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作业名称:2012年春季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网上作业1出卷人:SA作业总分:100通过分数:60起止时间: 2012-5-21 19:53:39 至 2012-5-21 20:42:28标准题总分:100标准题得分:90详细信息:题号:1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内容:从个别上升到一般的思维方法是A、归纳方法B、分析方法C、综合方法D、演绎方法标准答案:A学员答案:A本题得分:5题号:2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内容:发展的实质是A、事物不断地运动和变化B、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C、各种运动形式之间的互相联系和转化D、 一切质变标准答案:B学员答案:B本题得分:5题号:3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内容:激变论在哲学上属于A、辩证发展的观点B、只承认量变而否认质变的形而上学观点C、只承认质变而否认量变的形而上学观点D、辩证联系的观点标准答案:C学员答案:C本题得分:5题号:4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内容:在下列各组命题中,哪组命题体现着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A、一元论与二元论的对应B、 反映论与先验论的对应C、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应D、运动的观点与静止的观点的对应标准答案:B学员答案:B本题得分:5题号:5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内容:人的视觉器官有感觉外界物体的光和颜色的功能。可见光的波长范围一般是380nm(纳米)到780nm,称为可见光谱。在可见光谱范围内,不同波长的辐射使人感觉到不同颜色,一般来说,700nm为红色,580nm为黄色,510nm为绿色,470nm为蓝色,400nm为紫色。这种现象表明A、人只能认识外界物体作用于感官形成的感觉B、人的感官所具有的生理阈限是人的认识能力的界限C、人的感觉中包含着对外界事物信息的选择、加工和转换D、人所形成的关于事物的感觉是人自身生理活动的结果标准答案:C学员答案:C本题得分:5题号:6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内容:时间的一维性是指A、时间均匀流逝,具有不变的持续性B、时间从过去到现在,从现在到将来,它是不可逆的C、时间既无开端又无终结,具有无限性D、时间和空间是不可分的标准答案:B学员答案:B本题得分:5题号:7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内容:感觉是认识的起点A、只是唯物主义观点B、只是唯心主义观点C、既可能是唯物主义观点,也可能是唯心主义观点D、是一种二元论观点标准答案:C学员答案:C本题得分:5题号:8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内容: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这一命题表明意识对物质具有A、决定性B、预见性C、能动性D、主动性标准答案:C学员答案:C本题得分:5题号:9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内容: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A、事物发展的源泉B、事物发展的状态C、事物发展的趋势D、事物发展的完全回到起点的循环标准答案:C学员答案:C本题得分:5题号:10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内容:大众心理影响经济走势,能正确解释这一现象的观点是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决定作用B、社会心理可以左右社会发展方向C、只有正确的社会意识才能影响社会发展D、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标准答案:D学员答案:D本题得分:5题号:11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5内容: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因为它A、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B、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C、揭示了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D、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和本质内容E、是贯穿于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主线标准答案:BDE学员答案:BDE本题得分:5题号:12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5内容:唯物主义历史观发现的伟大意义是A、实现了自然观和历史观在唯物主义基础上的统一B、揭示了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演化的真正原因及其社会发展的规律C、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D、使社会科学第一次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标准答案:ABCD学员答案:ABCD本题得分:5题号:13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5内容:下列哪些现象属于因果联系A、种瓜与得瓜B、闪电之后雷鸣。闪电与雷鸣C、白天之后有黑夜。白天与黑夜D、春天之后有夏天。春天与夏天E、生产决定消费。生产与消费标准答案:AE学员答案:A本题得分:0题号:14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5内容:有一幅广告幽默画,画的是几个行人在看一家饭店外贴的告示,上写:“快进来吃饭吧,否则你我都得挨饿。”这幅广告画的寓意有A、生产者和消费者是相互依存的B、生产和消费具有直接的同一性C、利己是人的一切活动的出发点D、商品交换活动背后隐藏着人与人的关系E、生产关系本质上是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标准答案:ABDE学员答案:ABDE本题得分:5题号:15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5内容:萧伯纳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彼此交换,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我们彼此交换,每人可拥有两种思想。”