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订线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外装订线2014-2015学年度博爱一中第二次周清卷考试范围:必修二;考试时间:45分钟;命题人:李燕一、单项选择(3*25)1、宋人赵彦卫说:“唐人推崔卢等姓为甲族(世家大族),虽子孙贫贱皆家世所重。今人不复以氏族为事,王公之女苟贫乏,有盛年而不能嫁者,闻阎富室(民间富有人家)便可以婚侯门、婿甲科。”与上述现象相关的因素是(A)A商品经济发展 B八股取士影响 C程朱理学盛行 D妇女地位提高2、据研究,康熙十八年(1679年)全国人口已达1.6亿,经过一个世纪,至乾隆末,已突破3亿。下列说法与人口的增加无关的是(B)A康乾盛世,相对稳定的政治局面 B国家版图的扩大C美洲高产作物的传入 D国家重农抑商的政策3、明清时期,几乎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中国是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之一,国内商品经济发达,下列说法不妥的是(B)A当时中国在贸易中处于出超地位 B明清政府一度放弃重农抑商政策C当时中国已经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D白银大量流入中国而很少外流4、2014年6月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对位于上城区江城路以东的原江城文化宫所在位置进行了考古发掘,发现了吴越王钱镠兴建的五代吴越捍海塘。五代吴越国捍海塘遗址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并保存的最早海塘实物,对研究唐五代土木工程技术和海塘修筑技术具有重要价值,同时作为历史地理坐标对研究杭州古代城市发展史也有着重要意义。这说明(D)A考古学是得到历史知识的主要来源 B历史事实要得的确证需要考古学支持C 考古学能够准确定位历史事实发生的时空D考古发现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5、表l是1854 -1856年间英国进出口贸易状况表。它表明英国(A)种类/项目原材料食品工业制造品进口贸易61%33%6%出口贸易7%8%85%A工业化程度高 B垄断世界贸易 C国内资源严重匮乏 D国内市场大幅萎缩6、右表反映了19世纪世界贸易总额的发展趋势。对影响该现象形成的因素表述正确的是(B) 两次工业革命的相继开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的最终确立交通运输方式的革新进步国际经济协调机制的普遍建立 A B C D7、“继哥伦布而起的探索新世界的西班牙冒险家,似乎都具有同一动机。当这班冒险家到达一个未曾被发现的海岸时,首先调查的就是那里有没有金矿可以发现。”该材料说明(D) A新航路开辟促进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B新航路开辟引发了价格革命 C新航路开辟改变了欧洲贸易的中心 D对财富的追求是新航路开辟的动力之一8、郑天挺主编的明清史资料中罗列了以下事件,用以说明新航路开辟对中欧关系产生的影响,以下分析正确的是(C)时 间事 件1543年葡萄牙人勾结中国沿海商人,在宁波双屿港建立据点,开始大规模走私贸易。1575年西班牙人自马尼拉来中国,袭用吕宋(今菲律宾)名号与中国通商。1607年在华欧洲传教士利玛窦和明朝官员徐光启合译的欧洲几何原本书成。1642年荷兰和西班牙争夺台湾,西班牙战败,荷兰侵占整个台湾。中欧贸易进一步扩大 中国开始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欧洲殖民者开始侵略中国 欧洲科技开始传入中国A. B. C. D.9、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历了产生、初步发展和进一步发展的“三大热潮”,他们的共同点不包括(A)A一直受到当时政府的严格限制B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以轻工业为主C都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D始终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但又对其有依赖性10、下表是1912年和1936年中国轻工业和重化工业产品进出口比例表,对其解读正确的是(C) 项目 1912年1936年轻工业产品 进口比例54.7%14.3%出口比例10.9%25.2%重化工业产品 进口比例 13.7% 47% 出口比例3.6%6.9% A中国经济结构发生根本变化 B列强加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 C中国的工业化水平有所提高 D“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成效不大11、1890年前后,一位居住浙江余姚蒋村的小地主,从蒋村坐木船到宁波要花三天两夜,从宁波乘轮船到上海,路虽然远十倍,但一夜之间就到了。受此刺激,他后来要自己的儿子离开私塾到教会学校读书,学习西方制造。材料主要反映出(D) A近代中国人的物质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B上海与浙江等周边地区的交通非常发达 C西方工业品的输入影响到民众生活习俗 D交通工具的进步推动人的思想观念转交12、传统经济社会结构的近代更生常常伴随着迷惘和阵痛。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在这一过程中,“除了旧生产方式逐步解体所产生的苦难之外,还应当有新生产方式破土而出的生机和朝气。