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态养殖技术摘要:生态养殖技术是近几年提出的一种新的养殖模式。生态养殖的最大特点在于人们利用有限的空间,把不同种类的动植物以饲料作为纽带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循环的生物圈。生态养殖的最大效果是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是生产与自然之间的互相补给,而不是人们一味的从自然中获取不回馈给自然礼物,是健康的、环保的、和谐的。生态养殖达到了人与资源之间的和谐,降低了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因此,生态养殖模式应该得到推广和应用。关键词:生态;养殖技术;应用 The Pesearch of Ecological Aquaculture TechnologyAbstract: Ecological farming technology is put forward a new farming model in recent years.Ecological farming is that people use of limited space,the biggest characteristic of the different kinds of plants and animals to feed as a link to connect ,to form a loop of the biosphere.The biggest effect of Ecological farming is to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resources ,reduce production cost,is the between he production and the nature mutual supply,but not blindly to obtain from the nature of people back to the natural gift,is healthy ,environmental production ,harmonious. Ecological farming reached the harmony between people and resources,reduces the air pollution,water pollution and solid waste pollution.Therefore,breeding ecological pattern should be promoted and applied.Key words: ecological,adquaculture technique, adhibition 生态养殖在各个养殖领域有不同的模式,但是它的内在原理是相同的,就是在养殖过程中,使物质和能量得到不断的转化和循环,在每一个生产阶段和环节中,使生物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之后产生新的事物,这大大提高了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理解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并且能够将之合理的利用到生态养殖中去,保护了环境,节省了人力物力,减少了成本,是一种绿色的环保的养殖方式,适应了现代社会的发展。下面我就根据陆生环境和水生环境,介绍两种相应的生态养殖技术,并且举出成功的例子。 1陆生环境生态养殖技术 1.1营造适宜的环境研究、培育和种植优良牧草种子,对天然草地进行保护、恢复,以保证草地的可持续利用;提高草地载畜量和单位草地面积畜产品生产率,坚持草畜平衡,走以草兴牧之路,以保证草原的循环利用;坚持做好林草结合的工作,以草养林、粮草间作、粮林草三元结构种植模式和畜沼粮生态养殖模式,解决了粮草争地等问题;加大绿肥种植和开发利用,改良山区天然草地和建植人工草地,防止水土流失,以保持生态平衡1。 1.2合理的利用资源 畜禽过了人工畜养期,就可以逐步将仔禽放养到果园、山林、草地或高秆作物地里,让其自由采食野菜、草籽、昆虫。这种放归自然的饲养方式,好处甚多:首先是减少了饲喂量,可以节省大量粮食;其次是能有效清除大田害虫和杂草,达到生物除害的功效,减少人们的劳动强度和大量的药物性投入;第三能增强畜禽机体的抵抗力、激活免疫调节机制,畜禽得病少,节约预防性用药的资金投入;第四是能大幅度提高畜禽肉、禽蛋的品质,生产出特别受人欢迎的绿色产品2。