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和城市.doc_第1页
人口和城市.doc_第2页
人口和城市.doc_第3页
人口和城市.doc_第4页
人口和城市.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口负担系数是指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1564岁)人口数之比。人口生理密度是指适合于农业用地的单位面积上的人口数。图1是我国某市人口普查的年龄构成图,图2是该市人口密度与人口生理密度统计图。读图分析回答12题。图1第五次人口普查第六次人口普查0-14岁15-64岁65岁及以上05001000150020002500万人(按常住人口统计)人口密度生理密度全国某市1394011096146440020008001000600120014001600人平方千米(2009年统计数据)图21. 按常住人口计算,该市人口负担系数较重(约为40%),但该市却是我国主要的劳务输出地区之一,这说明该市人口自然增长较快人口机械迁移以迁出为主人口合理容量减小 人口老龄化趋势较为突出ABC D2针对该市人口生理密度的现状,该市目前合理的做法是A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扩大该地区环境承载力B合理保护耕地资源,促进农村剩余劳力转移C扩大农业用地面积,缩小城市用地规模 D重点治理荒漠化土地,提高土地生产力图3为我国某城市近地面气温()空间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45题。图34关于图中城市市区与郊区的说法正确的是温差最大不超过4温差最大不超过5 只考虑温度因素N点近地面的风向为东南风 只考虑温度因素N点近地面的风向为西北风 市区降水量小于郊区 市区降水量大于郊区 A B C D5造成该城市近地面等温线由市区向郊区有规律变化的原因,不可能的是 A人为热排放 B城市建筑密度 C工业活动 D纬度差异图5是某城市三种行业付租能力随距离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第9题。图59该城市规模扩大和地价上涨将导致A、的用地面积缩小,的用地面积扩大 B、的用地面积缩小,的用地面积扩大 C、的用地面积均扩大,扩大得最多 D、的用地面积扩大,部分用地转变为读“城市化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完成1题。1.关于图中各个时段城市化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M时段,城市化发展较快 B-在P时段,城市化水平较髙 C.在N时段,城市化水平较高 D.在N时段,人口向城市迅速集聚生育率是指一定时期内出生人数与育龄妇女数之比,抚养比是指人口中非劳动年龄(彡 65岁及彡14岁)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图1为我国人口生育率和抚养比变化及预测 图。读图完成l3题。1.20世纪七十年代至今,我国生育率持续下降且保持在较低水平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B.养育子女的成本大幅上升C.养老保障制度的日益完善D.计划生育政策的有力实施2.如果不考虑人口迁移的影响,中国老年人口数量超过儿童人口数量的时间大致是A.1990年B.2000年C.2015年D.2022 年3.未来总抚养比的变化可能会直接导致我国A.老年人口的平均寿命大大延长B.劳动年龄人口比重迅速上升C.劳动力人口的职业构成变化D.劳动年龄人口的就业压力加大右下图为2009年我国和美国人口迁移年龄分布图,人口迁移率是一定时期、一定地区人口迁入、迁出的绝对量,与该时期、该地区平均人口数之比。读图,回答8-9题。8、有关美国人口迁移叙述正确的是( )A、美国人口迁移主要原因是政治因素 B、美国老年人口迁移方向主要是自北向南C、20岁中美两国人口迁移数量大致相同D、除110岁外,中美两国人口迁移率大致相同9、有关中国人口迁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与美国相比中老年人口迁移活跃 B、2030岁人口迁移主要是就业C、120岁人口迁移与城市化无关 D、产业转移导致人口平均迁移距离增加读中国、日本和韩国人口负担系数百分比较图(图1)注:人口负担系数:(14岁及以下人口数和65岁及以上人口数)(1564岁人口数)100,回答12题。 1. 国际上一般把人口负担系数50称为“人口机会窗口”期,中国“人口机会窗口”期达到顶点的年份及此时的人口负担系数是A.1990 50B.2010 40C.2020 45D2030 502. 关于“人口机会窗口”期的理解正确的是A.“人口机会窗口”期社会负担轻,有利于经济发展B.根据中日韩“人口机会窗口”期可知,该时期人口再生产类型为过渡型C.三个国家在“人口机会窗口”期劳动力充足且工资低廉D.“人口机会窗口”期以后,14岁以上人口比重太大,人口增长,人口压力大1图1中4幅图所示做法有利于减少城市内涝的是A B C D图2是韩国首尔示意图,据此回答34题。