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A B C D B 2 A B C D E D 3 0 1 2 1P 0 2 00 2 000 22 0 00 2 2 0 00 2 2 0 00 2 4 R 0 0 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闭合曲面上各点电场强度都为零时 曲面内一定没有电荷 闭合曲面上各点电场强度都为零时 曲面内电荷的代数和必定为零 闭合曲面的电通量为零时 曲面上各点的电场强度必定为零 闭合曲面的电通量不为零时 曲面上任意一点的电场强度都不可能为零 判断下列说法正确与否 电场强度为零的点 电势也一定为零 电场强度不为零的点 电势也一定不为零 电势为零的点 电场强度也一定为零 电势在某一区域为常量 则电场强度在该区域内必定为零 电场强度相等的区域内 电势必定处处相等 两条无限长平行带电直导线相距为 均匀带有等量异号电荷 电荷线密度为求两 导线构成的平面上任一点的电场强度 设该点到其中一线的垂直距离为 求每一根 导线上单位长度导线受到另一根导线上电荷的电场力 解 设两根导线在点产生的电场分别用和表示 如图所示 其中 所以 按照场强叠加原理可得 设和分别表示正 负带电导线单位长度所受的电场力 则有 设在半径为的球体内 其电荷为球对称分布 电荷体密度为 为一常量 试分别用高斯定理和电场叠加原理求电场强度与的关系 r x EE Ei x Ei rx P EEEi xrx r i x rx FF FEri r FEri r FF Rr Rrkr k r O P x x r E E l l pe l pe ll pepe l pe l l pe l l pe r r ll vv vvvv vvvv v vv vvvvvv vv g v v 2 由此可知 二力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这一对导线相互吸引 解法由于电荷呈球对称分布 所以分析得出电场的分布亦呈球对称分布 选任意半径为的 同心球面为高斯面 有 在球体内 所以由高斯定理有 所以球体内的场强分布为 在球体外 所以由高斯定理有 所以球体外的场强分布为 解法 利用电场叠加法 将带电球体分割成无数多个同心带电球壳 球壳的带电量为 由上述分析 在球体内 1 r 2 4 0 4 0 2 0 4 0 0 4 2 4 0 2 4 0 4 0 2 0 4 0 0 4 2 4 2 0 4 4 0 2 2 4 0 rESdE S RrkrdrrkrdVq rr i i S q SdE kr rE r rkr ERr RrkRdrrkrdVq RR i i S q SdE kR rE r r r kR ERr drrkrdVdq Rr p ppr e e p p e ppr e e p p e pr rr rr r r rr r r 0 2 0 2 0 2 0 44 4 0 2 4 0 2 0 4 0 2 0 2 0 44 4 2 0 4 4 0 5 0 2 0 0 e s e s s ps ps pe e s e s e s e s e s rrrrvr r rrr r 电势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一圆盘半径为 圆盘均匀带电 电荷面密度为 试求 轴线上的电势分布 根据电场强度和电势梯度的关系求电场分布 计 算离盘心处的电势和电场强度 解 如图 将带电圆盘分割成一组半径不同的同心带电细圆环 则任一带电细圆环带电 量为 其在中心轴线上一点的电势为 则整个带电圆盘在点的总电势为 由可得中心轴线上任一点的场强为 将带入 中的和的表达式中 得 两个很长的共轴圆柱面 带有等量异号电荷 两者的 电势差为 求 圆柱面单位长度上带有多少电荷 处的电场强度 解 由于电荷分布在无限长同轴圆柱面上 所以电场强度必定沿轴线对称分布 因此选 半径为 长度为 的同轴圆柱面为高斯面 根据高斯定理有 当 有 所以两圆柱面间的场强为 由此可得两圆柱面间电势差为 解得 将及带入中 得 或 答案 不带电的导体球内含有两个球形空腔 两空腔中心分别有一点电荷 导体球外 距导体球较远的 处还有一个点电荷 如图所示 试求点电荷 各受多大的电场 力 rl i S q SdE i q rlE RrRlqi r E R R rdEU R R R R U r r E r E q EV d qq EV dd EV qq EV dR qbqc qdqbqcqd O R d q 0 0 2 21 0 2 1 2 0 12 ln 2 2 1 8 1 2 120 101 