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试卷2(下).pdf_第1页
化工原理试卷2(下).pdf_第2页
化工原理试卷2(下).pdf_第3页
化工原理试卷2(下).pdf_第4页
化工原理试卷2(下).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 1 页页 共共 7 页页 A卷卷 密 封 线 2010 2011 学年学年 第第 2 学期学期 化工原理化工原理 下册下册 课程考试试卷课程考试试卷 A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注意 1 本试卷共 6 页 2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一一 选择题选择题 12 小题小题 共共 25 分分 1 2分分 吸收速率主要取决于通过双膜的扩散速度 要提高气液吸收效果 则要 D A 增加气膜和液膜厚度 B 减少气膜厚度和增加液膜厚度 C 增加气膜厚度和减少液膜厚度 D 减少气膜和液膜厚度 2 2分分 传质通量NA等于扩散通量JA的充要条件是 B A 单向扩散 B 等摩尔相互扩散 C 涡流扩散 D 定态扩散 3 2分分 只要组分在气相中的分压 B 液相中该组分的平衡分压 解吸就会继续进 行 直至达到一个新的平衡为止 A 大于 B 小于 C 等于 D 不等于 4 2 分分 为提高吸收系数以强化吸收过程 对气膜控制过程 应采取 C 对液膜 控制过程 应采取 D A 升高温度 增加总压 减少气流速度 B 降低温度 减小总压 增加气流速度 C 降低温度 增加总压 增加气流速度 D 适当升高温度 增加吸收剂用量及湍 动程度 5 3分分 用纯溶剂逆流吸收混合气中的溶质 相平衡符合亨利定律 当入塔气体浓 度y1上升 仍属低浓度范围 而其他入塔条件不变 则气体出塔浓度y2和吸收率 D A y2 B y2 C y2 D y2 不变 6 2分分 塔顶和进料操作条件不变 易挥发组分回收率不变 设计精馏塔时 用直 接蒸汽加热釜液与用间接蒸汽加热相比 残液组成xW B A 增大 B 减少 C 不变 D 不确定 7 2 分分 在常压下苯的沸点为 80 1 环己烷的沸点为 80 73 欲使此两组分混合 液得到充分分离 则宜采用 C A 恒沸精馏 B 普通精馏 C 萃取精馏 D 水蒸气精馏 8 2 分分 若某精馏塔操作回流比低于其原设计的最小回流比 则该塔能否操作 C A 能 B 不能 C 虽能 但产品组成达不到设计值 D 这种提法不正确 9 2 分分 选用溶剂进行萃取操作时 其必要条件是 C 第第 2 页页 共共 7 页页 A卷卷 A 分配系数 1 A k B 萃取相含量 A y萃余相含量 A x C 选择性系数1 D 分配系数1 B k 10 2 分分 在 B S 完全不互溶的多级逆流萃取塔操作中 原用纯溶剂 现改用再生 溶剂 zA 0 其他条件不变 则对操作的影响是 B A 萃余液组成 也称萃余分率 不变 B 萃余相含量增加 C 萃取相含量减小 D 萃余分率减小 11 2分分 物料含自由水分和平衡水分的相对多少取决于 D A 物料含结合水分的多少 B 物料含非结合水分的多少 C 干燥介质的温度 D 干燥介质的相对湿度 12 2分分 材质相同的木板和锯木屑 在相同的干燥介质条件下 临界湿含量前者 A 后者 A 大于 B 小于 C 等于 D 不一定 二二 填空题填空题 2 小题小题 共共 6 分分 1 4 分分 填料吸收塔内 用清水逆流吸收混合气体中的溶质 A 操作条件下体系的 相平衡常数 m 为 3 进塔气体浓度为 0 05 摩尔比 当操作液气比为 4 时 出塔气体的极 限浓度为 0 当操作液气比为 2 时 出塔液体的极限浓度为 0 0167 2 2 分分 已知精馏段操作线方程为 24 075 0 xy 则该塔的操作回流比为 3 0 塔顶产品浓度 xD为 0 96 三三 判断判断题题 4 题题 共共 4 分分 对者对者在括号内在括号内打打 错者打错者打 1 1 分分 空气相对湿度等于其湿度与相同温度下的饱和湿度之比 2 1 分分 在湿空气性质图中 利用湿空气的湿度和露点温度 可以查得湿空气的其 他性质参数 3 1 分分 在恒定干燥条件下 某物料的临界含水量为 0 2kg 水 kg 干料 