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2卷第4期贵州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Vol 22 No 4 2004年7月JOURNAL OF GUIZHOU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Jul 2004 社会转型与价值观的重塑 颜 素 贵州大学 职业技术学院 贵州 贵阳 550004 摘 要 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为主要特征的全方位社会转型使传统价值观念体系发生了深刻变化 同时也 提出了重塑价值观的重要课题 重塑价值观要从我国国情出发 研究和解决好 扬弃与渐进 反左与防右 中与西 的关系 构建集体主义与个体取向 道义与功利 效率与公平 人伦与法制有机统一的适应社会发展需 要的全新的价值观念体系 关键词 社会转型 价值观念 取向重塑 中图分类号 B8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 5099 2004 04 0012 04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社会逐步进入了深刻的大 变革 大转型时期 特别是进入新世纪 这种变革和 转型以前所未有的步伐向前发展 从经济领域扩 展 深入到包括政治 文化等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 人们的思想观念 价值取向也在经历一个深刻变化 和重塑的过程 如何理性地认识和把握转型社会 的规律和特点 及其对人们的思想观念 价值取向 的冲击和影响 加快价值观的重塑 积极推动和促 进社会转型的进程 是我们当前必须认真研究和回 答的重大课题 一 重塑价值观是社会转型的内在要求和必 然结果 社会转型对原有价值观念体系的冲击和影响 源自多方面的因素 发展市场经济带来的冲击和影响 发展市场 经济是社会转型的根本动因 我国社会转型发端 于改革开放 尤其是以 市场 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 革的探索实践及其逐步深入 从计划经济到有 计划的商品经济 从商品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 从初步建立起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到当前及今后一个 时期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这个过 程的每一步都极大地推进了中国社会的变革和转 型 因此 我国社会转型的最显著特征就是从计划 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变革和转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 对人们价值 观带来史无前例的冲击和影响 全方位的社会转型带来的冲击和影响 我国 社会转型是包括政治 经济 文化的全方位转型 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 从农业社会向 现代工业社会转变 从乡村社会向城镇化社会转 变 从封闭半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转变 从单一性 社会向多样化社会转变 从伦理型社会向法理型社 会转变 这种转型的结果表现为社会组织结构 经 济成分 就业方式 利益分配方式的日益多样化 由 此 必然带来人们生活方式 思维方式 行为方式和 价值观念的多样化 对外开放带来的冲击和影响 我国实行的对 外开放政策 使中国从封闭走向开放 一步一步融 入国际社会 西方的生活方式 价值观念不可避免 地对我国传统价值观带来冲击和影响 而且随着中 国以更加积极的姿态 在更宽的领域 更深的层面 参与到国际竞争与合作之中 西方的生活方式 价 值观念更是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对政治意 识形态的影响尤甚 这种影响和冲击的结果 一是传统价值观念的 统治地位发生动摇 新的价值观念体系在孕育 产 生和发展的过程中 在当前中国社会形成了传统的 21 收稿日期 2004 01 10 作者简介 颜 素 1965 女 贵州毕节人 贵州大学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价值观念体系 不定的价值观念体系和新生的价值 观念体系并存 它们相互冲突 共同作用的局面 二 是社会价值观念体系表现为多元化发展趋势 而且 缺乏主导价值观念 由此 三是造成社会价值评价 标准的不确定性和人们是非观念的模糊 社会表现 为有序和无序的矛盾和冲突 因此 一方面 社会 转型带来价值观念体系的深刻变化 为价值观的重 塑提供了条件 另一方面 社会转型要求建立适应 社会发展需要的新的价值观念体系 来促进 加快 社会的转型 二 价值观重塑中要解决好的难点问题 社会转型进程的加快和深化 社会价值观念的 发展变化和重塑过程也将加快 高度重视并按照 转型期社会发展变化的规律 特点 以及建立适应 社会发展需要的新价值观念体系的要求 有针对性 地克服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 积极引导社会价值观 的重塑 推动和促进社会转型的进程 在当前和今 后一个时期 要注意处理和解决好三个难点问题 难点问题之一 价值观重塑中的 扬弃 与 渐 进 价值观的重塑意味着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的脱 胎换骨式的 嬗变 它将经历一个肯定 否定 否定 之否定的 扬弃 和 渐进 的过程 首先 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中国传统价值观念 是价值观的重塑中不可回避且必须认真解决的重 要问题 中华民族在几干年繁衍生息的过程中 积 淀起一套体系完整 导向明确 规范细致的具有很 强东方特色的价值观念体系 作为历史文化遗产 这种价值观念体系在维护民族团结 国家安定和社 会发展进步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其中许多积 极因素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的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因此 在社会转 型期 重塑价值观念体系要汲取中国传统的价值观 念的有益成分 去除其不利因素 也就是 扬弃 对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的 扬弃 要求首先弄清 哪些是有益成分哪些是不利因素 才知道应该肯定 什么和否定什么 中国传统价值观中 自强不息 的民族进取精神 修身立德 止于至善 的精神 超越意识 仁义礼仪 诚实守信 的道德品质 舍生取义 的大丈夫人格 天下为公 大同之 世 的社会理想 民贵君轻 得民者得天下 的民 本思想等等 都是应该肯定和汲取的有益成分 而 其 重人伦 崇官权 轻法制 褒群体 贬个体 践 私利 重义轻利 灭人欲 轻商贸 