3江南区是首尔最繁华的商业区,下列不适合设置在该商业区的是 A跨国集团总部 B高级时装销售商场 C著名金融投资公司 D大型仓储型超市4清溪川是首尔市中心的一条河流,曾被填埋近半个世纪。2005年复原成为市中心一个观光、休憩地点,其主要功能有 为城区提供水源 缓解陆路交通压力 恢复湿地功能 汛期排泄城市积水 A B C D长江中游城市集群是指以武汉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和环鄱阳湖城市群为核心,外加湘鄂赣三省沿长江、环洞庭湖、环鄱阳湖的若干城市形成的城市集群。读下图,完成57题。 5下列卡通画中,能较好反映湘鄂赣三省共同地理特色的是( )C6城市首位度是某区域最大城市的人口数与第二大城市的人口数之比值。城市首位度太大表明该区域城市结构失衡、过度集中。下列相对结构正常、集中适当的城市区域是( )A武汉城市群 B长株潭城市群C环鄱阳湖城市群 D长江中游城市集群7构建、完善并加快长江中游城市集群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体现在( )A有利于加快中部的整体崛起,缩小与东、西部经济水平的差距,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B有利于开拓、培育内需市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打造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C有利于积极打造长江“黄金水道”,从而加强与珠三角、中原经济区等的区域合作。D有利于水资源保护及实施“长江中游中低产田改造和粮食增产工程”,以保障国家生态和能源安全。图9为“20112030年江苏省城市化水平与人口规划图”。读图完成1415题。14目前江苏城市化进程的特点是A水平低,发展快 B水平高,发展快C水平低,发展慢 D水平高,发展慢15与2011年相比,可以预见2030年江苏省 A第二产业比重呈持续上升态势 B网络系统不断完善C交通运输以快捷航空方式为主 D区域差异不断扩大下图示意北京市区零售额超过10亿元的超市门店空间分布。读图,完成45题4. I环路内超市门店密度低于I、环路问区域,原因最可能是I环路内 A.环境质量差B.交通通达度低C.人均收人低 D.以行政区为主5.、V环路问区域内,住宅区总体规模最小的区域位于 A.东部B.南部C.西部D.北部图1为呼和浩特市居住用地分级状况图(按地价为最高级,为最低级)。读图回答 12 题。1 据图可知 A 各级别居住用地的面积差异不大 B 级别低的居住用地交通网更稠密 C 主城区的地价级别大体由市中心向外围依次降低 D 影响居住用地地价定级的主要因素是环境条件 2 从环保的角度考虑该市的化工厂最适宜布局在 A 甲 B 乙 C 丙 D 丁图1示意我国某大城市2009年城区地价等值线,读图回答12题。1中心商务区最有可能分布的区域是 A B C D2与其他区域相比,近年来地地价涨幅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A高附加值产业集聚 B原有基础设施完善 C外来人口迁入D逆城市化发展下图为某国人口发展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7图中所示人口发展与下列哪个国家最为吻合 A中国 B英国 C日本 D美国8关于该国城市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在1850年前后该国城市化水平超过50 B该国已经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C该国城市化速度最快的时段是1850年到1950年期间 D该围城市人口和乡村人口都在增加,只是增幅不同图3为我国某城市功能分区的合理布局图,读图回答5-6题。5.该城市的风向频率图可能是B6.关于该城市功能区叙述错误的是A.工业区的工业水污染较少B.工业区的布置受交通通达度影响较大C.住宅区平均房价高于住宅区D.商业区的形成受行政因素影响最大城镇化是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结果,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受到自然地理条件、区域发展基础、产业发展体制背景等多方面的影响,使得一个地区城镇化进程会出现较大的差异。图2是“我国大陆沿海各省区(市)20002005年城市化水平的变化图”,读图完成56题。52000年到2005年,我国大陆沿海的城市化水平A京、沪、鲁、桂没有提高B京、沪、鲁、桂的增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C除京、沪、鲁、桂外,其它省市增幅一样 D2005年,大部分省市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对近年来我国大陆沿海的城市化进程叙述不正确的是A广东、江苏两省因农村人口进城务工创业,提高了城市化水平B浙江、福建两省一些城市因受地形的束缚,影响了城市化进程C广东省的大城市建设步伐较快,中小城市培育体制欠佳D海南因旅游业的发展,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读我国不同经度范围和气候带城市数量分布图,回答910题。