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收稿日期 2008 02 20 作者简介 蔡 倩 1983 女 湖北荆门人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研究生 二战后萨尔问题与法德和解 蔡 倩 首都师范大学 历史系 北京 100037 摘要 萨尔问题是在法国全面肢解德国的政策失败后凸显出来的 是二战后法德关系中的一 个敏感问题 牵扯到法德和解的各个环节 法国在大的国际局势的变动下 不断改变自己对德政 策的立场 直到最终放弃萨尔 实现与德和解 关键词 萨尔问题 法国 德国 中图分类号 K15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9 2854 2008 04 0024 06 萨尔 位于法德边境 紧邻法国的阿尔萨斯 洛林地区 欧洲第二大原煤出口地 自 1381年开始 萨 尔地区成为德意志的领地 只是在几次短暂的时期属于法国 即 1681年 1697年 1792年 1815年 1919年法国获得了萨尔煤矿的控制权 其领土则为国际联盟所管理 直到 1935年通过萨尔地区全民公决 交还给德国 二战后 法国因为亡国之痛 且在过去 70多年间三次遭到德国的入侵 而强烈要求肢解德 国 在实现肢解德国政策的过程中 萨尔问题由法国对德政策的一部分逐渐突现成为对德政策的关键 法国明确提出 要使萨尔地区永远脱离德国 并通过加强与它的经济联系而使萨尔逐步并入法国 因此 二战后初期 萨尔问题成为法德关系中一个十分敏感的问题 两国的外交活动几乎事事牵扯到萨尔 本文 试图从法国对德和解政策由被动转为主动入手 阐述法德和解及萨尔问题的解决 而这种被动转变是在 冷战背景下的两极格局中产生的 一 萨尔问题的由来及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 法国被德国打垮并占领 这对于有强烈民族主义情绪的法国而言是奇耻大辱 所 以 二战结束后 如何处置德国成为法国的头等大事 正如 世界报 著名记者安德烈 方丹于 1952年 12 月在 舟 月刊 9 法文本 中写道 人们甚至可以说 法国对德政策就是它的对外政策 除了对德政 策 法国别无其他政策 1 从 1944年戴高乐临时政府至第四共和国初期 法国对德国政策承袭了一战的传统 即摧毁 肢解德 国 把德国变成一个分裂的 非中央集权的国家 让它永远不能东山再起 1945年 9月 在美 苏 英 法四 国外长会议上 法国首次公开提出关于德国领土问题的方案 分离莱茵兰 鲁尔地区实行共管 萨尔经济上 与法国合并 政治上与法国保持特殊联系 2 按照临时政府的观点 如果德国在政治上统一 势必发展成 为像俾斯麦和希特勒那样高度中央集权的国家 而这种类型的德国对法国而言就意味着战争 经济上的统 一意味着德国仍将拥有鲁尔地区和萨尔地区 而这两个地区强大的工业和丰富的能源将为德国再次崛起 提供物资基础 正是基于上述想法 临时政府对战败德国采取了极其严厉的分割政策 3 法国肢解德国的原则与二战时期三大同盟国的主张是基本一致的 在德黑兰会议上 罗斯福就曾提出 过把德国分成五个自治区的方案 英国也提出过类似的方案 4 但在波茨坦会议上 波茨坦会议记录没 有一处提到分割德国 相反却提到 盟国通过管制委员会对整个德国负责 准备建立德国中央行政机构 德国视为经济整体 5 这表明三大同盟国放弃了通过国际安排来肢解德国的方针 所以 法国肢解 德国的方案在四大国外长会议上是无法得到三大国支持的 由于分裂政策得不到支持 法国利用在同盟国管制委员会的否决权否定了任何旨在重建德国中央政 24 2008年 4月 第 29卷第 4期 襄樊学院学报 Journal of X iangfan University Apr 2008 Vo1 29N o 4 府机构的建议 而这些机构的重建是在波茨坦协议中明文规定的 法国的破坏行为引起了美英的不满 他 们拒绝法国的对德政策 特别是鲁尔 莱茵兰政策 1946年冷战拉开序幕 联合对付苏联成为各资本主义国家的迫切要求 美英开始一方面以自身强有 力的经济 政治优势抑制法国 一方面拉拢法国 在一些自认为不太重要的问题 如萨尔问题上迁就法国 1946年 9月 美国国务卿贝尔纳斯在德国发表讲话 第一次全面阐述了美国对德政策 他说 凡是对无可 争议的属于德国的地区提出的任何要求 美国将不予支持 凡不是出于当地居民自己的要求而想脱离德国 的地区 美国也不予支持 据美国所知 