封闭保守 不 求进取 安贫乐道 等消极因素 与现代开放化 市 场化社会的要求南辕北辙 相去甚远 必须坚决摒 弃 只有取其 精华 去其 糟粕 才能建立既适 应社会发展需要 符合时代特征 又有鲜明中国特 色的新的价值观念体系 其次 历史形成的价值观念体系作为社会意识 形式 是长期积淀而成的 具有强大的惯性作用 在 整个社会转型期乃至更长的时期内都将继续发挥 作用 新价值观念取代旧价值观念的过程是一个 长期渐进的历史过程 因此 价值观念体系的演进 嬗变及重塑必然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长期渐进 的过程 社会转型首先表现为新旧体制的交替和 换位 新旧因素并存 传统与现代交织 相互作 用 彼此渗透直到生成新体制的过程 与之相对 应 价值观念体系也必然出现传统因素与现代因素 并存 碰撞 交融 盘根错节 此消彼长的局面 呈现 出开放取代封闭 多元取代一元的特征 特别需要 指出的是 我国几干年形成的传统价值观念体系和 建国后长期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价值观念 为了 保持其原有主导地位 必然排斥和否定新的价值 观 而新的价值观念为了冲破旧的占主导地位价值 观念的束缚 必然与之发生激烈的矛盾冲突 这个 冲突的过程是新的价值观一步一步地战胜并取代 旧的占主导地位价值观念 成为社会新的居主导地 位价值观念 难点问题之二 价值观重塑中的 反左 与 防 右 受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 过去中国社会价值 观念体系表现出明显的极端化 片面化的特征 而 在转型社会则往往表现为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 个极端的 极左 现象 如 在集体和个人的关系 上 从以对集体利益 长远利益和全局利益的极端 强调 抹杀个人利益 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 以集 体 长远全局的名义无条件地要求个人的奉献和服 从 完全抹杀个人的创造性和能动性 只肯定个人 对社会的片面单一的绝对义务和责任 否定个人的 权利和利益 走向人们普遍认同 人之初 性本私 人不为已 天诛地灭 的极端个人主义 又如 在 利与义的关系上 从对 重义轻利 舍利取义 的 极端强调 导致对人的正当物质利益和欲望的 绝 杀 走向 金钱至上 金钱万能 唯钱是取 物欲 横流的拜金主义 再如 在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上 从割裂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对 公平 的绝对强调导 致绝对平均主义 走向往往片面地追求 效率 而忽 视 公平 导致社会的两极分化和贫富悬殊 及时防止和纠正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 31 端是 反左 的一个方面 另一方面 对待价值观演 变 重塑过程中出现的方方面面的问题或错误倾向 的态度和处理方式 办法 也不能走 极端 或 一刀 切 比如 以 意识形态 划线 无限上纲 简单地 加以肯定或否定 因此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价 值观重塑中 反左 的任务十分繁重 同时 也要防 止右的错误倾向和做法 在社会转型时期 社会价 值观念体系发生深刻变化过程中 对待价值观重塑 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一种是认为价值观重塑的 过程是一个自然而成的过程 是一种无所作为的消 极态度 另一种是根据转型时期的特点 针对价值 观念发展变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而积极加以引 导 价值观重塑中的 防右 就是反对前者 防止 无所作为的倾向和做法 当前 既要 反左 又要 防右 重点是 反左 使之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加速价值观重塑的进程 从而促进社会的转型 难点问题之三 价值观重塑中的 东 与 西 我国对外开放以后 伴随着西方国家的资金 技术 商品的涌入 西方的生活方式 文化和价值观念也 不断进入 一些非马克思主义 非社会主义 非中华 民族传统的价值观念渗入 社会转型期 东西方价 值观念的冲突日益加剧 如何正确处理东西方价 值观念的关系 是我国社会转型期价值观重塑中必 须回答和解决的重大问题 首先要用更长远的历史视角来处理东西方价 值观念的关系 从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 从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 精神文明 和政治文明 从中华民族的复兴 从我国社会发 展走向的高度来审视 对待西方价值观念对我国社 会的影响和对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冲击 也就是要 根据中国社会未来发展要求建立什么样的价值观 来分析西方价值观念中有哪些是可资借鉴的有益 成分 不能照单全收 而是兼收并蓄 其次要辩证 地分析东西方价值观念的利与弊 兴 利 除 弊 重视社会整体利益 强调集体主义是东方 中国传 统 价值观念体系的基石 相反地 西方价值观念则 是以重视个人利益 强调个人主义为其理论支柱 两种价值观念体系完全背道而驰 相互对立 必须 看到 这两种价值观念体系都是长期积淀而成 植 根于各自社会历史 并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发挥了积 极的作用 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同时 又必须充 分认识它们的局限性及其对社会发展的消极影响 比如 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东方价值观重视集体利 益往往忽视个体利益 强调 义 而往往忽视 利 强调社会公平而往往忽视了效率 以个人主义为核 心的西方价值观念强调个体利益 尊重个性发展 追求最大效率的结果 必然是极端个人主义 利己 主义 功利主义 拜金主义 纵欲主义和享乐主义的 泛滥成灾 因此 在价值观重塑过程中 要兼收并蓄 兴利 除弊 构建既继承和保留东方 中国传统 价值观的 精髓又汲取西方价值观念的有益成分的价值观念 体系 三 重塑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现代新价值观 转型社会 构建什么样的价值观念体系 必须 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 适应开放社会需要 适应人 和社会全面发展的价值观作为其目标取向和衡量 标准 因此 重塑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现代新价 值观念体系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集体与个体的统一 即集体主义价值观与个 体取向价值观相统一 在集体主义与个体取向的 关系问题上 任何只强调和突出前者而忽视和否定 后者 