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寡头垄断理论.doc_第1页
第十三章 寡头垄断理论.doc_第2页
第十三章 寡头垄断理论.doc_第3页
第十三章 寡头垄断理论.doc_第4页
第十三章 寡头垄断理论.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三章 寡头垄断理论第一节 寡头垄断基础理论 一、寡头垄断形成原因和分类 (一)形成原因 1. 生产必须有相当大的规模,才能达到最大利润; 2. 行业中几家厂商,控制了生产所需的基本生产要素供给; 3. 政府的扶植与支持。 (二)主要分类 1. 按产品特征分 (1)纯粹寡头 纯粹寡头(pure oligopoly),是指所生产的产品没有差别的厂商。 (2)差别寡头 差别寡头(differentiated oligopoly),是指所生产的产品具有差别的厂商。 2. 按厂商行为分 (1)独立寡头 独立寡头(alone oligopoly),是指彼此独立行动的厂商。 (2)勾结寡头 勾结寡头(collusive oligopoly),是指彼此勾结行动的厂商。 二、寡头垄断的特殊性 (一)厂商相互依存 寡头垄断的各个厂商,对市场供求都有较大的影响力。各个厂商的决策,既要考虑自身的成本和市场需求,又考虑其它厂商的反应和制约。每个厂商,都既不是价格的制定者,也不是价格的接受者,而是价格的寻求者(price searcher)。 (二)价格相对稳定 寡头垄断市场,无论产品是否有差别,一旦价格确定便很少变动。因为寡头垄断的厂商较少,且各个厂商都有相当的实力,厂商之间进行价格竞争会导致两败俱伤。寡头垄断厂商为获取更大的利润,一般都是进行非价格竞争。 (三)行为结果不定 寡头垄断的厂商数量、竞争方式、相互关系、产品性质等都具有不确定性,因而需求曲线是不确定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也没有确定的解。经济学家,只能从某些特定的假设出发,寻求一些推测(conjecture)的答案。第二节 独立寡头垄断理论 一、古诺模型 (一)假设 1. 市场上只有两个厂商;2. 生产同一种同质商品;3. 生产成本为零,边际成本为零;4. 两个厂商面临的市场需求曲线是线性的,并且两个厂商对曲线上的每一点都有完备的信息; 5. 市场变化仅指产销量变化,销售价格相同;6. 每个厂商在选择产销量时,都以对方产销量不变为前提。 (二)古诺模型 1. 文字描述 古诺模型(Gournot model),也称双头模型(duopoly model),是指在假设条件下,寡头垄断厂商双方,根据MR = MC = 0规律,使得各自的产销量为市场需求量的三分之一的均衡状态。 2. 几何表达(图13-1) P Q2 a P D = f(P)Q1=1/2(a - Q2) P1Ba /2E(a/3,a/3) P2CQ2=(a -Q1) 0 Q1 Q2 Q Q0 a /2 a Q1 (a) (b) 图13-1 古诺模型3. 方程式表述 (1)假设两个厂商分别用A和B表示,最优产量分别用AQ和BQ表示 (2)独自决定 因为MC = 0,所以MR = MC = 0,这就有:第一回合: 第二回合: 第N回合(N): 推论: 如果寡头垄断市场内有n个厂商,则每个厂商的均衡产量为: 4. 方程式表述 (1)假设市场需求函数 (13-1)两个厂商生产量分别Q1和Q2两个厂商利润分别为1和2 (2)双头均衡 (13-2)(13-3) (13-4) (假设6)(13-5) 令(13-6) (13-7) 同理(13-8) 由(13-7)和(13-8)有: (13-9) (13-10) 由(13-3)、(13-9)和(13-10)有: (13-11) (13-12)(13-11) 二、埃奇沃斯模型 (一)假设 1. 市场上只有两个厂商;2. 生产同一种同质商品;3. 生产成本为零,边际成本为零;4. 