这说明A、思想的交换是认识的源泉之一B、学习间接经验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C、语言在思维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D、人脑是思维得以产生的源泉标准答案:BC学员答案:AB本题得分:0题号:16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5内容:时间、空间的相对性是指A、时间、空间可以脱离物质而客观存在B、时间、空间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C、时间、空间的具体特性是可变的D、当物质的运动接近光速时,时间、空间会发生显著的变化标准答案:CD学员答案:CD本题得分:5题号:17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5内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主体与客体关系的内涵包括A、实践关系B、认识关系C、价值关系D、审美关系E、主从关系标准答案:ABCD学员答案:ABCD本题得分:5题号:18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5内容:中国古代哲学家方以智指出:“气凝为形,蕴发为光,窍激为声,皆气也。”这句话在哲学上表达了A、多元论的思想B、万物都是物质的不同表现形式的思想C、朴素辩证法的思想D、物质和运动不可分的思想E、物质运动形式多样性的思想标准答案:BCDE学员答案:BCDE本题得分:5题号:19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5内容: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之所以抵挡不住唯心主义的进攻,是因为它A、同辩证法相脱离B、没有看到人类社会的物质性C、还不如古代唯物主义进步D、把世界的本原说成是“原子”等基本粒子标准答案:ABD学员答案:ABD本题得分:5题号:20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5内容:实践之所以能够成为认识的来源,是因为A、实践暴露了客观事物的本质B、实践沟通了主观和客观的关系C、客观事物只有成为实践的对象,才能成为认识的对象D、实践能够提供绝对完善的正确认识标准答案:ABCD学员答案:ABCD本题得分:5马克思主义考题单选题:1. 1.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从根本上说在于它.B(始终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根据)2. 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后.D(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3. 无论古代、近代、还是现代.C(哲学给人们的行动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一般原则)4. 在下列各组命题中,哪组命题体现着唯物主义.B(反映论与先验论的对应)5. 发展的实质是.B(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6.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C(失误发展的趋势)7. 认识的客体是指.D(进入实践领域并和主体发生关系的客观事物)8. 真理的相对性应理解为.D(真理有待扩展和深化)9. 从个别上升到一般的思维方法是.A(归纳方法)10.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B(人类通过实践.)11.表象(D)A.属于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本质 B.属于理性认识,但不反应事物的本质C.有时属于感性认识,有时属于理性认识 C.属于感性认识,是对知觉的再现12. 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B(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13.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是(A)A劳动工具的状况 B.劳动者的素质C.劳动对象的广度和深度 D.劳动产品的数量和质量1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意味着(C)A.人类哲学思想的发展达到最高峰 B.科学的哲学体系已经完成C.人类优秀哲学思想的集大成和更高阶段上发展的起点 D.绝对真理体系的确立15.事物的发展既是连续的又是非连续的,这种矛盾的说法属于()A.诡辩论的观点 B.绝对主义的观点C.相对主义的观点 D.辩证的观点16.可能性是指(C)A.一定要实现的东西 B.无法实现的东西C.预示着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 D. 偶然的东西17.在事物的转化过程中(C)A.都需要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 B.都不需要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C.有些需要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有些不需要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D.人们的主观努力可有可无18.下列事物中,不属于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范田寿的有(E)A.人们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 B.人们实践活动所利用的自然资源 C.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 D.人们实践活动所创造的生产力E.规范人们实践活动的法律制度19.下列各组社会意识形式中,全部属于意识形态范围的是(D)A.自然科学,道德,宗教 B.技术科学,哲学,艺术C.政治思想,逻辑学,语言学 D.法律思想,哲学,宗教20.社会生产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环节是(B)A.交换 B.生产 C.消费 D.分配21.资本主义工资之所以掩盖了剥削,是由于它(A)A.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B.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C.是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 D.是剩余劳动创造的价值22.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最直接,最主要的理论来源是(C)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B.空想社会主义经济理论C.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D.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23.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D)A.社会生产力 B.社会生产关系 C.社会生产方式 D.物质资料生产24.反映生产关系性质的是(B)A.生产力 B.经济制度 C.经济体制 D.经济形态25.“生产直接也是消费”,“消费直接也是生产”,这个命题(C)A.混淆了生产和消费 B.说明生产和消费就是一个东西 C.