如果忠实于历史唯物主义,就不能不承认:历史的主题应当是后者而不是前者。”下列符合陈旭麓观点的是(C)A宁波开放为通商口岸,列强大量收购中国生丝 B清政府废止“重农抑商”政策,工商业发展C中国纺丝业使用机器生产 D苏杭地区传统纺丝业衰弱13、1979年,邓小平在会见美国、加拿大国际友人的谈话中,谈到了“我们不要资本主义,但是我们也不要贫穷的社会主义,我们要发达的、生产力发展的、使国家富强的社会主义”,还提出了“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论断。邓小平的这些思想主张(A) A有利于我国经济特区的创办和建设 B确定了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C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 D推动安徽、四川开始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14、1980年10月邓小平在广东视察时说:“特区不是仅仅指深圳、珠海那几块地方,是指广东、福建两个省。单搞那一点地方不行,中央讲的是两个省。你们要充分发挥这个有利条件。对于搞特区,你们要摸出规律,搞出个样子来。”对此理解正确的是DA“几块地方”指的是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岛B“有利条件”包括中央给予的特殊政策和高度的自治权C“单搞不行”体现中央政府对上海浦东开发的高瞻远瞩D“摸出规律”希望搞好特区对全国发展有重要战略意义15、下表反映了建国初期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从中可以得知C行业项目农业轻工业重工业19531957年平均增长速度(%)451282541953年农轻重比重(%)5282961761957年农轻重比重(%)435292273A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形成 B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C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D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完成16、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逐步形成。20世纪80年代,中国政府在下列两图所示地区采取的同步开放举措是DA设立经济特区B、设置特别行政区C、成立自由贸易区D、开辟经济开放区17、右图是著名画家张书新作画时女弟子在旁观摩,张作画工与花鸟。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C)A画家当时应在画国画B体现了中西合璧土洋并存的时代特征C旗袍是当时女性的主要服装D女子已经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封建束缚18、下表为申报的部分纪事,根据该纪事,可以得出的结论是(B)年份(年)纪事1918安装美国进口的新式印报机,每小时可印报三万余份1932连续发表题为剿“匪”和造“匪”的社论,公开反对国民党的“围剿”1937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后因拒绝日寇新闻检查,宣布停刊1938香港版出刊近代科技的进步,为报业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申报支持中国共产党的武装斗争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直接摧残了中国的新闻事业申报对研究中国近代史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A. B. C. D.19、下表是18951897年间创办的中文报刊统计表,可能对表中反映的变化产生影响的因素有(C)年份当年创刊总数其中中国人自办报刊189573189611718974945民族危机加剧刺激国人办报热情维新派把创办报刊作为宣传维新思想的重要手段外国在华办报数量迅速增长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发展,促进了变法的实现ABCD20、甲午战争前,即使是(中国)内地甚至某些乡村,日用洋货也有所流行。洋货成为某些人生活的必需品,原先的“扬气”“今则竟曰洋气了”。由此可见(D)A日用洋货在甲午战争前占据了中国内地的市场B中国人对洋货抱热烈欢迎的态度C从“扬气”到“洋气”体现了中国人崇洋媚外的不良心态D甲午战前中国内地已经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21、随着1933年6月银行法和1934年证券交易法的制定、美国联邦储蓄保险公司和证券交易委员会的建立,有人说金融中心已从纽约移到了华盛顿。这种说法实际上反映了(C) A经济危机改变了美国经济布局 B纽约丧失了全国金融中心地位 C美国政府加强了金融监管力度 D整顿金融成为新政核心措施22、1945年英国工党以其标榜为“社会主义”的竞选纲领(包括国有化,增加就业,推行社会保障等)赢得大选。对这一纲领认识正确的是(C) A外交上缓和与苏联的紧张关系 B本质上超越了资本主义改良方案 C手段上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D结果上解决了社会贫富分化问题23、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确立并完善了社会福利制度。如英国扩大了社会保险和福利补助;法国制定了广泛的社会保险立法,使半数以上的人生活有了保障,使福利开支占了国民生产总值的16%。