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朱集中学“学案导学-合作探究”教学模式 七年级( 语文) 导学方案设计 学习内容 主 备 初二语文组使用者审 核教研组课 型新授时 间学习目标1、 通过预习,疏通并了解课文内容。 2、 整体感知,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本文讲述了母亲哪些事迹。 3、学习母亲勤劳俭朴、艰苦奋斗、识大体、顾大局的优秀品质。学习重点 夹叙夹议、叙议结合对突出文章主题的作用学习难点学法导航自主学习,小组交流,教师点拨 学 习 活 动 环节一:激趣导入,目标领航(明标)1.字音 字形佃农( ) 祖籍( ) 韶关( )仪陇( ) 溺死( ) 私塾( )勉强( ) 和蔼( ) 妯娌( )( )和睦( ) 衙门( ) 辍学( )周( ) ( )劳( )怨 ( )勉 为富不( ) 节衣( )食 劳( )环节二:学案导学,自主学习(自学-查) 2.母亲最大的特点是。母亲具有的崇高品质体现在、等几个方面。环节三:合作探究,交流展示(互学-查) 阅读8-13段,按时间先后依次写了哪四件事?第一件事:乙未年(1895年)地主 ,又加 ,家庭受到“最悲惨的 ”,在灾难面前,母亲没有退却,不但“没有灰心”,反而还增强了“她对 同情和对 的反感”,并“启发了我幼年时期反抗压迫追求光明的思想”。 8第二件事:庚子年(1900年)前后 吃“大户”,农民的自发 ,遭到了黑暗社会“官兵”的 ,“我家也遭受更多的困难”。(这两件事放在第8段中写,没有分开,时间先后顺序有颠倒,同学们要注意。) 8第三件事: 1905 年是“支撑门户”,节衣缩食, 9 。第四件事:是1908年对儿子宣传 和 ,献身于 ,不但不反对,还给他许多“慰勉”。(这两件事是分别在第9、10段中写的) 10通过上述四件事的记叙,充分说明了母亲坚强不屈的性格,朴素的阶级意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对压迫者的反抗精神以及对儿子所从事的革命事业的支持。【时间顺序】环节四:精讲点拨,释疑解难(导学-查)3.请学生朗读第13段。思考这一段追叙强调什么?说明什么?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14、15段,说说母亲从哪三个方面教育和影响了我。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16、17段,说说表达了几层含义?文章结尾的议论、抒情有什么作用? 环节五:学以致用,巩固拓展(测评)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母亲是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愿母亲在地下安息!12.第段中点明全文叙事线索的句子: (2分)13.第段在表达方式上的特点是(2分)( ). 具体生动的记叙 . 富有感情的描写. 深沉的抒情 . 充满感情色彩的议论14.文章的两个“尽忠”的内容是作者感情的升华,由爱母亲升华到爱,爱, 决心献身革命事业。(2分)15.文中谈到“无法补救的”和“能做到的”各指什么?(2分)答:16.划线句子“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中“创造了”和“创造着”能否对换,为什么?(2分)答:教(学)反思:全文可分 三 个部分。第一部分(第 1 段):抒发 痛悼母亲逝世 感情,引出对 母亲 回忆。第二部分(从第 2 段开始回忆往事,至第15 结束):详略得当地记叙了母亲 勤劳 一生中的主要事迹,歌颂母亲的 美德 ,感谢母亲的 养育之恩 。第三部分(第 16-17 段):写作者对母亲的 沉痛悼念和表达的决心。 2、线索:她勤劳一生; 全文的感情基调:我爱我母亲; 中心句: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亿的。作用:开篇点题,怀着对母亲深沉的爱,回忆母亲勤劳的一生。请学生朗读或齐读第一部分。思考、讨论:这一段写了几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这样写在全文起了什么作用? 写了两句。第一句交代了写作缘由,第二句“我爱我母亲”,定下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通过回忆和歌颂母亲勤劳一生,表达出作者的热爱和悲痛之情。(一)快速阅读,获取信息,了解文章大意。1、作者写作这篇文章的缘由是什么? 痛悼母亲逝世,引出对母亲的回忆。(“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2、归纳提炼要点,完成下列表格。 时间母亲经历的事情表现母亲的思想品质作者小时候母亲是个“好劳动”“整日劳碌着”的人。2-7)母亲勤劳俭朴、任劳任怨、宽厚仁慈1885-1900年前后遭遇退佃、搬家和天灾,母亲“没有灰心”,对劳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更强。母亲坚强不屈的性格、朴素的阶级意识。(8)1905年节衣缩食,借债供作者读书(9)摆脱贫困和压迫的愿望。1908年支持、慰勉作者参加革命。(10)深明大义1919年离开土地就不舒服。(10-11)继续劳动、直到最后。1924-1927年独立支持一家人的生活。(12)勤俭持家、深明大义1937年过着勤劳的农妇生活。