鲁尔区和莱茵州的居民仍然希望与德国的其余地区联合在一起 美国将不违背这一愿望 美国决不同意利用管制使鲁尔区和莱茵州屈服于任一外国势力的政治统治 或阴谋 但是在萨尔问题上 贝尔纳斯宣称 美国认为 美国不能拒绝法国对萨尔区的要求 法国在 70 年中曾三次遭到德国的入侵 萨尔区的经济同法国的经济长期以来都是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 6 作为 在经济上依赖 政治上仰仗美国的法国 在确定自己的主张无法实现的情况下 终于软化立场 站到了美英 一边 并把对德政策的重心转向萨尔 寄希望于通过萨尔达到牵制德国的目的 其实法国在萨尔的行动早在二战刚结束时就展开了 1945年 7月 7日 美国军事当局把萨尔移交法 国 法国就着手在萨尔成立独立于法占区其余部分的行政机构 1945年 12月 23日 法国宣布没收萨尔 的矿井 1946年 1月 17日 法国外交部长皮杜尔在法国制宪大会上首次提出法国政府解决萨尔问题的 思想 萨尔的煤矿 按照 凡尔赛条约 的规定 已属于法国 它必须在此为法国所有 并列入法国的关税 和货币区 以使双方的资源都能得到补充利用 法国军队将永久性驻扎在萨尔 以确保这一协议的实 施 7 1946年 2月 12日 法国照会同盟国 宣布 法国准备使萨尔区脱离柏林管制委员会的管辖范围 将 来也永远不受德国中央政府的管辖 5 238同时法国在照会的备忘录中阐述了萨尔政策的根本原则 使 德国失去战争潜力 把萨尔并入法国的经济和货币体系中 7 法国以应该获得战争赔款为由 证明得到萨尔的正当性 法国不断强调萨尔的煤矿对其经济发展的 重要意义 当然 占有萨尔以实现牵制德国的政治目的也是不容忽视的 甚至可以说 萨尔政策的政治考 虑是优于经济考虑的 有人这样回忆法国的萨尔政策 萨尔与法国的经济联合是有显著的政治功能的 它事实上施加了法国对萨尔的影响 而削弱了德国与萨尔的联系 它使萨尔更靠近法国 法国的基 本政治应优于其它所有事 在与萨尔的经济联合中 即使没有经济的发展 也会有政治的利益 7 277 当 1946年 9月美国公开表示支持法国在萨尔的政策时 法国开始如阿登纳所言 在英国和美国的纵 容下越来越在萨尔身上打上一种特有的政治形式的烙印 这样发展的结果 使萨尔在对法国的关系上处 于一种类似保护国的地位 8 1946年 12月 21日至 22日 法国建立一道关防 用关税壁垒使萨尔地区 完全脱离法国的占领区 1947年 4月 19日 美 英 法三国政府就德国煤产量分配达成协议 并同意把萨 尔的煤矿开发权交给法国 6月 16日 法国在萨尔实行第一次货币改革 用萨尔马克取代了德国马克作 为过渡性货币 10月 在法国操纵下举行了立宪会议的选举 87 的投票者赞成萨尔和法国在经济上统 一起来 从而通过了宪法 萨尔成立了一个和法国联合在一起的 社会民主自治 国家 11月 法国批准萨 尔的宪法草案 法郎成为法定货币 萨尔与法国之间的边界被废除 而代之以萨尔与德国的边界 12月 4 日 萨尔议会通过宪法 12月 18日组成萨尔自治政府 由基督教人民党豪福任总理 萨尔政府的国防和 外交事务则由法国代管 1948年 1月 3日 法国政府承认萨尔自治 并任命法军指挥官格朗瓦尔上校为 高级特派员 1948年 2月 20日 美英法签署协议 规定自 1948年 4月 1日起 萨尔区和双占区之间进行 的贸易作为对外贸易处理 德国从萨尔区进口货物必须以美元支付 9 1948年 4月 萨尔正式加入了法 国经济联盟 它同德国之间的商业往来成为外贸活动 二 法德关于萨尔问题的和解 正当法国在美英的纵容下肆无忌惮地给萨尔打上特殊的政治烙印 使萨尔实际上成为法国的保护国 时 国际局势正发生着重大的变化 苏联实力的增强和积极对外扩张使西方国家同西德之间的关系发生 转化 美英开始重新调整对德政策 由削弱转为扶植 对西方国家安全的威胁不再是虚弱不堪的德国 而 是社会主义苏联 这些局势的变化使法国再次被迫调整政策 进一步在对德问题上妥协 直至最后放弃敌 25 第 29卷第 4期 襄樊学院学报 2008年第 4期 视 寻求与德和解 在法德和解被提上日程的情况下 法国吞并萨尔以实现政治上牵制 分裂德国 使德国 失去战争潜力 不再威胁法国的安全 经济上发展法国工业 削弱德国经济实力的目的 逐渐失去了意义 与此同时 随着实力的逐渐恢复 西德一改以往在萨尔问题上沉默的态度 开始要求萨尔回归 这使法国不 得不正视萨尔问题在法德关系中的地位 重新思考对德政策 以下便从政治和经济两方面分析法国最终 放弃萨尔 与德和解的原因 