2ln 2 C m 2 m05 0 0 2 7557 2 0 V m 7560 V m 0 0 4 2 00 44 0 0 2 00 44 A 2 A r e e p l pe l pe l pel l pe l pe l pe pepe pepe rr r r g 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 如图所示 将一个电量为的点电荷放在一个半径为的不带电的导体球附近 点电荷 距导体球心为 设无穷远处为零电势 则在导体球心点有 1 A B C D qR dO 解 根据导体静电平衡时电荷分布的规律可知 空腔内点电荷的电场线终止于空腔内表面的 感应电荷 而它们在导体外表面的感应电荷可以近似看作均匀分布 因而可以近似看作 均匀带电球对点电荷施加作用力 所以 点电荷与导体外表面感应电荷在球形空腔内激发的电场为零 点电荷 处于球形 空腔的中心 空腔内表面感应电荷均匀分布 所以点电荷 受到的作用力均为零 在一半径为的金属球外面套有一个同心的金属球壳已知球壳的内 外半 径分别为 设球带有总电荷0 1 0 8C 球壳 B带有总电荷 2 0 1 0 8 C 1 求球壳内 外表面上所带的电荷以及球和球壳的电势 2 将球 壳接地 然后断开 再把金属球接地 求金属球和球壳内 外表面上所带的电荷 以及球和球壳的电势 解 1 根据静电感应和静电平衡时 导体表面电荷分布规律可知 电荷0 1 0 8C均 匀分布在球的表面 球壳内表面感应出 0 1 0 8C 外表面带电荷 0 1 0 8C 电荷在导体表面均匀分布 由电势叠加原理可得 球的电势为 球壳的电势为 2 导体接地 表明导体与大地等电势 而大地电势通常取为零 球壳接地后 其外表面的电荷与大地中和 球壳内表面带电 断开球壳的接地后 球接地 意味着此时球与大地等电势 电势为零 电势的变化必将引起电荷的重新分布 重新达到新的静电平衡 设此时球带电 则由静电平衡特性可知球壳 B 内表面感应电荷 外表面带电荷 因此有 A 2 0 4 A 3 1 6 0cm 2 8 0cm3 10 0cm 3 3 3 5 3 302010 106 5 444 V 3 30 105 4 4 V qd r qq qF cb dd qdqbqc qbqc RBB RRAQAQB BAB BAAB AB QA ABQAQBQA A R QQ R Q R Q V BAAA A B R QQ V BA B BQAB AA AqA qAqAQA pe pepepe pe 0 444 302010 8 313221 21 1012 2C 2 30 1092 7 4 V 8 1012 2C 8 1088 0C 4 R 3 26mmd 0 50m 22 00 ln 11 2 00 121052 5 lnln 00 F 5 0 10m 1 0 10m1 5cm 15cm25cm1 5cm15cm25cm3 R Qq R q R q V AAAA A A RRRRRR QRR q A A B R qQ V AA B B A q B AA Qq x R xd Rx P xdx EEE R Rd dx xdx EdxU Rd R Rd R R d R RdU C RQ r dr DErV RR d O x x P pepepe pe l pe l pe l pe l pe l pepel e s ll 解得球的带电量为 球壳的电势为 球壳内表面带电为 球壳外表面带电为 两输电线 其导线半径为 两线中心间距为 导线位于地面上空很高 处 因而大地影响可以忽略 求输电线单位长度的电容 解 设两根输电线单位长度的电量为 将原点选在左边 导线的轴线上 轴通过两输电线轴线并与之垂直 则在两 轴线组成的平面上 区域内 距原点为处的 点的场强为 由此可得两输电线间的电势差为 因此 输电线单位长度的电容为 如图所示 半径的导体球带有电荷0 1 0 8C 导体外有两层均匀介质 一 层介质的 5 厚度 另一层介质为空气 充满其余空间 求 离球心 处的和 离球心 处的 极化电荷面密度 解 带电导体球上的自由电荷均匀分布在导体球的表面 电介质的极化电荷也均匀分布在介 质的球形界面上 因而介质内的电场是球对称分布的 因此取半径为的同心球面为高斯面 则由高斯定理可得 时 该点在导体球内 则 时 该点在介质层内 5 则 时 该点在介质层内 5 则 时 该点在空气层内 则 取无穷远为电势零点 选过场点的一条电场线为积分路径 则由电势定义可得 处的电势为 处的电势为 处的电势为 r rR rD ED R rR dQrD r Q E r Q D r rR dQrD r Q E r Q D r rr ED r r r Q E r Q D