(12)理解党的困难,支持革命、期望革命成功。1944年86岁高龄仍“不辍劳作”。(12)热爱劳动。3、阅读8-13段,按时间先后依次写了哪四件事?第一件事:乙未年(1895年)地主逼着退佃 ,又加天灾,家庭受到“最悲惨的一次遭遇”,在灾难面前,母亲没有退却,不但“没有灰心”,反而还增强了“她对 穷苦农民 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并“启发了我幼年时期反抗压迫追求光明的思想”。 8第二件事:庚子年(1900年)前后四川饥民 吃“大户”,农民的自发抗争 ,遭到了黑暗社会“官兵”的血腥镇压,“我家也遭受更多的困难”。(这两件事放在第8段中写,没有分开,时间先后顺序有颠倒,同学们要注意。) 8第三件事: 1905 年是“支撑门户”,节衣缩食, 送子读书。9 。第四件事:是1908年对儿子宣传 科学 和民主思想 ,献身于 革命事业 ,不但不反对,还给他许多“慰勉”。(这两件事是分别在第9、10段中写的) 10通过上述四件事的记叙,充分说明了母亲坚强不屈的性格,朴素的阶级意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对压迫者的反抗精神以及对儿子所从事的革命事业的支持。【时间顺序】3.请学生朗读第13段。思考这一段追叙强调什么?说明什么?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母亲最大的特点是一生不曾脱离过劳动” 以劳动为生命,“离开土地就不舒服”,直至晚年,“仍不辍劳作,尤喜纺棉”;在结构上,起过渡作用。即结束“回忆”,对母亲的思想品质作出简要的归纳:以便使文章自然地转入下文的议论和抒情。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14、15段,说说母亲从哪三个方面教育和影响了我。一、感谢母亲“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二、感谢母亲“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三、感谢母亲“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 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16、17段,说说表达了几层含义?文章结尾的议论、抒情有什么作用?三层:一是痛悼母亲的离去,二是对母亲的高度评价,三是决心尽忠革命事业。 作用:写作者对母亲的沉痛悼念和表达自己的决心。2、她勤劳一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期货从业资格之期货投资分析考试模拟试卷附参考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2024-2025学年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自我提分评估附参考答案详解【培优】
- 广发银行南京市浦口区2025秋招笔试热点题型专练及答案
- 兴业银行青岛市崂山区2025秋招笔试英语题专练及答案
- 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法规》综合检测题型汇编含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2024年公务员考试《常识》全真模拟模拟题附参考答案详解【基础题】
- 农发行西安市鄠邑区2025秋招笔试英语题专练及答案
- 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语文》通关考试题库【夺冠系列】附答案详解
- 2024-2025学年公务员考试《常识》每日一练试卷含完整答案详解【网校专用】
- 华夏银行哈尔滨市松北区2025秋招笔试综合模拟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全国青少年全国禁毒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 云南学法减分题库及答案
-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4的分解与组合》课件
- 江苏省制造业领域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场景参考指引2025年版
- 三级医师查房制度考试题(含答案)
- 文旅公司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至2030年中国公立医院行业发展监测及市场发展潜力预测报告
- 2025年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土耳其语三级笔译试卷
- 人工智能技术在网络安全威胁检测中的应用
- 2025内蒙古民族大学招聘管理助理、教学助理50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麻醉、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培训考核试题及答案(护士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