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白果园的管理.doc_第1页
银杏白果园的管理.doc_第2页
银杏白果园的管理.doc_第3页
银杏白果园的管理.doc_第4页
银杏白果园的管理.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银杏信息网()第 16 页 共 16 页银杏白果园的管理一.定干高度银杏的接芽实际上是一个短枝,除顶芽以外,接芽所抽生的枝条都是斜向生长,所以银杏嫁接部位的高度也就是定干高度。其它果树定干以后,在剪月下30cm左右作为整形带,而银杏是靠接芽抽生大枝,所以银杏的定干高度也就是主干高度。银杏树主干高度因实生树和嫁接树而异,银杏嫁接树的嫁接高度就是主干高度,而银杏实生树是以最下部一个大枝以下的生长高度作为主干高度。银杏树的嫁接高度随着栽植形式而异,可分为矮干、中干、乔干三个类型。据调查,山东省郯城县、江苏省泰兴、邳州、吴县等银杏产区,3050年生以上大树,甚至已达数百年的大树绝大多数以乔干为主,主干多为2m上下,嫁接方法多为抹头劈接,群众简称“劈头接”或“拦头接”。确定这一定干高度的主要依据是为了经营管理和采种时的诸多方便。而山东省郯城县港上乡王乔村采用的层接法,是把大枝一层一层向上嫁接,这既培养高干用材,又能生产一定数量的种子,达到果材两收,多方兼顾。根据调查,这两种定干高度,从种子产量上看,中干胜于乔干,但是从充分利用空间和兼顾生产用材上看,则乔干胜于中干。为了早果丰产,八十年代提倡的银杏以果为主的成片园都采用矮干密植,定干高度只有2040cm,由于矮干弊病较多,随着生产的发展,已逐步提高嫁接高度,从80cm提高到1.2m,甚至提高到1.5m。为了增力n前期间作效益,减少移栽,银杏栽植改进为果材两用,因此成片园的密度也随之降低,嫁接高度又提高到2m,甚至到2.5m(包括与粮、桑、菜、果间作),作防护林或经济林用的银杏多在2.5m处嫁接或采取层接;行道树则在3m以上嫁接或采取层接;庭院栽植,嫁接高度宜超过围墙;房前屋后栽植的银杏可根据需要而决定嫁接高度。 二.土肥水管理土壤是树木赖以生存的基础,而其肥水条件则是植株能否健壮生长的决定因素。银杏在一生的生命活动中,不断地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养分,以供给树体生长发育。只有根系发达,大量吸收肥、水,才能长出健壮的树体,每年开花结果,产量高。土壤是银杏根系生长的基础,也是根系生长最直接、最密切的环境因子。土壤的理化性质如何、各种营养元素的多少和比例、水分状况等都直接影响银杏树体的生长和根系的吸收功能。土壤疏松,通气良好,有机质丰富,各种营养元素齐全,比例恰当,始终能满足银杏生长发育对养分、水分、空气、温度的要求,是银杏健壮生长、正常发育的必要条件。反之,如果土壤理化性质很差,其他管理再好,也难以稳产高产。因此,必须加强土壤管理,尤其是土质较差的地方。只有通过加强以深翻改土为中心的果园基本建设,改善根系生长的地下条件,才能使植株根深叶茂,不断增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促使银杏健康生长。土壤管理包括深翻改土、中耕除草、肥水管理三个内容: 深翻改土 银杏是深根性树种,喜欢深厚、肥沃而疏松的土壤。通过深翻既可以疏松土壤,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深翻后破坏原有土层,不但疏松了耕作层的土壤,而且使板结的心土和底土层也得到改善,孔隙度增加,毛细管状况改善;深耕还可以改善土壤的营养状况,深翻后,土壤的空气和水分状况得到了改善,促进了土壤微生物的活动,特别是好气性微生物活动增强,加速了土壤有机质和矿物质肥料的分解和转化,提高了土壤肥力。 (1)时期。只要少伤害根系,土壤不结冻,全年都可以翻耕,但以秋季为佳。春季翻土,在银杏发芽前半个月内,结合施有机肥进行。具有愈合快,生根也快的特点,个多月能愈合,并发新根;夏季翻土,可在根系生长高峰期前结合埋绿肥、施追肥进行,一般在雨季刚开始时进行,因雨季墒情好,降水可使土壤与根系迅速密接,又是在根旺盛生长之前,愈合快,新根生长快;秋翻一般在采果后结合施基肥进行,此时土温尚高,根系还在生长,地上部分生长缓慢,营养物质开始回流积累,断根伤口容易愈合,还可发出新根,使残根得到一定的恢复,降低对根系的伤害,对下年春梢生长和开花结果十分有利;冬季深翻,可冻死地下越冬害虫,且此时劳力、肥料均较容易安排,结合客土、施基肥、堆肥进行。 (2)方法。深翻改土应因地制宜,一般先在建园前深耕4060cm,使园地土壤全面改良。由于劳力等原因,可在栽植后逐渐实现,主要是结合施肥。翻土的方法视树龄、栽植方式而定。幼龄树采用扩穴改土的方法:在距离树干0.5m以外开环状沟,沟深、宽各0.3m左右,逐年向外扩大,使根系向外扩展、伸延。成年树园采用全园翻土或隔行翻土,可在树的东西行、南北行同时开条沟,也可第一年东西沟,第二年南北沟、轮换开沟;成年散生树可开环状沟或放射状沟。沟的位置距树干1m以外至树冠,沟深60cm左右,宽度不限。挖沟时要用钉耙翻,伤根要小、要少,不要伤及粗根。土质粘重、瘠薄劣质、板结的土壤宜深;反之,砂壤土、肥力高的土壤宜浅些。挖沟时将表土、底土分别堆放,冬季翻的土不必敲碎,填沟时结合施肥,将表土掺和枯枝落叶、杂草、绿肥、厩肥等有机物,放在底层,底土放在上层。