或者只承认和肯定后者而摒弃和践踏前者的 做法 都被社会实践证明是错误的 有害的 小河 涨水大河满 大河有水小河安 适应发展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把国家 集体和个人的利益有 机地结合起来 既强调国家 民族和集体利益 又保 护个体利益 鼓励个性发展和创造 尊重人的尊严 构建集体主义与个体取向相统一的价值观 促进社 会的转型 道义与功利的统一 建立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的全新的义利观是转型期重塑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义 和 利 是价值观中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的两 个方面 义 是精神追求 利 是生存发展的基础 任何道德都离不开社会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 离不 开功利 只讲义不讲利 社会不能发展 反之 只讲 利不讲义必然物欲横流 道德沦丧 社会也不能发 展 在社会转型期 重塑的价值观必须是在提倡 义 的同时 积极倡导 利 义 利 并举 在 义 与 利 发生矛盾时 以 义 统 利 求 义 不 缺 利 见 义 不忘 利 利己不损人 正当合法 地谋利 这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全新的义利观 的基本内容 效率与公平的统一 长期以来 我们一直把平 均主义和偏重结果的平等视为公平 这种把公平与 效率割裂开来 忽视机会平等 牺牲效率的平等恰恰 阉割了公平的真义 是一种 打富济贫 式的 奖懒罚 勤 阻碍发展的公平 社会转型期 重塑的价值观念 41 体系必须是既考虑效率又顾及公平的效率与公平的 有机统一 机会平等与结果平等的统一 而公平必须 是鼓励人的个性发展和创造力 推祟竞争和开拓进 取 鄙弃封闭保守 因循守旧 不思进取的公平 是能 够促进社会发展的追求效率的公平 人伦与法制的统一 继续把以 仁爱礼让 诚 实守信 修身养性 建德立德等为主要内容的道德 品质要求 作为人们为人处世 安身立命之本和新 的价值观念体系重要评价标准 同时 摒弃传统人 伦思想中的祖宗观念 家庭观念 宗法权力观念 长 官意志等非理性因素 倡导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纪 律意识 规则意识 法制意识 使重塑的价值观念体 系体现人伦思想与法制精神的统一 参考文献 1 一百位杰出的思想家 Z 中国青年出版社 1995 2 面向新世纪的思考 M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1 3 价值新论 M 中国青年出版社 1993 4 走出黑洞 当代中国失范现象批判 M 中国经济出版 2000 5 以德治国论要 M 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2 Social Transition and the Remoulding of Value YAN Su College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Guizhou University Guiyang Guizhou550004 Abstract The omni directional social transition characterized by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market eco2 nomic system has brought about drastic changes to traditional concept of value and makes it urgent for us to remould our system of values In our efforts to do so we should base ourselves on our national conditions study and properly handle the relations between developing what is useful and discarding what is not and ad2 vancing gradually between opposing the left and guarding against the right and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To meet the needs of social development we should establish a brand new system of values in which there is integration of collectivism and individual orientation morality and material gains efficiency and fairness ethics and legality Key Words social transition values reorientation 上接第11页 On the Cultivation of Modern Ethic Consciousness in the Process of Moral Transition in Contemporary China TANG Zheng2fan The Party School of Guizhou Provincial Committe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速养护施工方案(3篇)
- 新店开业当天活动策划方案(3篇)
- 信号总线施工方案(3篇)
- 高级执法考试题库及答案
- 征兵工作教学课件
- 北京市门头沟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物理题目及答案
- 写高三数学题目及答案
- 小学智力测试题目及答案
- 高二物理《浮力原理的应用:高中物理实验教程》
- 市场资源置换合作合同
- 《公务员录用体检操作手册(试行)》
-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全等三角形》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 2023-2024学年沪科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3.2《解决温标转换问题-认识程序和程序设计语言》教案
- 专升本计算机教学课件-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2023新版大纲)
- DB3502T 090-2022 居家养老紧急事件应急助援规范
- 变电站巡检维护服务方案
- 合作共享协议书
- 投标财务状况承诺书范本
- 2023版评审准则和CNAS对照表
- 收养申请人情况声明
- 2024年度炎症性肠病(IBD)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