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排烟系统.ppt_第1页
防排烟系统.ppt_第2页
防排烟系统.ppt_第3页
防排烟系统.ppt_第4页
防排烟系统.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防排烟系统 主要内容 一 概念二 机械排烟系统的作用 组成及工作原理三 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系统的作用 组成及工作原理 教学目标 1 掌握排烟系统的概念 组成2 掌握防烟系统的概念 组成3 掌握防排烟系统的作用4 了解防排烟系统的工作原理5 了解防排烟系统设置要求 国家标准 一 概念 1 防排烟系统 是指建筑内的用以防止火灾烟气蔓延扩大的防烟系统和排烟系统的总称 2 防烟系统 是指采用机械加压送风方式或自然通风方式 防止建筑物发生火灾时烟气进入疏散通道和避难场所等区域的系统 3 排烟系统 是指采用机械排烟方式或自然排烟方式 将烟气排至建筑物外的系统 4 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系统 是指对建筑的楼梯间 前室及其它需要被保护区域采用机械送风 使该区域形成正压 防止烟气进入的系统 5 机械排烟系统 是指采用排烟风机将烟气排至建筑物外的系统 二 机械排烟系统 1 机械排烟系统作用2 机械排烟系统设置范围3 机械排烟方式和系统组成 1 机械排烟系统作用 机械排烟方式一般都是利用排风机把着火区域中产生的高温烟气通过排烟口强制排至室外 为受灾人员的疏散和物资财产的转移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创造条件 2 机械排烟系统设置范围 1 高层建筑面积超过100m2 非高层公共建筑中建筑面积大于300m2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上房间 2 总建筑面积大于200m2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或一个房间建筑面积大于50m2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下 半地下建筑或地下室 半地下室 3 长度超过20m的疏散走道 多层建筑中的公寓 通廊式居住建筑长度大于40m的地上疏散走道 4 多层建筑设置在一 二 三层且房间建筑面积大于200m2 或设置在四层及四层以上或地下 半地下的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 高层建筑内设置在首层或二 三层以及设置在地下一层的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 5 非高层建筑及高度大于24m的单层公共建筑中 建筑占地面积大于1000m的地上丙类仓库 6 汽车库 3 机械排烟方式和系统组成 机械排烟方式可分为 局部排烟方式集中排烟方式 机械排烟方式 根据补风形式的不同 机械排烟又可分为两种方式 3 机械排烟方式和系统组成 1 排烟风机 3 排烟口 4 进 送 风口 5 门 6 走廊 7 火源 8 火灾室 机械排烟 自然进风 机械排烟方式 根据补风形式的不同 机械排烟又可分为两种方式 3 机械排烟方式和系统组成 机械排烟 机械通风 1 排烟风机 2 通风机 3 排烟口 4 进 送 风口 5 门 6 走廊 7 火源 8 火灾室 机械排烟系统组成 挡烟构件排烟口防火排烟阀门排烟道排烟风机排烟出口等 3 机械排烟方式和系统组成 划分防烟分区的目的 是防止烟气的扩散 防烟分区的划分 主要是采用挡烟垂壁 挡烟梁或者挡烟隔墙等措施来实现 以满足人员安全疏散和消防扑救的需要 避免造成不应有的伤亡事故 3 机械排烟方式和系统组成 防烟分区划分 划分防烟分区应注意以下几点 凡需要设置排烟设施的走道 房间 不包括净空高度超过 m的房间 应采用挡烟垂壁 隔墙或从顶棚下突出不小于 cm 地下室不小于 cm 的梁划分防烟分区 每个防烟分区的面积不宜超过 00 且防烟分区不应跨越防火分区 3 机械排烟方式和系统组成 防烟分区划分 3 机械排烟方式和系统组成 防烟分区划分 如图 a 所示 当建筑物净空较高时 宜采用固定式的挡烟垂壁 如图 所示 活动挡烟垂壁应由感烟控测器控制 或与排烟口联动 或受消防控制中心控制 但同时应能就地手动控制 固定式挡烟垂壁 活动式挡烟垂壁 3 机械排烟方式和系统组成 防烟分区划分 挡烟隔墙示意图 挡烟梁示意图 排烟口的种类排烟口有板式和多叶式两种 1 板式排烟口 如图所示 板式排烟口的开关形式为单横轴旋转式 其手动方式为远距离操作装置 3 机械排烟方式和系统组成 排烟口 2 多叶式排烟口 如图所示 多叶式排烟口的开关形式为多横轴旋转式 其手动方式为就地操作和远距离操作两种 排烟口 3 机械排烟方式和系统组成 排烟口 3 机械排烟方式和系统组成 排烟口至最远点水平距离 排烟防火阀 3 机械排烟方式和系统组成 排烟风机 排烟风机可采用普通钢制离心通风机 3 机械排烟方式和系统组成 排烟风机 消防排烟轴流风机消防排烟轴流风机在烟气温度280 时 可连续运行30min以上 150 可长时间连续运行 可配单速或双速电机 满足平时排风和消防时高温排烟的目的 3 机械排烟方式和系统组成 二 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系统 1 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系统的作用2 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系统的工作原理3 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系统的适用范围4 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系统的组成与设置 