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物诗鉴赏课件修改版.ppt_第1页
咏物诗鉴赏课件修改版.ppt_第2页
咏物诗鉴赏课件修改版.ppt_第3页
咏物诗鉴赏课件修改版.ppt_第4页
咏物诗鉴赏课件修改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诗歌鉴赏 之 诗歌类型分析 1 咏物诗2 山水田园诗3 咏史怀古诗4 边塞征战诗5 哲理诗6 思乡怀人诗7 送别诗8 闺怨诗9 咏怀诗10 悼亡诗 从诗歌题材分类 一枝一叶总关情 咏物诗的鉴赏 猜一猜下面诗歌所咏为何物 自怜结束小身材 一点芳心未肯灰 时节到来寒焰发 万人头上一声雷 花开不并百花丛 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 何曾吹落北风中 一节复一节 千枝攒万叶 我自不开花 免撩蜂与蝶 爆竹 菊 竹 古人很喜欢咏物 仅 全唐诗 已存6021首 初唐504首 盛唐746首 中唐1455首 晚唐3556首 自然界中的万物 大至山川河岳 小至花鸟虫鱼 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歌咏的对象 他们在细致描摹的同时 寄托自己的感情 这就产生了咏物类诗歌 咏物诗指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 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 借以抒发思想感情的诗歌 咏物诗的特点 托物言志 由物到人 由实到虚 写出精神品格 常用比喻 象征 拟人 对比等表现手法 形式标志 以物象为题 如 小松 子规 咏 题 赠 赞 物象 如 咏梅 咏柳 一 概念理解 咏物诗中常见的意象 植物 岁寒三友 松 竹 梅 高洁 菊花 隐逸 高洁 脱俗 莲花 出淤泥而不染 高洁 兰花 高洁 君子之德 杨柳 离情别恨 摇摆不定 春天的美好 动物 雁 思乡怀亲 羁旅伤感 蝉 悲凉 高洁 杜鹃 哀怨 凄恻 思归 其它风 自由 奉献 莎衣 脱俗 高洁 A 表达对所咏之物的赞美 如 咏梅 咏鹅 B 表达自己的志向或品质 如 石灰吟 C 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思考 对人事的评价 如 子规 二 思想主题 寄托的情与志 艺术手法 物的特点 三 鉴赏思路 主要表现手法 托物言志 借物喻人其他手法 比喻 象征 拟人 对比 衬托 双关等 卜算子 咏梅陆游驿外断桥边 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辗作尘 只有香如故 1 把握所咏之物的特点 声色形味 活动心理 品质特点 所处环境等 环境特点 断桥黄昏 风雨交加 苦寒荒凉 自身特点 不与群芳争春 虽然粉身碎骨而依旧芳香如故 四 因例说法 2 体悟诗人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情与志 由物及人 知人论世 抓物与情志的契合点 受排挤而矢志不渝的诗人 遭嫉妒而依旧吐香的梅花 诗人以梅花自况 表现自己虽遭不幸 前途坎坷 但决不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以及即使粉身碎骨而矢志不渝的斗争精神 契合点 四 因例说法 卜算子 咏梅陆游驿外断桥边 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辗作尘 只有香如故 3 分析诗人运用的艺术手法 托物言志 借物喻人 拟人 反衬 四 因例说法 咏物诗的鉴赏思路 物的特点 寄托的情与志 咏物诗鉴赏步骤 五 鉴赏小结 1 把握所咏之物的特点 声色形味 活动心理 品质特点 所处环境等 艺术手法 2 体悟诗人在诗中所寄寓的情志 由物及人 知人论世 抓物与情志的契合点 3 分析诗人运用的艺术手法 托物言志 借物喻人 比喻 象征 拟人 对比 衬托等 孤雁杜甫孤雁不饮啄 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 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 哀多如更闻 野鸭无意绪 鸣噪自纷纷 六 学以致用 注 写作于安史之乱之后 暂时寓居夔州 与同伴离散 想念同伴 孤独 渴望跟同伴相聚的孤雁 与家人离散 想念家人 渴望与家人亲友团聚 物的特点 情与志 艺术手法 借物喻人 象征 拟人 对比 一只离群的孤雁不喝水不啄食 只是一个劲地飞着叫着思念追寻着它的伙伴 又有谁来怜惜这浩渺天空中的孤雁呢 然而它和雁群相失在云海弥漫间 它望尽天涯仿佛伙伴们就在眼前 它哀鸣声声 好像听到了同类的呼唤 然而野鸦们全然不懂孤雁的心情 只顾在那里纷纷鼓噪不休 垂绥饮清露 