两个厂商面临的市场需求曲线是线性的,并且两个厂商对曲线上的每一点都有完备的信息; 5. 市场变化既指产销量变化,又指销售价格变化; 6. 两个厂商的生产能力都是有限的,在价格为零处时需求量超过单个厂商的供给能力; 7. 在极短的时间内,市场上会出现两种不同的销售价格; 8. 每个厂商在选择最优价格时,都以对方价格不变为前提。 (二)埃奇沃斯模型 1. 文字描述 埃奇沃斯模型(Edgeworth model),是指在假设条件下,寡头垄断厂商双方都以市场需求曲线的二分之一为基准,根据MR = MC = 0规律,选择的价格和产量不断在Edp=1对应的价格上限(P1)、最大产出对应的价格下限(Pn)、最大产出的产量上限(QA)、Edp=1对应的产量下限(QA)之间波动的不稳定也不确定的均衡状态。 2. 几何表达(图13-2) PDB DAP1Edp=1Pn Q QB QB 0 QA QAQA Q 图13-2 埃奇沃斯模型 三、斯威齐模型 (一)假设 1. 市场需求曲线,是一条在某一价格水平上出现拐点、然后折弯现再向下倾斜的拐折需求曲线(kinked demand curve)。2. 拐折需求曲线的拐点所对应的价格,为寡头垄断厂商的最初商品价格;3. 在拐点前需求曲线段,若某厂商提高价格,竞争对手不会跟随提价;4. 在拐点后需求曲线段,若某厂商提高价格,竞争对手会跟随提价;5. 与拐折需求曲线相对应,存在两条边际收入曲线,即边际收入曲线是间断的;6. 边际收入曲线的间断长度,取决于拐点前后两条需求曲线价格弹性的差别程度,当拐点的拐角为直角时,间断长度达到极大。 (二)斯威齐模型 1. 文字描述 斯威齐模型(Sweezy model),是指在假设条件下,寡头垄断厂商,根据MR =MC规律,在边际收入曲线的间断长度的闭区间上边际成本变动,不改变价格(P0)和产量(Q0)的均衡状态。该模型解释了寡头垄断厂商的价格刚性问题。价格刚性(rigidity),是指寡头垄断价格一旦确定,将长期固定不变的现象。 2. 几何表达(图13-3) P MC1MC2 P0A E1D1E2MR1MR2D2 0 Q0Q 图13-3 斯威齐模型 四、博弈论模型 (一)分类 1. 按决定竞争胜负的方式分 (1)概率博弈 概率博弈(game of chance),是指寡头垄断厂商之间纯粹以概率决定胜负的博弈。 (2)策略博弈(game of strategy),是指寡头垄断厂商之间纯粹以策略决定胜负的博弈。 2. 按寡头垄断厂商的数目分 (1)两人博弈 双人博弈(two-person game),即双头垄断,是指两个寡头垄断厂商之间决定胜负的博弈。 (2)多人博弈 多人博弈(n-person game),即多头垄断,是指多个寡头垄断厂商之间决定胜负的博弈。 3. 按各寡头垄断厂商收入总和分 (1)常数和博弈 常数和博弈(constant-sum game),是指寡头垄断厂商之间决定胜负时双方收益之和恒等于一常数的博弈。当一方的收益增加正好等于另一方的收益减少(损失)时,常数和博变就转为双人零和博弈(two-person,zero-sum game)。 (2)非常数和博弈 非常数和博弈(non-constant-sum game),是指寡头垄断厂商之间决定胜负时双方收益之和为变量的博弈。当一方的收益增加不等于另一方的收益减少(损失)时,非常数和博变就转为双人非零和博弈(two-person,non-zero-sum game)。 4. 上述分类的不同组合,又可分为若干不同类型的博弈。这里仅介绍策略的双人零和博弈和双人非零和博弈。 (二)双人零和博弈和双人非零和博弈 1. 收益矩阵 (1)假设A、B为双头垄断厂商,A厂商有m个可供选择的策略,B厂商有n个可供给选择的策略。 (2)收益矩阵 在假设条件下,对A厂商来说,每一策略都会有n个反策略,产生n种不同的结果,从而有n种不同的策略收益值;对B厂商来说,每一策略都会有m个反策略,产生m种不同的结果,从而有m种不同的策略收益值。因此,每一个厂商都面对着m n个收益值,其表列就是收益矩阵(payoff matrix)。