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截蜡烛》教案设计 (2).doc_第1页
《半截蜡烛》教案设计 (2).doc_第2页
《半截蜡烛》教案设计 (2).doc_第3页
《半截蜡烛》教案设计 (2).doc_第4页
《半截蜡烛》教案设计 (2).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半截蜡烛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了解二战资料同学们,上节课通过对卢沟桥烽火的学习,我们看到了日本侵略者野蛮侵占我国领土,残害我们守军官兵。卢沟桥事变也拉开了中国人民全面抗战的序幕,8年的抗日战从此开始了。与此同时,世界的其他地方也战乱纷纷。19391945年,是人类历史上至今为止规模最大(全球60%的国家参战)、伤亡最重(5000万死亡)、破坏最大的全球性战争 这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介绍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到1945年,以侵略者德国、日本、意大利为代表的法西斯一方,和反法西斯同盟国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果一美、英、苏联、中等反法西斯国家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世界和平与进步而告终。二、检查预习,理解故事内容1、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半截蜡烛就是发生在当时的一个真实故事。板书:课题 重点提示“截”的部首“戈”和“蜡烛”的偏旁分别为“虫”、“火”。启发学生用“烛”组词:烛台、烛芯、烛光、烛焰摇曳齐读课题2、读了课题,你们有哪些疑问? (1)本篇课文,为什么要以“半截蜡烛”为题呢? (2)本篇课文,主要讲了有关“半截蜡烛”的什么内容呢? (3)这“半截蜡烛”有什么独特之处? 带着问题,读课文2、检查预习情况(1)检查文中的生字生词是否认识且读准。自由读,只读,齐读(2)再读课文,想一想,文章主要写了那三个人呢?试着给文章分一下段落。 第一段 1-2 主要介绍了故事的背景,写了伯诺德夫人一家三口参加了秘密情报的工作,为了情报的安全,伯诺德夫人把装有情报的小金管藏在半截蜡烛内。第二段 3 德军突然闯入伯诺德夫人家,并点燃了桌上的蜡烛,波诺德夫人急中生智,点燃了煤油灯,吹熄了蜡烛,暂时缓解了危机。第三段 4-5 德军重新点燃了蜡烛,大儿子杰克想假用蜡烛生火端走半截蜡烛,但被德军喝止。第四段 6-7 小女儿杰奎琳在万分危急罐头借上楼睡觉,端走了快要熄灭的蜡烛,成功保住了秘密和全家人的性命。 板书:伯诺德夫人 杰克 杰奎琳(3)你能否围绕这三个人说一说本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课文记述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参与秘密情报传递工作的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与突然闯进来的德军斗智斗勇,巧妙周旋,并最终保全情报站的事。) 3、文章的主要内容,我们其实也可以试着用一幅示意图也概括。最初,德军点燃了蜡烛,伯诺德夫人知道蜡烛燃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秘密就会暴露,所以她就想了办法,把蜡烛吹熄。但是不久,德军又把蜡烛重新点燃。这时,儿子杰克想了个办法,把蜡烛端走,但是德军又把蜡烛夺回。最后,小女儿借上楼睡觉成功端起蜡烛,获得了成功。 如此波折的示意图,也让我们深刻的感受到围绕这半截蜡烛,整个故事是多么的一波三折,扣人心弦。二、精读课文,感悟课文(一)这是怎样的半截蜡烛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1、这是装着绝密情报的半截蜡烛,非常重要。(因为它关系到国家的利益,关系到伯诺德夫人一家的生命安全)2、这么绝密情报,当然要用绝妙的方面藏。那么,伯诺德夫人到底想到了怎样绝妙的方法呢?妙在那里?你是怎样体会的?“显眼”的反义词是?(隐蔽)伯诺德夫人为什么不把这么重要的情报放在隐蔽的地方,而是放在最显眼的“半截蜡烛”?(伯诺德夫人的机智,她对情报收藏十分负责任,办法巧妙,最危险的地方,也是最安全的地方。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了德军搜查严密,凸显了这项任务的危险。)3、一个单身母亲,在战乱年代要带大两个幼小的孩子已经很不容易了。但是伯诺德夫人却还要参加了秘密情报的传递工作,并且还让两个孩子也参与其中,是什么让他们做出如此重要的决定的?板书:爱国让我们一起拿起书本,读一读文章的第一、二段,感受在爱国信念支撑在从事秘密情报工作的伯诺德一家。(二)过渡:没想到这么不起眼的半截蜡烛,居然牵涉到这么大的利益,而它却被放在了屋子里最显眼的桌子上,躲过了一次又一次的搜查,可是,就在无意之间,它竟被德军点燃了!此时此刻,他们的内心一定(非常焦急、非常紧张)4、他们为什么会这么紧张?因为,师引读:伯诺德夫人知道,万一蜡烛燃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秘密(就会暴露),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生命的结束)。蜡烛燃烧到金属管就会自动熄灭的后果就是,难道仅仅是他们一家生命的结束吗? (二)研析情节1、同学们,这关系到情报站安全、关系到伯诺德夫人一家三口的性命、关系到整个法国安危的半截蜡烛能不能再燃烧下去了?(不能!)直接吹灭行不行?(不行!)危急关头,伯诺德一家千方百计地要把这点燃的半截蜡烛熄灭。于是,他们展开了与敌人周旋。他们是怎么与敌人周旋的?