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烧结矿转鼓强度下降的原因及改进措施王素涛 赵 成 王 斌 邱学先(宣钢炼铁厂)摘 要 入烧精粉率降低、富矿粉增加引起烧结过程变化,使烧结矿转鼓强度降低,为改善强度,在生产中采取优化参数控制,改善混匀制粒,提高料层厚度、压料、稳定机速控制,改善燃料粒度组成等措施,使烧结矿质量指标趋于稳定。关键词 转鼓强度 下降原因 改进措施1 前 言宣钢西铁区目前有4台36m2步进式烧结机,从2006年到2008年9月,烧结矿转鼓强度一直保持在80%以上。从2008年10月,入烧原料结构由大比例精粉率烧结向全富矿粉烧结过渡,造成烧结矿强度降低,尤其在10月下旬转鼓强度一度降至76%左右,烧结矿粒级组成变差,含粉率升高,小于10mm的粒级含量由15%增至17%以上,给高炉冶炼带来很大影响。为保证高炉稳定顺行,我厂在烧结生产中对引起烧结矿转鼓强度下降的原因作了全面分析,并采取一系列措施,使烧结矿强度逐步恢复稳定在79%以上。2 转鼓强度变化前后指标对比根据以往行业研究成果可知,烧结矿强度及粒级组成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碱度和矿物组成,SiO2、MgO和Al2O3等化学成分的影响,又有配碳量和FeO含量、热返矿粒度和返矿量、熔剂和燃料粒度、配矿及反应性的影响,还有料层厚度、抽风负压等工艺操作参数的影响。我们通过对实际烧结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主要技术指标的对比分析,认为2008年10月份以来的转鼓强度降低主要是配矿结构变化、碱度、燃料粒度和部分工艺参数控制的影响所致,从表1的入烧结构情况看,1012月较19月精粉率降低了21.04%,外粉率增加了15.84%,各种杂料组成的混匀料配比增加了4.98%。从表2可知:1012月烧结矿的碱度较19月降低了0.13倍,而碱度对烧结矿的强度影响很大,因此,首先从入烧结构变化引起的烧结参数控制上做文章,改进配矿和工艺参数控制。表1 19月份与1012月份入烧结构对比(%)时间精粉外粉返矿混匀料钙灰镁灰燃料1-9月33.0724.0416.688.7310.022.984.4810-12月12.0339.8817.5113.718.273.714.89比较-21.04+15.84+0.83+4.98-1.75+0.73+0.41表2 19月份与1012月份主要技术指标对比(%) 时间SiO2TfeFeOMgOR2强度含粉510mm1-9月6.2451.8710.363.202.2581.125.3415.1710-12月6.2552.1210.713.232.1279.325.7716.29比较+0.01+0.25+0.35+0.03-0.13-1.80+0.43+1.123 转鼓强度下降的原因及采取的措施3.1 入烧结构的变化为降低烧结矿成本,从2008年10月13日起宣钢西铁区烧结生产开始配加FMG粉,由于这种外粉在我公司首次用于烧结,在没有使用经验的情况下,最初的入烧比例却达到了20%左右,导致水份、配碳、料层厚度等烧结参数均调整不及时、不到位,造成烧结状况逐步恶化,烧结断面结构疏松,大部分为原生矿物颗粒间的点接触粘结,用手即可掰开、强度极差;成品矿5-10mm粒级也明显增加,造成热返矿粒度和返矿量增大,引起混合料水分波动和成球率下降,造成烧结矿强度恶性循环,最终烧结矿强度由8081%降低到76%。11月初,在总入烧外粉比例保持保持不变(40%)的基础上,把FMG粉配比降至10%,同时增加8%烧结性能较好的扬迪粉和7%的60印粉。入烧结构调整后,烧结状况改善,烧结矿强度逐步回升。入烧结构变化前后对比见表3表3 入烧结构变化对比表(%)时 间半自熔外粉外蒙粉返矿混匀料FMG粉钙灰镁灰燃料外粉比例增加前16.0522.0511.6619.3513.4209.703.414.36外粉比例增加后11.2018.18021.0514.2420.386.733.534.69调整后9.6823.258.63(扬迪)18.4315.119.127.913.244.633.2 工艺操作的影响3.2.1 料层控制不当从2008年10月中旬起西铁区烧结生产在公司限产保价的措施下实施2#机单机生产,由于2#机烧结进风管路和点火器内壁磨损严重、烧嘴变形,制约着料层厚度的提高,料层厚度一直控制在600mm。