9与我国城市数量变化规律最接近的是我国 A热量的分布规律 B水资源分布规律C地形的分布规律 D耕地的分布规律10我国l30oE以东和90oE以两城市数少的共同原因是A国土面积小 B水资源缺乏C气候条件差 D地形起伏大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和发展速度较快的区域。读图6、图7和资料,回答1011题。图7 上海市金融商务区图6长江三角洲部分区域城市化水平示意图太湖扬州南京镇江常州宜兴湖州嘉兴上海苏州无锡泰州南通图 例城市化水平(%)70506040503040长江口10、图6所示地区城市化水平的地区差异是A、城市化水平中部高,四周低 B、城市化水平东西高,南北低C、城市化水平四周高,中部低 D、城市化水平中部高,南北低【解析】答案D。城市化水平中部为50-60(如苏州)、70(如上海),均属于城市化水平比较高的地区。11、黄浦江西岸的外滩历史上一直是上海的金融商务中心,80年代后形成了以陆家嘴-外滩为核心的金融商务区(图7),有关其形成的原因说法不正确的是。A、经济发展速度快,市民购买力强 B、城市交通通达度提高,交通便利 C、政府政策规划,引导功能区形成 D、延续早期土地利用方式,基础好【解析】答案A。上海市金融商务区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延续早期土地利用方式(或:黄浦江西岸的外滩历史早期就是金融商务区);城市化水平高,经济发展速度快;(城市交通方式多样化,交通便利,通达度提高;政府政策规划,引导功能区形成。与普通市民的购买力关系不大。中国社科院发布的首部宏观经济蓝皮书中预测,到2015年,中国的城市化率为5228%,2020年为5767%,2030年为6781%,,而68%左右可能是中国未来20年城市化发展的顶部。据此完成5题。5关于我国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西部地区城市人口多于农村人口 B2030年后我国才会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C未来20年内我过城市发展表现为由快转慢的过程 D第二、三产业较快发展是促进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动力城市化过程包含了人口城市化和土地城市化等过程。下图示意我国四个省(市、自治区)2000年土地城市化质量的差异。完成78题。7根据图中信息,推断出关于四省市的结论正确的是A内蒙古的城市化进程最合理 B上海的城市化质量最高C重庆的城市化速度最快 D贵州的滞后城市化程度最高8重庆城市用地人口密度大于上海,但城市用地经济密度却低于上海,与其相关的因素是A地形起伏较大,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B第一产业发达C城市用地较为完整 D城市化水平较高右图为某国家经济发展时期与其人口数变迁的统计图,据图回答8-9题。8图中各曲线中所代表的意义,正确的是()A.为出生率,为死亡率 B.为出生率,为人口数变化C.为人口数变化,为死亡率 D.为人口数变化,为出生率9关于此统计图的叙述,错误的是()A过渡期时,人口增长迅速B过渡期时,死亡率高于出生率C工业前期的出生率与死亡率均高于工业后期D工业期时,出生率下降,但人口数仍然持续增加读下列材料,回答78题。 材料一 据了解,目前中国有60岁以上老年人169亿,占总人口比例为125,预计到2020年这一比例将达到20,到2050年将达到31。材料二 2009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33474万人,出生率为12.13,死亡率为7.08;自然增长率为5.05,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9.45。(出生人口性别比是存活产男婴数与活产女婴数的比值,通常用女婴数为100时所对应的男婴数来表示)。 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时期变动情况7. 下列关于中国人口老龄化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速度快,规模大 城乡差异较小 自我养老意识强 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不健全A. B. C. D.8. 下列措施与控制出生性别比关系不大的是( )A. 调整工业结构、发展低碳经济B. 健全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养老保障制度C. 倡导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D. 