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编剧考试资料1.doc_第1页
影视编剧考试资料1.doc_第2页
影视编剧考试资料1.doc_第3页
影视编剧考试资料1.doc_第4页
影视编剧考试资料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影视编剧考试资料1 根据价值的正负变化方向的不同,情感可分为正向情感与负向情感。根据价值的强度和持续时间的不同,情感可分为心境、热情与激情。根据价值的主导变量的不同,情感可分为欲望、情绪与感情。根据价值主体的类型的不同,情感可分为个人情感、集体情感和社会情感。根据事物基本价值类型的不同,情感可分为真感、善感和美感三种。根据价值的目标指向的不同,情感可分为对物情感、对人情感、对己情感和对特殊事物情感等四大类。根据价值的作用时期的不同,情感可分为追溯情感、现实情感和期望情感。根据价值的动态变化的特点,可分为确定性情感、概率性情感。根据价值的层次的不同,情感可分为温饱类、安全与健康类、人尊与自尊类和自我实现类情感四大类。10. 人的性格:自信、乐观、大方、坚强、勇敢、细心、文静、自卑、悲观、害羞、软弱、胆小、粗心、活泼、谦虚、踏实、固执、勤劳、独立、热情、急躁、骄傲、浮躁、顺从、懒惰、依赖、冷漠、温和、认真、诚实、果断、理智、开放、开朗、敏感、马虎、虚伪、犹豫、冲动、保守、孤僻、迟钝一 展现和说明A 通过对白交代前史1人物身份和职业2他和周围人的关系3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规定情景等B 对白描述发生在画外的场景(叙事重心在画外)二 塑造性格1说话者的职业语言2说话者的教养:父母背景;学习背景;3说话者地域特色三 推动剧情发展:语言引发新困境发现新事件,影响人物关系;第三者无意听到对话;发现对方欺骗隐瞒过往事件;语言引发新内部困境-发现自身问题,新价值观(观点)平静对话引起人物的思考和人生观的选择语言直接引发新外部事件的发生:刺激引发新情节;引发人物死亡等四潜台词A让角色说出想说的意思中的一部分,而将大部分含而不露B让角色说话时的神态貌似平静,实际上内心不平静C让角色用平常的口气说,其实说出来的话都很不平常。D让角色将正面的话反着来说E由于某种原因,角色不便直说,借他人之口说人物性格第一为静态刻画:包括人物的名字,年龄,性别,相貌,习惯姿势,习惯表情,服饰,周围事物,环境及职业等。通过预先设定这些因素,来暗含性格关系。第二为动态刻画:步态,谈吐,动作与反应,人物关系等。人物信息因素的对应关系1对称法:是指人物的具体细节与人物性格相协调。对称法是一个基本方法,在一般情况下,人物的外貌,服饰,行动,谈吐,职业等等是与人物性格相协调的。2对照法:是指人物的具体细节与人物不协调,甚至是相反的。在人物关系及人物与情境经常使用对照法。突出人物性格的手段1极端化:任何一种性格都有正反两个阶段。在挑选出人物的集中特性之后,或是将性格往反方极端化,或是往正方极端化,让人物性格在两极区间运动。2冲突化:每一种性格的正反两级在中间的临界点具有冲突性,可以突出矛盾性格。但是要注意性格的临界点带有模糊性,不能机械地确定出明确的边界线。3概念的复杂化:可以将性格做概念性分类,再将几个不同概念系列的性格元素有机的组合在一起。要注意的是,这必须是一种“有机”组合,不能只是机械地堆积在一起。文学改编一 移植式 此内容一般是以内容详尽的中篇小说为改编对象。中篇本身比较符合电影的容量和改编成电影的较大可能性。二节选 从一部作品中,选出相对完整的一段,予以改编。三 浓缩 浓缩的对象,往往是指那些篇幅长,内容丰富,头绪繁杂的原作,改编者又不想节选一段,而要全部搬上银幕,这就需要浓缩。四取意 从某一作品中得到某种启示,重新构思,但仍保留原作中的人物和情景。五 变通取意 将外国作品本国化,很少忠实于原著的思想。