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模拟卷及答案.doc_第1页
XX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模拟卷及答案.doc_第2页
XX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模拟卷及答案.doc_第3页
XX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模拟卷及答案.doc_第4页
XX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模拟卷及答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模拟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1.孟禄认为“全部教育都归之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这种观点是教育起源论中的()。 A.生物起源论 B.交往起源论 C.心理起源论 D.劳动起源论 2.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 B.赞可夫 C.苏霍姆林斯基 D.杜威 3.明确提出“师严而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的思想著作是()。 A.论语 B.大学 C.学记 D.礼记 4.将人的灵魂分为营养的灵魂、感觉的灵魂和伦理的灵魂,并据此主张实施体育、德育和智育的古希腊教育思想家是()。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毕达哥拉斯 5.教师在现实教育教学情境中自主进行反思性探索,并以解决工作情景中特定的实际问题为主要目的,强调研究与活动一体化,使教师从工作过程中学习、思考、尝试和解决问题的研究方法是()。 A.参与观察法 B.行动研究法 C.调查研究法 D.非参与观察法 6.打破传统学科课程的知识领域,结合两门以上学科领域构成一门学科的课程是()。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结构课程 D.综合课程 7.学记中“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体现了教学的()。 A.直观性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8.通过教育,科学知识与技术被劳动者所掌握,变成劳动者的知识与技能,从而在生产中创造物质财富,促进生产力发展。这表明()。 A.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手段 B.教育是文化再生产的手段 C.教育生产新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 D.教育传递科学知识 9.人们熟悉钳子是钳东西的,很难想到它还能当锤子使用。这种现象是()。 A.原型启发 B.知觉特点 C.功能固着 D.知识经验 10.利用校园的文化墙和黑板报来影响学生的品德,这种德育方法是()。 A.品德评价法 B.榜样示范法 C.情感陶冶法 D.说服教育法 11.古代学者朱熹认为“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这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A.一致性原则 B.正面引导原则 C.知行统一原则 D.严格要求原则 12.早晨的学习效果一般较好,这是因为这一阶段的学习不受()的干扰。 A.前摄抑制 B.倒摄抑制 C.单一抑制 D.双重抑制 13.“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现象,表现了()。 A.注意的指向性 B.注意的集中性 C.注意的稳定性 D.注意的分配性 14.上课时,有个别学生两眼呆呆地望着老师一动不动而内心却在考虑其他的事情,大部分的学生其视、听、动作则始终随着老师从一个问题换到另一个问题。两类学生分别反映了注意的()。 A.分散与转移 B.分散与分配 C.转移与分配 D.转移与分散 15.同一棵香樟树,植物学家把它看作一种双子叶植物,而木匠则常称之为优秀木材,这是()的表现。 A.知觉整体性 B.知觉理解性 C.知觉选择性 D.知觉恒常性 16.小明学习非常努力,但成绩总是不理想,逐渐出现了被动、退缩、无动力的状态。这种心理反应属于()。 A.学习焦虑 B.习得性无助 C.自我估计降低 D.认知功能障碍 17.一个学生总是一遍遍地数课本或其他图书的人物数目或自己走过了多少台阶,判定这个学生可能有的心理问题是()。 A.学习困难综合症 B.焦虑反应 C.厌学症 D.强迫症行为 18.下列选项中,()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 A.面向全体学生 B.培养创新精神 C.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D.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19.小倩得知自己雅思成绩为7.5时,兴奋地拉着妈妈转了好几个圈。此时,小倩的情绪状态为()。 A.激情 B.热情 C.心境 D.应激 20.在一节生活探究课的总结环节中,张老师组织学生们开展头脑风暴,分享彼此的观点,并积极参与到学生的讨论和交流中。张老师的行为体现了课堂教学()的特点。 A.发展性 B.互动性 C.学生认识的间接性 D.教育性 21.群体发展的最高阶段是()。 A.松散群体 B.联合群体 C.非正式群体 D.集体 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22.自我教育是教师个体专业化发展最直接、最普遍的途径。 23.惩罚能使行为发生永久性改变。 24.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侧重点是一样的。 25.倒摄抑制是顺向负迁移。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26.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及教育启示。 27.简述德育过程中知行统一原则的含义及贯彻要求。 28.简述运用演示教学法的基本要求。 29.简述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30.材料: 在某中学的一堂物理课堂中,照明灯突然熄了,同学们束手无策,叫来电工师傅。电工师傅一看灯泡坏了,换了一个灯泡就好了。同学们说,这么简单,我们自己也会换的。过几天,灯又不亮了,同学们先检查灯泡,灯泡是好的,又没办法了,叫来电工,一检查,是保险丝烧坏了,换了一个保险丝,灯又亮了。老师说,关于保险丝,我们在物理课上也学过,怎么遇到问题就用不上呢? 问题: (1)请用教学原则来分析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8分) (2)在教学中,教师应如何运用这一原则?(10分) 31.材料: 甲同学在小学时学业成绩优良,对数学特别感兴趣,还在数学竞赛中得过奖。升入初中后,在第一次摸底测验中,他的成绩很不理想,在班级的排名在30几名,回家又受到父母的责骂,使他很有挫败感。他很想取得好成绩,但又认为自己做不到,甚至连他最感兴趣的数学考试也出现不及格现象。有一次,老师还用鲜红的水笔在他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