1 法德关于萨尔和解的政治原因 首先 美英政策的转变迫使法国改变以往削弱德国的立场 二战后 苏联的政治 军事实力得到了空 前的膨胀 国际影响力大大提高 成为战后唯一能与美国相抗衡的超级大国 其战后的扩张行为 特别是在 欧洲的扩张引起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恐慌 特别是 1946年 3月 13日发生的布拉格事 件 使西欧各国政府处于震惊之中 并开始逐渐意识到欧洲的和平并没有受到被征服和分割的德国的威 胁 而是受到苏联在中欧扩张和强化军事 政治实力的威胁 在这种情况下 布鲁塞尔条约 1948年 3 月 17日 应运而生 该条约的签订标志着西方国家同西德关系的重大转变 一年前 即 1947年 3月 4 日 英法缔结的 敦刻尔克条约 主要还是针对德国 声明旨在 防止来自莱茵河对岸的威胁 而 布鲁塞 尔条约 则强调 集体防御 以对付苏联 10 1949年 4月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美国加入西欧防御苏 联的体系中 该组织成为欧洲防卫的重要工具 在与苏联对抗的过程中 美国对德政策发生转变 开始从现实出发承认德国的分裂状态 积极主张统 一西占区 把西占区的德国建成对付苏联的桥头堡 美占区与英占区的合并很快便得以实现 而基于德国 的复兴对自身可能造成威胁 法国拒绝了美国合并西占区的要求 法国在对德政策上的不合作 使一心把 复兴德国看作抗衡苏联政策一部分的美国开始意识到在复兴德国道路上法国合作的重要性 美国认为 法国是打败苏联计划的关键 这不仅因为法国在地理上位于德国和大西洋之间 也因为只有法国的善意 合作 才能建成一个能够吸引德国参加的完整的西欧 11 美国用马歇尔计划的对法援助 以及在萨尔问 题上的迁就 终于使财政经济非常困难的法国 同意了美英重建德国经济的要求 并合并了法占区 1949 年 9月 20日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正式成立 这是法国要求德国成为非中央集权国家政策的失败 然而这 种失败是在冷战大环境下 法国在安全与经济上依赖于美国的情况下不得不做出的让步 在强大的苏联 与半壁德国的威胁的大小比较下 法国最终选择了后者 1950年 朝鲜战争爆发 西欧成为了 军事真空地带 这使美国认为 冷战有变成热战的危险 必须把 各种可能进行的合作都抓在手里 德国完全能够建立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 何况从地理位置上说 德国恰 恰处在欧洲防务的前哨 所以必须重新武装德国 12 同时在美国看来 没有西德的武装 西欧的防务力量 不可能达到足以阻止或抵抗来自苏联集团的入侵的水平 13 9月美国政府正式向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理 事会提出了重新武装德国的草案 这一草案对那些曾饱受法西斯蹂躏的国家来说 自然不受欢迎 在法国 更是受到强烈的反对 然而 形势的发展再次迫使法国仔细考虑反对的利弊 在 1950年 9月中旬纽约会 议上 法国处境孤立 并且受到美国越来越大的压力 为争取主动 法国总理普利文提出了建立欧洲军和 欧洲防务集团的设想 在经过激烈的战斗与妥协后 1952年 5月 26日 美 英 法与联邦德国签订了 波 恩条约 宣布结束占领制度 联邦德国在内外政策上重获主权 第二天 欧洲防务集团条约 在巴黎签 署 前一个条约的生效是以后者的被批准为前提的 而由于此谈判是法德暂时撇开萨尔问题进行的 所以 条约是否生效都充满了变数 舒曼也在 1952年 8月 19日宣称 如果德国政府拒绝接受萨尔问题的圆满 解决 它就不应对欧洲防务集团条约的命运抱任何幻想 6 424在对萨尔持顽固态度的部分国民议员的极 力反对下 欧洲防务条约在法国最终被否决 这一否决引起了美国的强烈不满 并威胁即使法国不合作也 要重新武装德国 这使法国受到很大的压力 经过英国的调节 会议于 1954年 10月 23日再次举行 最终 德国加入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并获得了完全主权 美英政策的转变使法国改变对德立场的原因之一 对 德政策调整还基于德国实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上升 其次 面对美英政策转变压力的同时 