又想出了那些绝妙的主意呢?请仔细读课文,边读边圈画出有关伯诺德夫人、大儿子杰克、小女儿杰奎琳的动作、神态、语言、心里活动的描写。2、他们究竟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呢?我们先来看看伯诺德夫人是怎么做的。谁来读读相关内容?伯诺德夫人当时怎么做的?你觉得她怎么样啊?伯诺德夫人只说了一句话,她是怎样说这句话的呢?结合上下文读一读,想一想。(1)“平静”:从哪里感觉她很平静?个别读,体会。(2)她此时的内心也是如此平静吗?读,再次体会。(3)内心这样的不平静,可她却表现得如此平静,她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再读,加深体会。(4)小结:同学们很会学习,通过两个孩子的神态“脸色苍白”和伯诺德夫人“急忙取灯”、“轻轻吹熄”的动作体会到她的内心紧张、通过她的语言又发现她表现得十分镇定。这就是伯诺德夫人,一系列自然的动作和看似轻松礼貌的语言,却蕴含着她应对德军的机智、从容、沉着、勇敢、镇定。(5)“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危机真的过去了吗?“似乎”体会到什么?(没有,安全只是暂时的,因为“那位中尉又把冒着青烟的烛芯重新点燃”)3、蜡烛还在燃烧,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情况越来越危急了,杰克与杰奎琳又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呢?我们试着用刚才的方法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请同学们静下心来默读课文的5、6两小节,把你感受最深的地方圈一圈,画一画,读一读,想一想。(1)师:说说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杰克?杰克是不是真的要生火?“慢慢”杰克让自己显得更平静,更自然些,不让敌人看出破绽。(生说)师:同学们,杰克能有这么从容冷静、镇定自若的表现,咱们想想他站起来前,心里可能想了些什么?(2)你能否通过朗读,读出他的勇敢、镇定。(3)师:你还从哪儿也能看出他的勇敢、镇定?(4)杰克是不是真的要生火?既然端不走半截蜡烛,为何还要生火? 杰克计划虽然没有成功,却继续从容生火,做事不漏痕迹,心思缜密。 4、教师:在孩子的心中,已经到了斗争的最后时刻,气氛怎么样?(紧张) 课文是怎样描写的? (1)出示句子:烛焰摇曳,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此刻你有怎样的感受?为什么说它是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这里的“似乎”让你感受到了什么?谁能通过朗读把当时的紧张气氛读出来。(2)师:能用一个四字词语形容此时的险情吗?(千钧一发、危在旦夕、万分危急)。(3)故事的最终结局却是“峰回路转”,令人意想不到。同学们,是谁最终保住了秘密,保住了一家人?(齐答)投影:(突然,杰奎琳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4)她的努力为什么能成功呢?大家先自己读课文想一想,看看能够找到几点理由。自己研究,然后交流。 “娇声地”“可爱的小姑娘”“镇定地把烛台端起来”“道过晚安”(可爱、机智、有礼貌、讨人喜欢)师总结:多么可爱的小姑娘啊!在这样危急的关头,在妈妈和哥哥的办法都没能成功的紧急时刻,她最小,却以自己的聪明、镇定战胜了德军!老师和你们一样,真的很喜欢这个可爱的小姑娘。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小节。(5)望着这盏在最好一级楼梯熄灭的蜡烛,他们的心情怎样?(如释重负)他们会怎没想?指说。(6)多么了不起的一个家庭!在这场战斗中凭着他们的镇定与机智最终,战胜了敌人,真让人敬佩!同学们,他们的这份勇敢与机制,来自哪里?(来自对祖国的爱,来自对敌人的恨,来自对世界和平的向往!) 六、板书设计: 6、半 截 蜡 烛 保护 情报 机智勇敢、热爱祖国 巧妙 周旋 三、教学反思课文半截蜡烛,生动地描绘了一场紧张激烈而又没有硝烟的战斗,人物的心理活动刻画得相当细腻.整堂课的教学设计紧紧抓住描写紧张氛围的文字进行渲染,课件辅助呈现,先由教师引读,让学生感受到这半截蜡烛继续燃烧下去的危险,带领学生走进此情此境;然后通过学生的感悟,结合背景,在头脑中叠现出紧张的一幕;再通过反复朗读,结合上下文,通过品读人物的动作,语言和神态,体会到他们的镇定和机智,再以个别读和齐读的方式加深理解,表达情感,欣赏到人物的人格魅力.一、以读为主,贯穿始终整堂课以学生诵读原文的练习为主线,用多种方式联系学生的原有知识和经验,去领悟课文的内涵.如:上课伊始,让学生速读课文,了解故事的大意,明确了半截蜡烛的重要性,再通过引读抓住描写紧张氛围的文字进行渲染,使心灵受到激荡,深入地理解情况之危急,心于是随之跳动,为下文的学习做好铺垫.其次在读对,读顺,读好的基础上,让学生身临其境的读,使其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作斗争时的机智,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如课上将伯诺德夫人与德军周旋的一句话作为抓手,切实指导学生读好这句话,读出个人感受,读后有所想,有所为,体会到她的镇定和机智.二、多元解读,引导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场所,学生应畅所欲言,自主互动.在文本,教师,学生相互对话中,让学生充分地说出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悟,所疑,所惑.课堂上让学生自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