现将该物料 的含水量从 0 5 kg 水 kg 干料干燥到 0 1kg 水 kg 干料 则干燥终了时物料的表面温度将大 于空气的湿球温度 4 1 分分 对流干燥中为去除物料中的结合水分 提高空气的温度和流速 可以提高 干燥速率 分析如下 空气相对湿度 622 0 622 0 sts wtw s w ppp ppp p p 故 不正确 一定湿度 必对应唯一露点 因此湿度和露点中只有 1 个是独立变量 也不能确定湿空气的状态 故 也不正确 物料从 0 5 kg 水 kg 干料 干燥到 0 1 kg 水 kg 干料 需经历恒速干燥和 第第 3 页页 共共 7 页页 A卷卷 密 封 线 降速干燥两个阶段 在恒速段 湿物料表面的温度等于空气的湿球温度 而在降速干燥 段 物料表面的温度将由 tw上升至 2 故 正确 虽然提高空气的温度可降低相对湿 度 对除去部分结合水分似乎有利 提高空气的流速 似乎可提高传热效果 但是 要 除去湿物料中的结合水分 其干燥速率主要由湿物料内部水分的扩散迁移所控制 此时 采取增加空气温度和流速的措施并非明智之举 故 也不正确 四四 图解题图解题 先先分析分析后后图解图解 15 分分 1 8 分分 某吸收塔由于某种原因其内部液相发生了空间上的不均匀流动 如短路 其 作用相当于附图 1 所示的外部流动 试定性绘出该吸收塔的操作线 并从设计和操作角 度分别讨论空间上的不均匀流动对吸收过程的影响 提示 设计时 y1 y2不变 操作时 H 不变 附图 1 分析如下 从设计的角度出发 因气相组成 y1 y2不变 不均匀流动造成传质推动力 下降 为维持 y2不变 可通过增加塔高来实现 得到的结果如图 b 所示 若从操作的 角度出发 反向流动造成传质推动力下降 因塔高 H 不变 必将导致 y2上升 x1下降 得到的结果如图 c 所示 2 7 分分 一精馏塔在某工况下的操作线如图 2 所示 现维持 F xF q D 不变而增大回流比 R 则精馏段的液气比 L V 变大 提馏段的液气比 VL 变小 xD 变大 xW 变小 变大 变 小 不变 不确定 并试绘出新工况下的操作线 分析如下 增大 R 即 1 RRVL增大 从 而精馏段分离能力增大 即 xD变大 又DRV 1 增大 FqVV 1 亦增大 再根据DFW 不变 得出VWVL 1 减小 即提馏段分离能 力增大 亦即 xW变小 固有图解 2 第第 4 页页 共共 7 页页 A卷卷 五五 计算题计算题 50 分分 1 15 分分 某填料吸收塔用含溶质 x2 0 0002 的溶剂逆流吸收混合气中的可溶组分 采用液气比是 3 气体入口摩尔分数 y1 0 01 回收率可达 0 90 已知物系的平衡关 系为 y 2x 今因解吸不良使吸收剂入口摩尔分数 x2升至 0 00035 试求 1 可溶组分的回收率下降至多少 10 分 2 液相出塔摩尔分数升高至多少 5 分 解 1 要求回收率 实际上是要求取 y2 对于本题 因新旧两种工况下的 G L pt T 不变 故 Kya 不变 亦即 HOG不变 故有 OGOG HH OGOG NN 且SS 3 分 本题有两种方法求 y2 方法一方法一 用 NOG公式一或利用 P37 图 9 11 求解 y2 公式一 S mxy mxy S S N 22 21 OG 1ln 1 1 根据 OGOG NN 和SS 得 22 21 22 21 xmy xmy mxy mxy 00128 0 00035 02 00035 0201 0 0002 02001 0 0002 0201 0 2 2 y y 5 分 872 0 121 yyy 2 分 方法方法二二 用 NOG公式二求解 y2 公式二 22 11 22 11 OG ln 1 1 ln 1 1 xmy xmy Smxy mxy S N 根据 OGOG NN 和SS 得 22 11 22 11 xmy xmy mxy mxy 3 分 原工况下 0032 00002 0 3 01 090 0 2 21 1 x L yyG x 1 分 新工况下 00035 0 3 01 0 2 2 21 1 y x L yyG x 1 分 00128 0 00035 02 00035 03 01 0 201 0 0002 02001 0 0032 0201 0 2 2 2 y y y 第第 5 页页 共共 7 页页 A卷卷 密 封 线 2 液相出塔摩尔分数 00326 