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核舟记第三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对世界文明的卓越贡献。2.感受核舟奇巧的工艺艺术。3.感受本文观察细致、描写生动的特点。二、教学重点1.感受核舟奇巧的工艺艺术。三、教学难点1.感受雕刻者刀工的精细和构思的巧妙。四、教学流程(1)导入文汇报一九九五年十月二十七日报道在宁波发现了稀世珍宝,同学们猜是什么?(经过前两课时的学习,学生一猜就知道是核舟)(呈现PPT资料,请一个学生朗读。)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一篇记录这一核舟的古文,读来令人惊喜。(2)课前检测首先请同学们齐读文章。生读。师评价:同学们的朗读真让我刮目相看,很明显的进步是对节奏的把握更准确了,让我感受到了文言文的韵味。那么,我相信同学们对字词句的掌握一定也很扎实。接下来,让我们做个小小的竞赛。(呈现PPT)一共有五组题目,每一小组任意选择一组题目回答。(生回答)(一组内一个学生回答一个题目,轮流回答。若答错,小组内互相帮助纠正。)师评价:同学们答得非常好,但是还有一部分同学未掌握牢固,课后还是要多下功夫哦。(3)感知核舟之奇巧我们在学习活板时,抓住了它“活”的特征,那么,你能用课文中的一个词语来概括“核舟”的特点么?生答:奇巧。追问:你认为核舟的奇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呢?请结合文章内容说一说。提示:我们之前说过,这一核舟是微雕艺术中的精品之作,那么它奇巧在何处呢?生答:雕刻材料小、体积小师:文中是怎么形容的呢?生:“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师:这都是描写核舟雕刻材料的,文中有没有直接写出核舟大小的语句呢?生:“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师:核舟的长度才八分多,高才二黍许,这大概是多大呀?同学们能不能用手比一比大小?生比出大小。过渡:这核舟真是小呀,但是仅仅因为它很小就奇巧了么?我们再来看看核舟上有什么内容。生七嘴八舌回答。师:文中哪一段总述了核舟上雕刻的内容呢?生:“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师:我们来做做加法,这一共雕刻了多少东西呀?生计算:53师:在这么小的核舟上居然雕刻了五十三样东西,而且雕刻的内容各具情态,着实奇巧。然而最引人注目的还是舟上的五人。(4)感受人物雕刻的形神兼备老师也仔细观察了这五人,然后对舟上五人做了这样的描述:船头坐三人,中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苏、黄共阅一手卷。佛印绝类弥勒。 船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思考,这样描写是否能体现核舟“奇巧”这一特征呢?生:不能。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在原文中勾画出缩写时去掉的内容,和课文内容进行比较,任选一到两人说说作者是如何刻画这五个人的。可小组间互相讨论交流。生讨论,师参与到生讨论中去。生1:“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苏、黄共阅一手卷,可以看出两人关系的亲密。如有所语也可以看出两人泛舟时的闲适心情,沉浸在手中的书画。”师:答得非常好,你能邀请一个同学和你共同表演一下这一情景么?生表演。师评价:表演的非常好,让人仿佛真的感受到了苏东坡和黄鲁直泛舟赤壁时的闲适,愉悦。生2:“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袒”、“露”、“矫”、“昂视”、“卧”、“诎”、“支”、“竖”、“挂”、“倚”一系列动词写出了佛印和尚的放浪形骸、洒脱不群,超脱世俗的形象,让人感到他在望着天空和两岸的山色,沉醉在清风明月中。”师:答得非常好,这一系列动词运用的确实很妙,让我们一起齐读这一段,感受佛印和尚的沉醉吧。生齐读。师:还有两个人物位于舟尾,作者描绘的也十分有趣哦。生:“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一舟子“若啸呼状”,显得悠然自得;另一舟子“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显得从容自若。”师追问:两个舟子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呢?生:“两舟子共同营造了一种愉悦、轻松、自由自在的气氛。加上舟尾横卧的舟楫,更加暗示了一种放任自流的悠闲境界。”师:是的,也正是因为有两个舟子在,苏黄佛印三人才能泛舟江上,漫游赤壁。雕刻者刀工的精细令人惊奇,作者细致的描写也令人赞叹,让我们齐读第3、4两段,感受这五人泛舟赤壁的悠闲吧。(5)感受雕刻者构思之巧妙学到这儿,老师有一个疑问,雕刻者王叔远是否直接在核舟上刻了“大苏泛赤壁”的字样呢?生:没有。那么,作者魏学洢又是如何知晓此核舟的主题是“大苏泛赤壁”的呢?生:窗户上刻着的十六个字,这十六个字出自赤壁赋和后赤壁赋,暗示了是苏轼游赤壁。师追问:刻着苏轼的赤壁赋中的句子就一定是苏轼在游赤壁么?且,苏轼在赤壁赋中写道:“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并没有说客是何许人也。生:核舟所刻人物特征明显,让人一眼便知是苏轼,而黄鲁直、佛印与苏轼关系极好,雕刻者是猜测“客”是这两人。师:是的,王叔远猜测并选择了黄鲁直和佛印二人,把人物具体化了,又在具体化的同时加以个性化,可见构思之巧妙啊。继续追问:为何作者定此核舟主题是“大苏泛赤壁”而不用“游赤壁”呢?提示:“泛”是什么意思?文中哪一处细节与之相照应?生:乘船浮行,舟尾横卧一楫,“横卧”暗示船不在划行中。生:“泛”也可以看出不被世俗所烦恼拘束,自由自在,豁达的胸襟。小结:阅读至此,我也不禁感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多面女人沙龙课件
- 山东中考英语试卷及答案
- 燃气供应考试试题及答案
- 水库工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
- 复杂建筑工程中的多主体协同管理机制研究
- 桥梁墩台施工技术方案
- 讲师岗位笔试题目及答案
- 城市景观绿化改造方案
- racemic-17-18-DiHETE-生命科学试剂-MCE
- R-2-formamido-4-methylpentanoic-acid-Standard-生命科学试剂-MCE
- 《财税基础(AI+慕课版)》全套教学课件
- 中医减肥合同协议书
- 客服基础考试试题及答案
- 输血知识培训课件
- 粉红税问题成因分析
- 跃然纸上平面的标高投影课件
- 《多样的中国民间美术》课件 2024-2025学年人美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
- 《汽车电控技术》课件
- 知识产权转化与产权运作制度
- DB33T 2139-2018 茶叶机械化采摘配套生产技术规程
- 中国冠心病康复循证实践指南(2024版)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