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小说阅读复习(第一课时).ppt_第1页
2017年高考小说阅读复习(第一课时).ppt_第2页
2017年高考小说阅读复习(第一课时).ppt_第3页
2017年高考小说阅读复习(第一课时).ppt_第4页
2017年高考小说阅读复习(第一课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7年高考小说阅读复习 小说整体阅读 一 考纲解读 考试大纲 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要求是 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 了解小说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 阅读文学作品注重审美体验 感受形象 品味语言 领悟内涵 分析艺术表现力 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 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1 分析综合C 1 分析作品结构 概括作品主题 2 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2 鉴赏评价D 1 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 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2 欣赏作品的形象 赏析作品的内涵 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3 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3 探究F 1 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 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2 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3 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考情把脉 二 近三年全国新课标卷考查情况 2016年全国新课标卷考查情况 三 小说的基本知识1 小说的三要素 人物 情节 环境 人物 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人的形象 人物与事件是文艺作品中的重要因素 人物一般地说是组成艺术形象的主体 核心 叙事性文艺作品大多是通过对人物和人物的活动及其相互关系的描写来刻画人物性格 塑造人物形象和揭示生活意义 展现人生理想的 情节 是叙事性文学作品内容构成的要素之一 它是指叙事作品中表现人物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系列生活事件的发展过程 它是由一系列展示人物性格 表现人物与人物 人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具体事件构成 一般包括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等部分 有的还有序幕和尾声 按照因果逻辑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情节 应当体现出人物行为之间的冲突 环境 指文艺作品中典型人物所生活的 形成其性格并驱使其行动的特定社会环境 即主人公和周围人物所形成和辐射出来的具体关系 习惯上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2 小说的主题也叫 主题思想 文艺作品中所蕴含的中心思想 是作品内容的主体和核心 狭义 指作者在说明问题 发表主张或反映社会生活现象时 通过文章或作品的全部内容表达出的基本观点 广义 指题材概念 是社会生活或现象的某一方面 如改革主题 战争主题等 3 环境 情节 人物和主题之间的关系四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关联 就其中一个角度命题时往往要把四个方面都考虑进去 A 正面描写 B 侧面描写 C 细节描写 1 人物 小说三要素 2 情节 3 环境 A 开端 引起矛盾冲突的第一个事件 B 发展 矛盾冲突逐步展开 逐步激化 达到高潮前的这段过程 C 高潮 矛盾冲突尖锐 紧张 决定矛盾双方命运 事件成败和发展前景 D 结局 高潮之后的结果 A 自然环境 人物活动的地点 时间 季节 气候以及景物 B 社会环境 人物的身份 地位 成长的历史背景 小说读什么1 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感知情节 2 塑造的人物的性格特点是什么 分析人物形象 3 这个故事发生的特殊环境是什么 了解背景 4 表现了什么主题 把握作品主题 5 通过哪些写作方法塑造人物 突出主题的 艺术特色 四 小说阅读的基本要领 2 阅读后先明确四点 切分层次 理清情节 关注描写 认识人物 分析环境 明确作用 联系多方 获取主旨 精读P140 141 1 快速精阅读 10分钟1000字两三遍 阅读文章时边阅读边圈点勾画重要信息 关键语句 4 树立文本意识 答案要从文章中来 6 答题思路要清晰 用语要准确 不写错别字 能分点作答的尽量分点 标出 3 审题要细致深入 既要关注问题 也要关注分值 5 答案组织要点面结合 阅读示例 驼背 P141 战争 第一步 切分层次 理清情节 1 通过快速阅读小说 可知小说的线索是 围绕这一线索 小说大致有以下情节 开端 发展 高潮 这样处理的作用是 第二步 关注描写 认识人物 小说在塑造人物上 直接描写人物性格特点的部分较少 多是通过 来描写的 如 第三步 分析环境 明确作用 故事发生的地点是 发生的时间是 这一个典型环境 揭示了 第四步 联系多方 获取主旨 联系小说塑造的人物 他们生活的典型环境 可以看出这篇小说意在展示 战争 美 迈尔尼1941年9月 我在伦敦被炸伤 住进了医院 我的军旅生涯就此黯然结束 我对自己很失望 对这场战争也很失望 一天深夜 我想给一位朋友打电话 