德国也在崛起 这使法国的对德政策面临新的挑战 德国在冷 战大环境下 不断依靠美国的扶植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 相反 自法兰西第四共和国诞生起 在外交上 26 蔡 倩 二战后萨尔问题与法德和解 就被美国扶植德国的政策压制 不管法国愿意与否 1949年西德建立 在美国的帮助下 以恢复主权 重 回国际社会为基本外交目的的西德肯定会在不久的将来如愿以偿 1949年 11月 24日签署的 彼得斯贝格协议书 规定 联邦德国被允许在国外设立领事馆 为赔偿而 进行的拆卸活动到了最低限度 这标志着西方盟国第一次正式承认联邦德国的平等地位 同时也为联邦德 国参与西方阵营 恢复经济铺平了道路 12月 15日 美国与联邦德国签订了经济合作的双边协定 自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 美国又提出重新武装联邦德国的问题 总之 事态正在向着德国增加独立性 增强实力 直至最后武装起来的方向发展 14 联邦德国自成立后 改变了以往在萨尔问题上的克制态度 开始要求萨尔回归 国内要求归还萨尔 政府也强烈要求萨尔回归 阿登纳总理声明 萨尔政府没有任何代表性 在法律上 语言文化上 萨尔都是 德国的 西德劳工部长也表示 萨尔矿藏乃是联邦德国的财产 15 在 1953年 7月 西德国民议会通过 一项声明 萨尔是德国的一部分 并授权政府谋求萨尔获的民主自由和重归德国的决议 在德国实力不断增强 态度不断强硬的情况下 法国地位不是强有力的 这使法国面临两种选择 是继 续压制西德 使其在没有法国参与的情况下依靠美国恢复主权 使法德积怨无法化解 或在最坏情况下倒 向苏联 以求实现民族统一 还是通过某种建设性政策 给西德以平等地位 在此基础上实现发的和解从 而使它放弃复仇欲望 与西方国家融为一体 毫无疑问 从长远利益出发 法国必将选择与德和解 2 法德关于萨尔和解的经济原因 首先 从德国方面而言 萨尔和解是联邦德国经济实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1949年 5月 联邦德国成立 后不久 经济得到迅速的恢复 西德经济的复兴在萨尔地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它为萨尔提供了更为广阔 的市场 与萨尔在西德市场的扩大相反的是其在法国市场的日益缩小 萨尔 归并 法国后由于萨尔和洛 林的煤 钢企业成为竞争对手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 萨尔不得不转向西德寻求新的市场 这一经济 联系的变化正是西德所希望的 如果对萨尔施加经济影响 如果萨尔的产品更多进入德国南部市场 那等 到时机成熟 便可解决萨尔问题 这种情况在 1935年便发生过 1926年 当萨尔的产品进入德国后 萨尔 与德国的联系开始不断加强 最终在 1935年的公民投票中 萨尔居民选择了回归德国 7 242 除了上述德国经济恢复对萨尔的影响外 萨尔对于法国经济意义的逝去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法国 兼并萨尔一个重要理由便是经济上的 萨尔是德国也是欧洲重要的煤钢产区 法国拥有储量丰富的金属 矿藏 但缺乏必要的煤来冶炼这些矿藏 过去法国的炼钢业经常受制于德国对煤炭出口的限制 为平衡法 德间的煤炭资源 以免再次受制于德国 法国在战后坚决地执行了兼并萨尔的政策 当时需要联法抗苏的 美英则对法国从政治 经济上兼并萨尔的做法表示认可 然而随着冷战形势的发展 法德和解成为必然 法国想长期占有萨尔已不再可能 为保证对萨尔煤矿的使用只有选择新的出路 法国人民共和党人舒曼 提出 德国问题还没有解决 我们希望在和平的欧洲合作框架中解决它 在法国看来 任何阻挡或拖延 联邦德国复兴的手段都是不可能了 现在只有争取主动 寻求一个新体制 使德国在这个新体制中 沿着 不但可以减轻法国对它的恐惧 而且有可能对两国都有实际利益的途径发展 14 11 12 1950年 5月中旬 美 英 法三国将在伦敦开会 讨论德国的未来和鲁尔法规的问题 法国担心在会 上美国要求再次放松对德国工业生产的限制 为争取有利形势 舒曼计划应运而生 1950年 5月 9日下 午 舒曼发布外交声明 法国政府提议 将法国与德国所有的煤 钢生产置于一个共同的最高机构 这个机 构将向欧洲其他成员国开放 自德国无条件投降到今天已经五年了 