受涝渍的林地,可结合翻土晒根23天,其方法是用钉耙翻去表层土至见根为止,让太阳晒23天后,再施肥并另外加土,适当提高地势。沙性大、砾石多或道路、场地等透气性差、严重板结的地方,除翻土外,还要结合客土,其方法:除去表层板结土,结合施肥换肥良土、河泥、旧墙土、草塘泥等,并尽可能埋入豆科、禾本料秸秆、绿肥、有机肥。粘重的土壤,翻后沉实快,改良效果不太好的,可通过掺适量的砂土或粉碎的煤渣煤灰,来改良土壤。反之,对砂性很重的砂土,通过掺人适量粘土,以改良土性,达到既增加透气性,又增加了保水保肥能力,促使根系生长。 中耕除草 中耕即松土,除草即除去杂草,这项工作对幼龄树更为重要,银杏生长期间中耕除草是确保根系有良好的生长环境和足够的营养面积,在树冠下经常进行松土、除草,可切断毛细管,减少水分蒸发,防止土壤返碱;同时,可以改良土壤通气性,防止土壤板结,促进微生物活动,提高土壤肥力;除去杂草,减少水分、养分不必要的消耗。所以,在生长期内应及时松土除草,尤其是下雨、水后要立即松土。松土除草的范围随树龄和树盘大小而定,第一年与栽植穴同样大小,以后随施肥扩穴,树盘不断加大而扩大,对成片园,快郁闭时要进行全园松土除草。根据松土除草的作用不同,不同的季节,要求不一样,早春松土既能保墒又能提高地温,但深度不宜超过5cm;夏季雨季松土,既可散失土壤水分,又可降低地表温度,深度可加到l00m;秋冬结合整修,深挖树盘,可加速土壤风化和消灭土壤中的越冬害虫以及宿根性杂草。 银杏园的除草剂 据试验,为防止杂草与银杏争夺肥水,改良土壤,采用化学除草剂除草,只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剂量和时间,除草效果明显,并且省工省本。除草剂的种类很多,按其作用方式可分为选择性除草剂和灭生性除草剂。选择性除草剂在不同的植物间有选择性,即能够毒害或杀死某些植物,而对另外一些植物较安全;而灭生性除草剂即对植物缺乏选择性或选择性小。果园中常用的有5种: (1)除草醚。选择性除草剂,防除对象为1年生单、双子叶杂草,如狗尾草、马唐、野苋菜、稗等,对多年生杂草只起抑制作用,不能杀死。一般在杂草芽前和芽期使用,用量按有效成分为每平方米0.40.8g,气温低于20C时药量略大,高于20C时,温度愈高,效果愈好。在土壤中的药效期约2030天。不能有积水,否则有药害。 (2)敌草隆。选择性除草剂,防除对象为1年生种子繁殖的单、双子叶杂草,每公顷有效成分用量为6001500g,非耕地每公顷15003000g,春天草籽萌发期地面喷雾。 (3)茅草枯。选择性除草剂,防除对象为多年生、1年生杂草,如茅草、芦苇、香附子、看麦娘、马唐等。对多年生杂草,每公顷用有效成分1215kg,一般在夏末秋初喷药;1年生杂草的用量每公顷10005000g。高温时药液浓度不能高于2,以免发生药害。喷雾时应防止与银杏叶片接触,使用低浓度重复施药有利于提高肥效。该药对金属有腐蚀性,喷药器械用后要及时清洗。 (4)草甘膦。广谱灭生性除草剂,对40多科的植物有防除作用。多年生禾草、小草,每公顷用有效成分15003000g,多年生根茎类杂草(如茅草)、灌木为30006000g。杂草出苗后,喷头向下定向喷雾。施药后6小时遇雨,会降低药效,应酌情补喷。 (5)氟乐灵。选择性除草剂,防除对象为1年生、多年生杂草,如马唐、马齿苋、繁缕等,一般每公顷用有效成分9601950g,以禾本科杂草为主的地块用药量宜低些,反之则高。在矮秆密植银杏园和苗圃地中,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化除,效果很好。 (1)土壤封闭除草。4月中旬杂草萌发始盛期用25敌草隆0.3kg/m2,或48氟乐灵0.125Lm2,或敌草隆、氟乐灵各半量混配0.5kgm2,喷雾地面,既可控制第1个发生高峰的全部杂草,又可控制第2高峰的部分杂草为害,控制时间达45天。 (2)灭生性除草。5月下旬在杂草第1生长高峰盛期,用10草甘膦3Lm2,兑水50kg,喷头向下定向喷雾,防除禾本科、阔叶杂草效果达94以上,控制期30天左右。(3)综合化除。一是“封一灭”法:前期进行土壤封闭处理,中、后期用灭生性除草剂处理。即4月中旬用敌草隆或氟乐灵进行一次土壤封闭,可控制杂草2个多月;7月中旬再用1次草甘膦,可控制夏、秋季的草害。二是“灭一封”法:即在使用灭生性除草剂处理的同时,使用土壤处理的除草剂搞土壤封闭。在杂草旺盛始期的5月下旬至6月上旬,采取灭、封的两种除草剂混配使用,这样既可灭杀杂草旺盛生长的第一高峰,又制止萌发的第二高峰。 (二)科学施肥 银杏树对肥料的需求特点 银杏生长发育、开花结果的各个阶段,都需要从土壤中吸收氮、磷、钾、钙、镁、铁、硼、锌等元素,其中氮、磷、钾需要较多,占树体干重的45左右,一般土壤中都比较缺乏这三种元素,而其他在树体中含量很少的微量元素,土壤中一般都不缺乏。氮是植物生活物质的主要成分,氮素可促进枝干高大,叶色浓绿,蛋白质合成增强,生长旺盛。银杏缺氮首先表现在叶色变黄,新叶变小,老叶黄绿带橙色或红紫色,落叶早,枝梢细弱,花芽少,果实小而着色浓,抗逆性下降,甚至造成早衰和死亡。相反,氮素过多,则表现为:枝叶徒长,花芽分化不良,落花落果严重,影响产量,病虫害增多,品质下降,降低耐贮性,抗逆性弱等。有机质含量少及砂质土壤中最容易缺氮。磷能促进分生组织的生长,增强根系吸收能力,促进物质的转化,增强花芽分化,促进结实和果实成熟,提高品质。当磷素不足时,酶的活性降低,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代谢受阻,分生组织的分生活动不能正常进行,叶片变小,叶色暗绿,分枝少。