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明史是二十四史中的最后一部,是一部纪传体的史书,由清朝的张廷玉等奉命编撰,记载了从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到明思宗崇祯十七年(1644年)共277年的明朝历史。明史修纂历时百年,史学家基本根据修纂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初修清朝从顺治二年(1645年)始有修明史之议:该年四月十一日(癸亥),御史赵继鼎上疏“奏请纂修明史,并博选文行鸿儒充总裁、纂修等官。”;五月,清廷下诏设馆修纂,大学士冯铨、洪承畴、李建泰、范文程、刚林、祁充格为总裁;以詹霸、赖衮、伊图、宁完我、蒋赫德、刘清泰、李若琳、胡世安、高尔俨、陈具庆、朱之俊为副总裁。设收掌官七员,满字誊录十员,汉字誊录三十六员。但因为数次争论,中途多次停止,杨椿回忆:“明史之初修也,在顺治二年,时仿通鉴体仅成数帙。”直至康熙十七年(1678年),随着三藩之乱的基本平定,政治稳定,经济富裕,才正式开始明史的纂修工作。康熙诏举博学鸿儒143人于体仁阁,取上等20人,二等30人,成立明史编纂小组,以徐元文为监修,叶方霭、张玉书为总撰,加上“布衣”万斯同、范锡同等纂修明史。鸿儒修史主要集中在康熙二十九年之前,开馆不久,潘耒即上呈请广秘府书籍以光文治疏,请求悉访民间记载、奏议。徐元文上呈请购明史遗书疏,请求“征遗献”。朱彝尊上呈史馆上总裁第一书,指出“盖作史者,必先定其例,发其凡,而后一代之事可无纰缪”。黄宗羲、朱彝尊、毛奇龄、张烈、陆陇其等人建议放弃设置道学传,只立儒林传。康熙二十二年左右,明史稿本纪列传基本完成,汤斌撰太祖本纪,徐嘉炎撰惠帝本纪,朱彝尊撰成祖本纪,潘耒撰食货志,陆葇撰选举志,王源撰兵志,姜宸英撰刑法志,尤侗撰艺文志等。康熙二十三年史馆拟定明史修纂的纲领性文件修史条议六十一条。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四月八日,万斯同在京师王鸿绪家中去世,是年二月冬熊赐履进呈明史稿416卷,但“上览之不悦,命交内阁细看”。再修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正月王鸿绪以原官解任回籍续修明史,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王鸿绪命其子图炜賫呈明史列传稿205卷,交明史馆收藏,志、纪、表未具,次年,鸿绪奉旨回京,御纂诗经,充省方盛典承修总裁官;又取初稿之志、表和本纪,略作删改,“或笔削乎旧文,或补缀其未备,或就正于明季之老儒,或咨访于当代之博雅”,继续纂修全稿,改旧志河渠、食货、艺文、地理,又改大臣表上为宰辅表,大臣表中、下为七卿表,删去功臣、戚臣、宦幸表。雍正元年(1723年)六月十七日,王鸿绪进呈明史稿310卷,体例均备,七月十八日内阁将之交明史馆收藏。不久王鸿绪将明史稿刻为己作,此即横云山人明史稿,不具万斯同之名。同年八月十五日,王鸿绪即卒于京邸。张廷玉认为:“王鸿绪之史稿,经名人三十载之用心,进在彤闱,颁来密阁,首尾略具,事实颇详”。三修同年十二月十九日又开馆三修明史,以隆科多、王顼龄为监修,徐元梦、张廷玉、朱轼等为总裁,孙嘉淦、乔世臣、汪由敦、杨椿等二十五人为纂修,第三度重修明史,但开馆不久,人员又迁转流失,纂修官“它任四出,留馆者数人而已”,致力其事者仅杨椿、汪由敦、吴麟等人,以致未有一卷史稿进呈。雍正五年冬,张廷玉命纂修官杨椿、汪由敦协力完成明史纂修任务,雍正六年正月,杨椿负责永乐至正德九朝列传,胡宗绪负责嘉靖、隆庆、万历三朝,十二朝本纪由汪由敦与吴麟负责,至七月,杨椿“九朝列传”已经清誊校毕缴付史馆。郑江撰明史稿二十四卷,梅瑴成与修历志。