表示生产和消费互为媒介,相互依存 D.生产和消费处于经济关系的同一环节之上26.马克思说:“我们从小麦的滋味中尝不出植小麦的人事俄国的农奴,法国的小农,还是美国的资本家。”这句话说明了(C)A. 使用价值是不同质的,可以满足不同的物质需要 B.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就没有价值C. 使用价值虽然是社会需要的对象,但它不反应任何社会生产关系D.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体现不同的社会生产关系27.马克思指出:“如果物没有用,那么其中包含的劳动也没有用,不能算作劳动,因此不形成价值。”这句话说明(A)A. 价值的存在要以物的有用性为前提 B.价值的存在与物的有用性互为前提C.只要物是有用的,它必然有价值 D.物越是有用,它的价值就越大28.作为商品的计算机软件,它的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是(B)A.软件磁盘本身 B.软件的有用性 C.购买软件的货币 D.应用软件的计算机29.马克思说:“一切商品对它们的所有者是非使用价值,对它们的非所有者是使用价值。”这句话表明(D)A.有使用价值的不一定有价值 B.有价值的不一定有使用价值C.商品不可能既有使用价值又有价值 D.商品时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30.第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这标志着(B)A.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完善 B.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进步C.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发展 D.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升华多选题1.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必须从分析商品开始,是因为(ABCD)A.商品是资本主义经济的细胞 B.商品是资本主义经济中最简单,最基本的范田寿C.商品中包含着资本主义一切矛盾的萌芽 D.商品关系是资本主义社会最大量,最普遍的关系2.下列命题属于主观唯心主义命题的有(BC)A.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B.物是感觉的组合C.宇宙即吾心,吾心即宇宙 D.绝对观念是世界的本质3.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之所以抵挡不住唯心主义的进攻,是因为它(ABD)A.同辩证法相脱离 B.没有看到人类社会的物质性C.还不如古代唯物主义进步 D.把世界的本原说成是“原子”等基本粒子4.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ABCDE)A.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内容 B.是一个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C.是社会发展的目的 D.既是社会发展的结果,又是社会发展的原因E.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5.资本家经营的畜牧场中的种牛,属于(ACE)A.不变资本 B.可变资本 C.固定资本 D.流动资本 E.生产资本6.唯物主义历史观发展的伟大意义是(ABCD)A. 实现了自然观和历史观在唯物主义基础上的统一 B. 揭示了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的演化的真正原因及其社会发展的规律 C. 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D. 使社会科学第一次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科学7.庸俗唯物主义的错误在于(CD)A.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 B.否认物质决定意识 C.抹煞了意识与物质的区别 D.把意识等同于物质8.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论证世界统一性的错误在于(CD)A.没有建立在自然科学基础上 B.没有坚持一元论的原则C.把世界统一于某种特定的物质形态 D.把世界看成是机械的呆板的统一9.据媒体报道,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社会学家利用互联网技术做了一次实验,证明只要通过“电子稿件的6次信息接力”,一个人就可以同世界上任何一个陌生人联系上。这表明(AC)A.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B.事物之间的联想都是人为的 C.世界的普遍联系时通过“中介”实现的 D.信息是世界普遍联系的基础10.唯物辩证法认为,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是(ACDE)A.整体由部分所构成 B.整体是各部分之和 C.整体具有各个部分不具有的新的性质D.脱离整理的部分就是失去它原有的性质和功能 E.整体和部分可以互相转化11.鲁迅先生曾把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称为勇士,并说:“螃蟹有人吃,蜘蛛一定也有人吃过,不过不好吃,所以后人就不吃了。”这说明(ABD)A.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勇士,因为他给我们提供了螃蟹好吃的这一信息B. 第一个吃蜘蛛的人也是勇士,因为他给我们提供了蜘蛛不好吃这一信息C. 无论何时何地,无论在何种情况下,犯错误都是一种有价值的认识行为D. 真理不可能远离错误孤立发展12.一位诗人曾用生动的语言表述了错误的自白:“我不是魔鬼,不是恶棍,每个喜欢探索和追求的人都是我终身相许,棒打不做的情人。我总是先给他们一分荒谬,两分不幸,再给他们三分收获,四分欢欣,我总是在阵痛中分娩着聪明。”从这一自白应得出的结论是(ACD)A. 真理与错误既对立又统一,错误从反面推动真理的发展B. 对每一个认识个体来说,犯的错误越多,所获得的真理就越多C. 找出所犯错误的原因,意味着接近了真理D. 错误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真理13.唯物辩证法就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因为它(ABD)A. 认为凡是现存的都是应当灭亡的B. 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从其暂时性方面去理解和对待C. 认为事物的变化发展只有间断性,没有连续性D. 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理解E. 认为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14.下列格言或成语中,体现量变质,变规律的有(ADE)A.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B.有无相生,前后相随 C.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E.千里之堤,愧于蚁穴 E.为山九仞,功亏一篑15.形而上学否定观主张(BDE)A.事物的自我否定 B.外在力量对事物存在性的消灭 C.