严重缺磷时,叶片出现紫色或红色斑块,叶缘出现半月形坏死,引起早期落叶,产量下降。反之,磷素过多会引起其他元素的失调,妨碍铁和锌的吸收,引起缺铁、缺锌。多雨地区及酸性土中易缺磷。钾与植物的新陈代谢、碳水化合物合成、运转和转化有密切的关系,有利于纤维的合成,促使枝条粗壮成熟,机械组织发达,提高树体抗寒、抗旱性等能力,促进果实成熟,提高品质和耐贮藏性。钾素不足时,银杏不能有效地利用硝酸盐,影响新陈代谢以及碳水化合物的运转,从而降低光合作用,根、枝加粗生长缓慢。严重缺钾时,叶片从边缘向内枯焦,向下卷曲而枯死。由于钾易移动,缺钾现象首先表现在成叶片,以后发展到幼叶上。钾素过多时,影响树体对其他元素(如钙和镁)的吸收和利用。沙质土、酸性土及容易流失的土壤最易缺钾。银杏在进入结果期前,主要是形成树体,对氮素比对磷、钾素更为敏感,应以氮肥为主。进人大量结果期后,氮、磷需要量大量增加,成为影响产量的直接因子,同时,需要一定量的钾和微量元素。在年生长周期中,以57月份的需肥量最大。银杏在生长发育中,年年吸收同一地点土中营养,且其需求量随树体增长而加大,容易使土壤养分枯竭。为此,必须根据不同培育目的、不同树龄、不同物候期对肥料的需求规律,结合土壤、水分管理和其他栽培技术,及时补充肥料。 银杏树可以施的肥料 肥料按其有效成分含量的多少,分为氮肥、磷肥、钾肥、复(混)合肥、微肥;按其肥效性,分为: (1)无机肥料。即化学肥料,它具有易溶于水、速效和肥效高的特点,常用的有氮肥(碳酸氢铵、尿素等)、磷肥(过磷酸钙等)、钾肥(氯化钾、硫酸钾、磷酸二氢钾等)、微肥和含有氮、磷、钾的复(混)合肥。近几年,在不少银杏生产的重点产区,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各种营养元素的含量及不同类型树体,生产出银杏专用肥、叶面肥等,效果较好,很有推广前途。 (2)有机肥料。 泛指农家肥,它不但含有丰富的氮、磷、钾等大量元素,而且还含有各种微量元素及对树木生长有利的维生素、腐殖素等物质,属于完全肥料。有机肥料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在有机质逐渐分解过程中释放出各种营养,肥效发生缓慢且肥效期长,是迟效肥料。有机肥在土壤中分解有利于疏松土壤,改良土壤结构,提高水分和养分的保持能力,创造有利于根系生长的条件,防止部分营养元素被土壤固定,是银杏树体营养的主要来源。常用的有人粪尿、厩肥、堆肥、土杂肥、绿肥、饼肥、泥炭、草木灰等。对于银杏来说,和其他大多数农作物、树木一样,什么样的肥料都可以施用,包括充分腐熟的牲畜下脚料等,关键是要掌握正确的施用方法和用量、时间。 施肥效果 施肥效果与施肥方法有密切关系,正确的施肥方法,能提高银杏对肥料的利用率,达到经济、有效的目的。银杏是深根性果树, 它的水平根系分布也很广,一般枝条长到哪里,根系就延伸到哪里,有的超过树冠的范围,集中分布区在树冠投影的内外围附近,而树干附近的根系少而粗,吸收利用能力较差,因此,在紧靠树干基部的四周,围起土垅,直接将肥料施人其内的方法,其肥料利用率差,因此是不可取的。科学有效的土壤施肥应在树冠投影的外围边缘处 (1)环状沟施肥。根据树体大小,在树冠投影外围附近向里挖环状沟,沟宽3050cm,沟深由里向外2040cm,见根为止。挖沟时,最好用钉耙,使伤根小而少。环状沟的位置,随着树冠的扩大而逐年外移。 (2)放射状施肥。以树干为中心,在树冠四周等距离挖48条放射状沟,沟宽4050cm,深度2040cm,见根为止,沟的起止位置视树体大小而定,一般以树冠投影外围为中心,此法施肥可隔年或依次更换施肥位置,扩大根系吸收范围。 (3)条沟施肥。在树冠外缘两侧各挖一条施肥沟,沟的深度和宽度各为304Ocm,沟的长度依树冠大小而定,第二年的位置换到另外两侧,可结合果园深翻进行。 (4)穴状施肥。又叫打孔施肥,是林地有间作物或特殊情况下采用的一种方法。视树体大小,离干基部一定距离,用木棍或铁棒均匀地打约30cm深的孔穴,这样既可达到均匀施肥的目的,又增加土壤透气性,对雨后和低温地区更为重要。 以上四种方法,是在沟(穴)挖好后,将肥料填人沟穴内,既可用于施有机肥料,也可施无机肥料。施粪肥,全部施后再覆土,施其他肥料,一层肥覆一层土,施后浇点水。 (5)埋袋施肥。施无机肥料的一种方法,让养分缓慢释放出来供根吸收。将等量的尿素、碳铵或复合肥装入扎有若干小孔的牛皮纸袋或塑料袋内,均匀地埋在树冠投影外围附近,深度30cm左右。对于银杏园,可结合松土,将肥料均匀地撒在树冠内外,翻人土中。对于育苗地,可将化肥兑水或薄粪水,结合抗旱用机械喷施在苗床上。肥料的性质不同,施肥方法应有所不同,有机肥肥效长,宜堆沤后深施;速效性化肥,易溶于水和渗透,肥效较短,宜浅施。施肥时要注意以下事项:氮肥应施在根系集中层以上,借雨水或灌水渗入;钾肥则用穴深施,草木灰不能与氮肥施放在同一沟内,最好是将追氮肥和钾肥的时间相隔半个月;磷肥应深施,集中施,尽量减少与土壤的接触面,最好与有机肥混施。除土壤施肥外,还可进行根外施(追)肥。 银杏树进行根外施肥: 根外施(追)肥,又叫叶面喷肥,是在银杏生长期内,向树冠上喷洒低浓度肥料进行施肥的方法。此法简便易行,用肥经济,见效迅速,是土壤施肥的有益辅助措施(但不能完全代替土壤施肥),具有很多优点:一是用量小,并可减少肥料损失,避免了土壤施肥时有的肥料和微量元素易产生化学和生物固定作用而变为不可利用状态,提高了肥效;二是可使叶内营养元素直接增加,发挥作用快,迅速供给生长结果的需要,提高座种率;三是天旱地干时,用根外施肥可弥补土壤施肥不易发挥良好效果的不足。