以上做法对社会产生的影响不包括(B)A缓和了社会矛盾,改善了低收入阶层的生活 B增加了政府的收入C其也在一定曾度上造成了社会经济活力衰退D调整了生产关系,反映了资本主义新变化24、1960年日本政府提出“所得倍增计划”,其特征之一是把经济分为民间部门与公共部门,并明确 规定政府的责任为扩充道路、港湾、都市计划、下水道、国民住宅等社会资本,以及充实社会保障、社会福利。这表明日本(C) A全面仿行罗斯福新政 B缓解了经济滞胀局面 C加强对国民经济的干预 D建成了发达福利国家25、美国作家维尔斯第一次来苏联的时候,称列宁是“克里姆林宫的幻想家”,表示出对社会主义的怀疑:1934年当他第二次来到苏联的时候,他对斯大林说:“现在资本主义应该向你们学习,理解社会主义精神。”造成维尔斯态度变化的原因是(C)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成功B新经济政策的成功C西方经济大危机与苏联的建设成就形成反差D斯大林体制建立二、非选择题(25)26、世界历史是一部各国、各民族由原始、孤立、分散的历史发展成为彼此交融联系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什么世界历史应从1500年开始?回答是,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各种族集团实际上以完全与世隔绝的方式散居各地。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世界联系日益紧密。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述从新航路开辟到20世纪初世界联系日益紧密的表现。(1)世界市场不断扩大;国际分工日益深化;殖民体系逐步确立;东方日益从属于西方;国家间交往日益频繁;人口流动不断加速。(8分 任意四点)材料二 20世纪30年代,为了应对经济大萧条的冲击,资本主义各国纷纷展开激烈而残酷的关税战、倾销战争货币战。直到二战结束后,“这一局面”才得以改变。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二(人民版)二战后“这一局面”得以改变。试以20世纪40年代的相关史实加以说明。(2)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在较长一段时间里维持了国际货币的稳定,促进了国际经济的发展;建立关贸总协定,形成国际贸易体系,推动各国开放市场,促进了国际经济发展。(9分)材料三时间事件1989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立1993年欧洲联盟成立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成立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3) 依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概述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世界联系呈现出的新特点。(3)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同时进行;规范化、法制化贸易体系建立;发展中国家积极融入世界;合作领域逐步由单一向多种领域扩展;国际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协商谈判成为解决争端的重要途径;跨国公司遍布世界各地。(8分 任意四点)2014-2015学年度博爱一中第二次周清卷答题卡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12134151617181920答案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二材料解析31(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述从新航路开辟到20世纪初世界联系日益紧密的表现。(2) 二战后“这一局面”得以改变。试以20世纪40年代的相关史实加以说明。(3)依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概述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世界联系呈现出的新特点。参考答案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答案ABBDABDCAC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DCADCDCBCD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CCBCCABCBA31【答案】(1)世界市场不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涂布车间岗位转正述职报告
- 肝炎肝硬化的护理查房
- 公司电脑安全培训课件
- 汽车市场专员年终总结
- 公司用电安全培训心得课件
- 电解质紊乱病人的护理措施
- 湖北2025年初级招采人员考试(招标采购专业实务)试题库及答案
- 胰岛素C肽结果解读
- 生产部负责人工作总结
- 护士出科总结汇报
- 抑郁病诊断证明书
- 制定合同价格与结算条款的正确方法
- 零售药店医保培训试题及答案,零售药店医保培
- 江苏历年语文高考真题答案
- 外科学-第十一章-外科感染(含案例分析)课件
- 《ch棘皮动物》课件
- 中国服用过兴奋剂运动员名单 兴奋剂真的是毒品吗
- 小学英语语法时态讲解与归纳
- 《生存与修炼》熊厚音讲《道德经》教学文案
- 淘宝新店运营计划书文献
-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可修改版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