乾隆四年(1739年)明史终于定稿,七月二十五日张廷玉上表呈明史殿本全书336卷,张廷玉在上明史表中回顾纂修历程说:“聚官私之记载,核新旧之见闻,签帙虽多,祗牾互见。惟旧臣王鸿绪之史稿,经名人三十载之用心,进在彤闱,颁来秘阁,首尾略具,事实颇详。苟是非之不谬,讵因袭之为嫌?爰即成编,用为初稿。”十月八日,大学士鄂尔泰等奏请按旧例颁发明史,准坊间翻刻,正式刊行。如果从顺治二年(1645年)算起,到乾隆四年(1739年)刻成止,则历时九十五年,近乎一个世纪之久。现通行的明史版本是乾隆四年的武英殿原刊本。四修乾隆四年,武英殿明史告竣之际,清高宗下旨仿资治通鉴纲目编辑明纪纲目,乾隆十一年成书。乾隆四十年(1775年)高宗觉得明纪纲目考核不够精当,又诏修明史:“明史内于元时人、地名,对音讹舛,译字鄙俚,尚沿旧时陋习,如“图”作“兔”之类,既于字义无当,而垂之史册,殊不雅驯。明史乃本朝撰定之书,岂可转听其讹谬,现改办明纪纲目,著将明史一并查改,以昭传信。”,复命查缴原颁之书,谕协办大学士英廉等“将原本逐一考核添修,务令首尾详明,辞义精当”,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明史本纪24卷成,被称为“明史本纪新刊本”,世罕知之,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明史全书勘定成,并入四库全书。有说法指出在明史定稿之后,清廷当局焚毁了大量明代的原始史料。目前中国历史第一档案馆保存的明代档案只有3620余件,所保留了几乎都是明末天启、崇祯两朝的,明初和中期的档案都没有,乾隆时期销毁的明代书籍光是以“明”字打头的被列为禁毁的书籍就接近一百五十种,另有以“皇”字开头的许多明朝书籍也被禁毁。付梓朱笔批改过的万斯同明史稿(明史底稿之一)。因政治需要,正史编纂过程中的篡改不可避免清廷虽下令开馆编修明史,但是明史馆一向结构松散,一般官员多为七品官,虽地位清高,但俸禄不多,因此常有开脱出缺的情况发生,编修人员也不一定每天到史馆报到,亦常因其它“外务”而中断,清廷对此并不严加管控,只视为新朝笼络中原士人之举。顺治九年(1652年)傅维鳞曾描述当时“事既简静,偃息多闲”“悲岁月之流迈”“止类编实录”“所纂不过二十余年,止类编实录,不旁采,工无庸多”。康熙帝亲政后,政局尚未稳定,他曾说:“朕听政以来,以三藩及河务、漕运为三大事,夙夜廑念,曾书而悬之宫中柱上。”三藩之乱平定后,目标又转至河务与漕运,对于明史的修撰仍非首要迫切。明史初稿大部份成于万斯同之手,所有史官撰写的初稿都送他复审,均无一差错,斯同为明史可谓耗尽了毕生的精力,“修故国之史以报故国,愿成一代之史以报先朝”。钱大昕说:“乾隆初,大学士张公廷玉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物业管理抵押借款合同
- 2025智慧合同管理系统:效率与合规的典范案例
- 2025培训师聘用合同模板
- 2025劳动合同终止协议范本
- 公司财务知识培训主持词课件
- 揭阳空港消防知识培训课件中心
- 技术岗位面试题及答案攻略
- 2025财产委托代管合同范本
- 新媒体人才招募实战模拟面试题集锦
- 全场景面试经验分享:全球百强面试题目的运用与解答
- 找对英语学习方法的第一本书
- 2.AD830机台板面操作讲解
- 《诺丁山》经典台词
- 职高英语词汇表优质资料
- YY/T 0752-2009电动骨组织手术设备
- GB/T 40080-2021钢管无损检测用于确认无缝和焊接钢管(埋弧焊除外)水压密实性的自动电磁检测方法
- GB/T 2-2001紧固件外螺纹零件的末端
- 路基土石方工程施工方案
- 教育评价学全套ppt课件完整版教学教程
- 手术通知单模板
- 油气藏类型、典型的相图特征和识别实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