健全孕产妇跟踪服务和B超使用登记制度11城镇化是中国特色的城市化发展模式,是农村人口向城市和乡镇迁移的空间聚集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城镇化是指城市中心区人口向郊区和乡镇转移 B城镇化会增加城镇数量,扩大城镇规模 C城镇化会促进农业现代化,提升第一产业的比重 D城镇化水平越高,城乡间的差距越大 读图1“20002008年我国东部某市人口增长率变化图”,回答34题。3. 该时段内,该市人口总量最大的年份是A. 2003年 B. 2005年 C. 2007年 D. 2008年4. 2004年后人口机械增长率开始明显下降的原因是该市 A. 人口自然增长率提高 B. 产业转移和升级 C. 出现逆城市化 D. 城市居住用地紧张2011年中国、印度先后公布了最新人口普查数据。读下表回答67题。国家总人口20002010年人口增长率人口性别比年龄结构014岁1560岁60岁以上中国13.7亿0.57%105.2016.6%70.14%13.26%印度12.1亿1.76%106.3532%60.4%7.66%注:人口性别比是指每100名女性对应的男性人数。6.有关中国和印度的人口增长状况,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中国人口增加数量比印度大 B.中国人口增加速度比印度快C.两国人口增长不同的主要原因是政策D.两国人口增长模式都体现出“高低高”的特征7.从表格中数据可以判断,两国都不存在的人口问题是A.人口性别比偏高 B.年儿童抚养比例较高 C.劳动力不足 D.社会负担较重年龄中位数指将全休人口按年龄大小的自然顺序推到时居于中间位置的人的年龄数值,在这个年龄值以上的人数和以下的人数相等。下面表格示意2010年部分国家及世界人口平均年龄中位数(单位:岁)。读表完成下题:国家日本巴西瑞典尼日利亚中国韩国世界平均年龄中位数44.628.941.715.235.237.928.45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A日本的老龄人口(65岁)数量比中国的多B日本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比中国高C表中各国,日本是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D中国人口平均年龄为35.2岁,属年轻型人口图示区域所在国经济上虽属于发展中国家,但城市化水平却很高。下列现象中,与城市化进程有必然联系的是A.绿地面积少,环境污染加剧 B.非农业人口比重增加C.交通拥挤,住房条件差 D.就业困难,第三产业发达图2是2010年某发展中国家人口金字塔图。读图2完成46题。4.该国人口问题主要表现为 A.增长率较高B.性别不平衡C.就业压力大D.出现负增长5.为控制人口增长,该国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图2显示这项政策开始实行的时间是A.上世纪50年代 B.上世纪70年代 C.上世纪90年代 D.本世纪初期6.专家预测,到202。年该国新生婴儿数量将有所上升,图2中与预测结论密切相关的年龄段是 A.0一4岁B.10一14岁C.20一24岁D. 30一34岁下图为我国华南某市20002008年人口增长率变动图,读图回答第67题。6、下列有关该市人口增长情况的判断,正确的是 A该时段内,该市人口数量始终在增加B该时段内,该市人口增幅最大的年份是2003年C该时段内,该市外来务工人员逐年减少D该时段内,该市死亡率高,人口一直呈现负增长态势7、据图示信息推断,未来几年里,该市:A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将发生明显变化 B城市化水平大幅上升C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降低 D劳动力指向型工业比重下降(8分)。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材料一:中国人口迁移图(箭头粗细代表迁移人口数量)。A材料二:A省能源综合利用图(1) 根据材料一和相关知识,分析图中B、C两省人口迁出量较大的原因;并分析人口迁出对两省产生的有利影响(10分)。(2) 读材料二,与以煤炭开采加工为主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相比,分析A省开展能源综合利用对该省产生的有利影响。(6分)(3) 读材料一,比较我国两个阶段人口迁移特点的不同。(4分)14. (1)迁出原因:两省人口众多;两省都是农业大省,农业人口比重大,农业剩余劳动力数量较大;两省经济欠发达,外出务工人员众多;(每点2分,共6分)有利影响:有利于加强两省与经济发达地区的交流,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缓解两省人口对土地的压力,有利于当地生态环境的改善;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任答2点得4分)(2)开展能源综合利用,有利于延长产业链条,提高资源的附加值;有利于优化地区产业结构,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减少废弃物排放,改善当地生态环境;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任答3点得6分)(3)时 间迁移人口数量迁移方向迁移原因1949-1986 较少西北、东北、青藏高原等边疆地区有组织的政策移民和自发移民80年代后 较多东部沿海发达省区经济原因自发移民为主(任答两点得4分)。 