包含肯定的否定D.主观,任意的否定 E.抽象的否定16.矛盾斗争的决定性是指(AC)A.斗争性是无条件的 B.斗争性不需要任何条件,不出在任何具体条件下C.斗争存在于具体的条件之中,又能打破这些条件的限制 D.斗争性可以离开同一性而存在17.黑格尔认为,肉是由氮,碳等元素组成的,但是,如果把这些元素分解开来使之失去联系,那么这些抽象的物质就不再是肉。人们大概不会把分别吃氮,碳等元素当做吃肉来满足。这说明(CD)A.共性寓于个性之中,离开了个性,就无所谓共性 B.共性是个性的有机组合C.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存在着有机的联系 D.整体不是部分的简单相加18.在下列各项中,体现了“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辩证发展过程的有(ACD)A.麦粒(种子)麦茎麦粒(果实) B.白天黑夜白天C.实践认识实践 D.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19.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之所以必要和重要,是因为(AC)A.理性认识必须接受实践的检验 B.理性认识只有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由谬误转变成真理C.只有第二次飞跃才能实现认识的目的 D.在第二次飞跃之前,理性认识仅仅是关于事物的现象的认识20.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基本观点有(ABC)A.价值是由人们劳动的,物不创造价值 B.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C.价值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 D.生产要素参与价值的分配问答题1.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原理,联系我国改革开放的实际,阐明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答案要点:(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和变革最深刻的根源。社会基本矛盾的相互作用和辩证运动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推动着人类社会从低级向高级发展。(2)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是非对抗性的,可以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来解决。我国原有体制中生产力的发展,已越来越不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只有通过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教育、科技、文化体制等方面的改革,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才能解放被旧体制束缚的生产力。所以说,改革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途径,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3)十多年来,经过从农村到城市的各个领域的改革和对外开放,促进了我国生产力的巨大发展,推动了我国社会的历史性变化。实践证明,改革也是一场革命,也是解放生产力,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2.试述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准及其现实意义。答案要点:(1)把生产力的发展作为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准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第一,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内容。社会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的总和,其中,人与自然的矛盾是最根本的,这个矛盾只能用发展生产力的方法去不断解决。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的实际能力和实际状况,体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广度和深度。第二,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的发展是实现社会发展目标的根本条件。第三,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集中体现。生产力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力量,是一种可供测量的客观标准。(2)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必须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判断各方面工作的是非得失,归根到底,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标准。这是对社会主义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生产力标准在新时期的具体运用。分析题运用所学的哲学原理或哲学方法,分析自己所遇到的或者是所思考的一个问题,即练习用理性的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以下给出的2个题目中选作一题:1. 工作生活:如人际关系,为人处事,公司热点等方面的事件,加以分析,评判,总结,思考:2. 纵论天下大事:有关国际,国内的各类事件或新闻,分析,评议,论述!第二章认识论一、单项选择题1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在于( B )A.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 B.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C.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书本 D.感性认识来源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来源于间接经验2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式和领导方法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中的哪一个原理一致( B ) A.从认识到实践,从实践到认识 B.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C.从理性回到实践 D.从实践回到理性3 有些同志工作中单纯凭自己的经验办事,轻视理论的指导作用。他们在认识论上犯了( D )A.类似唯心主义的先验论 B.类似唯理论的错误 C.类似客观主义的错误 D.类似经验主义的错误4.“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表明 ( D )A.实践是沟通主客体的桥梁 B.