有条件的地方,都可以利用滩涂、荒山等自然资源,建设生态养殖场所,以便生产出无污染、纯天然或接近天然的绿色产品,同时还能从本质上提高动物的抗病能力,减少预防性药物的投入。 1.3积极使用活菌制剂 活菌制剂也叫微生态制剂,其中的有益菌在动物肠道内大量繁殖,使病原菌受到抑制而难以生存,产生一些多肽类抗菌物质和多种营养物质,如b族维生素、维生素k、类胡萝卜素、氨基酸、促生长因子等,抑制或杀死病原菌,促进动物的生长发育。而且有益菌在肠道内还可产生多种消化酶,从而可以降低粪便中吲哚、硫化氢等有害气体的浓度,使氨浓度降低70%以上,起到生物除臭的作用,对于改善养殖环境十分有利2。使用活菌制剂有“三好”优点,即:安全性好,稳定性好,经济性好,可以彻底消除使用抗菌药物带来的副作用,是发展生态养殖的重要途径。目前研究制成的动物微生态制剂,主要包括益生菌、益生元、合生元三类,可供选用的制剂主要有益生素、促菌生、调痢生、制菌灵、止痢灵、抗痢灵、抗痢宝、乳酶生等,可广泛用于畜禽养殖3。 2陆生环境中草原放养生态养鸡技术 草原放养肉鸡为无公害产品,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三大效益相统一,大大减少了草原蝗灾的发生更是可以大大降低草原病虫害的程度;同时,草原病害防治的投药量可谓是大幅减少(在放养肉鸡密度达到一定时,可以免于投药防虫防害)。同样,此种经济模式,也构建了一个复合的生态系统,在这个生态系统中:以食物链形式存在,集肉鸡吃草、治虫(主要是蝗虫)、减病等作用;达到省工节本高效的要求,有利于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不仅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同时能更好地保护草原生态环境,防止草原荒漠化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2.1品种选择 放养鸡是以放牧为主,舍饲为辅的饲养方式,应选择适应性强、抗病力好、耐粗饲、活动范围广、勤于觅食、个体中偏小、能适应昼夜露天生活、肉质细嫩味美的地方鸡种,例如太和乌骨鸡、广东三黄鸡、广西麻黄鸡、宁都三黄鸡、江村黄鸡、仙居鸡、本地鸡2。考虑到草原地带的气候因素,鸡苗主要是选用春雏和夏雏,秋锥和冬雏不作选择。选好品种后,先舍饲,当体重在150克以上时,再围栏放养且经过两次防疫后,才能草原放养放养3。 2.2科学建舍 鸡舍应该坐北朝南和东南方向,处于草原小山丘高地有利于通风、排水和采光。鸡舍应该有厚实的保温设施(草原昼夜温差大)。鸡舍选址要远离居民区、地处安静、草原水草丰沛、其他动物(牛羊)饲养相对较少的地区。供水设施应采用地下水无污染水源供水。鸡舍多用木头、毛竹支撑,棚顶高2.53米,边缘高22.5米,采用塑料层和茅草垫帘夹层的方法铺设棚顶。棚宽6米,长度可视养鸡数量规模而定,建议不同时期的鸡区分栏舍。舍内应为肉鸡提供站立、攀飞的横木以提高放养鸡的“野性”。舍饲投料设施和供水设施与传统养鸡场相同。 2.3舍饲雏鸡出壳后在体重达到放养标准之前。一般做法是,将雏鸡鸡种于育雏室舍饲,此时可以提供雏饲喂养以求雏鸡早日达到放养标准体重。随着日龄的增加,雏鸡的采食量加大,此时要开始逐步减少饲料供应,增加青饲料(青草料)供应。 当全部雏鸡达到标重后,放入围养育雏舍,并适时开始免疫。喂料时定时定量,少喂勤添,力求用营养丰富、适口性好、易消化的混合料饲喂。一般24同龄约3小时喂料1次,日喂料8次;5周龄约4小时喂料1次, 曰喂6次 在进行喂料前后半小时给予充足的饮用水。其日粮配方:玉米58 ,麦麸1O,豆粕20,骨粉2,鱼粉62,食盐0.33。 2.4草原放养 2.4.1饲养密度 一般1周龄每平方米203O羽,2周龄每平方米1520羽,随着日龄增长,逐渐降低密度至每平方米810羽。放牧密度每亩300450羽,放牧规模每300-500羽4。 2.4.2适时放养 放牧散养鸡应进行分区轮牧以合理利用牧草和减少对草地破坏。将放牧草地划块,气候和雨水好,牧草生长快时,20天左右轮牧1次:牧草生长差时,30天左右轮牧1次。逢风、雨、雾、等不适宜放养天气则采取舍饲。(前期围栏放养时培养鸡群的群体行为,不宜改变其栏舍,做到鸡对舍入栏) 2.4.3定期称重 每一个星期日下午,对每群鸡随机抽取3040羽进行称重,以掌握平均日增重以及料肉比。对所饲养基地的鸡进行随机抽样称重结果表明,测出日增重为025千克料肉比达到1:0.63(投料不计自然觅食)4。 