根外施肥主要是通过叶片上的气孔和角质层进入叶内,一般喷后15分钟至2小时即可被吸收,喷后数天到15天即能明显反应,2530天即消失。叶片对肥料的吸收强度和速度,与叶片老嫩和营养状态、肥料成分和种类、溶液浓度、气温等因素有关。幼叶较老叶吸收力强,叶背面比正面吸收快;尿素较其他肥料易被吸收;根外追肥最佳气温为1825,湿度稍大时效果较好,高温下肥料易浓缩,影响吸收,甚至造成肥害。根外施肥在整个生长期内均可进行,以叶基本定型的5月至9月为主,一般在银杏花期和果实膨大期,上午9时以前,或下午4时以后喷肥,尽量避免烈日、高温时间,阴天无雨全天可喷,要将正背两面喷湿,叶面湿润时间越长,效果越好,喷后24小时内遇雨应及时补喷。具体时间和方法:(1)喷氮素水溶液。在授粉后15天,从5月上旬至9月份,每月喷12次。(2)喷磷素澄清液。将磷肥浸在水中24小时后,取其澄清液喷叶片。自新梢将停止生长至花芽分化期间(6、7月份),每月喷12次。磷肥渣可进行土壤施肥。(3)喷钾素浸出液。浸泡方法同上。从开始落果到大量落叶前(610月),每隔半个月喷1次。用草木灰进行根外追肥时,每5kg干灰加水50kg,经搅拌后,再沥出灰渣,施于树下土中,将浸出液取出进行叶面喷肥,效果很好。(4)喷微肥水溶液。57月,每半个月喷1次,按说明书的浓度使用。以上几种肥料元素可交替使用。银杏树施多少肥为好? 确定施肥量,涉及到很多因素,一般都根据树势、树龄、产量、土壤肥力状况及栽培目的、管理水平等多种因素确定。科学的方法是:“测土配方施肥”,即根据测定土壤营养状况,树体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及肥料的利用率来确定施肥量、施肥品种。树体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主要测定方法有“丰缺指标法”、“目标产量法”、“叶片分析法”等,最好的是叶片分析法,即“以叶估肥,以土定产,以产定氮,因缺补缺,高产栽培”。银杏的叶片是反映树体内营养状况较为敏感的器官,尤其是对氮素的反应更加明显。根据叶片内各种元素的含量,结合枝、花、果的营养消耗,有针对性地调整营养元素的比 例和用量。因这项工作做起来很繁琐,不同地区的条件存在差异,树龄、品种、栽培目的不同,对肥料要求也不一样,所以,虽然测土配方是很有前途的施肥方法,是今后的方向,但目前仅有少数地方开展这项工作,研制使用专用肥。在不少银杏产区仍推广应用经验施肥法,即看天施肥(根据天气晴雨,确定施肥品种、数量和时间),看地施肥(根据土壤类型、土壤贫瘠程度和含水量多少,决定施肥浓度、种类和数量),看树施肥(根据树龄大小、生长势、生长发育时期决定肥料的种类、数量和施肥方法)。一般掌握小树少施、大树多施,产量高的树和生长弱的树重点施;土壤贫瘠、保肥能力弱的土壤多施;反之,可适当减少。幼龄银杏树主要是枝叶生长,施肥应以氮肥为主;对即将投产的银杏树,要加入适量磷、钾肥,少量微肥,促进早果;成年树除枝叶生长外,主要是结种实需大量的氮、一定量的磷、较大量的钾和适量的微肥。对银杏采叶园,则应以氮肥为主。在江苏泰兴,80年代初根据经验,提出全面推广“斤果斤肥”,但据观察施肥水平仍不高,因当地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有效锌、硼等微量元素含量也少,土壤中可利用养分素偏低,结合土壤肥力状况,以后推广以增氮,补磷钾,添微肥的复合(配方)施肥,氮:磷:钾约为2:1:1,具体用量:每收50kg银杏果应至少施优质猪粪(含水80左右)250500kg,大豆饼2030kg(或尿素35kg),过磷酸钙35kg,氯化钾24kg(或草木灰7.515kg)。在实际应用中,不能少于这个用量,有机 肥、无机肥都要适当增加,特别是结果多时。对于幼树、初挂果树,参照此标准,作适当增减。另外,泰兴市林业站从1994 年起,与江苏省农科院土肥所合作,根据银杏生长发育规律,结合土壤特性,开发出了银杏有机、无机专用复合肥,施用效果很好,正在逐步推广。总之,施肥量是个动态变化的量,随树龄的增长、结种量 的增加而增加。在一定范围内,增加施肥量,能提高产量,但并不是肥越多,产量越高,施肥过多,反而会影响树体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失去平衡,甚至出现肥害。直观判断施肥量的多少,可根据秋季叶色、落叶情况,如秋季(1011月)叶色浓绿,叶形正常,落叶迟,说明树势较强,当年施肥量基本能满足生长发育需要;反之,则用量不足(或者是树势弱,结果过多)。 银杏树什么时候施肥好? 银杏树全年均可施肥(栽植当年除外,不追肥或追肥1次),按季节分为施春肥、夏肥、秋肥、冬肥;按物候期和生长规律分为施长叶肥、长果肥、养体肥;按所施的肥料养分被吸收利用的速度分为基肥和追肥。在银杏的年生长周期中,不同的时间对营养的需要量是不同的。因此,适时施肥对保证银杏的生长发育尤为重要。一般全年至少要施3次肥。 (1)长叶肥。即春季施肥,在地温开始上升、根系活动开始时进行,江苏大约在3月中旬,山东为3月中下旬。泰兴的经验是在“谷雨”前1个月至“谷雨”后半个月,如果去年是结果大年,树势较弱,落叶较早,为促进开花授精,提高座果率,使当年虽是结果小年但产量不低,施肥时间则宜早,应于“谷 雨”前进行。