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推拿什么是推拿?推拿一词是由摩挲、按矫、按摩逐渐演变而来的。它不仅是名词的变更,而且包含着千百年来,从事推拿医术的医师不断总结,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的结果。推拿医术是中国古老的医治伤病的方法,是目前中医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推拿是医生用双手在病人身体上施加不同的力量、技巧和功力刺激某些特定的部位来达到恢复或改善人体的生机、促使病情康复的一种方法。它是“以人疗人”的方法,属于现在所崇尚的自然疗法的一种。由于它的方法简便无副作用,治疗效果良好,所以几千年来在我国不断的得到发展,充实和提高。尤其是近四十年来,由于西医学习中医,开办中医学院,对中医事业的发展和提高起到了巨大作用。近年来,一些科研机构又对推拿机理开始进行研究,取得了初步成绩,这对推拿又是一个很大的促进。 现在,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人重视我国这一传统疗法,据了解有美国、英国、意大利、法国、德国、朝鲜、日本、菲律宾、新加波、泰国、马来西亚、印度、瑞典、西班牙、越南、阿根廷等国家来我国学习。还有一些聘我国专家出国开办学习班。这说明中国的推拿行手法治疗疾病已受到世界的重视。推拿概述与治病原理推拿,古称按摩、按蹻,是中医最古老的一种预防;治疗疾病的方法。早在先秦时代就有记载。我国古代名医扁鹊、华佗等就用这种方法治疗了许多疾病。魏、晋、隋、唐时期,推拿治疗和自我按摩保健已十分流行,并在那时传人了朝鲜、日本、印度和欧洲。宋、金;元时期;推拿防治的范围更加扩大,涉及到内、外、妇、儿各科疾病。及至明、清时期,在此基础上,推拿实践与理论更有了进步的发展,尤其是用推拿方法治疗小儿疾病,形成了独特的体系。以后,推拿疗法几经沿革,时至今日更以其防治疾病的特色和良好效果,在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引起了高度重视。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进步,在理论和技术方面都有了新的更大的发展。 推拿疗法和按摩保健之所以几千年间一直在人民群众中流传下来,是与它的良好疗效和作用分不开的。用这种方法治病保健,简单易行,易懂易学,深受群众的欢迎。现在,推拿已逐渐普及到家庭,人们都十分热衷于学习它的理论和技术。要学好推拿,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除了应懂得一定的中医和西医基本知识外,还要通过实践掌握推拿的基本技能和手法技巧,以及它在防治疾病和强身保健中的简单机制。另外,作为推拿医生或家庭推拿者,还必须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即在学习过程中,如能掌握一些推拿练功方法,则更有助于实施有效的推拿保健工作。 推拿疗法是怎样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呢?一般人都知道服药是从药物的有效成分进入人体,通过吸收而发挥作用的;手术则是以医疗器械去除病灶或整复机体患部而达到治疗目的的。推拿则不同于服药和手术。首先,它是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营、卫、气、血等中医理论为基础,对疾病进行辨证施治的。然后再以手法的技巧、力量的强弱,作用于人体的经络、穴位上而产生“热气”类的“物质”,通过经络系统最浅表的皮层(也就是体表),按络脉向经脉至内脏渐次传递的顺序,把这些“热气”类有效的刺激,转变成治病防病的因素,从而达到平衡阴阳、调和气血、祛风除湿、温经散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治疗目的。而现代医学对推拿按摩防治疾病的道理是这样认识的;皮肤内含有皮脂腺、汗腺、毛囊、丰富的血管和末梢神经,推拿皮肤层体表)防治疾病,正是通过对这些组织的刺激而产生的。由于推拿手法的外在压力作用于体表产生的物理刺激,在:作用区引起的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的变化,直接由皮肤或间接向肌肉深层、筋腱、神经、血管、淋巴等组织渗透,通过神经和体液的调节,产生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从而使机体功能恢复并得到改善,以防治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总之,推拿是一种古老而又不断发展完善的医疗方法,由于它无药害、无损伤,且简单有效,因而容易在很大范围内普及推广,溯古抚今,展望未来,它必将对人类的医疗保健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推拿文化推拿是中华民族优秀的医疗方法,它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实践中,在同大自然做斗争中产生的。