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水刺加固.ppt_第1页
第五章水刺加固.ppt_第2页
第五章水刺加固.ppt_第3页
第五章水刺加固.ppt_第4页
第五章水刺加固.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水刺加固原理 第四节水刺工艺与产品性能 水刺加固原理 重点 非织造布 Nonwoven 第五章水刺加固工艺与原理 第三节水刺工艺过程与设备 书85 99页 用许多极细的高压水流对纤网进行垂直喷射 使纤网因部分纤维相互缠结而得到加固 它是这种非织造布加固方法或产品的名称 水刺法非织造布 又称 射流喷网法 无针针刺法 喷水成布法 水力缠结法 水力喷射法 非织造布 Nonwoven 第五章水刺加固工艺与原理 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 85年工业化生产 一 发展和现状 非织造布纤网加固方法的发展 第一代包括 针刺法 缝编法 化学粘合法第二代包括 热轧法 纺粘法第三代包括 水刺法 超声波法等 94年海南欣龙无纺布厂引进第一条水刺生产线 至2003年底达到70余条生产线 二 生产及产品特点与用途 1 特点 1 所用纤维范围广 2 纤维柔性缠结 不易被损伤 产品强力高 3 产品卫生性好 无污染 用后可回收利用 4 产品外观 性能最接近传统纺织品 应用面广 5 产品有良好的手感 柔软性 悬垂性 透气性 高吸湿性 6 可与多种材料组合 制成复合基布或材料等 7 生产流程长 占地面积大 设备复杂 水质要求高 能耗大 医疗卫生保健用 2 主要用途 二 生产及产品特点与用途 个人卫生用 居家用 服装用 休闲旅行体育用 工业产业用 当多股 高压集束的极细水流垂直射向纤网后 一部分水被直接吸入滚筒内腔 另一部分水穿过纤网后冲击到托持网帘上 产生复杂的多向反射水流 它们又再次射向纤网 这些直射和反射动作的组合形成对纤网不同方向的搅动 使纤网中的纤维做无规则运动 纤维之间产生穿插 缠结和抱合 从而使纤网得到加固 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湿态非织造布 基本工作原理 示意图 一 常见水刺法工艺流程 B 纤维原料 开松混和 梳理 杂乱成网 预湿 正反水刺 脱水 烘燥 后整理 卷取水处理循环系统 A 纤维原料 开松混和 梳理 交叉铺网 牵伸 预湿 正反水刺 脱水 烘燥 后整理 卷取 水处理循环系统 非织造布 第五章 第三节水刺工艺过程与设备 水刺非织造布生产线示意图 水刺法工艺流程 非织造布 第五章 第三节水刺工艺过程与设备 1 纤维成网 纤网定量 一般卫生材料为 25 80 g m2厚的可达300g m2纯棉纤网 不低于30g m2 一 常见水刺法工艺流程 非织造布 第五章 第三节水刺工艺过程与设备 2 预湿 目的 压实蓬松纤网 排除纤网中空气 使纤网能有效吸收水射流能量 方式 1 双网夹持式 2 带孔滚筒与输网帘夹持式 非织造布 第五章 第三节水刺工艺过程与设备 1 双网夹持式 非织造布 第五章 第三节水刺工艺过程与设备 可减少纤网意外伸长 有效压缩 润湿蓬松纤网 2 带孔滚筒与输网帘夹持式 能迅速 充分润湿纤网 但控制 压缩效果不如双网夹持式 非织造布 第五章 第三节水刺工艺过程与设备 3 水刺加固方式 1 平板 平网 水刺加固 特点 机构简练 维护保养方便 占地面积大 水射流反弹作用没有转鼓强 导辊传动方式不适合高速 非织造布 第五章 第三节水刺工艺过程与设备 2 转鼓水刺加固 特点 设备占地面积小 纤网缠结效果好 不适合加工不同外观效果产品 非织造布 第五章 第三节水刺工艺过程与设备 转鼓水刺加固 非织造布 第五章 第三节水刺工艺过程与设备 3 转鼓与平网相结合的水刺加固 扬长避短 发挥各自的优势 通常先为转鼓式 最后为平网式 非织造布 第五章 第三节水刺工艺过程与设备 4 脱水 目的 1 及时除去纤网中的滞留水 以免影响下道水刺时的缠结效果 2 