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C.实践为认识提供物质手段 D.实践的需要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5.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 C )A.感觉知觉表象 B.意识物质意识C.实践认识实践 D.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6“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 ( C )A. 辩证唯物论与旧唯物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C.唯物论和唯心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7.对马克思主义既要坚持,又要发展。这种正确的态度的理论基础是( C )A.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的原理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原理C.真理的绝对性和真理的相对性统一的原理 D.能动的反映是摹写和创造相统一的原理8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要看它 ( D )A. 能否满足人的需要 B.能否被多数人认可C.能否付诸实践 D.能否在实践中最终取得预期效果9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说:“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这句话强调了 ( B )A.人们对每一件事情都要细心观察 B.人们在认识事物时要有理性的指导C.人们获得感性经验的重要性 D.人们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10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真理的本性是 ( C )A.主观的形式客观的内容 B.客观的形式主观的内容C.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范畴 D.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二、多项选择题 1在实践和认识的关系中 ( ABCE )A.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B.实践是认识的归宿 C.实践对认识起决定作用 D.实践对认识起指导作用 E.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2下列表述中,符合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有( BCD )A.实践是人的纯精神性活动 B.实践是人的感性物质活动C.实践是人的社会历史性的活动 D.实践是人的自觉能动性活动 E.实践是人的消极适应环境的活动3在实际工作中应坚持“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这一思想方法表明( CDE )A.书本知识对实际工作是不重要的 B.上级指示和决议可以执行,也可以不执行C.一切结论应产生于调查研究之后 D.一切要从实际出发E.要将上级的正确指示和决议尽可能的与具体实际结合起来4割裂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必然导致 ( CDE )A.唯心主义 B.不可知论 C.形而上学 D.绝对主义 E.相对主义5“有用的就是真理”的错误实质是 ( BDE )A.夸大了真理的绝对性 B.把真理性和有用性混同C.夸大了真理的相对性 D.歪曲了真理的本性 E.主观唯心主义真理观三、辨析题1、实践出真知,一个人要获得任何科学知识,都必须经过自己的实践。X2、说真理具有相对性,就是说真理里面包含着错误。X3、说真理具有绝对性,真理就不是近似的认识。X4、人类的认识和实践是有限的。X5、凡是亲眼所见的都是对客观事实的真实反映。X四、问答题1、如何理解实践及其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2、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异同3、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含义及其二者的辩证关系?4、认识过程反复性的原理及意义。5、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辩证关系原理及意义。6、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题号:1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 本题分数:5内容: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是 A、劳动工具的状况 B、劳动者的素质 C、劳动对象的广度和深度 D、劳动产品的数量和质量标准答案:A学员答案:A本题得分:5题号:2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 本题分数:5内容: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后,开始出现了 A、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 B、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D、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标准答案:D学员答案:D本题得分:5题号:3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 本题分数:5内容: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从根本上说在于它 A、以世界的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 B、始终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根据 C、提供了普遍适用的客观真理 D、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标准答案:B学员答案:B本题得分:5题号:4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 本题分数:5内容:从个别上升到一般的思维方法是 A、归纳方法 B、分析方法 C、综合方法 D、演绎方法标准答案:A学员答案:A本题得分:5题号:5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 本题分数:5内容:国家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其哲学依据是 A、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部分质变 B、质变中有量的扩张 C、量变是质变的准备 D、量变和质变同时发生标准答案:A学员答案:A本题得分:5题号:6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 本题分数:5内容:激变论在哲学上属于 A、辩证发展的观点 B、只承认量变而否认质变的形而上学观点 C、只承认质变而否认量变的形而上学观点 D、辩证联系的观点标准答案:C学员答案:C本题得分:5题号:7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 本题分数:5内容:在人与世界的相互作用中,人与世界同时得到了改变,并获得日益丰富的内容。