2.5常见疾病防治 间歇放养草地放养养鸡,接触的野鸟多,禽流感、禽霍乱、鹦鹉热、鸡痘防控形势严峻;经土壤和昆虫传播的蛔虫、绦虫、吸虫发病率也大增,导致这些染病鸡生长缓慢5。应当执行常规的慢生型肉鸡免疫程序,在4O日龄、70日龄进行2次驱虫。根据以上分析的原因,采用间歇性办法放养土鸡比较好。 3水生环境生态养殖技术 3.1选择环境丰富的水资源是建立池塘的关键所在,同时要保证池塘中的水无污染,进排水的通道要流畅,土质保水性能良好,朝阳通风,有便利的交通,这些都是建立池塘不可缺少的条件。 3.2种植水草 在淡水养殖的水产品中,喜欢生活在有水草环境的品种很多,如甲鱼、河蟹、青虾、草鱼,鲢鱼等。适合在池塘中种植水草主要有浮萍、细绿萍、水葫芦等,水草生长覆盖面积占池水面积1323,这些水草为养殖种类提供一定的青饲料,避免敌害,栖息场所,脱壳繁殖等条件又可增加池水的溶氧,净化水质6。 3.3绿色生态法调节水质利用生物工程技术手段,如:使用光合细菌、EM菌、活性酵母等生物制剂和底净、沸石粉等底质改良剂,人为的在水体中培育有益生物吸附有机物,净化水体环境,抑制有害病菌的滋生,同时要定期更换池水,控制池水的PH值,使养殖池水始终保持肥、活、嫩、爽,和自然界河水一样6。 3.4养殖种类和细菌的选择养殖种类及品种的搭配以及其种菌的选择是水产养殖高产的基础,正确选择养殖种类和种菌,是提高水产养殖经济效益的关键,也是水产绿色生态养殖的基本要求。 3.4.1养殖种类选择选择反应敏捷,个体好,生长快,耐密养、混养、食性和饵料转化率高,抗逆性和抗疾病能力强的品种。可减少病害发生率,降低养殖风险,还可避免大量用药对水体造成危害及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增强效益。 3.4.2种菌的选择一方面是选择天然水域中捕捞的种菌;另一方面是选择正规种菌场培育的人工种菌,但必须是经过检验和检病后的水产种苗,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种菌的养殖成活率和生长率和减少各种疾病的发生。 3.5饲料的合理应用饲料是水产动物生长的基础,是其营养的来源。饲料质量的优劣和投喂技术的高低,直接影响养殖效果和生态环境。劣质饲料不仅会影响水产动物的正常生长,还会在养殖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弃物,恶化养殖环境,危害生态环境,进而影响人类生活。因此在投喂的饲料中应严格杜绝添加多种激素、抗生素等物质,可合理的添加VC、腐殖酸、甜菜碱、肉毒碱、虾青素、糖萜素、几丁聚糖等生态型饲料添加剂7。 3.6日常管理工作 加强巡塘,定期测量水体温度、水体中氧气的含量,PH的高低。调节水质,消毒杀菌,排放老水、加入新水,使水体保持在适合水生动物生长的状态。 3.7防治病害 坚持“全面预防,积极治疗”的宗旨,为水生动物塑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状态。生态系统是一个良好的生活场所,所以,要想让水生动物健康的生长,就必须为它们营造一个适宜的生态系统,池塘就是一个小型的生态系统。首先,在池塘生态系统中,水生植物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因为水生植物可利用鱼的粪便和残饵用做肥料加以吸收,消除了病原体的繁殖场所,净化了水质,减少水生动物的发病率,同时在光合作用下,又放出的氧气又增加了水体的含氧量,使得水生动物有充足的氧气。因此,水生动物和水生植物是相互依存的。其次,在生态系统中,单一的存在某种生物,往往容易感染疾病,进而死亡。因此根据这一原理,设计池塘混养法。在池塘这个生态系统中,生物的品种越多越复杂,生态系统越健全,水生动物的抗病能力越强。每一品种的生态位不同,存在复杂的食物链关系,如:鲤、鲫鱼寻食掘池底,破坏病原体的滋生环境,发病的鱼类由于行动迟缓,常为肉食性鱼类吞食,从而切断了病原体的传播途径,生态系统自动防病,因而养殖池塘发病率低7。最后,要严格遵守无公害养殖,对水体、饲料、食物、工具彻底消毒,遇到环境巨变可全池泼洒纯中药制剂以减缓应激作用。经常的巡查池塘,及时清除敌害公物,一旦发病及早诊断确定病因,对症下药,使用高效低毒药物治疗,尽量用中草药或生物制剂,不能用抗生素。 4生态草鱼养殖技术 4.1池塘准备池塘应选择在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无污染的地点,并配备专用的进水及排水渠道,生态环境良好。 面积以1020亩为宜,水深能够达到2m左右。 另外,池塘应该按每亩0.4kw配备增氧机,一个池塘配自动投饵机1台。鱼种放养前1015天,用7kg/亩10kg/亩漂白粉清塘消毒,或用75kg/亩生石灰兑水趁热全池泼洒。 