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金属复合管概念解释 工艺 优势 历史.doc_第1页
双金属复合管概念解释 工艺 优势 历史.doc_第2页
双金属复合管概念解释 工艺 优势 历史.doc_第3页
双金属复合管概念解释 工艺 优势 历史.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历史: 六十年代起,日、美、德、英和前苏联等国家都开始重视复合钢管的开发及使用,从生产工艺、使用性能、检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使复合钢管产品在能源、造船、化工、石油和机械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来: 镀锌钢管:优势含碳量高、耐冲击、热膨胀率低、耐压、耐高温,安装成熟,规格齐全;劣势内壁表面粗糙、易结垢,不能满足现代生活需求,民用建筑给水领域已停止使用。 薄壁不锈钢管:优势304不锈钢制成,耐腐蚀、表面光滑不结垢,综合性能优越,但价格昂贵; 双金属复合钢管:是将镀锌钢管或焊管、无缝钢管和壁厚更薄的不锈钢管强力嵌合在一起的新型复合给水管材,也是一种更理想的管道升级换代产品。它保留了两种不同材料内在的优点,互补了它们内在的不足,并且沿用了镀锌钢管传统成熟的安装方式和工艺,因此在使用中方便、可靠、卫生、安全。双金属复合管形成基本原理:“众信康源”牌双金属复合钢管基本原理:外基管负责承压和管道刚性支撑的作用,内衬管承担耐腐蚀的作用。 外基管可以根据输送介质的流量和压力要求,选用不同通径和壁厚的碳钢管材。热镀锌钢管、直缝焊管、螺旋管、低中压流体输送用无缝钢管、高压锅炉、石油裂化用无缝管钢管、管线管等。直径可从20-1020mm,壁厚可从2.5-50mm。 内衬管可以根据输送介质化学成分,选用不同的耐腐蚀合金。可以是奥氏体不锈钢 304、304L、316、316L、 铜基合金、镍基合金、哈氏合金、钛、钛合金、双相不锈钢等新型高耐腐蚀合金材料。内衬管壁厚可以根据使用寿命和焊接工艺的要求从0.3-4mm。 目前世界盛行工艺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 机械旋压法、爆炸复合法、拉拔复合法、液压复合法。机械旋压法形成机理: 利用两种不同材质的机械性能,即利用外基管(碳钢管)弹性变形范围大,利用内衬管(不锈钢管)屈服强度低的特性。在旋压机具螺旋进给的挤压下,使内衬管连续局部塑性变形,外基管始终保持在弹性变形范围之内。当外力去除后,外基管弹性收缩,内衬管由于已呈塑性变形无法收缩。从而达到内衬管外表面强力的嵌合在外基管的内表面中,复合成型。代表厂家:江苏众信爆炸复合法: 形成机理:先将内衬管提前套入外籍管内,再将炸药平铺于管内,将两端密封,点燃炸药后产生的空气压强将内管与外管复合在一起。代表厂家:西安向阳液压复合法: 形成机理:通过水产生压强,将内外管复合,原理与爆炸类似,具体的由于行业保密未能得知,望后来人补上。代表厂家:未知拉拔复合法: 可以称之为最原始的复合方法,使内管外径略大于外基管内径,用机器强行将内管拉入外管内,可能导致复合不到位,破损等各种问题,现在已很少有厂家采用此工艺。早期很多工程采用双金属复合管,出现漏水、腐蚀现象,特别是苏锡常一带,便是因为当时工艺还不成熟,采用拉拔工艺导致的。代表厂家:未知双金属复合管主要参数: 结合力:即内外管的结合紧密程度,是双金属复合管最主要的检测指标。 城镇建设部行业CJ/T192-2004标准和中石油天然气SY/T6623标准规定最小为0.2Mpa与0.5Mpa,部分厂家可达0.8-16Mpa。双金属复合管相比于纯合金管的性价比优势: 合金价格越高,采用双金属复合管节省的成本也就越多。双金属复合管适用领域: 民用领域:冷、热水管、直饮水管、供暖、太阳能、地源热泵;民用建筑给水管、配水干管;空调循环管、精装修高档商品房给水管等。 工业领域:石油天然气集输管线、油气井套管、污水回注管线;化工换热器管束;电力除盐水、脱硫管线等。冶金、海水淡化、医药化工、污水处理、新能源、食品加工等行业。双金属的连接方式: 因为外基管多数采用的是镀锌管,这里就以镀锌管举例,沿用了镀锌管成熟的连接方式: 1、螺纹连接(俗称丝扣连接),适用于DN15-DN100,执行GB7306-2和GB3287-1982标准; 2、沟槽卡箍连接,适用DN100以上,执行CJ/T156标准; 3、法兰连接,视情况而定,一般DN100以上采用,法兰等由厂家定做,并在连接处配上专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