图1为杭州市某区域一公共自行车租借服务点多日平均借车和还车数量统计图。完 成1 -2题。1.图1所示时间段内该服务店自行车数量增多的时间约有A.3小时B.5小时C.7小时D.9小时2.该服务点最可能位于杭州的A.风景区B.工业区C.住宅区D 仓储区下图为1982年和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统计图。读图回答6 -7题。 6图中信息反映出A.1982 -2009年人口出生率是上升趋势B.1982年的人口平均年龄比2009年的低C.1982的4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比2009年的高D.1982年的20 -24岁年龄组人口数量与2009年一样多7.与1982年相比,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A.显示人口的增长速度加快B.意味着社会养老负担加重C.不影响劳动人口的职业构成D.表明25 - 29岁劳动力资源数量下降37.(24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武汉城市圈是指武汉及其周边100千米范围以内的黄石、部州、黄闪、孝感、 咸宁、仙桃、潜江、天门8市,又称“1 +8”,该区域占湖北省33%的土地和51.6%的人口。 材料二 武汉城市圈示意图(图7)。 材料三2006年武汉市城市圈产业结构示意图(图8)和2006年武汉城市圈工业结 构示意图(图9)。(1)判断咸宁市与赤壁市“热岛效应”更明显的是哪个城市?解释“城市热岛效应” 形成的主要原因。(6分)(2)根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分析武汉城市圈突出的区位优势。(8分)(3)武汉城市圈主要以钢铁、石油工业、汽车及机械装备、冶金、光电子信息、纺织、食 品、生物制药等工业为主。结合材料三,分析武汉城市圈产业发展的过程可能存在的问题 及解决措施。(10分)7随着商品房价格上升,城市中住宅区的付租能力也在提高,在图5中由实线变为虚线,若只考虑这一种因素,住宅区的界线A、B将AA、B点都向C方向移BA点向O方向移、B点向C方向移CA、B点都向O方向移DA点不动,仅B点向C方向移图1为我国乡村和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12题。图11由图中信息可知A19802010年我国城市化发展速度最快 B19502010年我国城市人口出生率一直大于乡村地区C在甲时间点,我国城市与乡村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相同 D房地产开发是我国城市人口比重上升的直接原因2关于我国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2010年后,城市化发展趋缓主要受逆城市化的影响B城市化发展速度快,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C随着经济的发展,中西部将会大量涌现城市群和城市带D积极促进乡村非农产业发展,加快乡村城镇化37. 下图为美国阿拉斯加及其附近地区简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2分)(1)连接油田的是阿拉斯加输油管道,是世界上第一条深人北极圈的输油管道,有近一半的管道要架空修建并采用泡沫塑料保温,而非埋于地下,有比较完善的抗地震措施,在平坦地带也采用“之”字形铺设 ,分析以上措施的原因。(8分) (2)试分析阿拉斯加地理环境对其生产和对外交通的影响。(12分) (3)阿拉斯加面积为171万平方千米,但人口仅60多万。影响阿拉斯加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从历史角度看,阿拉斯加人口增长的主要方式是什么?(2分 )37答案:(1)架空修建的目的:避免原油的热力经传到土地会把永冻层融化,不但会导致管道出现沉降,还可能损坏管道。(2分)采用泡沫塑料保温的目的:避免原油冻结,难以输送。(2分) 抗地震措施: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多地震,避免管道设施遭受破坏(2分) 采用“之”字形铺设:由于管道在地面比在地下更容易移动,这种设计为管道横向和纵向移动保留了空间。 (2分)(2)阿拉斯加纬度高,热量不足,不利于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发展(1分);由于海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