清池后35天,注水入池达0.8m1m,注水时用孔径0.6mm筛网过滤,1天后,施放绿肥400kg/亩,或施放腐熟的有机肥250kg,57天后即可放养鱼种。 塘周围种植一定面积的青饲料8。 4.2鱼种的放养 4.2.1鱼种选择与消毒 选择规格整齐,体质健壮,体表光滑完整,无畸形,无病伤的苗种放养。 自繁鱼种应具备优良性状,经无公害培育而成。 如从外地引进鱼种须经检疫合格方能引入。放养前应该严格消毒苗种,全部鱼种均用4%食盐水浸浴消毒10min15min,以预防各种细菌性疾病和水霉病。 短途运输的苗种可直接浸泡消毒,而经长途运输的苗种最好经过一段时间的吊养后再浸泡消毒。 4.2.2放养时间 一般在11月至春节前后放,因为深秋、冬季水温较低,鱼体亦不易患病,开春水温回升即开始投饵,鱼体很快得到恢复,增强了抗病力,提早生长发育。 4.2.3放养密度 按8020放养模式投放鱼种,即草鱼占80%,适当混养鲤、 鳙、 鲢、 鲫等鱼作搭配鱼,搭配鱼占20%。 这样遗留在水中的饲料和草鱼排出的废物,可以培养浮游生物,作为鲢、 鳙的饲料,净化水质7。 另外可配养少量青虾等优质品种,以充分利用水域空间及残饵,提高养殖效益。 4.2.4免疫接种 鱼种放养时注射灭活疫苗,可降低出血病和 “三病” 的发生,提高成活率15%20%,减少生产中使用鱼药量及残饵,提高养殖效益。 4.3养殖管理 4.3.1饲料投喂 草鱼在池塘无公害养殖中提倡安全环保的颗粒或膨化配合饲料。 配方为: 豆粕18%,菜粕28%,棉粕8%,麦芽根8%,次粉28%,米糠6%,磷脂粉1.2%,食盐0.6%,豆油1%,氯化胆碱0.2%,磷酸二氢钙1%8。鱼的摄食能力与水温高低密切相关。从3月底开始,投喂次数由一天12次增加到34次,坚持少量多餐,每餐只喂八成饱。如遇闷热、寒流、大暴雨等天气可酌情减量,每日投喂2次。随着春夏各种水草的增多,每天可以增加一次草料的投喂。平时注意在饲料中适量添加维生素等,避免草鱼患肝胆综合症等疾病而造成大量死亡。 4.3.2水质管理8020的生态养鱼模式,管理工作主要是保持良好、稳定的水质,重点防缺氧泛塘。养殖草鱼的水质指标为:pH值78.5,水温2028,透明度保持在30cm40cm,溶解氧5ml/L以上。溶氧不足的原因一个是高温;另外就是养殖密度太大,耗氧量大9。溶氧低最好的办法是注入新水。采取“小排小进、多次换水”的办法逐步调控水质,也可使用增氧机增氧。开机原则是:晴天中午开,阴天清晨开,连绵阴雨半夜开。 4.4疾病预防及其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禁止使用国家禁用的渔药。对草鱼危害较大鱼病有赤皮病、烂鳃病、肠炎病。 一般采取内服外泼相结合的方法,在定期泼洒石灰水的基础上定期在食场周边泼洒漂白粉、强氯精等消毒剂。内服以 “三黄粉” 药饵效果较好,每50kg鱼体重用三黄粉(大黄50%、黄柏30%、黄芩20%,碾成碎粉后搅匀)0.3kg与面粉糊混匀后拌入饲料中投喂,连用35天9。 4.5适时捕捞 适时将成鱼上市是草鱼养殖中高产高效的关键,主要目的是降低池塘水体的载鱼量,促进后期池鱼快速生长,减少鱼病的发生,避免商品鱼集中上市,价格偏低的市场风险。一般于7月底起捕1次,在清晨水温较低时起捕。 5总结与展望 生态养殖是根据不同养殖生物间的共生互补原理,利用自然界物质循环系统,在一定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职代会员工管理办法
- 上海高危产妇管理办法
- 行业系统消防管理办法
- 2025年HF-FB防弹玻璃项目发展计划
- 蚌埠艺术培训管理办法
- 营销费用兑付管理办法
- 行政平台维护管理办法
- 专利实施许可管理办法
- 磁器口古镇管理办法
- 精装房验收管理办法
- 贵州省桐梓县狮溪铝多金属(含锂)普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
- 考勤培训课件
- 吉林省梅河口市2025年上半年公开招聘辅警试题含答案分析
- 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演练制度(足浴会所)
- 清产核资业务培训课件
- 中国黄金集团招聘面试经典题及答案
- GB/T 4026-2025人机界面标志标识的基本和安全规则设备端子、导体终端和导体的标识
- 青岛版科学一年级上册(新教材)1.1 吹泡泡(教学课件)(内嵌视频)
- 感染性心内膜炎术后护理查房
- 推理能力题目及答案
- 2025年高等教育心理学模拟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