造成这一变化的基础是 A、自然界自身的运动 B、人的意识的能动作用 C、人的实践活动 D、工具的制造与使用标准答案:C学员答案:C本题得分:5题号:8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 本题分数:5内容:“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的著名诗句所蕴含的哲理是 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 B、物质运动的无限性和时空的有限性的统一 C、物质运动的多样性和静止的单一性的统一 D、物质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标准答案:D学员答案:D本题得分:5题号:9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 本题分数:5内容:大众心理影响经济走势,能正确解释这一现象的观点是 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决定作用 B、社会心理可以左右社会发展方向 C、只有正确的社会意识才能影响社会发展 D、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标准答案:D学员答案:D本题得分:5题号:10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 本题分数:5内容: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说:“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这句话强调: A、人们对每一件事物都要细心观察 B、人们在认识事物时要有理性的指导 C、人们获得感性经验的重要性 D、人们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标准答案:B学员答案:B本题得分:5题号:11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 本题分数:5内容:中国古代哲学家方以智指出:“气凝为形,蕴发为光,窍激为声,皆气也。”这句话在哲学上表达了 A、多元论的思想 B、万物都是物质的不同表现形式的思想 C、朴素辩证法的思想 D、物质和运动不可分的思想 E、物质运动形式多样性的思想标准答案:BCDE学员答案:BCDE本题得分:5题号:12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 本题分数:5内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主体与客体关系的内涵包括 A、实践关系 B、认识关系 C、价值关系 D、审美关系 E、主从关系标准答案:ABCD学员答案:ABCD本题得分:5题号:13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 本题分数:5内容:下列命题属于主观唯心主义命题的有 A、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B、物是感觉的组合 C、宇宙即吾心,吾心即宇宙 D、绝对观念是世界的本原标准答案:BC学员答案:BC本题得分:5题号:14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 本题分数:5内容:唯物主义历史观发现的伟大意义是 A、实现了自然观和历史观在唯物主义基础上的统一 B、揭示了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演化的真正原因及其社会发展的规律 C、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 D、使社会科学第一次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标准答案:ABCD学员答案:ABCD本题得分:5题号:15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 本题分数:5内容: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因为它 A、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B、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C、揭示了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 D、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和本质内容 E、是贯穿于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主线标准答案:BDE学员答案:BDE本题得分:5题号:16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 本题分数:5内容:一位诗人曾用生动的语言表述了错误的自白:“我不是魔鬼,不是恶棍,每个喜欢探索和追求的人都是我终身相许、棒打不散的情人。我总是先给他们一分荒谬,两分不幸,再给他们三分收获,四分欢欣,我总是在阵痛中分娩着聪明。”从这一自白应得出的结论是 A、真理与错误既对立又统一,错误从反面推动真理的发展 B、对每一个认识个体来说,犯的错误越多,所获得的真理就越多 C、找出所犯错误的原因,意味着接近了真理 D、错误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真理标准答案:ACD学员答案:ACD本题得分:5题号:17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 本题分数:5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是 A、整体由部分所构成 B、整体是各部分之和 C、整体具有各个部分不具有的新的性质 D、脱离整体的部分就失去它原有的性质和功能 E、整体和部分可以相互转化标准答案:ACDE学员答案:ACDE本题得分:5题号:18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 本题分数:5内容:鲁迅先生曾把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称为勇士,并说:“螃蟹有人吃,蜘蛛一定也有人吃过,不过不好吃,所以后人不吃了。”这说明 A、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勇士,因为他给我们提供了螃蟹好吃这一信息 B、第一个吃蜘蛛的人也是勇士,因为他给我们提供了蜘蛛不好吃这一信息 C、无论何时何地,无论在何种情况下,犯错误都是一种有价值的认识行为 D、真理不可能远离错误孤立发展标准答案:ABD学员答案:ABD本题得分:5题号:19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 本题分数:5内容:实践之所以能够成为认识的来源,是因为 A、实践暴露了客观事物的本质 B、实践沟通了主观和客观的关系 C、客观事物只有成为实践的对象,才能成为认识的对象 D、实践能够提供绝对完善的正确认识标准答案:ABCD学员答案:ABCD本题得分:5题号:20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 本题分数:5内容:据媒体报道,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社会学家利用互联网技术做了一次实验,证明只要通过“电子稿件的6次信息接力”,一个人就可以同世界上任何一个陌生人联系上。