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原理 1-2 章.doc_第1页
政治经济学原理 1-2 章.doc_第2页
政治经济学原理 1-2 章.doc_第3页
政治经济学原理 1-2 章.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政治经济学原理 1-2 章第一章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1. 人类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P6A.家庭关系B.生产关系 C.宗教关系 D.政治关系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产生于( )P5A17世纪中叶B18世纪中叶 C19世纪中叶 D20世纪中叶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P6A.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B.社会生产力及其发展规律C.经济体制及经济运行方式D.社会资源的配置方式4.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地继承了( )P5A.德国古典哲学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C.法国空想社会主义 D.法国唯物主义5.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 )P9A为两个对立阶级的利益服务的 B为某几个阶级的利益服务的C为各个阶级的共同利益服务的 D具有鲜明的阶级性的科学6. 古典政治经济学在英国是由()A.威廉配第完成的B.凯恩斯完成的C.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完成的D.西斯蒙第和普鲁东完成的7. 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在( )A15世纪中叶产生的B16世纪中叶产生的C17世纪中叶产生的D19世纪中叶产生的8.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产生于( )A17世纪中叶B18世纪中叶 C19世纪中叶D20世纪中叶9.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地继承了()A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科学因素B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的科学因素C小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科学因素D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科学因素10. 世纪中期创立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着重研究( )A封建主义生产关系 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C社会主义生产关系D共产主义生产关系1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的理论基石是( )A. 分工学说 B. 货币学说 C. 资本积累学说D. 剩余价值学说12. 政治经济学是( )A.为各阶级共同利益服务的 B.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C.为无产阶级利益服务的 D.具有鲜明阶级性的科学13. 人类社会中最基本的关系是( )A.政治关系 B.家庭关系 C.宗教关系D.经济关系14.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政治经济学主要研究()A奴隶社会经济 B封建社会经济 C资本主义社会经济D社会主义社会经济15. 在经济学说史上出现过的小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有()A西斯蒙第 B普鲁东 C马尔萨斯 D萨伊 E巴师夏16.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A社会生产力 B社会生产关系 C社会经济基础D上层建筑17. 下列属于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代表人物的是( )A威廉配第 B萨伊 C西斯蒙第D普鲁东第二章 物质资料的生产和社会生产方式单选:1.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 ) P12A.阶级关系 B.生产关系 C.社会生产力 D.物质资料生产2. 在社会生产总过程的四个环节中,起主导和决定作用的是( )P20A.生产 B.分配 C.交换 D.消费3.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存在的客观条件是( )P26A.资本主义经济制度B.社会主义经济制度C.商品经济D.社会生产4. 生产力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P15A.劳动者B.劳动资料 C.劳动对象 D.生产资料5. 生产资料是生产过程中的( )P14A劳动者的劳动和劳动资料的总和 B劳动者的劳动和劳动对象的总和C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总和 D劳动者的劳动、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总和6. 生产力中物的因素是指( )P15A.经济规律B.劳动力 C.生产资料D.生产关系7. 按照经济规律办事是指人们( )P25A.不会违背客观经济规律B.在经济规律面前无能为力C.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余地D.必须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8.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P23A.体现一种社会形态生产关系的特有本质 B.体现几种社会形态生产关系的共同本质C.决定各个社会形态生产关系的区别 D.决定人类社会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发展9. 原始社会末期出现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是指( )P17A.畜牧部落和其他原始部落之间的分工 B.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C.商业和农业的分工D.商业和手工业的分工10.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 )P12A.政治关系 B.家庭关系 C.物质资料生产 D.文化艺术生产11. 经济规律赖以产生的经济条件主要是( )P25A由一定社会生产关系决定的生产力水平 B在一定生产力基础上形成的社会生产关系C由一定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的分配关系 D在一定经济时期人们的劳动交换方式12. 经济规律既然是在一定的客观经济条件基础上产生和发生作用的,那么()A.不存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所共有的经济规律B.不存在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都发生作用的经济规律C.可以存在几种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 D.不存在某种社会形态特有的经济规律13. 劳动对象是指( )A人们用来传导劳动的物件 B人们把劳动加于其上的东西C劳动过程中各种必要的物质条件 D劳动过程中除生产工具以外的其他要素14. 