今天法国决定在欧洲建设方面 在 与德国建立伙伴关系方面 采取第一个决定性的行动 其结果将使欧洲形势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15 80 在 舒曼计划公布当晚 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便举行记者招待会表示响应 称赞法国的建议是项宽宏大量的行 动 认为舒曼计划 为今后消除法德之间的一切争端创造了一个真正的前提 6 378 随后 在意大利 比利 时 荷兰 卢森堡 舒曼计划也得到了积极的反应 1950年 6月 22日 法 西德 意 比 荷 卢等六国代表 在巴黎开始就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举行谈判 1951年 4月 18日 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正式签署 1952年 8月 10日 共同体高级机构在卢森堡建立 舒曼计划的主要制定者 莫内出任首届主席 这样舒曼计划 就比较顺利地由蓝图变为现实 27 第 29卷第 4期 襄樊学院学报 2008年第 4期 从舒曼计划选择煤和钢铁这两个经济部门作为通向欧洲联合的突破口可以看出 该计划首先立足于 维护法国国家利益之上的 因为 二战后初期 煤炭是工业的 食粮 是主要能源 法国洛林钢铁基地主 要依靠的是德国的煤炭 选择煤炭为欧洲共管 既可预防德国利用煤炭资源重新崛起 又保证了法国工业 能源的正常供应 至于钢铁 它作为军备生产的基本原料 实行共管无疑是限制军备生产的最有效措施 这正是莫内在看到 法德关系主要症结在于 德国人担心法国的监督会无限期地继续下去 他们将因此长 期遭受凌辱 法国人则担心德国一旦再强大起来 别人就更难驾驭 16 而提出了既满足法国经济振兴发 展需要 又满足人们限制德国的心理要求的舒曼计划 当舒曼计划将 法德两国的整个煤 铁 钢的生产置于一个共同的高级机构的领导下 6 373时 煤的共 同市场使煤的自由流通有了保障 特别是 1950年后开始的煤产量过剩以及新能源石油的利用大大减弱法 国对煤的传统担心 萨尔作为煤矿产区对于法国经济发展的意义开始下降 正如阿登纳所意料的 有了 舒曼计划 萨尔问题将在很大程度上失去意义 因为萨尔矿藏和萨尔炼钢厂将会包括在这一条约之内 只要实现了舒曼计划 萨尔问题也就会无形中得到解决 6 384 而且舒曼计划也可能是 西德在不久就重 获萨尔这煤钢生产取得主权的良机 17 在舒曼计划实施之初 由于政策的一贯性 再加上法国国内有很大一批人 包括政界人士 不愿放弃在 萨尔的利益 同时把萨尔看作 对付复兴的德国的最后的保障 经济和军事安全的关键 15 71 这使法国 的对德政策总是有 既坚持它原来的政策 又竭力避免引起法德关系恶化 18 的反复 而这种反复集中体 现在萨尔政策上 1950年 3月 3日 法国与萨尔签订了 12个协定 规定 法国在外交上可以代表萨尔 在军事上可向其 提供保护 在经济上可以租借萨尔矿井 50年 在货币和关税事务中拥有立法权利 19 5月 15日 萨尔以准 成员国的身份加入欧洲委员会 1952年初 法国宣布向萨尔派驻外使团 法国采取的这一系列行动初看 是矛盾的 但从法国的长远利益来看 与德和解是法德关系发展的必然选择 依靠萨尔牵制德国是不可能 长久的 从法国的周边环境看 一边是主宰欧洲的美苏超级大国 一边是和自己一样沦为三流国家的德国 后 者虽过去积怨甚深 但现在都得在两大板块的夹缝中求生存 求发展 同时 在法国看来 主要的安全威胁 已经不是被一分为二的德国 而是苏联 当法国意识到一个分裂的德国对法国的威胁已暂时不再存在时 面对美英的压力和苏联的咄咄逼人 以及德国不可逆转的崛起 法国最终决定与德和解 并开始考虑与德 国就萨尔问题进行谈判 当法国将萨尔问题的解决与德国的重新武装问题联系起来时 该问题的解决显 得势在必行 1954年 10月谈判达到高潮 10月 23日 法德两国签署了 萨尔协定 确定了 萨尔将置于 欧洲联盟结构中的萨尔法规之下 在公民投票批准这一法规之后直至缔结和平条约 不得触动这一法 规 9 284该协定的签署为法德在萨尔问题上的和解铺平了道路 1955年 10月 23日 举行了 萨尔法规 公决 96 的选民参加了投票 反对 萨尔法规 实际上表示 赞成萨尔回归西德的占 67 达到了必要的 2 3多数 投票结果出来后 阿登纳马上做出高姿态 表示德 法之间的友好关系不受这一事件的影响 