这表明 A、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B、事物之间的联系都是人为的 C、世界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实现的 D、信息是世界普遍联系的基础标准答案:AC学员答案:AC本题得分:5 题号:1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 本题分数:5内容:感觉是认识的起点 A、只是唯物主义观点 B、只是唯心主义观点 C、既可能是唯物主义观点,也可能是唯心主义观点 D、是一种二元论观点标准答案:C学员答案:C本题得分:5 题号:2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 本题分数:5内容: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是 A、劳动工具的状况 B、劳动者的素质 C、劳动对象的广度和深度 D、劳动产品的数量和质量标准答案:A学员答案:A本题得分:5 题号:3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 本题分数:5内容: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 A、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B、个别与一般的关系界定的 C、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 D、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界定的标准答案:A学员答案:A本题得分:5 题号:4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 本题分数:5内容: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 A、吃喝穿住 B、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 C、人的自觉意识活动 D、结成社会关系标准答案:B学员答案:B本题得分:5 题号:5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 本题分数:5内容:无论古代、近代还是现代,哲学被很多人视为“智慧之学”。这是因为 A、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给人们提供各类问题的具体答案 B、只要掌握了哲学,就认识了宇宙各个领域的所有规律 C、哲学给人们的行动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一般原则 D、哲学是真理的同义语,只要接受哲学的指导,就意味着获得了真理标准答案:C学员答案:C本题得分:5 题号:6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 本题分数:5内容: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这一命题表明意识对物质具有 A、决定性 B、预见性 C、能动性 D、主动性标准答案:C学员答案:C本题得分:5 题号:7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 本题分数:5内容:时间的一维性是指 A、时间均匀流逝,具有不变的持续性 B、时间从过去到现在,从现在到将来,它是不可逆的 C、时间既无开端又无终结,具有无限性 D、时间和空间是不可分的标准答案:B学员答案:B本题得分:5 题号:8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 本题分数:5内容:大众心理影响经济走势,能正确解释这一现象的观点是 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决定作用 B、社会心理可以左右社会发展方向 C、只有正确的社会意识才能影响社会发展 D、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标准答案:D学员答案:D本题得分:5 题号:9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 本题分数:5内容: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说:“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这句话强调: A、人们对每一件事物都要细心观察 B、人们在认识事物时要有理性的指导 C、人们获得感性经验的重要性 D、人们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标准答案:B学员答案:B本题得分:5 题号:10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 本题分数:5内容: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后,开始出现了 A、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 B、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D、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标准答案:D学员答案:D本题得分:5 题号:11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 本题分数:5内容:2003年6月23日,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正式发布,并于8月1日正式实施。1982年发布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若合同协议只有英文版,没有中文版,是否可认为无效
- 2025租房中介服务合同协议样本
- 2025工程承包合同违约金的计算
- 2025关于终止技术服务合同的的情形
- 设施维修维护合同范本
- 装修增补项目合同范本
- 房建拆除合同范本
- 北京转租房合同范本
- 2025重庆汽车租赁合同模板
- 小区活动招商合同范本
- 2024全新标前协议书范本下载
- 企业员工职业道德考核制度
- 公司安全事故隐患内部举报、报告奖励制度
-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练习题 2024-2025学年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 南外初中小语种课程设计
- 【上海市塑料探究所企业员工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建议探析(论文)8200字】
- Unit2 Whats your hobby-教案人教精通版英语六年级上册
- 【必刷题】2024五年级英语上册一般过去时专项专题训练(含答案)
- T-CTSS 86-2024 原味茶饮料标准
- NB-T 10436-2020 电动汽车快速更换电池箱冷却接口通.用技术要求
- 简易财务报表附注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