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 注 虞世南原是前朝旧臣 入唐后以文才和德行受到唐太宗的器重 他生性耿直孤傲 不合于世 诗人借蝉抒发一种什么样的情怀 请简要分析 蝉虞世南 诗中描绘一只在梧桐树上鸣叫的蝉 它的头部的触须像下垂的冠缨 它饮着清露 蝉声悦耳远传 但并非借助秋风 诗人写蝉是托物言志 诗中的蝉是诗人自己的自况 喻指诗人生性高洁自立 虽处显赫之位 却生性高洁自立 决不凭借外在势力 你栖息在树的高枝上 餐风饮露本难求饱 空中传恨 枉费了你凄切声声 断续的嘶鸣 直守到五更时刻 无情的高树 相对着如此青青 官职卑微 行踪飘忽不定 家园难返 闲庭早已荒草丛生 可真劳烦了蝉儿你 鸣夏吟秋 提醒我不要同流合污 我定举家保持高洁 甘于清贫 作者托物言志 诗中的蝉却是作者困窘凄凉形象的写照 作者通过这一形象表达了对自己窘迫落拓 郁郁不得志的遭遇的愤愤不平 蝉李商隐本以高难饱 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 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 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 我亦举家清 注 薄宦 小官 梗犹泛 指自己像大水中四处漂流的木偶 画菊郑思肖 南宋 花开不并百花丛 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 何曾吹落北风中 注 元兵南下 郑思肖上疏直谏 痛陈抗敌之策 被拒不纳 不第后赋菊黄巢 唐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注 黄巢长于骑射 爱扶危救急 爱读书 参加进士考试不中 1 这两首诗中的菊花分别是怎样的形象 2 诗人托物言志 各表达什么情感 画菊郑思肖 南宋 花开不并百花丛 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 何曾吹落北风中 注 元兵南下 郑思肖上疏直谏 痛陈抗敌之策 被拒不纳 1 事物特征 不与百花同时开放 孤芳自赏 宁愿枯死枝头 决不被北风吹落 2 所言之志 赞美菊花傲然不屈 清高脱俗 表达自己凌然的民族气节和忠贞爱国的情怀 不第后赋菊黄巢 唐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注 黄巢长于骑射 爱扶危救急 爱读书 参加进士考试 不中 1 事物特征 在百花凋谢后 菊花盛开 香透长安 2 所言之志 抒发了自己的凌云壮志 不甘为人下的远大抱负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柳 贺知章 咏柳曾巩乱条犹未变初黄 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 不知天地有清霜 1 两首诗对柳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 前者表现了 的态度 后者表现了 的态度 2 两首诗虽然写法不同 但都抓住了柳枝的特点展开联想 请分析两位作者抓住了柳枝的什么特点 而由此联想到什么 喜悦赞赏 贬斥嘲讽 前者由柳枝的纷披下垂 婀娜多姿联想到翠绿的丝带 后者由柳枝的随风摇摆 披拂不定联想到倚势猖狂 得志一时的小人 问 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 木芙蓉吕本中小池南畔木芙蓉 雨后霜前着意红 犹胜无言旧桃李 一生开落任东风 窗前木芙蓉范成大辛苦孤花破小寒 花心应似客心酸 更凭青女 留连得 未作愁红怨绿看 注 青女 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 吕诗着重描写的是逍遥闲适 任由风吹雨打的形象 范诗写的木芙蓉孤苦 心酸 处境凄凉 但作者并没有把这花看作愁苦 前者是闲适之士的豪迈与大度的形象 后者是在凄苦孤独的环境中的乐观者形象 咏物诗的鉴赏思路 物的特点 寄托的情与志 咏物诗鉴赏步骤 艺术手法 课堂总结 1 把握所咏之物的特点 声色形味 活动心理 品质特点 所处环境等 2 体悟诗人在诗中所寄寓的情志 由物及人 知人论世 抓物与情志的契合点 3 分析诗人运用的艺术手法 托物言志 借物喻人 比喻 象征 拟人 对比 衬托等 作业 总复习书 185页第2题 瀑布联句 187页第7题 孤鹤思太清 189页第1题 裴给事宅白牡丹 1 虞诗托物言志 诗中的蝉是作者的自况 喻指作者生性高洁自立 虽处显赫之位 却生性高洁自立 决不凭借外在势力 李诗托物抒怀 诗中的蝉却是作者困窘凄凉形象的写照 作者通过这一形象表达了对自己窘迫落拓 郁郁不得志的遭遇的愤愤不平2 1 2 3 第一问 赞扬的理由 写梅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