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家长寿之谜 文书法网站 编辑闻溪.doc_第1页
书法家长寿之谜 文书法网站 编辑闻溪.doc_第2页
书法家长寿之谜 文书法网站 编辑闻溪.doc_第3页
书法家长寿之谜 文书法网站 编辑闻溪.doc_第4页
书法家长寿之谜 文书法网站 编辑闻溪.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往今来,绝大多数书法家均能高寿。如唐代欧阳询85岁,柳公权88岁,明代文征明90岁,历史上四个帝王书家梁武帝萧衍86岁,武则天82岁,宋高宗赵构81岁,乾隆89岁。东汉以来,约有150位书法家,平均年龄为71岁。明清两代人的平圴寿命为33岁,但书法家的寿命为79岁。特别近现代我们所熟知的书法家如齐白石97岁,沈君默89岁,被称为“南仙北佛”的北京孙墨佛109岁。上海苏局仙110岁。综上所述,书法家长寿之谜,揭而述之: (一)练字、炼人: 字习书法者须天天临帖,而在临帖时须将全身之力通过腰、肩、臂、手的协调之力聚于笔端,在“八面出锋”于纸上挥洒书写时带动了指、腕、肩、腰筋骨的锻炼,日久天长就可在练字的同时不经意中強健了筋骨,延缓了衰老,增强了体质。朱德元帅于70岁时得了胳膊酸麻症,严重时连拿筷子吃饭都成了问题,后在董必武的健议下,每天奋笔书写大字数小时,半年后胳膊恢复了正常,至近百岁而寿终。(二)入静、调气: 由于人在书写时精神集中,心无杂念,高度放松,凝神入静,心、脑、手完全集中在对点、画的揣摸和书写,呯吸会随着运笔的缓、急、顿、挫自然而然地将“丹田”之气调匀,气息通畅即“通则不痛”。唐代名医孙思邈认为“气息得理,即百病不生。”书法班一学员六十多岁,初来时患胃肠功能及神经衰弱综合症,吃很多药而不见效果,家住五楼每上一次需近二十分钟,后来,我指导每天立书写字二至三小时,两年中写毛边纸近刀,有一次将五十斤大米一口气扛上了五楼,也不吃药了。他逢人说:“写字时五脏之气得到了自然调理,用力于肘腕、气贯于笔端,心清气爽,有百利而无一害。” (三)精神寄托: 人在衣食无忧之后,精神生活成了人生的主要支柱。精神的愉悦和精神享受是每个人面临的大课题。当你烦躁时,郁闷时,无聊时,伤感时,拿起毛笔任情挥洒,自然会心地净明而海阔天空,何其美哉实! (四)提升境界:如果你能更上一层楼,书法水平小有长进,加入到书法协会社团组织中,得到书法高手的指导而茅塞顿弁,在与书友互相切磋中技艺日进,进而你的作品逐步参加市、省、国展或获奖,作品被有识之单位和朋友所收藏,其喜悦之情非一般人所能体会。在长期临习古人字帖和与古圣先贤的对话中,你会被他们精美的书艺和崇高的人格所折服,从而提高自巳的优秀品格,会修练出与人为善、宽容社会的良好品质和儒雅之风。 中国文人画的以书入画,赋予了中国绘画生命的律动,(图为当代著名书画艺术家李金山的国画作品律动) (五)新陈代谢:临帖时要对帖上的每一个字进行分柝基结物构点画,创作书法作品时要对章法布局进行恰当的安排,还要对墨的浓淡,运笔的节奏,落款及铃印的位置进行慎密而周到的思考,而这一切都会脑细胞起到新陈代谢的作用,您的脑细胞每天得到除旧更新就会耳聪目明而思谁敏捷而不会得老年痴呆症.我的书法班70-85岁的老人有六人,现在依然精神焕发而乐此不疲。 (六)养心、养身:经过对书法的长期磨炼会不自觉地将“小我”与宏观的宇宙天人合一,使精神升到一个空无的净地,则更是彻底地休息了!心能静、神能远、才是真正“心”的休息,这就是养心,其终极目地是陶治出最完美的人格。练习书法时脑、眼、手聚于“点画”的入神,就会把尘世间的权欲纷争都化为“空无”,通过养心来促进养身有百利而无一害、那是多么高雅的一个境界呀!中国文人画的以书入画,赋予了中国绘画生命的律动,(图为当代著名书画艺术家李金山的国画作品觅诗图)(七)广见博识:随着你的书法水平越来越高,在全国各地参展、获奖,您会认识本省、市及全国地比自巳水平更高的书友,在切磋书艺中也会增长很多见识.在创作作品时要一品读古今诗词佳句更可增加学识,“读书破万卷,下笔始有神”。每天快乐地忙着,多好!(八)艺术享受:书法是一种抽象、想象的线条艺术,毕加索曾经说过:“如果我生在中国,也许不是位画家,但肯定是位书法家。”他是被中国书法那线条的艺术质感所打动。凡艺术都有吸引人、感染人伪魅力,如楷书的庄严稳重、草书的跳跃飞动、隶书的宽博大气、篆书的婉转缠绵,令人冥思神飞。艺术就象香水,在洒向别人的同时感染自巳。那么,是否练书法均能长寿呢?否也,那种三天打鱼两天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