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库加固方案.doc_第1页
地库加固方案.doc_第2页
地库加固方案.doc_第3页
地库加固方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CHINA STATE CONSTRUCTION ENGRG.CORP.AAAAA项目地块D区地库顶板堆载加固施工方案 2014年8月1. 编制说明及依据1.1编制说明因主塔与地库为同时整体大开挖,按计划在地库顶板浇筑施工完成时,主塔仍处于主体施工阶段,。主塔与地库紧邻,且地库四周均有底商所包围,除却主塔与地库之外整个场地所能提供的施工作业区域非常小小,主塔主体结构施工阶段钢筋运输车及钢筋等材料堆放场地等都必须借助地库顶板作为施工道路及材料堆场。根据要求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拟对车行道路及材料堆场涉及范围内的地库顶板进行加固。1.2编制依据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3、建筑施工计算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4、建筑施工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6、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7、BB万达广场A项目地块D区施工图。2工程概况AAA项目位于BBB第八大道南侧,BB第十大道北侧,BB七路西侧,BB十一路东侧。本工程总建筑面积达46.73万m2,是集住宅、写字楼(公寓)、娱乐、购物等于一体的大型综合体, 其中A项目地块D区均为住宅区域,一层地下室,地上共5栋15层/16层的住宅楼。建(构)筑物主体拟采用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筏板基础、柱下独立基础,持力层为CFG桩人工复合地基。本工程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2.1现场施工布置情况拟在出库顶板上直接设置钢筋加工区、模板加工区、钢管等材料堆放区与施工环道,主要用途如下:1、 钢筋加工:车库顶设置钢筋加工棚、加工机械、钢筋原材料及成品小料堆放区。2、 模板加工:车库顶设置模板加工棚、加工机械、原材料及半成品堆放区。3、 设置6m宽的施工临时道路,道路位置均设于地库框架柱处,以柱中轴为中,每边个外扩3m。道路可通过钢筋等材料运输车辆。2.2设计荷载本工程地下室顶板施工荷载分布的设计图纸中规定:消防车道处活荷载为23.6KN/。2.3车库顶板堆载及施工道路荷载分析2.3.1钢筋加工区荷载钢筋加工区单根立柱所传荷载基本在270吨以下,加工设备自重基本在2吨以内,且分布比较分散。远低于地下室顶板承载力,无需采取支撑措施。10以下钢筋采用外加工,现场堆放原材料及半成品材料共为二层使用量,分布荷载一般在5KN/以下,小于地下室顶板承载力,无需采取支撑措施。2.3.2木模加工荷载:木工加工件单根立柱所传荷载基本在270吨以下,木工加工设备自重均在1吨以内,且分布比较分散,远低于地下室顶板承载力,无需采取支撑措施。木方堆放高度一般不超过2米,木方容重一般在58.5KN/m,堆载荷载为1017KN/m,远低于地下室顶板承载力,无需支撑。模板堆放高度一般不超过2米,容重一般在8KN/m以下,堆载荷载为16KN/m,低于地下室顶板承载力,无需支撑。2.3.3施工道路荷载:在重车经过时,车辆荷载较大,为避免对结构造成影响,故对大荷载车辆必须经过的道路进行回撑加固处理。