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发展结硕果 蓄势待发谋跨越.doc_第1页
统筹发展结硕果 蓄势待发谋跨越.doc_第2页
统筹发展结硕果 蓄势待发谋跨越.doc_第3页
统筹发展结硕果 蓄势待发谋跨越.doc_第4页
统筹发展结硕果 蓄势待发谋跨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期2011年8月8日统筹发展结硕果 蓄势待发谋跨越“十一五”时期阿尔山市经济社会发展综述及展望“十一五”时期,阿尔山市在盟委、行署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秉持“生态立市、旅游兴市、产业强市、口岸旺市”的发展战略,不断加快构建“健康阿尔山生态文明体验区”的建设步伐,注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着力改善民生,全市呈现出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的良好发展局面。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十一五”以来,全市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努力克服各种不利因素影响,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十一五”期末,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9.03亿元,是“十五”期末的1.97倍,年均增长14.46%;地方财政收入实现0.57亿元,是“十五”期末的1.40倍,年均增长6.6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1.00亿元,是“十五”期末的3.81倍,年均增长30.6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5.10亿元,是“十五”期末的2.27倍,年均增长12.9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00元,是“十五”期末的1.59倍,年均增长9.71%;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188元,是“十五”期末的1.45倍,年均增长7.87%;旅游人数实现70.2万人次,是“十五”期末的2.64倍,年均增长21.42%;旅游收入突破7亿元,是“十五”期末的2.92倍,年均增长23.94%。转方式调结构初见成效,经济结构全面优化。“十一五”以来,伴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全市产业坚持“为旅而为”的发展理念,三次产业转型升级得到有效推进,三次产业结构由“十五”期末的31.44:13.30:55.26调整为“十一五”期末的20.8923.6355.48,经济结构明显优化,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农业结构调整实现新突破。“十一五”期间,全市农牧业生产按照“以小搏大、以精搏广”的思路,突出发展“为旅而农、为旅而牧”的特色农牧业,引导各项特色产业逐步向规模化、企业化、专业化、区域化、标准化方向迈进,矿泉蔬菜、脱毒马铃薯、卜留克、有机种苗等种植业及野猪、鹿狍、林蛙、食用菌等养殖业得到迅猛发展,一批龙头企业相继落户,农牧业服务体系日益完善。“十一五”期末全市农业增加值完成1.89亿元,是“十五”期末的1.31倍,年均增长5.47%。在工业上主打环保牌。蓝海20万吨矿泉水开发项目、润兴署秋铁矿项目有效推进,一批风电、水电、生物质发电项目实现签约,绿色食品、旅游纪念品加工业蓬勃兴起,工业经济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十一五”期末全市工业增加值完成0.42亿元,是“十五”期末的2.85倍,年均增长23.29%。统筹城乡发展卓有成效,民生工程同步推进。“十一五”时期,全市坚持把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主线之一,大力推进“一城四组”和特色乡镇建设,城乡一体化发展取得重大突破。城乡居民收入比有所提高。由“十五”期末的1.461提高至“十一五”期末的1.591,提高0.13个百分点。此外,收储土地2平方公里,完成保障性安居住房建设25.25万平方米,开发房地产65.25万平方米,改造新建城市道路25公里,新建城乡公路291公里。安全饮水、集中供热、供电、排污、排水、公厕等工程建设全面实施,城市功能得到进一步完善。同时,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绿色清洁能源技术得到极大应用,国家级生态示范市建设取得显著成绩。城乡公交一体化基本实现。“安全的运营、舒适的环境、实惠的价格、良好的服务”,不仅让城乡居民享受到了经济发展的成果,更成为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环节,有效促进了城乡交流融合,加快了新型城市化进程的步伐。城乡社会保障水平同步提高。按照“城乡一体、全面覆盖”的思路,全市建立了覆盖城乡的十大民生保障体系,取得了明显成效。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由“十五”期末的1285人增加至“十一五”期末的4142人,增加了2857人,年均增长26.38%;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由“十五”期末的12087人增加至“十一五”期末的37198人,增加了25111人,年均增长25.21%;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及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在“十一五”期末分别为5100人、4555人、6024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在“十一五”期末为2669人,参合率达100.00%;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由“十五”期末的2121人增加至“十一五”期末的7819人,增加了5698人,年均增长29.81%;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由“十五”期末的157.90万元增加至“十一五”期末的2270万元,增加了2112.1万元,年均增长70.42%。