法国虽然内心不是滋味 但仍表现出了十分的理智和冷静 双 方开始了新的谈判 并于 1956年 10月 27日 在卢森堡签定了新的萨尔协定 规定萨尔分两阶段加入西 德 政治上的加入于 1957年 1月 1日完成 经济上的加入于 1959年 12月 31日完成 实际上 提前到 1959 年 7月 5日完成 19 228作为补偿 法国获得 25年的时间来逐步结束其赢利的瓦恩煤矿的机构经营 德国 除了给法国提供萨尔矿井全部产量的三分之一 还同意从 1962年开始每年运交一百二十万吨煤 德国将 接受了法国建立摩泽尔运河的要求 并达成谅解 德国将对运河的建设提供巨额财政捐助 20 在法德和解的必然趋势下 萨尔问题的解决消除了两国和解中最大的障碍 为以后法德关系的进一步 发展铺平了道路 正如英国学者厄尔温所说 萨尔问题的解决 使法国和西德的关系变得融洽多了 21 三 结束语 综上 法国对德政策由战后初期全面肢解转到最终以萨尔问题为突破口寻求和解是有其历史必然性 28 蔡 倩 二战后萨尔问题与法德和解 的 法国顺应历史潮流 矛盾的和解不仅从长远来看有利于两国的发展 更重要的是在萨尔问题解决过程 中法国创造了一个全新的解决争端的方法 那就是舒曼计划的提出 它的意义远不是为实现西欧联合奠 定基石 它所实现的成员国在煤 钢两部门中的主权转移触动了根深蒂固的主权观念 是该计划中最有革 命性的思想 它开创了自民族国家诞生以来前所未有的先例 它一改以往各国对资源独占传统 让人们意 识到 资源共享对于人类的发展是更有利的 不但发展经济 还把各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使世界更和平 参考文献 1 张锡昌 周剑卿 战后法国外交史 1944 1992 M 北京 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3 45 2 陈乐民 战后西欧国际关系 1945 1984 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7 31 3 吴国庆 战后法国政治史 1945 2002 M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 22 4 沈志华 苏联历史档案选编 17卷 M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2 483 5 卡尔 迪特利希 埃尔德曼 德意志史 第四卷下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6 146 6 康拉德 阿登纳 阿登纳回忆录 第一卷 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6 105 7 John G oor maghtigh T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摇臂钻工基础知识培训
- 青海省海西州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 摄影基本知识培训课件课程
- 山大电工技术试题及答案
- 2025餐厅员工聘用合同
- 2025电子厂临时员工劳动合同
- 材料科学领域物理专业面试题及经验分享
- 2025小区工作人员劳动合同模板
- 国企、民企行业新面试题
- 金融科技行业面试题库金融科技前沿动态
- 药店员工培训与考核制度
- RPA财务机器人开发与应用 课件 6.1 RPA网银付款机器人
- 征信理论与实务第二章-征信数据库
- 2021年深圳实验学校初中部七年级入学分班考试数学试卷及答案解析
- 平凡的世界(阅读任务二 人物形象分析)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中职专用】高一语文(高教版2023-2024基础模块上册)
- 水果购销合同范本高清
- JT-T-496-2018公路地下通信管道高密度聚乙烯硅芯塑料管
- 机电安装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台账
- 伯克利-利特温(组织绩效与变革因果关系)组织诊断+模型案例、工具解析
- 食材配送投标方案技术标
- 中建三局建造工程师工作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