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探究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第3部分 第4章 第1节练习.doc_第1页
优化探究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第3部分 第4章 第1节练习.doc_第2页
优化探究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第3部分 第4章 第1节练习.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部分第四章第一节1根据语境,填入下列两句话中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水生追回那个纸盒子,一只手高高举起,一只手用力拍打着水,好使自己不沉下去。对着荷花淀吆喝:“_”好像带着很大的气。(a.出来吧,你们!b.你们出来吧!)今天,当我站在古城墙上游目骋怀,才猛烈悟到:_他们创造着古城墙新的内涵,创造着古城墙新的形象,并在这创造中重塑了自己。(a.西安人民完成的岂止是对古城墙的修复?他们分明是在创造。b.西安人民分明是在创造,他们完成的岂止是对古城墙的修复?)aabbaacbadbb解析:选b句考查了倒装句式的运用及其表达的不同语气,“出来吧,你们!”与“好像带着很大的气”相照应,相一致。“他们分明是在创造”总领“他们创造着,创造着,并在这创造中”,构成总分关系,显得有层次性。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使前后句子衔接自然的一项是()余光中的散文世界里,_,徐疾多致的节奏代替了平铺直叙的语序,_,幽默风趣的妙语代替了装腔作势的教训。a簇新的意象代替了被嚼烂的少女和梦的俗喻澎澎湃湃的谈吐代替了矫揉造作的伪情滥调b被嚼烂的少女和梦的俗喻被簇新的意象代替了矫揉造作的伪情滥调被澎澎湃湃的谈吐代替了c簇新的意象代替了矫揉造作的伪情滥调澎澎湃湃的谈吐代替了被嚼烂的少女和梦的俗喻d被嚼烂的少女和梦的俗喻被澎澎湃湃的谈吐代替了矫揉造作的伪情滥调被簇新的意象代替了解析:选a该题主要考查语境内句式的选用与仿写。解答的时候要注意以下两点:首先,根据横线前后的语句确定“代替了”的句式;然后,再找准对应的两组事物之间的辩证关系。题组二变换句式【长短句互换】3把下面的长句改写成几个短句,可以改变语序或适当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史诗是民间叙事体长诗中一部用诗的语言记叙各民族在特定时期的有关天地形成、人类起源的传说,以及关于民族迁徙、民族战争和民族英雄光辉业绩等重大事件且规模宏大的形象化的历史。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找到所给句子的主干成分,即句子的主、谓、宾,然后把长句的定语按照一定的顺序,以分句的形式进行排列。注意不要漏掉成分,以保证句子意思的完整。长句的主干是“史诗是一部历史”,然后把定语成分拆分并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即可。答案:史诗是民间叙事体长诗中一部规模宏大的历史。它用诗的语言记叙各民族有关天地形成、人类起源的传说,以及关于民族迁徙、民族战争和民族英雄光辉业绩等重大事件。它是各民族在特定时期的一部形象化的历史。4将下面的长句改为4个短句。要求:保持原意,语句通顺,语意连贯,可适当增减个别词语。2013年3月10日在巴渝文化会馆展出的取材于乾隆年间巴县知县王尔鉴以一个外地人的视角总结出来的巴渝山水十二处美景的重庆著名书法家魏功钦和画家郭俊根合作并用诗画结合的方式创作的一组作品巴渝十二景备受好评。答案:2013年3月10日在巴渝文化会馆展出的一组作品巴渝十二景备受好评。这组作品取材于巴渝山水的十二处美景。这十二处美景是乾隆年间巴县知县王尔鉴以一个外地人的视角总结出来的。这组作品是由重庆著名书法家魏功钦和画家郭俊根合作并用诗画结合的方式创作的。【整散句互换】5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排比句。音乐家常把灵感变为跳跃的音符;文学家呢,他们优美的辞章往往源于灵感;至于画家,他们完满的构图也常常与灵感相关;而一般人的灵感,则常是霎时的喜悦。解析:注意是排比,句式要保持一致。本题难度不大,但要把句式调整好。答案:音乐家的灵感常成为跳跃的音符,文学家的灵感常成为优美的辞章,画家的灵感常成为完满的构图,一般人的灵感常只是霎时的喜悦。6(2014黄冈联考)请将下列画线的句子改写成一组句式协调一致的排比句。俗话说:“江山也要文人捧。”凭借文学作品捧红景点的例子数不胜数: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竟使绍兴城的菜地和民居成为名胜古迹,天天游客如云;兰亭,原是浙江省绍兴市西南14公里的兰渚山下的一座普通小亭,由于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兰亭”名闻天下;南京的秦淮河,则因俞平伯、朱自清等人的同题散文被收入语文课本而名声大噪。像这样由语文而促进旅游新产品开发的事例不胜枚举。答案: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使“兰亭”这座绍兴市西南兰渚山下的普通小亭名闻天下;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使绍兴城的菜地和民居成为天天游客如云的名胜古迹;被收入语文课本的俞平伯、朱自清等人的同题散文使南京的秦淮河名声大噪。【重组句子】7适当增删词语,将下列语句重组为一个以“后世仁人志士”开头的长单句。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离骚是屈原创作的不朽诗篇。“求索”精神源于离骚“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诗句。“求索”精神成为后世仁人志士所信奉和追求的一种精神。答案:后世仁人志士所信奉和追求的“求索”精神源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所创作的不朽诗篇离骚中的诗句“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8以“三面镜子”开头,将下面四个句子重组为一个长单句。(可调整语序、适当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句子原意)人要勇于“解剖”自己,必须拥有三面镜子:显微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