题时一定要注意是过日界线,还是过180经线,过180经线日期不一定变化。2.晨昏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叫晨昏线。学法点拨1.结合实例分析日界线:一条为180经线,另一条为地方时为零时的经线。明确地球上今日与昨日的分界线共有两条。一条是人为规定的国际日期变更线(理论上是180经线),简称日界线,它是固定不变的;另一条则是地方时为0时(或24时)的经线,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地方时0时的日界线也就不停地自东向西移动,其速度大约每小时西移15个经度。因为日界线是新的一天的起点,所以180经线向西到0时经线之间的地区为新的一天,0时经线向西到180经线之间的地区为旧的一天,且新旧两天的范围大小随着地球自转处于不断变化之中。有以下规律帮助我们理解。(1)当0时所在经线与0经线重合时,全球平分成两个日期。(2)当0时所在经线与180经线重合时,全球属于同一个日期。因此,学习和解决此类问题时,从所给的有效信息中找出180经线和0时经线是关键所在。2.结合实例分析晨昏线的判断。3.区分日界线和晨昏线的不同。经典例题例1读中心点为地球北极的极地投影示意图(如右图),若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判断(1)(2)题。(1)甲地的时间为()A.8时 B.9时 C.15时D.16时(2)下列说法中,可能的是()A.华北平原正值小麦播种季节 B.华北平原正值小麦收获季节C.长江中下游进入梅雨季节 D.罗马气候干热解析:(1)此图为地球北极的示意图,若阴影部分为黑夜,则NA为晨线,NB为昏线。又因为晨线和赤道的焦点即A为6:00。而同一经线上的时刻是相同的,所以NA线上各点均为6:00。而甲与NA相差45即3小时,且从位置上分析应加3小时,故甲处应为9时,故选B。(2)由此图可知昼夜平分即春分或秋分,故A对B错,梅雨季节应在6、7月故C错,罗马气候干热,多为冬季,则D错,故选A。同步训练例2 如上图,若阴影部分为7月6日,非阴影部分为7月7日,判断(3)(4)题。(3)甲地的时间为()A.15时 B.9时 C.3时 D.12时(4)北京为()A.6日8时 B.7日8时 C.6日20时 D.7日20时解析:(3)若阴影部分为7月6日,非阴影部分为7月7日,则NA、NB为日期分界线,而日期分界线一条为180经线,另一条为地方时为零时经线,在北极上空逆时针旋转,所以过了NA即为7月7日,因此NA是7月6日24时(零时),NB为180经线。甲地时间为0+3=3时。(4)NA为0经线,为0时。北京时间0+8=8时,即7月7日8时,故选B。例3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阳光直射在哪一条纬线上?(2)这一天是几月几日前后,什么节气?(3)南北半球的哪一半球得到的光热多?(4)南北半球的昼夜长短有何不同?(5)南北半球各进入什么季节?(6)赤道上和南北极圈的昼夜长短有何不同?(7)图中AB是什么线?(8)图上C、D、E三地各是几点钟?这一天的昼长各是几小时?(9)C地几点钟日出?如果E地是星期日10点,那么D地是星期几的几点钟?(10)当时在赤道、北纬40、70S的正午太阳高度各是多少度?(11)如果把太阳光线移到左边来,那么上述10个小题的答案将怎样?例4 读图,按要求完成下列各小题。(l)该图表示的是每年 (节气)日的情况,此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2)图中,甲乙两地均位于晨昏线中的 线上,乙地日出时刻是 点钟。(3)按图中所示情况,北京时间是 点钟,我国南极中山考察站的黑夜长 小时。(4)在图中所示的这一天,下列地点中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是( )A北京 B广州 C甲地 D.乙地(5)按图中所示,如果是晴天,过40小时后能看到北极星的有下列地点中的( )A北京 B纽约 C悉尼 D莫斯科【例5】读下面的图回答。(1)当AB为晨线时,此日是 前后,判断理由是 。(2)当DF为昏线,此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是 。