反之,如前一年是结果小年,树势又强,当年花量多、芽质好,要求促进营养生长,不致当年结果过多,施肥时间宜稍迟,应在“谷雨”后进行,使花前养分少一些,有的花就不能结果。这样,有助于克服结果大小年现象,促进生长发育。春季施肥主要是为了解决树体内贮存的养分不足,对银杏枝叶生长的好坏,当年结果数量、质量及花芽分化等均起着重要作用。所以,应施以速效肥,以速效氮为主,适量地配合磷肥,以促进营养生长,使叶片迅速变绿,增强光合作用,提高座果率。采用放射状、环状等土壤施肥方法,施肥量占全年的1020。 (2)长果肥。即夏季施肥,主要是为促进果实膨大,提高果品品质,同时为花芽分化创造条件。一般在5月下旬至7月上旬进行,宜早不宜迟。因为这段时期是枝条和根系第一次旺盛生长高峰期,又是种实旺盛生长高峰期和中种皮骨质化期,同时还是花芽分化期。所以,这时期能否及时供给养分,不仅对当年结果产量、质量有影响,而且关系到明年的花芽多少和产量高低,长果肥除速效氮肥外,应适当增加磷、钾用量,并可增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制巴方法除土壤施肥外,还可进行叶面喷肥。长叶肥和长果肥属于追肥,追肥量占全年的30-40,长果肥用量占20左右,可分2次施用。 (3)基肥和养体肥。施肥时期自采果后至翌年萌芽前,目的主要是保证供给翌年或较长时期银杏所需的基本肥料,改良土壤,提高肥力。施肥越早,效果越好,特别是银杏果采收前后,大量落叶时,土温尚高,根系还处于第二次生长期,伤根容易愈合,利于促进根系生长,也是弥补树体结果所消耗的养分,并为明春储备养分,所以,这次施肥又叫养体肥或谢果肥。 基肥以迟效的有机肥为主,配施磷肥或复合肥。早期的养体肥还应施点速效氮肥或腐熟的粪肥。有机肥可根据各地肥源,选用堆肥、厩肥;饼肥、草塘泥、炉灰等等,及早施用或结合深翻施人土中,使它们在微生物的影响下缓慢分解,供来年整个生长期的营养需要,同时,微生物分解有机质时又能放出大量热量,这对防止冻害将起到良好效果,并能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增强土壤的通气性、透水性。基肥的用量占全年施肥量的6070,施用方法有环状、放射状和条沟,施肥沟可略深一点。以上这3次肥是全年必不可少的,在实际生产中还应根据树势、结果情况、天气状况,酌情增加施肥次数和施肥量,如果结果过多,又遇久雨或久旱,久涝或久渍,或遇银杏超小卷叶蛾为害,芽体脱落、叶色不正常或落叶早等等,均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并且还要立即追施一次肥(适量),加以补救据了解,在全国各银杏产区,除少数银杏园实行集约化管理外,普遍存在着施肥水平不高的现象,施肥量有待提高,配方施肥有待增强。 为什么提倡种植绿肥? 施用绿肥,其效果除具有一般有机肥的优点外,还有以下的特点:一是绿肥产量高,每公顷可产鲜草1.54.5t;二是绿肥组织幼嫩,分解快,肥效显著,新鲜绿肥中含有机质约为1015,尤其土壤偏碱地区,压青改土更为重要;三是有些绿肥作物的根系吸收能力强,能吸收利用难溶性物质;四是有些绿肥根系发达,根量大,穿透力强,且根系残体转化时能聚积腐殖质,可改良土壤;五是豆科绿肥有根瘤菌固氮,可增加土壤中的氮,提高肥力;六是有些绿肥还有其他效益,如固沙、遮荫、保土、除杂草、提供饲料,兼作蜜源和蔬菜等。另外,绿肥易于栽培,成本低,并保证银杏生长有充足的林地,防止被其他间作物占用,做到以地养地。绿肥的种类很多,各地要根据树的大小和生长情况,因地制宜选择适宜的种类,通常有秋播春割翻的冬季绿肥,如苕子、蚕豆、豌豆、紫云英等;有春播夏秋翻的夏季绿肥,如黄豆、绿豆、田菁等;有多年生绿肥,如紫花苜蓿、聚合草、紫穗槐等。绿肥种植时应施用适量磷肥作基肥,以磷增氮,以氮养田。冬绿肥种植宜早,江苏地区一般在秋分前后,南方稍迟。绿肥轮 作可连年丰产。绿肥的鲜草产量及含肥量与割翻时期有关。过早产量低,养分积累不足;过迟因开花结果消耗养分,氮素含量下降,加之茎叶老化,腐烂分解困难,一般都以花期割翻为宜。绿肥施用有埋青和沤制堆肥两种。埋青可与银杏土壤深翻、施肥合并进行,这样较省工,效果又显著。沤制堆肥则将绿肥铡碎,加磷肥和人粪尿充分拌和,加水沤制,然后封泥,促其腐烂。在沤制过程中要常灌水保湿度,以利于加速腐烂分解。 三.水分管理 排水:银杏树在过度潮湿的地方生长不良,不管其他管理措施如何好,明涝暗渍是银杏生产的主要灾害之一。银杏怕涝,根系在积水15cm深连续10天以上,就会引起黄叶、烂根、落叶、落果现象,重者整株死亡,这是因为根在土壤中需要呼吸,在积水的条件下就得不到所需的氧气,不能进行正常呼吸作用所致。如果土壤排水不良,施人的硫酸铵及未腐熟的有机肥就进行无氧呼吸,产生大量有毒物质,这些物质严重影响银杏根及地上部分生长发育。树旦受害,不仅为害当年,而且影响翌年,要经数年才能恢复,造成多年损失,严重的颗粒无收,甚至全株死亡。因此,在地势低洼处,地下水位高的地方要开挖排水沟,特别是雨季,应及时排水。村庄上的银杏要结合村庄建设,实行房、路、沟、树统一规划,综合治理,开挖排水沟,埋设地下管道,严防暗渍。排水的方法:常用的是明沟排水,无论是排除地表径流,还是降低地下水位,均可采用。在平原的银杏园,每两行应开一条排水沟,园四周开深沟,与行间的排水沟相连;水田旁边的银杏树要挖深隔水沟。为便于机械化操作,对行间的排水沟,也可采用暗沟方式,即在50cm以下铺设卵石、煤渣等,排除的水经卵石、煤渣间隙流入深沟排出。