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货币层次的选择,原因分析及未来展望摘要:本文回顾了我国1994年来货币层次划分的内容和编制原因依据。通过对1990年至2004年货币供应量个部分比例关系变化以及与国内生产总值的相关分析中得出当前货币层次划分不合理的结论。并根据实证结论,参照央行研究预案提出了新的货币定义,层次选择原则和内容 关键字:货币层次 流动性 相关系数 一,总论随着货币与经济关系日益密切,客观上要求政府对现金的发行以及信用的扩张加以限制,使货币的供应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避免产生经济的波动和危机。因而,货币供应量的概念以及货币供应量层次的划分也就应运而生。货币的供应是指在一定时点上由政府和存款机构之外的经济主体所拥有的货币总量。在货币供应量的构成上面,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货币应该包括那些在商品交易以及在债务支付中作为交易媒介和支付手段而被普遍接受的东西,他们把货币定义为流通中的现金和支票存款,这就是狭义货币M1.有些经济学家认为金融机构的储蓄存款及其他短期流动资产,是潜在的购买力,很容易变成现金,因而主张流动性为标准,划分更为广义的货币概念层次,从而形成了广义的货币供应量指标M2、M3、M4等。这种观点已经为大多数西方国家的政府所接受,各国的央行都用多层次或多口径的方法计算和定期公布货币供应量。由于各国金融工具和法规的差异,广义货币供应量的指标也不尽相同。综合各国的情况,货币供应量指标大致划分如下:M1=流通中现金+支票存款(一级专章信用卡存款)M2=M1+储蓄存款(包括定期和活期储蓄存款)M3=M2+其他短期流动资产(如国库券)二,货币层次划分依据在货币主义的影响下,美联储于20 世纪60 年代开始进行货币统计与货币层次的划分,并于70年代将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随后,其他一些市场经济国家纷纷效尤,据自身金融结构的特征,编制相应的货币统计与货币层次划分的具体范畴。但在货币统计与货币层次划分的具体实践上,并没有一个可供所有国家遵守的成例。从横向看,各国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各国对货币层次的划分并无统一的界定;从纵向看,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广泛的金融创新创造了许多新型的资产,这些资产不仅具有较高的收益,而且还有很高的流动性。加之,随着交易技术和交易制度的发展,各种金融工具之间流动性的差异逐步缩小,同一个国家对货币层次的划分也随着金融创新而不断加以修订和完善。货币统计与货币层次的划分是一个历史的范畴。某种金融资产是否属于货币,并不要求均被货币的全部职能:交易媒介,价值尺度,支付手段和贮藏手段的职能,而是重点考察流动性。这是各国划分货币层次所共同遵循的标准。流动性越高,货币性越强。由于流通中的现金和活期存款的流动性最高,可以直接用现金和活期存款支票购买商品和服务,所以在统计上它们是货币;构成M2的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和其他存款的流动性较低,不能直接用于交换媒介,更多的是发挥价值储藏功能,它们只是准货币。由于在货币层次的划分中各国都是以资产的流动性为标准的,因此,金融工具流动性的变化就会影响货币层次划分的范围。影响金融资产流动性高低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发行人的信誉对金融工具的流动性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发行人信誉越高的金融工具,在转手时就越容易,金融工具的流动性与发行人的信誉成正比。其次,金融工具的流动性与它的偿还期成反比,偿还期越长,流动性越低。最后,金融交易技术与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也会影响资产的流动性。在统一的金融市场建立起来之前,寻求交易双方的信息搜集成本非常高,因此金融工具的流动性就很低,统一和高度信息化的金融市场的建立发展,极大地提高了金融工具的流动性。随着金融交易技术与统一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完善,金融工具的流动性得到了不断增强,因此,它们也具有了更强的“货币性”。随着金融交易制度和交易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金融工具层出不穷,世界各国对货币的统计口径和各个货币层次所包含的内容都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地修订。从实证角度上,弗里德曼提出的关于定义货币和划分层次的实证原则也应该是划分货币层次的依据。弗里德曼和施瓦茨认为最适当定义货币的标准应当是:货币总量与国民收入相关系数最大。并且货币总量与国民收入的相关系数要分别大于总量中各个组成部分与国民收入的相关系数。 这意味着央行在划分货币层次时,在相关关系稳定可测的前提假设下,要依据各货币资产与国民收入的相关系数大小定义货币,划分不同的层次。相关系数成为划分M1,M2各货币层次所包含的货币资产种类的依据。而依据相关系数划分的原则,我国现阶段货币层次划分则出现不合理的结论,请见下文。三、我国货币层次的划分随着职能的转变, 我国中国人民银行对宏观经济从直接调控转向间接调控, 由此中国人民银行正式推出了货币供应量统计监测指标, 并定期公布。从我国具体的金融经济运行状况出发, 根据国际通用的按货币流动性的强弱进行划分的原则, 在1994 年12 月28 日颁布的中国人民银行货币供应量统计和公布暂行办法中, 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 将我国货币供应量划分为M0、M1、M2 以及M3 等几个层次, 各层次所涵盖的内容如下:M0=现金; M1=M0+企业、单位支票存款+基本建设存款;M2=M1+储蓄存款+企业、单位定期存款+财政金库存款;M3=M2+商业票据+短期融资债券。M1 是通常所说的狭义货币供应量, M2 是广义货币的供应量, M3 是考虑到金融不断创新的现状而增设的, 其中商业票据和短期融资债券属于准货币。2001 年6 月份第一次修订货币供应量, 将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计入M2。