有利于降低烘燥能耗 脱水箱 均利用真空吸水 非织造布 第五章 第三节水刺工艺过程与设备 5 烘燥 主要方式 烘缸式烘燥 热风穿透式烘燥 常采用 非织造布 第五章 第三节水刺工艺过程与设备 烘缸式烘燥 由多组烘缸组成 间歇式烘干 干燥效率较低 多组烘缸分段控温 产品表面平整 非织造布 第五章 第三节水刺工艺过程与设备 热风穿透式烘燥 特点 烘燥效率高 产品柔软 外观结构保持性较好 结构形式 单鼓双鼓多鼓 非织造布 第五章 第三节水刺工艺过程与设备 二 对纤维 纤网和工艺用水的要求 1 对纤维的要求 1 弹性模量低 棉 粘胶 涤纶 芳纶 2 纤维细 一般1 3 1 67dtex 3 长度适中 一般20 60mm 4 卷曲度适当 5 纤维光洁适当 应根据产品的使用性能和降低加工成本考虑选择合适的纤维 非织造布 第五章 第三节水刺工艺过程与设备 2 对纤网的要求 可以干法成网 梳理 气流 铺叠 也可湿法成网 还可以是纺丝成网或熔喷成网 纤网定量一般为 20 200 g m2 非织造布 第五章 第三节水刺工艺过程与设备 3 对工艺用水的要求 清洁 干净 软水 少含金属离子 特别是钙离子及其它杂质 pH值 6 5 7 5 非织造布 第五章 第三节水刺工艺过程与设备 三 水刺加固的工艺要求 1 水刺装置 长的矩形中空梁 梁的下方是一根长形薄钢片 其上开有1 3排相隔间距很小的细孔 1 水刺头的结构 非织造布 第五章 第三节水刺工艺过程与设备 JETLACE2000水刺加固系统的水刺头 非织造布 第五章 第三节水刺工艺过程与设备 Fleissner公司Aquajet水刺加固系统的水刺头 一般开孔数 单排 8 24孔 cm 双排 16 36孔 cm 三排 24 48孔 cm 喷水孔孔径与排列 喷水孔直径 0 08 0 15 mm双排间距 1 2mm 非织造布 第五章 第三节水刺工艺过程与设备 2 水刺头数与水压 正反两面配置 每个水刺头水压均可单独调节 常见配置 四上 四下 五上 五下 常用压力 3 15Mpa 压力由后至前逐步增加 多为低 高 低 非织造布 第五章 第三节水刺工艺过程与设备 3 水刺头的排列方式 平面 平网 式 水刺头在一个平面 下面托持网帘也是平面运动 非织造布 第五章 第三节水刺工艺过程与设备 圆周 圆网 式 水刺头沿着一个托持吸风 负压 滚筒排列 非织造布 第五章 第三节水刺工艺过程与设备 2 输网帘 托网帘 重要功能 1 输送和托持纤网 2 有效滤水 并有利于水柱的反弹 3 不同的编织结构 形成不同产品外观 非织造布 第五章 第三节水刺工艺过程与设备 各种托网帘结构 非织造布 第五章 第三节水刺工艺过程与设备 各种托网帘结构 非织造布 第五章 第三节水刺工艺过程与设备 托网帘结构与纤网外观结构效果 非织造布 第五章 第三节水刺工艺过程与设备 托网帘结构与纤网外观结构效果 非织造布 第五章 第三节水刺工艺过程与设备 水刺非织造材料的各种外观结构效果 非织造布 第五章 第三节水刺工艺过程与设备 3 水过滤循环处理系统 主要由水的过滤 循环 增压 回收等装置组成 非织造布 第五章 第三节水刺工艺过程与设备 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 1 纤维强度 材料强度 2 弯曲模量 纤维缠结 3 细度 纤维缠结 4 长度 纤维缠结 5 扁平截面比园截面有更好的纤维缠结效果6 纤维卷曲度 水刺时纤维缠结度 产品蓬松度 强度 7 油剂不利于水过滤 二 成网方式成网方式不同 产品的纵横强力比不同 非织造布 第五章 第四节水刺工艺与产品性能 产品强度 一 纤维原料对工艺和产品性能的影响 三 水刺工艺参数的影响 1 水刺压力水压 水刺头数量 产品强度 水压超过一定范围后 产品强度增加趋于平缓 水压 水流量 产品网眼清晰 2 水刺距离 材料强度 3 喷水孔直径 排列密度 产品外观 4 水刺装置排列方式圆周式比平板式的产品最终横向强力 30 40 5 生产速度 产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