(3)当AC为晨线时,此日是 节气;当DE为昏线时,此日是 节气;当AD为晨线时,此日是 节气。(4)若DE为晨线时,此刻北京时间是 点;当北京时间是8点正,DF是 线。(5)当H处正午太阳高度为6634,G处区时为6点,则此时昏线是 、 。例6右图为西半球侧视图,若西半球和夜半球完全吻合,完成下列各题。(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此时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则北半球进入 季。(2)此时晨昏圈的位置是 ,其中 是晨线, 是昏线。(3)将该图转换为昼夜各半的侧视图,标注经度。(4)写出B点的经度,并在新画的图上标出其位置。(5)此时,图中A点的地方时是 点钟,C点的昼长是 小时,北京时间是 。例3解析例2是从南北两极看到的地图投影情况,图中可以看到半个晨昏圈,一半晨线,一半昏线。本题是对地球正侧面投影的情况。判读这类图时,首先,要明确经纬网的圆圈外沿是几度经线(合为一个经线圈,数值和为180),每隔几度画一条经线,图中为每隔30画一条经线;其次,要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然后按题目的要求逐一作答。在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时,可以把太阳光线(符号箭头指处,用假设虚线延至圆心,符合者,箭头指处就是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本题图中,太阳光线箭头指处在北回归线上;由于本题是侧视图,看到的不是晨线,就是昏线,图式是平面的,要把平面计算出的昼夜长短时数加倍,才能得出正确的昼夜长短时数;要注意识别东经和西经,根据赤道上终年昼夜长短相等,日出、日落的时间是6点和18点及经度情况确定其它地点的时间和日期。计算太阳高度数值时,纬度差值大于90,不能把计算结果直接作为答案,应说明此地发生极夜现象。答案:(1)北回归线 (2)6月22日夏至 (3)北半球 (4)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5)北半球夏季南半球冬季(6)赤道上昼夜平分北极圈极昼南极圈极夜(7)晨线(8)2 6 10 12 12 4(9)6点星期一6点(10)66347326 0(11)南回归线12月22日冬至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昼长夜短北半球冬季南半球夏季赤道上昼夜平分北极圈极夜南极围极昼昏线 14 18 22 12 12 20 6点星期一6点 6634 26344326例4解析 例2、例3是对地球的正面投影情况(俯视和侧视)情况。本题是对地球的斜侧面投影的情况,解题的难度加大。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已有条件推知地球自转方向,从地球自转方向推测经度、晨昏线,从而根据赤道上终年昼夜长短相等,太阳升起、落山的时间为6点和18点(地方时),解答有关问题。由图中可知,每隔30画一条经线,推知甲地为90E。本题涉及到较多的区域地理知识,要明确我国的中山站已在南极圈内;北半球晴天的晚上才能看到北极星。答案:(1)夏至日2326N 180(2)晨线4(3)824(4)B(5)A例5解析 此题立意考查学生判断日照图的思维能力。此图是由学生熟悉的日照图(侧视图),经过等距圆柱投影转化而成,比较抽象,不易判读。解题时应切实根据晨昏线的概念,确定图上白昼和黑夜的范围,根据赤道上昼夜平分,日出、日落的时间分别为6点和18点,就能顺利解答此题。答案:(1)12月22日 AB是晨线、北极圈以北地区发生极夜现象(2)2326N (3)夏至冬至春分或秋分(4)20点晨线(5)DF AC例6解析本题把侧视图中常见的昼夜各半情况,转换为全部显示夜半球的情况,考核学生对侧视图的阅读能力。解本题,首先从西半球和夜半球完全吻合得到晨昏线和经线完全重合,确定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确定坐标时要注意直射点的坐标既要有纬度(正午太阳高度为90的纬线),又要有经度(地方时为12点的经线)。晨昏线和经线重合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