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教学设计 第三学时.doc_第1页
《孔乙己》教学设计 第三学时.doc_第2页
《孔乙己》教学设计 第三学时.doc_第3页
《孔乙己》教学设计 第三学时.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5、孔乙己鲁迅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故事情节,品味人物形象。2.情感目标:了解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从孔乙己的悲惨遭遇中,认识中国病态社会的冷酷和科举制度的腐朽。3、能力目标:掌握探究、概括等多种学习方法。教学重点:品味人物形象。教学难点:体会特定词语的深刻含义。教学模式:启发点拨、共同探究、分组讨论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三课时再进课文二品孔乙己一、教师提出问题。1、你认为孔乙己好不好,为什么?请从课文中找出理由。2、你认为文中哪些句子最能反映孔乙己的特点,请找出一句做简析。二、分组讨论,教师适时指导。三、点名学生回答。四、教师作补充。1、孔乙己也可以说好,也可以说不好,因为他既有优点也有缺点。比如他的善良就是优点,但他的好吃懒做、迂腐又是他的缺点,所以从不同的角度就会有不同的答案,这就是我们看待问题的方法,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原理。2、文中能反映孔乙己特点的句子很多,比如“排出九文大钱”就把孔乙己卖弄、显摆、清高的性格反映得淋漓尽致。深层理解评孔乙己一、用课件提出问题1、现在你认为孔乙己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请你选取某一个角度,用一、句话,对孔乙己进行点评。2、假如你通过时间隧道,来到清朝末年的咸亨酒店,假如你碰到孔乙己你会怎么做?二、分析问题1、对于用一句话评价一个人,我们该怎样进行?(由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然后在班里共同总结)2、第二题是一个开放性问题,只需言之有道即可,但怎样才能做到言之有理呢?我们该注意哪些,从哪些方面入手?(学生说讨论对策后小组合作答题)三、教师用课件给学生展示名家点评:叶圣陶 潦倒、不幸的读书人。李欧梵(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历史转折时期,落后于时代的,固守着过去价值观的被侮辱、被损害的读书人。刘再复(美学家):贫贱而悲惨的“多余人”,失去人的尊严与资格、被社会所耻的下层知识分子。钱理群(北大教授,鲁迅研究专家):值得同情与焦虑的,有着悲剧性、荒谬性地位和命运的知识分子。冯雪峰 孔乙己的不可救药性和他的善良,他的不长进和他的被损害,他的自爱和他的自暴自弃,都是显然不可分离地交结在一起的。鲁 迅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幻灯片1418)四、学生根据课件中的示范,修改完善自己的评介,然后到班上发言。理解拓展忧孔乙己1、教师提问,学生小组讨论后回答:(1)孔乙己最后死了吗?说出你的理由。(2)孔乙己生活的社会是怎样的一个社会,如果孔乙己这样的人能在现代社会生存吗?为什么?(3)有的人说 “孔乙己似乎的确死了。”是矛盾的,你是怎样理解的?2、教师总结:看起来似乎矛盾,因为这些年来从没人确切讲过孔乙己死的消息,事情已经过了二十多年,只能用“大约”来推测,说“的确”,因为从孔乙己的社会处境和不幸遭遇来看,他的死亡是必然的,不用怀疑的。这句话也流露出小伙计对孔乙己毋庸置疑的同情中,有力控诉了旧社会。所以,他的结局只有死,死,死3、课堂小结:孔乙己的死,就像树上一片枯叶,就像田野里一颗草,随风飘摇,没人注意。小说将整个社会浓缩到一个小酒店,在酒店的环境中描写人物;又通过酒店去透视社会,通过典型人物去表现主题,使整个故事更凝聚集中;以“我”为见证人,以“笑”为线索,孔乙己在笑声中出场,在笑声中活动,在笑声中走向死亡。这样让悲剧在喜剧的气氛中进行,以“喜”衬“悲”,增强了小说的悲剧效果,这都是小说的成功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