外粉比例增加后,随着骨架料的大幅度增加,料层透气性过好,更加突出了烧结蓄热能力不足的问题。对此,采取增加料层厚度至680 mm,同时采取压料与松料相结合,有针对性地降低料层透气性、且适当降低机速延长烧结时间的方法,有效保证了烧结温度,促进液相生成量。3.2.2 燃料粒度组成的影响在烧结过程中,固体燃料3mm的粒度合格率、粒度组成对烧结矿转鼓强度都有较大影响。燃料粒度过大或过小都不利于烧结过程的进行,燃料粒度应与混合料中铁料粒度相适宜。在大比例增配外粉、降低精粉率后,混合料粒度变粗,同时外粉中大比例的FMG粉在低温条件下液相流动性较差,在烧结过程中需要较高的温度,而在原有燃料粒度合格率75%的条件下,产生高温的时间较短,不能提供物料熔融所需的热量,因此使成品率和烧结矿转鼓强度下降。通过分析采取适当放宽燃料粒度,燃料的合格率由75%以上下调到6570%;另外勤检查四辊辊皮磨损情况,合理控制3mm 和0.5mm的燃料量, 每天测一至两次粒度,发现不合格时及时督促整改。燃料粒度均匀,保证燃料沿料层高度均匀分布,改善料层中气流分布;燃料粒度适当放宽,有利于加快垂直烧结速度。3.3 碱度的影响10月下旬,由于入炉酸料减少,要求烧结矿R2由2.15倍下调至2.0倍,钙灰配加量从9.5%下降到5.7%,烧结料料温随之下降了近20,同时影响混合料成球;另一方面,碱度的降低不利于强度和还原性均最好的铁酸钙矿物相的生成,直接造成烧结矿强度降低。为了保证烧结矿质量,根据不同阶段的入烧结构,将碱度逐步由2.0倍调整为2.052.10倍。3.4 燃料质量的影响从2008年9月份起,在入烧焦粉中配入了部分库存次质煤粉,圆盘分析显示燃料灰分高达20%,固定碳仅为71%左右,且质量波动较大,造成烧结矿中FeO波动。另外,进入冬季生产后,气温较低造成燃料下料不畅,粘仓时有发生,下料量不准。针对这一影响因素,停配劣质煤粉,进行全焦粉烧结,同时加强工艺巡点检,增加入烧燃料的分析频次,及时发现并处理因燃料问题造成的燃料质量波动,保证其配加量的准确性。3.5 添加剂的影响在低成本要求下,2008年10月11日停配烧结添加剂,烧结状况表现出:垂直烧结速度降低,烧结终点滞后,烧结总管废气温度降低3-5,负压升高0.2-0.4Kpa,固体燃料比升高0.32%,转鼓强度降低约0.2%。4 结 语影响烧结矿转鼓强度的因素是很多的,不同情况下不同的因素所发挥的作用不同。2008年10月份宣钢西铁区烧结矿转鼓强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有:高比例使用烧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彝族自治县一中2026届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
- 缩宫素类药物应用与管理规范
- 小学数学研修汇报
- 药品布局与配置策略
- 2026届湖北省宜昌县域高中协同发展共合体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湖北省武汉为明学校2026届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答案
- 项目改善项目汇报
- 融合课程展板汇报
- 侵袭性NK细胞白血病诊疗研究进展
- 商务图表应用技巧讲解
- 电解铝公司工程项目投资估算
- 融资专员测试题及答案
- 钣金工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护士招聘笔试题目及答案
- GB/T 45381-2025动梁式龙门电火花成形机床精度检验
- 2024年小学数学教师选调进城考试试卷含答案
- 2025五级应急救援员职业技能精练考试题库及答案(浓缩400题)
- 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及施工现场易发生重大事故的部位环节的预防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
- 公路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第七章-技术规范2024年版
- 对药品不良反应及课件
- 肿瘤治疗药物进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