000035 0 3 00128 001 0 00035 0 3 01 0 2 1 y x 5 分 2 15 分分 有如图 3 的精馏流程 以回收二元理想混合物中的易挥发组分 A 塔 和 塔 的回流比都是 3 加料 回流均为饱和液体 已知 xF 0 6 xD 0 9 xB 0 3 xT 0 5 均为摩尔分数 F 100kmol h 整个流程可使易挥发组分 A 的回收率达 90 试 求 1 塔 的塔釜蒸发量 2 写出塔 中间段 F 和 T 之间 的操作线方程 解 1 塔 的塔釜蒸发量 对双塔作总衡算求取采出液量 D 和 W 和 xW 15 0 40 9 0606 0100 kmol h4060100 kmol h60 9 0 6 01009 0 DF W D F W DxFx x DFW x Fx D D 和 W 和 xW各 1 分 共 3 分 对塔 作衡算求取 B 和 T BT BT BxDxTxFx BDTF 3 09 0605 06 0100 60100 BDTF 解得 kmol h70 B kmol h30 T B 和 T 各 2 分 共 4 分 塔 塔釜蒸发量 对塔 而言 进料液亦为饱和液体 1 q 于是 kmol h1200304 1 1 1 22 BqTRBqVV 3 分 2 塔 中间段的操作线方程 在塔 中间段 F 和 T 之间 所在的截面至塔顶作物料衡算有 kmol h280100603 11 FRDqFLL kmol h240 1 1 1 DRFqVV 2 分 mDmF xLDxyVFx 111 025 017 1 240 6 01009 060 240 280 11 1 1 mm FD mm xx V FxDx x V L y 3 分 3 10 分分 某混合液含溶质 A 为 50 溶质 B 为 50 用纯溶剂进行单级萃取 物 图 3 双塔组合精馏 第第 6 页页 共共 7 页页 A卷卷 系的相平衡关系如图 4 所示 试求 1 在多大溶剂比下操作所获得的萃取液浓度最高 此时萃余液中溶质的组成为多少 2 与此对应的溶质 A 的分配系数和选择性系数为多 少 3 此萃取操作的溶剂比范围 解 1 萃取液浓度最高时的溶剂比 根据 xF确定 F 的位置 连接 FS 过 S 点作溶解度曲线的切线 SE 并延长至与 AB 线相交 得最大萃取液的组成 88 0 maxA y 1 分 过E点作AB的平行线与辅助曲线相交 于点 H 再过 H 点作 AS 线的平行线与溶解度 曲线相交于点 R 连接 E R 得最大萃取液组 成下所对应的平衡联结线 ER 1 分 联 S R 并将 SR 线延伸至与 AB 边相 交 得满足该条件下的萃余率 即24 0 A x 1 分 42 0 8 35 1 15 MS MF F S 2 分 2 溶质 A 的分配系数和选择性系数 87 1 23 0 43 0 RA EA A x y k 1 5 分 2 23 24 01 24 0 88 01 88 0 BA BA xx yy 1 5 分 3 溶剂比范围 12 0 5 45 5 5 KS KF min F S 1 分 64 3 11 40 LS LF max F S 1 分 4 10 分分 某湿物料用热空气进行干燥 湿物料的处理量为 2000kg h 初始含水量 为 15 要求干燥产品的含水量为 0 6 湿基 所用空气的初始温度为 20 湿度为 0 03kg 水 kg 干气 预热至 120 若干燥过程可视为理想干燥过程 为保证热效率不 低于 60 试求 空气的出口温度为多少 所需绝干空气量为多少 kg h 提示 理 想干燥过程的热效率 t1 t2 t1 t0 图 4 单级萃取 第第 7 页页 共共 7 页页 A卷卷 密 封 线 解 物料干燥过程中蒸发的水量为 h kg74 289 006 01 006 015 0 2000 1 2 21 1 GW 2 分 由于干空气用量 12 HH W L 因此还要先求出空气离开干燥器的湿度 H2 因为是理想干燥过程 根据其干燥器的热效率可计算出空气离开干燥器的温度 t2 C606 0 20120 120 2 2 01 21 t t tt tt 3 分 又该干燥过程可视为理想干燥过程 有 I1 I2 即 22 249260 88 101 1 03 02492120 03 08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