从厂商A的角度看的收益矩阵,如表13-1所示。表中aij为当厂商A用第i个策略、厂商B用第j个反策略时,厂商A的策略收益值。 表13-1 收益矩阵 a11 a12 a13 a14a1n a21 a22 a23 a24a2n a31 a32 a33 a34a3n am1 am2 am3 am4amn 2. 双人零和博弈 (1)假设双头垄断厂商A共有4种策略,厂商B共有5种策略;双方都知道策略与反策略结合后的市场占有率,即收益值;厂商A和厂商B每一策略与反策略的市场占有率之和为1。 (2)收益矩阵(表13-2)表13-2 厂商A的收益矩阵市场占有 率B 厂 反 策 略 B1 B2 B3 B4 B5A厂策略A1A2A3A40.10 0.15 0.20 0.30 0.250.40 0.50 0.30 0.55 0.450.35 0.20 0.25 0.40 0.500.25 0.35 0.15 0.60 0.20 (3)双方博弈厂商A的博弈. 小中取大原则小中取大原则,是指从最小收益中选择最大收益(maximize the minimum profits)。. 各策略的最小收益 minA10.10,0.15,0.20,0.30,0.25 = 0.10 minA20.40,0.50,0.30,0.55,0.45 = 0.30 minA30.35,0.20,0.25,0.40,0.55 = 0.20 minA40.25,0.35,0.15,0.60,0.20 = 0.15. 最小收益的最大值 max0.10,0.30,0.20,0.15 = 0.30 . 决策 根据小中取大原则,厂商A的决策是选择A2策略。厂商B的博弈. 大中取小原则大中取小原则,是指从最大损失中选择最小损失(minimize the maximum losses)。. 各反策略的最大损失 maxB(A1)= 1- 0.10 = 0.90 maxB(A2)= 1- 0.30 = 0.70 maxB(A3)= 1- 0.20 = 0.80 maxB(A4)= 1- 0.15 = 0.85. 最大损失的最小值 min0.90,0.70,0.80,0.85 = 0.70 . 决策 根据大中取小原则,厂商B的决策是选择B3反策略。(4)双人零和博弈均衡解鞍点鞍点(saddle point),是指犹如马鞍一样,从行来看是收益值最低点而从列来看则是收益值最高的点。均衡解 厂商A和厂商B的收益矩阵的鞍点,即A2与B3的交叉点,是双人零和博弈的均衡解。厂商A的市场占有率为30%;厂商B为70%。 3. 双人非零和博弈 (1)假设双头垄断厂商A和B之间的竞争只是价格竞争;双方都有相同的两个策略,一是降价(10%),二是维持价格不变;双方的收益都表现为一定的利润水平;一方的盈利值并不等于另一方的亏损值。 (2)收益矩阵厂商A的收益矩阵(表13-3) 表13-3 厂商A的收益矩阵 单位:万元收益厂 商 B 的 反 策 略降价 不变A厂策略降价不变600 1,000500 800厂商B的收益矩阵(表13-4) 表13-4 厂商B的收益矩阵 单位:万元收益厂 商 B 的 策 略降价 不变A厂反策略降价不变600 5001,000 800 (3)双方博弈 利润最大化策略 利润最大化策略,是指在博弈厂商看来,可能具有最大收益的策略。 博弈厂商A和B,都认为降价10%是利润最大化策略,因为降价的可能最大收益是1,000万元,而维持价格不变的可能最大收益只有800万元。决策厂商A和B都采取降价策略。 (4)双人非零和博弈均衡解 利润最大化策略均衡 利润最大化策略均衡,是指博弈双方都采取利润最大化策略的均衡。 均衡解 厂商A和厂商B都采取利润最大化策略即降价策略,利润最大化策略均衡是双人非零和博弈的均衡解。厂商A和B都只获利600万元。第三节 勾结寡头垄断理论 一、卡特尔模型 (一)卡特尔含义 卡特尔(cartel),是指在寡头垄断市场上,少数厂商在市场份额、价格、产量、利润、技术、商标、专利等方面达成的书面或口头协议的垄断组织。 (二)卡特尔形式 1. 公开卡特尔 在没有制定反托拉斯法(antitrust law)的国家,采取书面协议的卡特尔。 2. 隐蔽卡特尔 在已经制定反托拉斯法的国家,采取口头协议的卡特尔。口头协议,是指在鸡尾洒会等非正式场合达成的君子协定(gentlemens agreement)。 (三)卡特尔目标 1. 使联合体利润最大化,或各成员利润最大化; 2. 瓜分市场,形成各成员的市场份额。 (四)卡特尔模型 1. 假设 (1)卡特尔垄断组织中只有两个厂商A、B; (2)两个厂商的产品同质。 2. 统一价格模型 (1)文字描述 统一价格模型,是指卡特尔根据面对的市场需求曲线,运用MR = MC规律确定均衡产量(Q0)时,所形成的均衡价格(P0)的均衡状态。 (2)几何表达(图13-4) PMC=MCA+MCB P0EDMR=MRA+MRB 0 Q0Q 图13-4 卡特尔统一价格模型3. 市场分配模型 (1)文字描述 分配形式 . 非价格竞争 在统一价格下,卡特尔各成员采取广告、信用、服务等非价格竞争手段争取市场。 . 配给定额 按卡特尔各成员的地位和竞争能力、原有销售额和生产能力、所处地理位置等配给定额。 . 以“卡特尔总成本最小” 为原则 各成员都在其边际成本等于卡特尔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收入时确定产销量。 . 均分市场 各成员等额均分市场。模型 市场分配模型,是指卡特尔各成员按协议商定的某种市场分配形式,共同瓜分市场的均衡状态。 (2)几何描述(图13-5) 以A、B两个成员均分市场为例。大写字母符号表示卡特尔的各种曲线;小写字母符号表示A、B两个成员的各种曲线。PmcMC Pe EDmrMR=d 0q Q Q 图13-5 卡特尔均分市场的市场分配模型4. 成员利润模型 (1)文字描述 成员利润模型,是指在统一价格、市场分配的条件下,各成员按卡特尔边际成本水平和自身的边际成本、平均成本形成均衡时,所获得的垄断利润的均衡状态。(2)几何表达(图13-6) 以A、B两个成员均分市场为例。 PMCAMCBACAACB PEAEB 0 q Q q Q (a)厂商A利润 (b)厂商B利润 图13-6 卡特尔均分市场的成员利润模型 5. 不稳定性模型 (1)文字描述约束上的不稳定许多国家法律禁止厂商之间任何公开或秘密的联盟,卡特尔成员“违约”时无法诉诸法律。基础上的不稳定建立卡特尔市场均衡模型,需要生产、销售等方面的详尽资料,各成员往往不愿意全面而真实地提供。利益上的不稳定卡特尔各成员大多都在PMC的情况下生产,某成员独家通过降价扩大销量,在其它成员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所面对的将是富有弹性的需求曲线(d),可获取更多的垄断利润。 (2)几何表达(图13-7) P P0d P1 0 Q0 Q1 Q 图13-7 卡特尔的不稳定性模型 二、价格领导模型 (一)价格领导含义 价格领导(price leadership),是指在寡头垄断市场上,具有某种实力的厂商率先制定或变动价格,其余厂商多多少少自动地跟着定价或变价的垄断形式。 (二)价格领导定价 1. 地位稳固的价格领导厂商,按自己的均衡点确定价格。 2. 地位不稳固的价格领导厂商,按大多数厂商能接受的原则确定价格。 (三)价格领导存在原由 1. 价格领导厂商定价或变价后,其它厂商若不跟着降价,就会失去顾客;若不跟着涨价,实质上就是减价,很可能引起价格战争。2. 定价或变价需要收集大量的信息而支付相关费用,一些厂商愿意坐享其利,成为价格变动的搭便车者(free rider)。3. 一些较小厂商,市场预测能力较差,跟着定价或变价若能获得合理利润,可回避独自定价或变价的风险。 (四)价格领导类型 1. 有支配力厂商的价格领导 这种类型是指在寡头垄断市场上,定价或变价由行业中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厂商所控制。