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2).docx_第1页
水调歌头 (2).docx_第2页
水调歌头 (2).docx_第3页
水调歌头 (2).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调歌头教案 授课人:滕艳红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能通过重点字词的理解,感悟并背诵本首词;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培养学生朗读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积极、健康、乐观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词意,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背诵全文。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 四、【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活动一:大家来找茬、学习欣赏王菲的但愿人长久,找出其中读音不正确的字。师:这首歌好生熟悉啊,跟我们课本那篇文章有关系呢?生:水调歌头师:水调歌头从体裁上看是(词),何为词?(学生感悟,PPT展示), 词来源于民间,原是配乐的歌词。后乐谱失传,学者依椐前人的词制成图谱,词人按图谱填词。 词又名诗余、乐府、长短句,是诗歌的一种,也是格律诗师:请问水调歌头是本词的名字?生:不是,词牌名师:填词依据的乐谱叫词调。每种词调都有特定的名称叫“词牌”。同学们观察本文跟普通诗歌形式上有何不同?生:有一个空缺。师:这便是词段落的标志。上半部分叫做上阙,下半部分叫做下阙。阙在这里是量词。即上片和下片。 一读:学生按照节奏的划分,集体朗读课文,要求:字正腔圆(ppt展示)2、整体感知活动二:小组合作学习 结合课下注释及工具书,疏通文意(PPT展示)检查小组合作学习成果 1、 师:同学们可能注意到词牌名下面有一段小字,这是什么呢? 生:小序 师:小序交代了写词的时间和缘由。 生:序中你交代了写词的时间和缘由。 师:从哪里看出交代了时间。(丙辰中秋)在这首词中具体指的时间是?(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意味着什么?(团圆)这首词的缘由体现在哪些句子上?(兼怀子由)子由是苏辙的字。请问在小序中哪几个字表达了作者的心情? 生:欢、怀 师:兼怀子由,从怀子由三个字可看出这两兄弟感情甚好。两兄弟从小志同道合,在文学上珠联璧合,生活上更是手足情深。他原被贬杭州,任期一到,变上请调至密州,因苏辙在济南为官。然而,济南与密州相距并不算远,却也因各自疲于官事而多年不得相见。写此词时,除政治不得意外,他与弟弟分别已有六七年不见了时值中秋,苏轼赋词怀之。从“兼”便可看出“怀子由”不是主要目的。那主要目的是在向弟弟分享欢乐?还是其他原因?二读:学生在理解了课文基础上自由朗读课文,并思考作者到底要表达什么思想感情?要求:有板有眼词的上、下两片主要写的是什么?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 上片:望月(写景) 借景抒情(失意矛盾)下片:怀人(抒情) 情景交融(离愁别恨) 4、欣赏品味从上阙望月中,找出表现作者心情的词语?可以感受作者什么样的心情?你从哪里感知出来的?几时 问 不知 欲 又恐 不胜 何似苦闷、惆怅、忧伤、孤独、难过、矛盾小结:“高处不胜寒”内涵非常丰富,确实表达出了作者禁不住朝廷党派相争,互相排挤的打击,害怕回去没有自己的立身之处在人间也不错,做个地方官,逍遥自在,同样可以为国家出力,为百姓造福想通了,于是苏轼化解了心中的苦闷、抑郁之情,翩翩起舞想象一下此时的苏轼的得意之状师:“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问什么无眠?学生齐读生:夜已深了,每逢佳节倍思亲,失意与离愁涌上心头,使词人难以成眠。师:作者一直沉浸在怨月、失意的痛苦中吗?你是从何而知的? 生:由怨月 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 到感悟人生 人有悲欢离合 ,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最后又说 但愿人长久 , 千里共婵娟 以共赏人间美景作结。表现出作者不为失意、离别所苦的 豁达 胸襟。师: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生难以十全十美。很富有哲理。它将人世的聚合离散看作如明月的阴晴圆缺一样,两者都是自然的常理,非人力所能左右,是人生无法克服的遗憾。正因为蕴涵了人生哲理,这句词也成为名句。表达美好祝愿的句子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是关于祝福的流传千古的名句。词人终于以理遣情,希望从共赏明月中互致安慰,离别之憾可以从兄弟友爱中获得补偿,这样也就能做到“不应有恨”了。这句与上阙结束句“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一样,以美好的境界结束 三读:学生在把握情感的基础上先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再跟视频学习,。要求:有情有味这首词的主题是什么? 这首词虽饱含人生哲学,但它是通过一个完美的文学意境来表现的。我们欣赏到那中秋之夜美好的月色,体会作者丰富的情感,而不是枯燥的说教。词中虽有出世与入世的矛盾,情与理的矛盾,但最后还是以理遣情,不脱离现实,无悲观消极情绪,全是豁达乐观的祝福。整首词无不体现了苏轼那种不为失意、离别所苦的旷达胸襟。怪不得人们说:“中秋词自苏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四读:千古绝唱的中秋月词作,用你共鸣感悟到的情感,有情有味地再来读读这首东坡词水调歌头。6、 课堂小结优秀的作品优秀的人值得我们一生用心去读。东坡的这首词,从千年前的宋代向我们飘来,它的芳香,还将向遥远的未来飘去以后无论在何时何地,只要能再一次与它相遇,让我们都能从心底生发出一个真诚的声音: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7、作业布置 背诵并默写全文根据对词的意境的理解,搜集与月相关的名句(可以合作)8、熟读成诵(我相信,我可以!我自信,我成功!)有时间可让学生以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