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配合比智能计算程序30.xls_第1页
混凝土配合比智能计算程序30.xls_第2页
混凝土配合比智能计算程序30.xls_第3页
混凝土配合比智能计算程序30.xls_第4页
混凝土配合比智能计算程序30.xls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混混凝凝土土配配合合比比计计算算表表 一一 报告编号第号 工程名称水泥品种 标号 产地 部位粉煤灰品种 规格 产地 设计强度等级C 30矿粉品种 规格 产地 设计坍落度160 20mm外加剂品种 规格 产地 试配日期石子品种规格5 31 5 mm 连续级配 其它性能要求黄砂品种规格中砂 1 确定试配强度fcu ofcu o fcu k 1 645 38 2Mpa 计算 n 25 5 0 按固定泵混凝土设计实际级配标准差 或 按下表查 砼强度等级 20 Mpa 4 0 C25 C455 0 C50 C556 0 2 水泥实际强度fce 48Mpa 3 计算混凝土等效水灰比 0 56 按JGJ55 2000表4 0 4 表7 1 2校核耐久性要求或抗渗要求允许的最大水灰比 取W C0 0 56 注 式中W为水用量 C为水泥用量 Z为矿粉用量 F为粉煤灰用量 Kz为矿粉胶凝效率 K为粉煤灰超量系数 4 按GB8076 1997 5 5 1条 测定外加剂减水率WR 18 5 按JGJ55 2000并考虑外加剂减水率及矿物掺合料性能 计算确定单位用水量 W 210 5kg m3 6 总灰量376kg m3 7 按DG TJ08 230 2006 5 2 3条 选择粉煤灰掺加比例 16 8 按DG TJ08 501 1999 4 2 3条 选择矿粉掺加比例 0 9 选粉煤灰超量系数K 选 或确定 矿粉胶凝效率Kz 1 按DGJ08 230 2006 表 5 2 5 确定粉煤灰超量系数K 取 1 2 粉煤灰低钙粉煤灰 F类 高钙粉煤灰 C类 复合粉煤灰 种类和等级 级 级 级 级 级 级 超量系数1 1 1 41 2 1 51 3 1 81 0 1 31 1 1 41 2 1 61 0 1 4 2 按DG TJ08 501 1999表 4 2 5 查或按实际活性指数确定矿粉胶凝效率Kz 取 1 50 掺量 S115S105S95 301 151 051 00 31 501 151 050 96 50 701 101 000 90 10 计算混凝土中单位水泥用量C 粉煤灰用量F 矿粉用量Z 16 62kg 0 0kg 376324kg 按JGJ55 2000表4 0 4校核最小水泥用量 包含替代水泥的活性掺合料即总灰量 11 按实际泵送经验 选用砂率 s s 53 1 1 22 n nmf n i ficu cu s cecu ce ff f KFZKzC W C W 07 046 0 46 0 0 0 KFZKzCWWKFZKzCC0 100ZFCFf 100ZFCZz fzKfKzzCfzC11 0 KFZKzCC0 FZCZz FZCFf fzKfKzzCfF1 0 fzKfKzzCzZ1 0 混混凝凝土土配配合合比比计计算算表表 二二 报告编号第0号 12 按绝对体积法计算砂用量S 石子用量G 1 原材料表观密度 材料名称水泥粉煤灰矿粉水黄砂石子 表观密度 kg m3 310023002800100026302650 2 混凝土含气量百分数 应视外加剂而定 1 计算公式 53 解方程得 S 906kg m3G 804kg m3 13 确定基准配合比 按JGJ55 2000表6 1 2确定砼试拌用量L 注 外加剂掺量为1 28 试拌并测定坍落度 当需调整单位用水量 砂率时 计算出调整后的基准配合比 并测量新拌砼表观密度 材料名称水泥粉煤灰矿粉水黄砂石子外加剂 用量 kg m3 324620210 59068044 94 坍落度 mm 1 28表观密度 kg m3 2312 14 确定强度校核后的配合比 拌合料用量由所需 龄期数 A 3d 7d 28d 60d 90d 每个龄期试件组数 B 和试模尺寸决定 1 确定每一编号龄期数A 2 2 每个龄期数试件组数B 2 3 确定试模规格及体积VA VP 抗压试模体积100 3150 3200 3抗渗试件体积 3 80 VA L 1 003 388 00VP L 4 拌和量富余系数K1取1 5 5 计算每一编号拌和料体积M 当计算拌和料量小于JGJ55 2000表6 1 2规定用量时 则用表中用量 M K1 3 A B VA 6 A B VP 20 L 有抗渗要求时公式需要修改 6 每编号各材料用量 材 料 编 号 用量 kg 水泥粉煤灰砂粉水黄砂石子外加剂 1 基准6 491 240 004 2118 1316 080 099 2 0 055 961 130 004 2118 4316 340 088 3 0 