3施工方案3.1施工准备了解工程概况,熟悉图纸,对本工程的难点认真研究,尤其是在受到场地限制,不得不考虑于地下室顶板上布置临时设施及道路。但地下室顶板施工荷载或堆载超过设计极限荷载时,将造成砼变形过大而导致出现结构裂缝,为将来车库的使用带来极大地安全级使用功能隐患。为防止此中情况的发生,我方统筹考虑项目整体,充分分析顶板可能出现的各种荷载,并按最不利的情况进行考虑,编制此方案。3.2顶板加固设计本工程地下室为满铺地下室,施工荷载主要集中于地下室顶板连接体部分,钢管架支撑补强方案主要作用连接体部分,故选用以下材料: 模板采用15mm厚胶合板,4070方木龙骨。 支撑体系采用483mm钢管满堂脚手架。3.2.1、搭设支架 当支撑架支撑在地下室地面上时,应充分考虑施工荷载对地下室底板结构的影响,须采取加固措施,支柱下方铺垫木方。 地下室结构顶板施工排架满堂架立杆间距按0.8m0.8m布设,水平杆设置间距1.5米,扫地杆离地不超过0.3米。1) 立杆垂直度,纵向偏差不大于H/200,且不大于100mm,横向偏差不大于H/400,且不大于50mm。2) 纵向水平杆水平偏差不大于总长度的1/300,且不大于20mm,横向水平杆水平偏差不大于10mm。3) 架售价的步距、立杆横距偏差不大于20mm,立杆纵距偏差不大于50mm。3.2.2、支撑架的搭设高度(板底高度扣除支撑龙骨厚度的数值)支撑架搭设时应拉通线控制高度并超平检查。3.2.3、安装龙骨龙骨设置:应按设计的间距,经抄平放置,保证平整和与支撑架连接牢固。3.2.4、顶板支撑采用4070mm木方作为模板承重龙骨,间距0.3m设置,龙骨下采用水平钢管支撑,间距0.4m。3.2.5、顶板后浇带支撑 地库顶板后浇带设计为1米宽,位置均为板跨中处,考虑后浇带的特殊性,所有材料区均避开后浇带设置,加工区边缘距后浇带边缘不小于2米。施工通道位置处,顶板后浇带上覆盖20mm厚钢板,后浇带两侧边缘各外扩1米。后浇带处顶板支撑采用独立支撑体系,每侧设置0.5m0.5m两排立杆,水平杆设置同其余部分。3.2.6、钢管支撑体系的拆除待竣工收尾阶段,地下室顶板可承受施工荷载后拆除。1) 拆除支撑架前应设警戒区,设置明显的标志,并有专人警戒。2) 拆除顺序自上而下进行,不能上下同时作业。3) 拆架的高处作业人员应戴安全帽、系安全带、扎裹腿、穿软底防滑鞋。4) 拆立杆时,要先保住立杆再拆开最好有两个扣,拆除大横杆、斜撑、剪刀撑时,应先拆中间扣件,然后托住中间,再解断头扣。5) 拆除时要统一指挥,上下呼应,动作协调,当解开与另一人有关的结扣时,应先通知对方,以防坠落。6) 在拆架时,不得中途换人,如必须换人时,应将拆除情况交代清楚后方可离开。7) 输送至地面的杆件,应及时按类堆放,整理保养。8) 当天离岗时,应及时加固尚未拆除部分,防止存留隐患造成复岗后的人为事故。3.3安全文明施工措施1、安全管理及交底:对所有安装、拆除的操作工人均应在进场时集中进行安全“三级”教育,工人上岗前施工管理人员应先进行钢管架搭设、拆除的安全技术交底,交底应在现场进行,应有针对性,应提醒操作人员应注意的安全要点;工人上岗时应戴好安全帽、不穿拖鞋、高跟鞋、硬底鞋,高空作业时应戴牢安全带。2、搭设钢管架时安全操作注意事项:工作时要求思想集中,防止空中滑落;扳手等工具应拿牢或放在可靠地平面上,以防止坠落伤人;在搬运材料时,应注意防止牢靠、不相互碰撞;钢管架各部委扣件应紧锁方能在架上操作;严格按钢管架设的顺序进行搭设,不得违反钢管架搭设的先后顺序;传递材料、工具不得乱扔乱抛;施工平面材料应归堆,不得随手乱放,架上不得堆大量钢管材料。3、拆除钢管支撑架时安全操作注意事项:应在达到拆除条件时经管理人员审批并进行拆除安全交底后进行钢管支撑架的拆除工作;拆除的施工部位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非作业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