1 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系统的作用 1 为安全疏散创造有利条件 2 为消防扑救创造有利条件 3 可控制火势蔓延扩大 减少烟害造成的财产损失 1 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系统由三方面构成 对加压空间的送风加压空间的漏风非加压部分的排泄 2 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系统的工作原理 2 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系统的工作原理 2 为保证疏散通道不受烟气侵害使人员安全疏散 发生火灾时 从安全角度出发 建筑内可分为四个安全区 第一类安全区为防烟楼梯间 避难层 第二类安全区为防烟楼梯间前室 消防电梯间 前室或合用前室 第三类安全区为走道 第四类安全区为房间 2 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系统的工作原理 3 现代建筑的房间起火引起火灾时 一般的疏散通路为 房间 走廊 楼梯间前室 楼梯间 室外 而起火房间中所产生的烟气的主要扩散流动路线是 房间 走廊 楼梯间前室 楼梯间 上部各楼层 室外 防止烟气侵入作为疏散通道的走廊 楼梯间及其前室 以确保有一个安全可靠 畅通无阻的疏散通道和安全疏散所需的时间 这是建筑物进行防排烟工程设计的根本任务 2 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系统的工作原理 2 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系统的工作原理 4 依据上述原则 加压送风时应使防烟楼梯间压力 前室压力 走道压力 房间压力 2 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系统的工作原理 a 走道排烟 前室加压送风 楼梯间加压送风 2 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系统的工作原理 b 走道排烟 前室加压送风 楼梯间自然排烟 楼梯间靠外墙 3 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系统的适用范围 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防烟楼梯间及前室示意图 3 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系统的适用范围 封闭楼梯间 3 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系统的适用范围 根据相关国家标准规定 下列部位应设置独立的机械加压送风的防烟设施 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防烟楼梯间 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 采用自然排烟措施的防烟楼梯间 其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前室 封闭避难层 间 避难走道的前室 4 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系统的组成与设置 组成 送风口 送风管道 防火阀 送风机和防烟部位 楼梯间 前室或合用前室 以及风机控制柜等组成 防烟楼梯间和合用前室的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宜单独设置 采用机械加压送风的场所不应设置百叶窗 不宜设置可开启外窗 加压送风口 4 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系统的组成与设置 加压送风管道 加压送风管道宜采用金属管道 也可以采用钢筋混凝土风道 但要注意内表面应平整光滑 无突出物或构件 不采用砖砌土建风道 以避免漏风 影响加压效果 金属风道的风速不应大于20m s 采用内表面光滑的混凝土风道时 风速不应大于15m s 风道的漏风量应小于10 左右 在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管道上不应设置防火阀 4 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系统的组成与设置 防火阀 4 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系统的组成与设置 机械加压送风机 4 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系统的组成与设置 小结 二 机械排烟系统 作用 设置范围 排烟方式和系统组成一 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系统 作用 工作原理 适用范围 组成 选择题 1 不属于防排烟系统所能起到的作用 A 为安全疏散创造有利条件B 为消防扑救创造有利条件C 控制火势蔓延D 及时扑灭火灾2 机械排烟系统主要是由挡烟构件 防火排烟阀门 排烟道 排烟风机 排烟出口及防排烟控制器等组成 A 排烟口B 排烟垂壁C 挡烟隔墙D 送风口 3 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系统主要由 送风管道 送风机 和防烟部位 楼梯间 前室或合用前 以及风机控制柜等组成 A 排烟口B 挡烟垂壁C 防排烟控制器D 送风口 判断题 1 防排烟系统是指采用机械加压送风方式 防止建筑物发生火灾时烟气进入疏散通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