接线生把我的电话接到了一位妇女的电话线上 她当时也正准备跟别人通话 我是格罗斯文诺8829 我听见她对接线生说 我要的是汉姆普斯特的号码 你接错了 那个倒霉蛋并不想跟我通话 哦 我想是 我忙插嘴 她的声音很柔和 也很清晰 我立刻喜欢上了它 我们相互致歉后 挂上了话筒 可是两分钟后 我又拨通了她的号码 也许是命中注定我们要通话 我们在电话中交谈了20多分钟 你干吗三更半夜找人说话呢 她问 我跟她说了原因 然后反问 那么你呢 她说她老母亲睡不好觉 她常常深夜打电话与她聊聊天 之后我们又谈了谈彼此正在读的几本书 还有这场战争 最后我说 我有好多年没这样畅快地跟人说话了 是吗 好了 就到这里吧 晚安 祝你做个好梦 她说 第二天整整一天 我老在想昨晚的对话情形 想她的机智 大方 热情和幽默感 当然还有那悦耳的口音 那么富有魅力 像乐曲一样老在我的脑海里回旋 到了晚上 我兼职什么也看不进 午夜时 格罗斯文诺8823老在我脑海里闪现 我实在难以忍受 颤抖着拨了那个号码 电话线彼端的铃声刚响 就马上被人接起来 哈罗 是我 我说 真对不起 打扰你了 我们继续谈昨晚的话题 行吗 没说行还是不行 她立即谈起了巴尔扎克的小说 贝姨 不到两分钟 我们就相互开起玩笑 好像是多年的至交 这次我们谈了45分钟 午夜时光和相互的不认识 打破了两人初交时的拘谨 我们提议彼此介绍一下各自的身份 可是她婉言谢绝了 她说这会把事情全弄糟 不过她留下了我的电话号码 我一再许诺为她保留 直到战争结束 于是她说了一些她的情况 17岁时她嫁给一个自己不喜欢的男人 以后一直分居 她今年36岁 唯一的儿子在前不久的一次空袭中被炸死了 年仅18岁 他是她的一切 她常常跟他说话 好像他还活着 她形容他像朝霞一样美 就跟她自己一样 于是她给我留下了一幅美丽的肖像 我说她一定很美 她笑了 问道 你怎么知道的 我们越来越相互依赖 什么都谈 我们在大部分话题上看法相似 包括对战争的看法 我们开始读同样的书 以增加谈话的情趣 每天夜晚 不管多晚 我们都要通一次话 如果哪天我因事出城 没能通话 她就会埋怨说她那天晚上寂寞得辗转难眠 随着时间的推移 我愈来愈渴望见到她 我有时吓唬她说我要找辆出租车立刻奔到她跟前 可是她不允许 她说如果我们相见后发现彼此并不相爱 她会死掉的 整整12个月 我是在期待中度过的 我们的爱情虽然近在咫尺 却绕过了狂暴的感情波澜 正平稳地驶向永恒的彼岸 通话的魅力胜过了秋波和拥抱 一天晚上 我刚从乡间赶回伦敦 就连忙拿起话筒拨她的号码 一阵嘶哑的尖叫声代替了往日那清脆悦耳的银铃声 我顿时感到一阵晕眩 这意味着那条电话线出了故障或者被拆除了 第二天仍旧是嘶哑的尖叫 我找到接线生 请求他们帮我查查格罗斯文诺8829的地址 起先他们不理睬我 因为我说不出她的名字 后来一位富有同情心的接线小姐答应帮我查查 当然可以 她说 你好像很焦急 是吗 嗯 这个号码所属的那片区域前天夜里挨了炸弹 号码主人叫 谢谢 我说 别说了 请你别说了 我放下了话筒 沈东子译 有删改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 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 小说以 1941年9月 我在伦敦被炸伤 开头 不仅是为了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更是为了强调这是作者的一段亲身经历 B 我有好多年没这样畅快地跟人说话了 话中有话 既委婉地表达了 我 对女主人公的喜爱之情 又为两人进一步交往作了铺垫 C 得知事情真相时 我 只说了句 别说了 请你别说了 就放下了话筒 这看似不合常情的表现 背后传达的却是难以言说的悲哀 D 接线生的失误让两人相识 心灵的需要让他们相恋 无情的轰炸让他们永别 小说情节既外 又在情理之中 设计自然而精巧 E 小说不仅描写了战时一对普通恋人的悲欢离合 也以真实的笔触 描绘了一幅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画卷 表现了民众的必胜信念 2 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有哪些性格特点 请简要分析 6分 3 小说以 电话 为枢纽连接人物 安排情节 这样处理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6分 4 小说写的只是战争中的一个小故事 却用了 战争 这样一个大题目 你认为这样处理合适吗 请结合全文 谈谈你的观点 8分 2 大方热情 机智幽默 懂得及时化解生活矛盾 乐观向上 热爱生活 战争和不幸都不能阻止她对美好生活和爱情的追求 善良真诚 理性克制 有责任感 关心母亲 思念儿子 真诚待 我 喜爱读书 待人礼貌 爱与作者谈论书籍 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 题目要求分析女主人公的性格特点 但文章中直接描写其性格特点的部分较少 多是通过男主人公的叙述来描写的 如直接夸赞女主人公机制大方热情幽默等 因此多留意男主人公对女主人公的叙述和评价部分还有女主人公的表现即可 3 一个电话将两人命运连在一起 偶然与必然交错 凸显了战争背景 强化了戏剧性情节 主人公言行主要通过电话聊天呈现出来 便于透露人物心声 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 电话交流的限制性给小说留下较多空白 丰富了人物与主题的想象空间 考察物象的作用 即为枢纽 就起到贯穿全文的线索作用 因为 电话 连接了两人 文中使用的语言描写就更多一些 便于刻画人物形象 表现人物性格 在内容表达上更自由 考点是探讨作者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能力层级为探究F 4 观点一 合适 小故事冠以大题目 对比鲜明 强化了艺术张力 战争是故事发生的契机与悲剧的根源 是小说构思的基础 小说写的虽是爱情故事 但主题却是对战争的 失望 与反思 观点二 不合适 故事冠以大题目 故作高深 不符合写作的一般原则 小说的艺术感染力源自战争中的爱情 而不是战争 小说情节设置以小人物的坚强与不幸为主干 战争知识引起情节变化的背景 考查标题的作用 小说的技巧 首先要注意答题模式 应先表明态度 然后再陈述理由 题干的表述已经给出了暗示 小故事 战争 大题目 这是对比的写法 突出了战争的残酷 考点是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