山丘坡地的排水,可结合修整树盘、深翻改土,修成水平阶、鱼鳞坑、小梯田等顺沟排除。排水的具体时间,一般掌握在土壤最大持水量时进行,做到雨止田干,无积水。同时,新栽植时,应选地势较高、排水方便的地方。 银杏树生长期内水分需要 银杏是深根性果树,根系多均匀分布,抗旱能力较强。银杏生长过程中忌涝渍,但在一生中,从萌芽、展叶、新梢生长、开花结果到成熟,各个生长发育时期都需要有充足的水分,尤其是新梢生长期,果实膨大期和根系速生期,天气炎热,蒸腾量大,需水则更多。据调查证明,水分供应不足往往是造成枝梢细弱、叶片黄瘦淡薄,甚至出现萎蔫现象或提前落叶,种子干瘪,继而影响来年的产量,所以,在各个生育期,适时适量灌水,对促进树体生长,种子发育,进而对增强树势,提高产量(尤其是采叶园)和改善种子品质都具有重要作用。灌水时期根据银杏生长发育需水情况(从叶片颜色、萎蔫程度判断)、降水和土壤含水量而定,一般当土壤含水量低于田间持水量的6070时就应灌水。我国各主要银杏产区有两头旱(春旱、秋旱)和中间涝(夏季雨水多)的特点,所以,灌水着重在春、秋季。在生产实际中,可根据天气情况、生长发育阶段确定灌水次数和灌水量,一般包括: (1)发芽水。发芽前后至开花前进行,目的是确保发芽、开花和座果的需要,对新梢生长也有促进作用。 (2)花后水。谢花后进行。既满足座果需要,又要满足新梢生长的需水,对水分最为敏感,干旱则生理落果明显。如果天气特别干旱,可连续灌水2次。 (3)果实膨大水。此时正值雨季,一般不需灌水,但在干旱年份仍需灌水,以满足果实膨大和花芽分化的需要。 (4)秋季灌浆水。在银杏果采收前一个月左右灌一次水,能增加粒重,促进灌浆,提高品质,这是泰兴的经验。 (5)越冬水。银杏果采收后至土壤封冻前,目的是增强树体抗寒越冬能力,有利于贮藏养分,常称为“浇冻水”。灌水方法生产上通常分为两种: (1)地面灌水。目前生产上应用最普遍的方法,有漫灌、沟灌、穴灌三种形式。前两种适用于成片园中用机械提水灌溉,根系吸水均匀,但耗水量大,土壤易板结,要及时松土;后一种方法适用于单株人工挑水浇灌,用水较少,湿润面较小。 (2)喷灌。这是集约化管理中提倡运用的灌溉方法,包括喷灌和滴灌。喷灌装置有固定管道喷灌和移动式喷灌两种,其优点是水、省工、保土、保肥,受地势、地形影响小,还可结合进行喷肥喷药,但投资较大。滴灌更加省水,并可用于地面不平整的地区。灌水数量因树冠大小、生长发育阶段、灌水方法、时间及土壤性质而异。树大灌水多,漫灌比喷灌、滴灌需水量多,但原则上都应以水分渗透到根系主要分布层为准,达到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80为宜。灌水时注意不要用盐碱水或已受污染的对人、畜、树有害的水,早春气温较低,土温刚上升,根系活动敏感,要注意水温,宜在近中午水温较高时灌水;伏天漫灌、沟灌则宜在傍晚进行。夏、秋久旱不雨,也不应一次灌水量过大,以防树体内营养水平失去平衡,灌水后要及时松土保墒,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同时,灌水应与施肥、土壤管理等措施密切配合。有肥无水,肥料不易充分发挥作用;有水无肥,树体不能得到充足的营养。 四.不同年龄时期树的管理 一、银杏的生长过程 银杏为雌雄异株树种,从幼苗至雌雄花形成,或第一次结种大约15年左右。这段时间主要进行营养生长。树木尚未形成正常的繁殖器官,习惯上称为幼年期。树木结种的早晚与幼年期的经营管理水平有很大关系,也与经营目的有关。如为获得大量优质木材,就必须较为密集地成片经营,这样的措施使光照减少,结种时间推迟。而以种子生产为目的的,可通过稀植矮化、修剪和改善经营条件等措施,达到提前结果、丰产、稳产的目的。银杏是结种时间和生长时间最长的树种。从树龄的3050年开始,至此后的200300年间,是结种盛期。这一时期产生的经济效益最高。此时,树高可达20m以上,冠幅20m左右,根系深达5m以上。例如,湖南省洞口县大屋乡有一株3500年生的银杏雌树,树高52m,胸径183cm,年产白果700800kg。据调查分析,一般雄性树高,胸径生长均比雌性树为大,说明用材林培育宜选用雄株,生产潜力较大。树高年平均生长量35年生达最高峰,胸径30年生达最高峰。估计材积生长50年后达最高峰。种苗的繁殖方式对结实年龄也有影响,如用实生苗或分蘖苗造林,1520年后才开始结实,而且种子小、产量低,4050年后开始进入结种盛期,通常嫁接苗比实生苗可提前57年结种,经济效益自然相应大大提前获得。 二、银杏幼树的生长 指银杏播种苗和根蘖苗从第四或第五年起,嫁接苗从嫁接成活、长出枝条的第二年起,一直到开始开花结实叶为止的一段时期,均称为幼树期。 (1)实生树和根蘖树的幼树生长高度已达到2m以上,分生一级侧枝46根,形成树冠,生长量逐年增大。树高主平均生长量0.60.8m,最大达1.2m;胸径年平均生长量0.50.7cm,最大达1.0cm。树冠逐年向上延伸,并向水平方向扩展,抽生810个壮枝,二级侧枝逐年增多,树冠成尖塔形至圆锥形,分枝角度5060,骨干枝逐渐形成。如加强土肥水管理56年,并不受人为损伤,此时树高达5.06.5m、胸径56cm的主干通直圆满的幼树,采用分层侧枝嫁接后,供行道树、农田林网和间作用。 (2)嫁接树幼树的生长,嫁接成活后,主要是培养树形和促进花芽形成。树形因主干高矮、接穗的类别和经营目的而有变化。