057 121 360 004 2117 7715 760 106 注 0 05指基准水灰比 0 05时配合比 0 05指基准水灰比 0 05时配合比 配制高强混凝土时水灰比 0 02 15 最终配合比确定 1 确定最终等效灰水比 内插法计算 a 当fcu 0在fcu 0 05 与 fcu 基 之间按下式计算 101 0 arrrrrr WGSFZC WGSFZC 100 GS S S b 0 0 0 cucu ff WCWKFZKzC 基基基基 05 0 005 00 0 00 0 cucucucuf ffWCWCffWCWC cu b 当fcu 0在fcu 0 05 与fcu 基 之间按下式计算 注 式中 基准配比的灰水比 水灰比 0 05时的灰水比 水灰比 0 05时的灰水比 直接选用强度相等或稍大于fcu 0的一组配合比的水灰比 取0 6 2 确定表观密度校正系数 由最终灰水比确定的配合比计算出混凝土的表观密度 2312kg m3 由第14 项之 7 表中选强度接近fcu 0的一组实测表观密度 2240 计算配合比校正系数 3 11 计算至0 01 3 最终配合比 当混凝土表观密度实测值与计算值之差的绝对值超过计算值的2 时 应将每项材料容重 材料名称水泥粉煤灰矿粉水胶比砂石外加剂坍落度 mm 配合比1 0000 1900 0000 5452 7942 4780 013180 每方用量 kg m3 水泥粉煤灰矿粉水砂石外加剂砂率 314600203 952358787794 7953 检验单位 批准 审核 检验 基基 05 0 05 00005 0 0 05 000 0 cucucucuf ffWCWCffWCWC cu 基WC0 05 0 0 WC 05 0 0 WC cc r AWGSFZC cc r lc r cclccc rrrd 0 CW 混混凝凝土土配配合合比比计计算算表表 一一 报告编号第号 委托单位水泥品种 标号 产地 工程名称及部位粉煤灰品种 规格 产地 设计强度等级C矿粉品种 规格 产地 设计坍落度 mm外加剂品种 规格 产地 试配日期石子品种规格5 31 5 mm连续级配 其它性能要求黄砂品种规格 1 确定试配强度fcu ofcu o fcu k 1 645 Mpa 计算 n 25 或 按下表查 砼强度等级 C356 0 2 水泥实际强度fce Mpa或 fce c fce g Mpa 3 计算混凝土等效水灰比 按JGJ55 2000表4 0 4 表7 1 2校核耐久性要求或抗渗要求允许的最大水灰比 取W C0 注 式中W为水用量 C为水泥用量 Z为矿粉用量 F为粉煤灰用量 Kz为矿粉胶凝效率 K为粉煤灰超量系数 4 按GB8076 1997 5 5 1条 测定外加剂减水率WR 5 按JGJ55 2000并考虑外加剂减水率及矿物掺合料性能 计算确定单位用水量 W kg m3 6 总灰量kg m3 7 按DG TJ08 230 2006 5 2 3条 选择粉煤灰掺加比例 8 按DG TJ08 501 1999 4 2 3条 选择矿粉掺加比例 9 选粉煤灰超量系数K 选 或确定 矿粉胶凝效率Kz 1 按DGJ08 230 2006 表 5 2 5 确定粉煤灰超量系数K 取 粉煤灰低钙粉煤灰 F类 高钙粉煤灰 C类 复合粉煤灰 种类和等级 级 级 级 级 级 级 超量系数1 1 1 41 2 1 51 3 1 81 0 1 31 1 1 41 2 1 61 0 1 4 2 按DG TJ08 501 1999表 4 2 5 查或按实际活性指数确定矿粉胶凝效率Kz 取 掺量 S115S105S95 301 151 051 00 31 501 151 050 96 50 701 101 000 90 10 计算混凝土中单位水泥用量C 粉煤灰用量F 矿粉用量Z kg kg kg 按JGJ55 2000表4 0 4校核最小水泥用量 包含替代水泥的活性掺合料即总灰量 11 按JGJ55 2000表4 0 2 选用砂率 s s 1 1 22 n nmf n i ficu cu s cecu ce ff f KFZKzC W C W 07 046 0 46 0 0 0 KFZKzCWWKFZKzCC0 100ZFCFf 100ZFCZz fzKfKzzCfzC11 0 KFZKzCC0 FZCZz FZCFf fzKfKzzCfF1 0 fzKfKzzCzZ1 0 混混凝凝土土配配合合比比计计算算表表 二二 报告编号第号 12 按绝对体积法计算砂用量S 石子用量G 1 原材料表观密度 材料名称水泥粉煤灰矿粉水黄砂石子 表观密度 kg m3 2 混凝土含气量百分数 应视外加剂而定 计算公式 解方程得 S kg m3G kg m3 13 确定基准配合比 按JGJ55 2000表6 1 2确定砼试拌用量L 注 外加剂掺量为 试拌并测定坍落度 当需调整单位用水量 砂率时 计算出调整后的基准配合比 并测量新拌砼表观密度 材料名称水泥粉煤灰矿粉水黄砂石子外加剂 用量 kg