2002 年初, 第二次修订货币供应量, 将在中国的外资、合资金融机构的人民币存款业务,分别计入到不同层次的货币供应量。尽管我国货币供应量统计已经修订了两次, 但它仍未全面反映金融市场的变化。四,结构转变、金融深化和相关系数从1994年央行公布我国货币层次划分以来,我国的货币市场金融市场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方面宏观金融深化不断推进(见表3) ,M2/GDP十五年间以较大幅度上升,M0/GDP小幅度上升并保持稳定,而M1/GDP逐步上升。 而金融创新的深化进一步改变了我国货币供给的结构(见表2)。表1 1990-2005我国货币供应构成及国内生产总值单位:亿元年份货币和准货币(M2)国内生产总 值货 币(M1)准货币流 通 中现 金 (M0)活期存款定 期存 款储 蓄存 款其 他存 款199015293.4 6950.7 2644.4 4306.3 8342.7 18547.9 199119349.9 8633.3 3177.8 5455.5 10716.6 21617.8 199225402.2 11731.5 4336.0 7395.2 13670.7 26638.1 199334879.8 16280.4 5864.7 10415.7 18599.4 1247.9 15203.5 2148.0 34634.4 199446923.5 20540.7 7288.6 13252.1 26382.8 1943.1 21518.4 2921.3 46759.4 199560750.5 23987.1 7885.3 16101.8 36763.4 3324.2 29662.2 3777.0 58478.1 199676094.9 28514.8 8802.0 19712.8 47580.1 5041.9 38520.8 4017.4 67884.6 199790995.3 34826.3 10177.6 24648.7 56169.0 6738.5 46279.8 3150.7 74462.6 1998104498.5 38953.7 11204.2 27749.5 65544.9 8301.9 53407.5 3835.5 78345.2 1999119897.9 45837.3 13455.5 32381.8 74060.6 9476.8 59621.8 4962.0 82067.5 2000134610.4 53147.2 14652.7 38494.5 81463.2 11261.1 64332.4 5869.7 89468.1 2001158301.9 59871.6 15688.8 44182.8 98430.3 14180.1 73762.4 10487.8 97314.8 2002185007.0 70881.8 17278.0 53603.8 114125.2 16433.8 86910.7 10780.7 105172.3 2003221222.8 84118.6 19746.0 64372.6 137104.3 20940.4 103617.7 12546.2 117390.2 2004250802.7995971.0121468.4974502.52154831.7825382.15119555.399894.24136875.9 2005296040.13107279.9124032.8283247.09188760.2233099.99141050.9914609.242006.11.337504.2 121645.0 25527.3 注:(1)2001年6月起,已将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计入货币供应量(M2),含在其他存款项内。 (2)2005年GDP因全国经济普查不具备可比性,未列入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4(电子版),中国统计年鉴2005(电子版)/tjsj/ndsj/2005/indexch.htm中国人民银行网站2004-2005货币概览/diaochatongji/tongjishuju/gofile.asp?file=2006S07.htm,/diaochatongji/tongjishuju/gofile.asp?file=2004S3.htm,/diaochatongji/tongjishuju/gofile.asp?file=2005S14.htm,/diaochatongji/tongjishuju/gofile.asp?file=2005S3.htm表2 近年来货币供给结构变化年份准货币/M2M1/M2M0/M1M0/M219900.54550980.454490170.17291120.1729111919910.55383230.446167680.16422820.16422823919920.53816990.461830080.17069390.17069387719930.53324270.466757260.16814030.16814029919940.56225130.437748680.15532940.15532941919950.60515390.394846130.12979810.12979810919960.62527320.374726820.11567140.11567135219970.61727360.382726360.11184750.11184753519980.62723290.372768030.10721880.10721876419990.61769720.382302780.11222470.11222465120000.60517760.394822390.10885270.10885265920010.62178850.378211510.09910680.09910683320020.61686960.383130370.09339110.09339106120030.61975660.380243810.08925840.08925843120040.61734470.382655270.08559910.08559908820050.6376170.3623830.0811810.081180953注:资料来源同上,为以上资料整理计算而得。如无特别注明,下同。