例如,用带健壮顶芽的接穗嫁接或保留原主干行分层侧枝嫁接,即可以形成侧枝分层疏散的长圆锥形以至尖塔形的树冠,主干矮,用不带顶芽的接穗嫁蜂,长成23个主枝,形成方向不同、角度开张的开心形树冠,用12年生苗木在根颈部位嫁接,由于位置效应的作用,长不出主干,植株自然矮化,枝条角度开张。此时期树冠和根系扩展很迅速,成枝率高,枝条生长量大,当年抽梢长度1m以上。因此,要加强土肥水管理,保证根系生长,最大限度地增加树冠的枝叶量,特别是九、十月份,树上保留绿叶的天数越多越好。 三、结实树的生长 (一)初结实树的生长 从第一次结实到大量结实时为止,树龄1630年(实生树),或嫁接后510年(嫁接树)。骨干枝的生长势仍保持旺盛趋势,中、下部枝开始逐渐减小。根系仍迅速向外扩展,以吸收更多的水分和养分,树冠也逐年加大,直立枝条增多,特别是光照不足的情况下。此时期是培养树体、提高结实潜力的关键时期,除加强施用基肥量外,要按树体生长特征,施用配方肥,使林木吸收到足够的氮、磷、钾和有关的微量元素,以保证根系和树冠的继续扩展;注意培养骨干枝和短枝,使长枝的年生长量达到50cm以上,营养长枝与结实长枝的数量之比为1:1。还要注意培养内膛结实枝,增加内膛透光量,防止内膛枝早衰,结实部位外移。不能贪结实多,要控制人工授粉量。 (二)盛实树的生长 实生树30300年,管理好的树株到500余年。除主枝前端的二、三根枝条和隐芽萌发枝条仍为骨干枝,每年向外延伸外,枝条中、下部的营养枝延伸减弱,枝端的顶芽形成短枝,其它枝条的芽也能形成短枝,开花结实。这些枝条是单轴延生,每年一段,柔软,下垂如柳条的下挂枝。生长这种下挂枝的母枝称下挂母枝条或轴枝,随着结实盛期的延长,下挂枝的数目越来越多。此时期的发枝率、枝条粗壮程度、短枝数量、连续结实能力和产量都处于高峰期,树高和胸径的生长却很缓慢。此时期极易损伤树体,消耗营养过多,而又得不到足够的补偿,树势衰颓或缩短盛实期,提早进入衰老期。要勤施肥、勤浇水,及时防治病虫害,控制人工授粉量,有计划地更新枝条。对于立地较差的大树,要扩穴换土,施基肥,并适当控制结实量。 四、衰老树的生长 银杏300500年生以后,产量大幅度下降,种核变小,结实短枝大量枯死,新生短枝数量越来越少,骨干枝中、下部棵部位加大,外围枝条大量下垂、干枯,主干和大侧枝的隐芽萌发抽生枝条,能开花结实,但是也较衰弱。主干或大侧枝木质部腐朽、中空,大枝条折断,树冠残缺,根系也大量死亡。但是管理好,可以大大延长银杏生长年限。陕西省镇巴县有株1300多年的银杏树,每年可结白果900kg,最多的一年采收了1500kg。四川西部贡嘎山有株3000多年的银杏树,树高30多m,胸围12m,枝叶繁茂,每年仍然结果累累。湖南省洞口县大屋乡有株3500年的银杏树,好的年份可结种750kg。说明银杏是经济寿命很长的树,没有任何果树可以与之相比。全国现有的50万株成龄银杏,总产量约为500万kg,平均单株产量不足10kg。究其原因有;一是经营管理技术水平一般较低;二是立地条件一般较差。二者单独作用或共同作用导致树势衰弱,引起减产。因此,做好衰老树的更新复壮工作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对衰老树的复壮,主要是要落实各种常规丰产技术措施,加强管理。其重点是: (一)增肥地力,复壮树势 老龄银杏树之所以树势衰弱,关键在于根系生长减退,吸收能力差,难以满足结种和营养生长的需要。或立地质量差,土壤瘠薄,养分供应严重不足。为此必须深翻改土,增施肥料。盛种期树,年株需增施土杂肥500kg以上,并配施3050kg复合肥。山地种植的银杏园,重点要修筑水土保持工程,防止降水流失,加深熟土层,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创造有利的根系生长条件。在土壤深翻时,尚需剪截老根,促新根萌发,增强吸收水肥的能力,为恢复树势,提高产量打好基础。 (二)合理修剪,更新树冠除水、肥不足之外,衰老银杏树冠内膛枝条纤细、干枯、光秃是产量不高的主要原因。这就需要通过更新修剪,增加冠内透光度,促进树势恢复,产量回升。某些空缺枝条的部位,可在该处隐芽上0.5cm处,刻伤以刺激萌发新枝。锯去35cm粗的干枯、光秃、病虫严重危害枝,也能促使当年萌发新枝。在修剪时,要从预期形成的树冠的整体出发,注意各骨干枝的从属关系,层间距离。使中间主导枝头高于主侧枝,确保新发枝条生长的均衡。在树冠得到更新的同时,形成有利于结果的树形。更新修剪通常较重,可以锯掉部分侧枝、主枝,甚至必要时锯去全部树冠。凡是大的剪口和锯口,都应涂以接蜡 (或油漆),以防伤口龟裂,或积存雨水而腐烂。树冠更新以一次完成为好。这样对树体刺激重,抽枝多,而生长整齐,便于培养选择骨干枝,迅速形成和扩大树冠,及早恢复树势,否则发枝很少,长势又弱,易被原有大枝压抑,甚或不发枝,达不到更新改造树冠的目的,更谈不上丰产的目标。 (三)利用根蘖全树更新 银杏树干如已全部腐烂,或树冠残缺严重,产量极少,无培育价值者,可在秋末或春初,齐地平伐,使树根蘖萌发和迅速生长。当年生苗可达1.5m左右,夏季选留1个,在根颈处培土堆,并用支架保护,防止风折毁坏。这种苗可以得到原有根系足量的水分、养分供应,生长要比新栽苗快得多,有一定的利用价值。 (四)填补树洞,阻止干腐 银杏老树树干,常因机械损伤,火烧形成伤口,由这些伤口引起的腐朽,时间一长就会形成大小、深浅、形状各异的树洞。鸟类常在内栖息,会使腐朽加快。如不及时用水泥填补,任其发展就会导致减产,甚至全树死亡。填补好树洞,加强水、肥等综合管理措施,方能实现高产、稳产、优质、高效。