六 复合 将既不作品合二为一,用力表达改编的某种设想人物论要求我们必须移情于人物我们必须知道人物想要什么我们必须明白任务生活中利害攸关的价值小人物的三种生活领域:职业生活:社交生活:家庭生活(私生活)人物小传:1人物前传-内部需求成长史 主人公 内部需求产生的原因 经历过何种重大考验而没有改变2电影故事-人物需求考验期3 人物后传-内部需求改变-描写外部需求内部需求未改变-描写外部需求电影剧本三大功能故事要表达人物心理困境故事要表达主动性人物电影要呈现外部语言动作和外部形体动作电影的欲望机制电影故事是现实世界的欲望象征电影人物是欲望的类型代言人电影的欲望故事是象征性的呈现和想象性解决剧本要素故事母题:契合主流心理困境1原始母题2社会母题3文化母题电影的假定性:生活真实 电影真实需求层次理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情感和归属)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要表达困境:职业困境、社交困境、家庭困境编剧三大原则:真实、有趣、电影“省略-应答”的艺术故事创作的三大关键词:1要有戏剧反差2要人真实性3主题具备当下普罗大众的普遍情感诉求(价值观+尊严的追求)故事反差的巧妙设计:要有人物与故事环境的设计反差人物与人物关系的设计反差要有人物与人物需求(目标)的设计反差要有故事内容与主题设计的反差最高标准故事创作的真实性:人物真实:性格动机、需求动机、掩饰动机事件真实:逻辑真实、 情感真实:主题真实:反应人们尊严地获得基本需求照顾大众情感小人物的崇高理想的实现过程人物阶层身份之间的尊重与交流理解只要经过努力也能获得好成就结果平安是福,安贫乐道追求公平正义的社会在参与社会和人群中获得认同困难危机原则:主题:(人物价值观+原因)表征人物与困境的总关系矛盾法则:欲望与困境困境危机是假定性的困境的难度:双方力量对比是相对平衡性的困境是动作性的:困境要不断推动人物向前,发生故事转向困境要渐进地加大需求强度,最终导致故事结局(需求失败获成功)困境的类型:1外部困境与内部困境:外部困境(故事背景):内部困境(焦虑分裂类型):情结类型;认同危机;信仰危机;-社会价值观与个体价值观矛盾性共存外部困境激发内部困境2沉积困境与偶发困境:沉积困境:日常(职业,家庭,个人生活);具有隐喻性特征偶发困境:突发危机; 从属于情节点;情境改变困境与性格的关系:性格是长期需求的反应、性格不断引发困境的发生、困境激发真性格,暴露潜意识动机困境的解决:完满的解决-以“外部危机”为标志A 真“解决”- 危机被解除,人物环境安全B 假性解决-外部危机化解,内部需求被悬置不完满的解决A外部危机被部分解决,危机隐形存在B内部需求获得情绪性化解,外部危机未被解决人物性格:1-6岁1人生任务是成长,生理成长是初步成长的阶段。2只有一种主要社会关系-家庭(社区)3父母性格;教养方式,家庭成员关系 ,家庭变故4人的安全感,自主能力,自我意识,对我探索能力6-12岁1 社会关系,除了家庭,学校开始成为另一个生活重心2搭建人物关系:朋友,老师等3搭建价值观,兴趣,学习和思考方式逐渐形成12-18岁1 性生理成熟2社会关系仍是家庭及学校3两大任务:性别认同及两性意识的探索、人格独立,完成自我人格系统18-30岁1 身心成熟2社会关系 除了家庭,学校,还有职业环境3求偶期,寻求建立亲密的两性关系 ,稳定的关系及相互的离心 (成家? 忠诚?)4建立社会地位 ,经济独立的争取5主人公为求地位,荣誉,独立 ,不惜铤而走险30-40岁1建立 婚姻,家庭,事业的阶段2社会关系:除了原生家庭,职业环境,还要建立新生家庭,外来家庭3家庭教养,生活习俗的冲突磨合4:拜见岳父大人40-50岁1社会关系:原生家庭,职业环境,新生家庭2人生压力最大的时期 ,社会角色较多 一人身兼(父亲,儿子,丈夫,朋友,兄弟,职业身份)3 无法兼具 产生人生危机50-70岁1生理开始衰退,这是一个不断失去的阶段2失去工作,社会地位,丧偶,子女离开3失落感4人物和解抚慰的需求强烈70岁-死亡1 死亡的理解2早期矛盾关系的处理3人生总结4关于误解的传奇:死群索居;怪异塑造人物性格的手段1性格概念化性格单一化-性格复杂化2呈现方法:对称法、对照法3具体手段:极端化:冲突化: 花火 ,克莱默夫妇; 女人香概念复杂化 :不同概念系列有机组合人物需求分为外部需求和内部需求。