人们受伤后,本能地用手去抚摸伤痛处,疼痛得到缓解,由此便逐渐产生了推拿疗法,远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按摩疗法就被广泛应用、民间医生扁鹊运用按摩、针灸成功地抢救尸厥患者,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著作,秦汉时期的内经中记载了按摩可以治疗痹症、痿症、口眼歪斜、胃脘痛等。我国第一部按摩专著黄帝岐伯按摩十卷(已佚),也是秦汉时期成书的。 明代是推拿发展的重要时期,不仅设有按摩科,而且在治疗小儿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小儿推拿的独特体系,如小儿推拿穴位有点、线和面。在大量临床实践基础上又有很多小儿推拿专著问世,如小儿按摩经、小儿推拿秘诀等。 清代,大医院虽不设按摩科,但由于疗效显著,在民间仍有较大发展,有很多专著问世,如熊应雄的小儿推拿广意、钱怀屯的小儿推拿直录)等。清代对推拿手法治疗伤科疾病作了较系统的总结,如吴谦的医宗金鉴,把摸、接、端、提、推、拿、按、摩列为伤科八法。 国民党政府在1929 年召开第一次中央卫生委员会议,提出了废止旧医以扫除医事卫生之障碍案,1936年又提出国医在科学上无根据一律不许营业,祖国医学遭到严重摧残,推拿濒于消亡,当时从事医疗推拿者寥寥无几,但推拿术毕竟是行之有效的医疗科学手段,所以在民间还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形成一指禅推拿、内功推拿、滚法推拿等流派。 1949年以后,祖国医学中的推拿疗法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相继开设推拿训练班,推拿专科门诊部,开设推拿专科学校,除治疗疾病外还开展了大量的科研和文献整理工作,同时推拿麻醉也获得了成功。 1978年以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中医事业,推拿事业同样也获得飞速发展,很多中医院校开设了推拿专业,推拿针灸系等,随著国家对外开放政策的施行,推拿与国际交流日益增多、到中国学习针灸推拿的外国留学生也日渐增多,同时向国外派出推拿医务工作者,进行医疗,学术交流,推拿这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已受到国际医务界重视。共同研究发展推拿事业,使推拿事业辉煌发展的年代已经来到了。简单易行的中医推拿疗法!推拿是中医外治疗法的一种,以中医理论,特别是经络理论为指导强调人体体表通过经络、穴位与内脏之间存在着有机的内在联系。内脏有病可以通过经络反映到体表,对体表经络、穴位进行推拿刺激,也可以通过经络将治疗疾病的“信息”传达给有病的脏腑,从而发挥治疗作用。推拿的常用手法有下面几种: 1.推法 用手指或手掌着力于患者的某一部位,进行单方向的直线推动。该手法适用于头面、四肢、胸腹部,具有疏风散寒、活血化瘀、理气止痛、舒筋通络的功能。 2.拿法 以大拇指与其他四指中的任意一指或几指相对,提拿起身体的某一部位或穴位,一拿一放地交替进行。适用于颈项、肩背和四肢。其功能为开窍醒神、祛风散寒、舒筋通络等。3.按法 用指腹或手掌着力于身体的某一部位或穴位,向下压之,并在该处保持一定的压力停留片刻,随之稍加揉动。本法常与揉法配合使用。指按法适用于全身各处的穴位;掌按法适用于背腰和四肢。具有通经活络、缓解痉挛、调理关节的功能。4.摩法 以手掌附着于人体的某一部位,在其上作环形移动抚摩。多用于腹部,也可用于身体各部位的跌打肿痛较剧者,具有缓止痛、调和气血、和中理气、消积导滞的功效。 5.揉法 以手指、鱼际、掌根及手掌,在病人的某一部位或穴位做轻揉和缓的旋转揉动。适用于头面、胸腹、四肢,具有疏通经络、消肿散结、化瘀止痛、调中和胃的功效。6.擦法 以掌根大鱼际或小鱼际着力,在病人较长的一段体表上作快速的来回摩擦。多配以推拿介质,如红花油、葱姜水等。该法具有振奋阳气,温通经络、行气活血、化瘀散结、祛风散寒、理筋止疼、健脾和胃的功效。7.搓法 以两手掌夹住病人的肢体,相对用力作快速的搓揉,在搓动的过程中,作上下的往返移动。该法具有调和气血、舒筋通络的作用。多用于四肢,常作为推拿的结束手法。8.摇法 医者一手抓住患者肢体的远端,另一手扶住被摇的关节(肩关节、腕关节、髋关节),以该关节为支点,作肢体最大范围的环形往复摇动。具有滑利关节、松解粘连、恢复关节功能的作用。多用于半身不遂、肢体麻木以及肩周炎等。 9.捻法 以拇指与食指、中指或食中指相对,捏住患者的手指或脚趾,作搓揉的动作。具有理筋通络、滑利关节的功效,多用于半身不遂、颈椎病,以及指端麻木疼痛等症。10.点法 以指端、指间关节或肘部按压在患者的某一部位或穴位上,逐渐用力下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