五.花果种实的管理 现代果品生产的主要目的是获得优质、高产的商品种实。加强种实的商品性状和价值;增加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实现优质、丰产、稳产和壮树的重要技术环节。花果管理主要指用于花和种实上的各项技术措施。在生产实践中既包括生长期的花果管理技术,又包括种实采后的商品化处理。 一、银杏采种园丰产形态评价指标 银杏园是否能高产、稳产,树势是否健旺,经营管理措施是否正确,都是经营管理者经常想知道的问题。这就必须建立一套评价的指标体系,否则就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根据各地经验可以采用以下指标进行衡量;长枝生长量,可以说明营养生长的强弱,是树势强弱甲指标,生长量大者树势强,反之树势弱。丰产园的标准是;初种,长枝平均生长量在50cm以上,为树势强;盛种期,在35cm以上,为树势强,低于该指标者为树势弱。枝类比例,是衡量树体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平衡状态的指标。初种期营养生长枝与结种枝的比例为l:1左右;盛种中期为2:3;盛种末期为2:1均较合理。发枝指数,即2年生枝上抽生的新梢长在30cm以上的条数。一般初种期的枝平均34条;盛种期45条为丰产树。这就是说,种植园不能缺株,而且每株树冠要丰满。短枝坐种数,即结种短枝上着生种子的能力,平均值一般23粒,内膛与外围结种均匀。短枝着生叶片数,这是判断树势是否健旺的指标,一般每个短枝上要着生68枚叶片。叶片数少于该数,说明树势较弱。短枝连续结种能力,这是判断树体是否连续结种的指标。一般短枝枝龄达2530年仍能结种。结种枝指数,即已结种短枝占适龄短枝的比例,一般要求达到60以上。单位投影面积结种量,即平均每平方米树冠结种量,这是判断树体是否丰产的重要指标,一般要求每平方米树冠投影结种在2kg以上。树枝开张度,第二、三层主枝与主干夹角(分枝角)50,而且主枝分布均匀。主、侧枝从属关系分明。短枝结种能力,2年生长枝条即能形成短枝次年结种,34年生的短枝开始大量结种,为结种能力强。 二、促花促实措施 当嫁接幼树长到第3年或第4年时,要采取一系列促花、促实措施。 (一)摘心 在亚热带,5月中旬是新梢生长旺期,进行摘心(即把梢端顶芽和叶掐去23cra),可以抽生两条粗壮枝条,或改变枝梢角度。在5月下旬摘心,不再分生新梢,摘心以下的第一个侧芽,长出新叶。在6月上中旬摘心,摘心以下部位形成一个粗壮饱满的大侧芽,其它侧芽亦较饱满。在暖温带,则在5月下旬,枝条长度1520cm时摘心,能抽生枝条和叶。6月上旬摘心,促进侧芽生长发育,不发枝。据郯城县的试验。摘心促花的效果较低,成花株数只有8。 (二)环剥 对旺盛生长不结实的林木,在大枝(干)上剥去一圈树皮,截断树冠流向根系的养分,在枝条上停留时间长,促进开花结实,这种措施,叫做环剥。具体做法是,选定适宜部位,用快刀在枝(干)上横割二刀,其宽度为0.51.5cm,约为枝(干)直径的11019(直径5cm以下者为19)。过窄极易愈合,不起环剥的作用;过宽则长期不能愈合,环剥部位以上的枝(干)枯死。环剥时不能伤及木质部,切口要平齐。直径10cm以上的枝(干),在环剥时,不要整圈剥下,可保留围径的1030树皮不环剥,便于护养树体。环剥后立即用涂有消毒液的塑料薄膜包上,两头扎紧。在黄河中下游,银杏环剥的时间为5月底至6月底,树势过旺的单株,可环剥两次。第一年环剥无效果者,第二年继续环剥。树势中庸的不结实树,一年环剥一次。树势弱的植株和已结实的植株不环剥,只加强肥水管理和夏季摘心(在枝条生长后期)。据郯城的试验,环剥促花的效果为1840(各系号不一致)。环剥应在晴天进行。一年环剥,23年内有效。 (三)倒贴皮 环剥时将环剥下来的树皮上下位置颠倒,又贴在环剥口上,再用涂有杀菌液的塑料薄膜包好,两头扎紧。时间与环剥同时。只要切口整齐,愈合较快。倒贴皮的促花效果较显著,据郯城的试验,成花株数达92。应当注意的是,剥不能过于频繁,环剥口不宜太宽,否则损伤树体很严重,大枝枯死,破坏树形,短期内不能培养起来,要严格控制。加强肥水管理,养护树体仍是主要措施。环剥后,根蘖苗萌发,应及时清除。 (四)拉枝 有些嫁接树的长枝,虽然着生的位置适宜,但是,有的生长过旺,不开花结实,有的方向不适宜。可用绳子系住,另一端固定在地上,将这类枝条拉到需要的方向,或是向下弯曲,角度6070,促使花芽形成。有的枝条方向相近,可以用木棍撑开,使二者向不同方向生长。拉枝适宜的时期为5月下旬至6月中旬,宜在中午1214时进行,此时枝条发软,不易折断或劈裂。 三、提高坐果率的措施 坐果率是形成产量的重要因素,而落花、落果是造成产量低的重要原因之一。造成落花、落果原因有:贮藏养分不足;花芽质量差,授粉受精不良。各地银杏园引起落花、落果的原因较为复杂,因此,必须具体分析实际情况,抓住主要原因,制定相应措施,才能有效地提高坐果率,其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加强综合管理,提高树体营养水平良好的肥水管理条件,合理的树体结构和及时防治病虫害,是保证树体正常生长发育、增加树体贮藏养分积累,改善花器发育状况,提高坐果率的基础措施。 (二)合理修枝 银杏的结种短枝一般粗度为0.5cm以上。弱细的短枝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