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中的“诗书礼乐”.doc_第1页
国学经典中的“诗书礼乐”.doc_第2页
国学经典中的“诗书礼乐”.doc_第3页
国学经典中的“诗书礼乐”.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学经典中的“诗书礼乐” 乐正崇四术,立四教,顺先王诗、书、礼、乐以造士。春秋教以礼、乐,冬夏教以诗、书。礼记王制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 广博易良,乐教也;洁静精微,易教也; 恭俭庄敬,礼 教也; 属辞比事,春秋教也 。故诗之失,愚;书之失,诬;乐之失,奢;易之失,贼;礼之失,烦;春秋之失, 乱。礼记经解故礼以道其志,乐以和其声,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礼乐刑政,其极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离。合情饰貌者礼乐之事也。礼义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下和矣;好恶著,则贤不肖别矣。刑禁暴,爵举贤,则政均矣。仁以爱之,义以正之,如此,则民治行矣。乐由中出,礼自外作。乐由中出故静,礼自外作故文。大乐必易,大礼必简。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揖让而治天下者,礼乐之谓也。礼记乐记天子不论先圣王之德,不知国君畜民之道,不见礼义之正,不察应事之礼,不博古之典传,不闲於威仪之数,诗书礼乐无经,学业不法,凡是其属,太师之任也。大戴礼记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论语季氏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 。庄子天下孔子曰:“六艺于治一也。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神化,春秋以义。”史记滑稽列传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史记经所以有五何?经,常也。有五常之道,故曰五经:乐仁、书义、礼礼、易智、诗信也。人情有五性,怀五常,不能自成,是以圣人象天五常之道而明之,以教人成其德也。白虎通卷八“贤师良友在其侧,诗书礼乐陈于前,弃而为不善者,鲜矣。说苑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毛诗序卫将军文子问于子贡曰:“吾闻孔子之施教也,先之以诗、书,而道之以孝悌,说之以仁义,观之以礼乐,然后成之以文德。盖入室升堂者七十有余人,其孰为贤”子贡对以不知。孔子家语一曰易,以纪阴阳变化。二曰书,以纪帝王遗范。三曰诗,以纪兴衰诵叹。四曰礼,以纪文物体制。五曰乐,以纪声容律度。六曰春秋,以纪行事褒贬。七曰孝经,以纪天经地义。八曰论语,以纪先圣微言。旧唐书经籍志 甲部为经诗书礼乐,定自孔子,发明章句,始于子夏。朱彝尊文水县卜子祠堂记诗以言志,礼以立身,乃学者之所必学。诗之为教也,所以从来远矣。盖人性情之发,不能无所寄托,而诗则处于境而宣于言者也。篇末必引诗以咏叹之,亦以见古人之斯须不离乎诗也。礼之系于人也大矣,诚为范身之具,而兴行起化之原也。动容中礼而天德备矣,治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