外部需求与内部需求的关系:外部需求挤压内部需求;内部需求规整外部需求的范畴、内部需求塑造人物深度、外部需求控制视听(叙事)节奏、内部需求是故事人物动作的真实推动力、外部需求反应内部需求、内部需求具有稳定性;外部需求变动性强、内部需求艺术电影;外部需求商业电影如何设置需求?应符合一般现实逻辑(总需求应足以推动叙事进程)需求与人物的基本信息要相关需求要有转变职业生活:职业关系:种属:下属与老板;同事关系;与公司涉及领域的人物关系;暂时性合作关系;中下层之间关系业务知识及范围:如学生:考试;考勤;社团组织;班级干部竞选;贫困生奖学金问题;培训充电;出国交流;如银行家:合理避税,做帐;团队管理;贷款;金融政策;应酬性交往;经济预测;洗钱业务;(文物)投资理财如监狱犯人:犯罪类型及惩戒;内部等级;劳役;户外活动;社会公益演绎;内部监听;假释;探视;可能性问题:合作-独立性工作-责任划分-诚信业务身份等级冒犯-荣誉分成 竞争关系;工作难度大;违反制度;冒犯社会等级;社交生活:朋友关系类型:随机性;日常性;组织性 社团成员关系;男女交友;邻里关系;内容:有组织的休闲活动交友访友探亲同车乘客;临时性随机活动;日常性兴趣俱乐部;社团(区)组织活动;区域性风俗 问题:身份掩饰;身份攀比;领导力问题家庭生活类型:夫妻关系:家庭分工;理想兑现(婚姻观);忠诚信任;生活方式;工作与家庭的调试父子(女)关系:依赖关系;父辈尊严;抚养能力;身份认同;社会识别力培养;缺乏关注;兴趣差异;不公平的子女对待 母子(女)关系:母亲的自我中心;母亲的过度保护;竞争关系;依赖关系兄弟(妹)关系:爱护;平等;竞争;忍让;外戚关系:(岳父母;婆媳等)生活方式;生活态度;缺乏尊重隔代关系:兴趣差异;活泼与衰老场景分析与写作:场景定义:场景是指在某一相对连续的时空中通过冲突表现出来的一段动作,这段动作根据至少一个具有一定程度的可感知的重要性价值改变了人物生活中负荷着价值的情境。理想的场景即是一个故事事件。A动作性( 短语短句)把人物动作化;把状态动作化;把事件动作化;B转化的发生:可感知的重要性价值改变人物负荷着的价值(正面价值与负面价值的积累与对抗)C围绕价值目的性(场景目的):(戏剧性需求)选择裁剪事件(开头,中断,结尾)D场景的时空性(时间空间化,空间时间化)剧作场景四原则:1视听语言2晚近早出原则3场景合“力”原则4视点置换原理场景分析技巧:确定冲突标注开篇价值将场景分解为节拍标注结尾价值并比较开篇价值概述节拍并确定转折点剧本的开场方式:按开场目的分:1 叙事性开场:A介绍职业身份的具体事件:萨尔玛与路易斯;克莱默夫妇B叙事引线:救赎;疯狂的石头;泰坦尼克号;廊桥遗梦2 表意性开场:象征性场景,主题性暗示十七岁单车;红高粱;辛德勒名单3 造型开场: 海角七号;人鬼情未了4 结构性开场:表达故事前后的对应性或游戏性。暴雨将至;低俗小说;时间;她比烟花寂寞按开场的情绪分:热开场:吸引观众视听的事件或动作强烈的外部动作在前,动作目的和意义说明在后,出现悬念。变脸空军一号冷开场:先冷后热的假宁静,是事件爆发前的状态陌路狂花;猎鹿人零度开场:无关事件开场古典叙事情节及其分类:情节定义对事件的安排。历时事件的安排:对线性事件进行次序重组、共时事件的安排:多时空叙事的结构设计主情节 与次情节:主情节(影片叙事主动力,决定故事结构,大节奏及发展方向)次情节(修饰性情节;刻画叙事情境,人物关系;人物性格,矛盾丰富性等)大情节与小情节:大情节:叙事力量足,戏剧冲突大,节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