决定一个社会生产发展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的经济规律是( )A社会生产力发展规律 B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C该社会的基本经济规律 D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15. 生产力中最根本的力量是( )A劳动者 B生产工具 C劳动对象D劳动资料16. 劳动资料中最主要的是( )A原料和材料B道路和土地 C生产工具D厂房和仓库17. 农场的劳动资料包括()A土地 B种子 C道路D仓库 E农业机械18. 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关系中,最根本的方面是()A生产关系 B新的生产关系代替旧的生产关系C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D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19. 在一切社会形态中都存在并起作用的经济规律是()A价值规律B剩余价值规律C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D按劳分配规律20. 生产力中最根本的力量是()A科学技术 B生产工 C劳动者 D劳动对象21. 人的主观能动性与经济规律的关系是()A人可以创造经济规律 B人可以改造经济规律C人无法把握经济规律 D人可以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22. 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 )A物质资料的消费B物质资料的生产C物质资料的交换D物质资料的分配23. 生产力中物的因素是指( )A劳动对象 B劳动工具C生产资料D劳动资料24. 生产力的发展状况集中表现为( )A生产工具的发展B管理水平的改善C劳动者素质的提高D劳动者积极性的发挥25. 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是指( )A农业与手工业的分工B畜牧业与农业的分工C商业与农业的分工D商业与手工业的分工26. 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区别之一是( )A前者是客观存在的,后者是人们主观创造的B后者是客观存在的,前者是人们主观创造的C前者一般是长久不变的,后者是经常变化的 D后者一般是长久不变的,前者大多数不是长久不变的27. 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是()A劳动者的技 B劳动资料 C劳动对象D生产工具28. 在几个社会形态中都存在并发生作用的经济规律是()A价值规律B剩余价值规律C按劳分配规律D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29. 广义的生产关系包括()A 政治关系 B直接生产过程中的关系C分配关系 D交换关系 E消费关系30. 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意味着人们( )A只能接受经济规律的摆布 B无法改变经济规律作用的后果C认识和不认识经济规律都一样 D必须按经济规律办事才能实现自己的目的31. 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是( )A互不相干的四个独立过程 B相互平行的四个过程C社会生产总过程中相互联系的四个环节 D以消费为主导组成的总过程32. 原始社会解体和奴隶社会形成初期出现的第三次社会大分工,产生了( )A.工人阶层 B.商人阶层 C.农民阶层 D.手工业者阶层33. 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 )A.社会分工 B.商品交换 C.物质资料生产D.生产社会化34. 在社会生产总过程的四个环节中,起主导、决定作用的是( )A.生产 B.分配 C.交换 D.消费35. 划分经济发展时期的主要标志是( )A. 自然资源 B. 生产资料 C. 劳动者的劳动D. 生产工具36.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 )A.生产关系 B.商品 C.生产方式D.物质资料生产37. 在社会生产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 )A.劳动资料B.生产力 C.劳动对象D.生产关系38. 劳动资料中最主要的是()A劳动技术 B生产工具 C容器D生产场所39. 任何社会再生产所包含的两方面内容是()A简单再生产 B扩大再生产 C物质资料再生产 D价值再生产 E生产关系再生产40. 在社会生产总过程中,起着主导和决定作用的环节是()A生产 B分配 C交换D消费41.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结合,构成社会的()A经济基础 B上层建筑 C生产方式D意识形态42. 生产力中最根本的力量是( )A生产资料 B劳动者 C劳动对象D资本43. 在一个社会形态的经济规律体系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P27A.基本经济规律B.一般经济规律C.共有经济规律 D.商品经济规律多选:1. 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有( )P13A.劳动者的劳动 B.劳动方法 C.劳动对象 D.劳动资料 E.劳动组合2. 生产力( )P14A.是社会生产中最活跃和最革命的因素 B.总是经常处在发展变化中C.体现着人和自然的关系 D.包括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E.发展的状况集中体现在生产工具的发展与变化上3. 社会生产总过程内部的四个环节包括( )P20A.生产B.分配 C.交换D.消费 E.协作4. 任何一个社会形态的经济规律体系都包括( )P27A.共有的经济规律B.特有的经济规律 C.基本经济规律 D.价值规律 E.剩余价值规律5. 人们对经济规律的主观能动作用表现在能够( )P25A.改造经济规律 B.利用经济规律 C.废除经济规律 D.制定经济规 E.认识经济规律6. 劳动过程必须具备的简单要素有( )A劳动分工 B劳动协作 C劳动者的劳动 D劳动资料 E劳动对象7.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概括地说表现在( )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B.生产力的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C.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部分质变 D.生产力决定着旧的生产关系被新的生产关系所代替E.生产力决定着生产关系所能变化的程度8. 劳动资料的内容包括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A生产工具 B各种容器 C原材料D燃料、辅助材料 E厂房、仓库等9. 社会生产总过程中所形成的生产关系体系是指( )A生产关系 B分配关系 C交换关系D消费关系 E信贷关系10. 任何社会的劳动过程都必须具有的基本要素是( )A劳动者的劳动 B科学技术C劳动资料D经营管理E劳动对象11. 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意味着( )A.经济规律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B.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无能为力C人们必须尊重经济规律 D人们可废除、改造和制定经济规律 E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12.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