社会事业健康发展。伊尔施标准化学校、医疗园区、地质博物馆等功能项目相继开工,校舍安全、卫生院所、文化站室、福利中心等项目进展顺利。生态文化、林俗文化、蒙元文化充分展现,“平安阿尔山”建设扎实推进,成功晋级自治区八星级文明城市,荣获“2008中国魅力中小城市”称号。第三产业发展强劲,商品市场持续繁荣活跃。“十一五”期间,全市把加快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发展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着力点,大力实施重点区域、重点项目突破,第三产业发展明显加快,2010年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5.01亿元,5年时间实现了总量翻番,年均增长14.55%。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升级换代类商品旺销,城乡消费市场持续繁荣活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十五”期末的2.77亿元增加至“十一五”期末的5.10亿元,5年时间也实现了总量翻番,年均增长12.97%。科技投入力度继续加大,科技创新能力稳步增强。“十一五”期间,全市积极实施科技创新战略,大兴“创业、创新、创优”三创之风,加快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科教投入不断加大,2010年地方财政支出中用于科技和教育的支出达0.49亿元,是2005年的14.63倍。科研能力不断提升。2010年推广盟级实用技术5项。投资规模逐年扩大,经济发展后劲增强。“十一五”期间,全市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各项宏观调控政策,采取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政策措施,扩大投资总量,优化投资结构,经济发展的后劲不断增强。“十一五”期间,全市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7.20亿元,是“十五”投资总量的3.87倍,年均增长30.66%。投资额逐年递增,“十一五”期末完成投资21.00亿元,是“十五”期末的3.81倍,年均增长30.66%。 体制机制改革取得新突破,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十一五”时期,全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把创新体制机制作为根本动力,积极推进国有企事业单位改革,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统筹城乡发展改革,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和融资体制改革等工作。体制机制改革为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一方面简化审批手续,提高政府服务效能,为扩大招商引资提供了有力支持。“十一五”期末,全市引进招商项目23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6个(含2个续建项目)。协议资金62.6亿元,到位资金7.42亿元。全市向上争取并已到位的各类项目资金2.99亿元,比上年增长39.6%。另一方面国有企业改制、统筹城乡发展、全民创业、融资改革等工作,激活了全市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十一五”期末,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完成增加值3.57亿元,占当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39.51%,比“十五”期末提高了7.82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全市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带动下,城乡居民收入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十一五”期末,全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突破万元,达11500元,是“十五”期末的1.59倍,年均增长9.71%;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188元,是“十五”期末的1.45倍,年均增长7.87%;城乡居民人均储蓄近2万元,比2005年翻了一番还多。人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消费结构全面升级,城乡居民已经由基本生活型消费向发展型消费和享受型消费转变,城乡居民非食品类消费支出占比越来越大。节能减排效果明显,生态环境日益改善。节能减排取得新成效。“十一五”期间全市节能降耗工作扎实推进,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得到有效控制。五年来全市万元GDP能耗分别下降3.00%、3.55%、2.82%、5.03%、5.03%,年均降幅3.89%,“十一五”累计降幅18.00%,全面完成“十一五”节能降耗目标任务。生态环境建设迈上新台阶,地表水环境和城市空气环境质量总体良好。2010年全市完成造林3600公顷,封山育林3333公顷,“三北四期”工程720公顷,退耕还林补植933公顷,省道203和呼辽直流植被恢复91公顷,专项植被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