2. 成本较低厂商的价格领导 这种类型是指在寡头垄断市场上,定价或变价来自行业中成本最低的厂商。 (五)有支配力厂商的价格领导模型 1. 假设 (1)价格领导厂商准确知道市场需求曲线(D)和其它厂商的供给曲线(Ss)即加总的边际成本曲线(MCs); (2)各厂商的产品同质; (3)价格领导厂商可根据自身的需要确定价格(P1,P*,P2)和产量(0,Q*,QA); (4)价格接受的所有厂商,像完全竞争厂商一样将面对一条水平的需求曲线(P1,P*,P2),并以加总的边际成本等于价格决定产量(Qs1,Qs,0); (5)价格领导厂商的均衡产量与价格接受所有厂商的均衡产量之和等于市场需求总量。 2. 模型 (1)文字描述 有支配力厂商的价格领导模型,是指在假设条件下,价格领导厂商按拐折的需求曲线(P1AD),根据MR = MC规律决定价格(P*)和产量(Q*)的同时,也决定了价格接受所有厂商的价格(P*)和产量(Qs),且Q* + Qs正好等于市场需求量(Qd)的均衡状态。 (2)几何表达(图13-8) PMCs = SsP1 MC P* P2 AD MR 0 Qs Qs1 Q* Qd QA Q 图13-8 有支配力厂商的价格领导模型 (六)成本较低厂商的价格领导模型1. 假设 (1)某垄断竞争行业有A、B、C三家成本各不相同的厂商,厂商A的成本最低; (2)三家厂商的产品同质; (3)三家厂商暗中勾结共同瓜分市场,dA = dB = dC。2. 模型 (1)文字描述 成本较低厂商的价格领导模型,是指在假设条件下,最低成本厂商A按需求曲线(dA),根据MR = MC规律决定价格(PA)和产量(QA)的同时,也决定了较高成本厂商B的价格(PA)和产量(QB = QA)、厂商C的价格(PA)和产量(QC = QA),且厂商B和C不能获取最大利润的均衡状态。 (2)几何表达(图13-9) PPPMCA MCB MCCPCPB PAdA dB dCMRA MRB MRC 0 QA Q 0 QBQB Q 0 QCQC Q 图13-9 成本较低厂商的价格领导模型第四节 四种市场结构比较 一、垄断力的比较 (一)垄断力1. 含义垄断力(monopoly power),是指厂商对市场的控制程度。2. 量度 (1)行业集中指数 含义 行业集中指数(index of industrial concentration,用Ic表示),是指行业或产品集团中垄断厂商的产销量(Qm)或就业量、资产量占整个行业或产品集团的比率。 公式 (13-13) 其中:Qn为非垄断厂商的产销量(2)罗斯柴尔指数 含义罗斯柴尔指数(KWRothschild index,用IR表示),是指行业或产品集团中垄断厂商的主观需求曲线与客观需求曲线的差别程度。 图示(图13-10) P P dD 0 Q Q 图13-10 垄断厂商主观需求曲线 与客观需求曲线的差别 公式 (13-14) (二)四种市场结构的垄断力 1. 四种市场结构的Ic (1)完全竞争 Ic0; (2)完全垄断Ic1; (3)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 0 Ic 1。2. 四种市场结构的IR (1)完全竞争 IR = 0; (2)完全垄断IR = 1; (3)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 0 IR LMC,说明对于商品的需求而言,商品的供给是不足的,价格也是较高的;应当再增加产量,也应当再降低价格,资源配置不足。 (2)完全竞争 P = LMC,经济效率最高。 (3)垄断竞争 P略大于LMC,经济效率很高。 (4)寡头垄断 典型情况是,P大于LMC很多,经济效率很低。 (5)完全垄断 P大于LMC最多,经济效率最低。四、其它项目的比较 (一)说明下面要比较的市场结构的规模经济、技术进步等问题,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