m3 坍落度 mm 表观密度 kg m3 15 最终配合比确定 1 确定最终等效灰水比 2 确定表观密度校正系数 由最终灰水比确定的配合比计算出混凝土的表观密度 kg m3 由第14 项之 7 表中选强度接近fcu 0的一组实测表观密度 计算配合比校正系数 计算至0 01 3 最终配合比 当混凝土表观密度实测值与计算值之差的绝对值超过计算值的2 时 应将每项材料容重 材料名称水泥粉煤灰矿粉水胶比砂石外加剂坍落度 mm 配合比1 000 每方用量 kg m3 水泥粉煤灰矿粉水砂石外加剂砂率 生产配合比 根据实际调整 幅度 2 材料名称水泥粉煤灰矿粉水胶比砂石外加剂坍落度 mm 配合比1 000 每方用量 kg m3 水泥粉煤灰矿粉水砂石外加剂砂率 101 0 arrrrrr WGSFZC WGSFZC 100 GS S S b 0 0 0 cucu ff WCWKFZKzC cc r AWGSFZC cc r lc r cclccc rrrd 基 基 基 基 05 0 0 05 0 0 0 00 0 cucucucu f ffWCWCffWCWC cu 基 基 05 0 05 0 0005 0 0 05 0 00 0 cucucucu f ffWCWCffWCWC cu 基WC0 05 0 0 WC 05 0 0 WC 0 CW 混混凝凝土土配配合合比比计计算算表表 一一 委托编号第25342号 报告编号第25342号 委托单位水泥品种 标号 产地P O42 5 三狮 工程名称及部位地坪粉煤灰品种 规格 产地二级低钙灰 申发 设计强度等级C 25矿粉品种 规格 产地 设计坍落度160 20mm外加剂品种 规格 产地中效 闰土 600 吉龙 试配日期2008 7 28石子品种规格5 25 mm 连续级配 其它性能要求无黄砂品种规格中砂 1 确定试配强度fcu ofcu o fcu k 1 645 29 9Mpa 计算 n 25 3 0 实测小于3时按3取值 或 按下表查 砼强度等级 C356 0 2 水泥实际强度fce 49Mpa或 fce c fce g Mpa 3 计算混凝土等效水灰比 0 72 按JGJ55 2000表4 0 4 表7 1 2校核耐久性要求或抗渗要求允许的最大水灰比 取W C0 0 72 注 式中W为水用量 C为水泥用量 Z为矿粉用量 F为粉煤灰用量 Kz为矿粉胶凝效率 K为粉煤灰超量系数 4 按GB8076 1997 5 5 1条 测定外加剂减水率WR 20 5 按JGJ55 2000并考虑外加剂减水率及矿物掺合料性能 计算确定单位用水量 W 209kg m3 6 总灰量290kg m3 7 按DG TJ08 230 2006 5 2 3条 选择粉煤灰掺加比例 21 8 按DG TJ08 501 1999 4 2 3条 选择矿粉掺加比例 0 9 选粉煤灰超量系数K 选 或确定 矿粉胶凝效率Kz 1 按DGJ08 230 2006 表 5 2 5 确定粉煤灰超量系数K 取 1 2 粉煤灰低钙粉煤灰 F类 高钙粉煤灰 C类 复合粉煤灰 种类和等级 级 级 级 级 级 级 超量系数1 1 1 41 2 1 51 3 1 81 0 1 31 1 1 41 2 1 61 0 1 4 2 按DG TJ08 501 1999表 4 2 5 查或按实际活性指数确定矿粉胶凝效率Kz 取 1 00 掺量 S115S105S95 301 151 051 00 31 501 151 050 96 50 701 101 000 90 10 计算混凝土中单位水泥用量C 粉煤灰用量F 矿粉用量Z 21 63kg 0 0kg 290238kg 按JGJ55 2000表4 0 4校核最小水泥用量 包含替代水泥的活性掺合料即总灰量 11 按JGJ55 2000表4 0 2 选用砂率 s s 49 1 1 22 n nmf n i ficu cu s cecu ce ff f KFZKzC W C W 07 046 0 46 0 0 0 KFZKzCWWKFZKzCC0 100ZFCFf 100ZFCZz fzKfKzzCfzC11 0 KFZKzCC0 FZCZz FZCFf fzKfKzzCfF1 0 fzKfKzzCzZ1 0 混混凝凝土土配配合合比比计计算算表表 二二 委托编号第25342号 报告编号第25342号 12 按绝对体积法计算砂用量S 石子用量G 1 原材料表观密度 材料名称水泥粉煤灰矿粉水黄砂石子 表观密度 kg m3 310023002800100026302650 2 混凝土含气量百分数 应视外加剂而定 1 计算公式 49 解方程得 S 876kg m3G 911kg m3 13 确定基准配合比 按JGJ55 2000表6 1 2确定砼试拌用量L 注 外加剂掺量为1 67 试拌并测定坍落度 当需调整单位用水量 砂率时 计算出调整后的基准配合比 并测量新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