表3 金融深化指标年份M2/GDPM1/GDPM0/GDP19900.82453540.37474320.142571419910.89509110.39936070.146999219920.9536040.4404030.162774419931.00708540.47006440.169331619941.00350950.43928490.155874519951.0388590.41018950.134841919961.1209450.42004810.129661219971.22202690.46770190.136680719981.33382130.4972060.143010719991.46096760.5585320.163956620001.50456310.59403520.163775720011.62669910.61523630.16121720021.75908420.67395860.164282720031.88450870.71657280.168208320041.83233750.70115360.1568464 我国自1997年以来金融市场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金融创新此起彼伏。从1997年后,金融深化指标M0/GDP发生了逐步上升的过程,M1/GDP和M2/GDP则大幅度上升。而结构指标中,1997年后M0/M1和M0/ M2发生的明显下降表明流通中现金在满足日常交易需求保持时,其它非现金交易形式逐步增加。表4,货币供给各部分与GDP相关系数M0与GDPM1与GDPM2与GDP活期存款与GDP准货币与GDP定期存款与GDP(1993-2004)储蓄存款与GDP(1993-2004)0.9889140.9766370.979970.9702660.9813450.9822660.992117 相关系数的悖论与储蓄存款流动性增强在相关性分析中发现,M0与GDP的相关系数大于M2与M1同GDP的相关系数。然而M1,M2各组成部分中准货币,定期存款,储蓄存款与GDP的相关系数均大于M2与GDP的相关系数。特别是储蓄存款与GDP相关系数达到0.992117,远远高于各层次和构成部分与GDP的相关系数。考察储蓄存款的结构可知,储蓄存款包括居民活期储蓄存款和定期储蓄存款。根据1993年公布的中国人民银行货币供应量统计和公布暂行办法,包含借记卡和银行卡的活期储蓄存款被包括含在M2层次中。而1999-2002年我国银行卡年均增长速度为40.2%。到2002年末,我国银行卡的发行量达49652万张,比1999年增长175.8%,比2001年增长29.7%。其中,个人银行卡达到49351万张,比2000年多发11235万张,增长29.5%;银行卡项下的个人人民币活期储蓄存款近7千亿元,约占同期居民活期储蓄的25%,比2001年增长54.9%,比重提高9.3个百分点。2002年用人民币银行卡实现的交易量为115601亿元。其中,用于消费和转账的金额为26844亿元, 占全部交易量的比重达到23.2%。 资料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修订我国货币供应量统计的背景因此,居民的人民币活期储蓄,特别是银行卡项下的个人人民币活期储蓄存款的流动性越来越强,在流动性标准上与机构可开支票的活期存款基本相同。根据IMF2000年货币与金融统计手册第128条关于可转让存款的定义“可转让存款包括所有:(1)不存在罚金或限制的可以按面值立即交换和(2)可以通过支票、汇票、汇款、直接借记/贷记或直接支付手段进行支付的所有存款。”,目前我国银行卡项下的个人人民币活期储蓄就是一种可转让存款。因此相比1994年,流动性显著增强的银行卡项下活期储蓄已不适合划分于M2层次。五,货币层次划分新标准由以上实测可知随时间改变和货币供给构成和比例的变化,原有资产划分已经不合时宜。同时由于金融市场变化,金融创新产生资产种类变化,流动性变化,种类增加也要求货币层次划分表准的变化。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2003)修订我国货币供应量统计的背景总结到九方面因素变化促进货币层次划分标准的重新修订,分别是:(一) 银行卡项下的个人人民币活期储蓄存款流动性增强。(二) 应解汇款及临时存款、汇出汇款、汇入汇款和本票占交易金额比例上升。(三) 金融机构的外币存款余额及流动性增加。(四) 银行承兑汇票结算金额放大,流动性增强,对央行货币政策产生影响。(五) 短期政策金融债券发行增加,已成为央行公开市场操作重要工具。(六) 债券回购协议是具有一定流动性的金融资产。银行债券回购协议交易额逐年快速增长。(七) 其他金融性公司如保险公司和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业务增长,在银行的存款近年快速增加(八) 住房改革后,住房公积金存款余额逐年增加(九) 人民币国际地位提升和我国对外开放程度提高,人民币现金跨境流动已成一定规模。个人认为国内货币层次划分应遵循以下依据:首先,依据现有各种具体金融资产同GDP相关系数分类划分。依据弗里德曼和施瓦茨关于货币的定义,满足金融资产组合与GDP相关系数最大,且各部分相关系数小于组合相关系数两个条件,则定义此组合为货币。其次,货币统计与货币层次的划分,应该遵从货币与其他金融资产或负债之间职能的差异。一种金融工具越有可能作为交易的媒介或支付结算的手段,那么它的“货币性”就越强,就应该被统计到更高层次的货币当中。再次,按照金融工具流动性的大小来划分货币层次。我们还可以做进一步的区分,流动性越低的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要求发言稿干货
- 房屋买卖土地流转合同范本
- 护理安全警示教育课件
- 全面消费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2025年串类制品项目提案报告模板
- 全面健康教育知识培训课件
- 全院核酸检测培训课件
- 初中英语中考一轮复习七年级下 Unit 5-6课件
- 全脑记忆护理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课件第7章
- 小儿过敏性紫癜患者的护理课件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治要点》课件
- 门诊分诊知识培训课件
- 武汉市2025年高三语文四调10篇高分作文范文:去过与感动过
- 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培训课件
- 射阳县卫生健康委员会直属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真题2024
- 普通铣床基础知识
- 《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课件
- 2025年策划资金注入框架协议书
- 颅脑常见疾病CT诊断课件
- 派出所石膏吊顶装修合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