r r r r r Q E r Q D r rr r r Q E r Q D rr r r Q dr r Q ldEV rr r dR Q dR Q r Q l d E l d EV rr dR dR r r dR Q dR Q R Q l d E l d EV rr dR dR R 04 2 1 0 0 11 2 3 4 2 0 3 2 3 4 4 1 5cm 0 0 11 2 15cm V m100 8 4 C m105 3 4 2 2 0 2 28 2 2 2 2 15cm V m100 8 4 C m105 3 4 2 2 0 2 28 2 2 2 3 25cm 0 V m104 1 4 C m103 1 4 3 2 0 3 28 2 2 3 2 3 25cm V360 44 0 2 0 33 33 2 15cm V480 4 44 0020 322 2 1 5cm V540 4 44 000 321 p p epep p pep e epep e epep ee pep pepe peepeepe peepeepe rr rrrr rrrr 3 0 2 0 4 1 1 28 2 C m106 1 4 1 2 0 4 1 1 28 2 C m104 6 4 1 6 1 0 10cm2 1 0cm 12 V m100 3 6 1 00 2 25 0max mC1066 2 2 0max 2 2 21 0 1 0 max 0 2 2 2 1 0 2 0 2 1 2 1 J m1076 5ln2 2 1 2 4 1 2 22 10 2 2 2 1 0 2 1 均匀介质的极化电荷分布在介质界面上 因空气的电容率 其极化电荷可忽略 故在介质的外表面有 在介质内表面有 介质球壳内 外表面的极化电荷面密度虽然不同 但是两表面极化电荷的总量还是等量异号 的 有一半径为的长直导线 外面套有内半径为的共轴导体圆筒 导线 与圆筒间为空气 略去边缘效应 求 导线表面最大电荷面密度 沿轴线单位长度 的最大电场能量 提示 空气的击穿电场强度为 解 由于只有当空气中的电场强度 空气才不会被击穿 并且在导线表面附近 电场强度最大 由此即可以求出的极限值 设长直导线上单位长度的电荷为 则导线表面附近的电场强度为 所以 导线表面最大电荷面密度为 由上述分析可得 此时导线与圆筒间各点的电场强度为 其他 所以有 沿轴线单位长度的最大电场能量为 ee pe e ee pe e s pe e ee pe e s s l e s pe l es pel pe l ee pepep dR Q EP r r nrn dR Q P r r n R Q EP r r nrn R Q P r r n RR b E b EE R E b E b RE RrRE r R r E bm E bme E r R Ew R R ERrdrE r R rdrwdVwW b R R b V e V ee 7 212 1 00 2 0 2 2 0 22 1 2 2 0 2 2 2 0 2 2 一平行板空气电容器 极板面积为 极板间距为 充电至带电量为后与电源断开 然后用力缓缓地把两极板间距拉开到 求 电容器能量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历史加速度讲解
- 走进天文馆年月日课件
- 走进化工世界课件
- 2024年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过关检测试卷含答案详解【轻巧夺冠】
- 2024-2025学年度燃气职业技能鉴定考前冲刺试卷含答案详解【巩固】
- 自贡企业安全生产培训课件
- 自行车运动课件
- 2023年度临床执业医师复习提分资料及参考答案详解(巩固)
- 2024-2025学年度科尔沁艺术职业学院单招《语文》考试综合练习含完整答案详解(典优)
- 饲料安全与卫生课件
- 煤矿安全规程2025版解读
- 监狱公选面试题库及答案
- 尿培养的采集
- 具有法律效应的还款协议书6篇
- 东航空乘英语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5绿植租赁协议(简易版)
- T-AOPA0062-2024电动航空器电推进系统动力电机控制器技术规范
- 《三级工学一体化师资培训》课件-第四课:教学活动策划
- 2024年一级建造师《民航机场工程管理与实务》真题及答案
- 2025年全国企业员工全面质量管理知识竞赛题及参考答案
- 2025年秋季开学典礼诗歌朗诵稿:纪念抗战胜利八十周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