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数课标版 第四节数列求和 1 求数列的前n项和的方法 1 公式法 i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sn na1 教材研读 ii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当q 1时 sn na1 当q 1时 sn 2 分组转化法把数列的每一项转化成几项之和 使所求和转化为几个等差 等比数列之和 再求解 3 裂项相消法把数列的通项拆成两项之差求和 正负相消剩下首尾若干项 4 倒序相加法 把数列分别正着写和倒着写再相加 倒序相加法是对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的推导过程的推广 5 错位相减法适用于一个等差数列与一个等比数列对应项相乘所得的数列的求和 错位相减法是对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的推导过程的推广 6 并项求和法 若一个数列的前n项和中 可两两合并求解 这种方法称为并项求和 形如an 1 nf n 类型 可采用两项合并求解 例如 sn 1002 992 982 972 22 12 100 99 98 97 2 1 5050 2 常见的裂项公式 1 2 3 较为合理 2 如果数列 an 为等比数列 且公比不等于1 则其前n项和sn 3 求sn a 2a2 3a3 nan时只要把等号两边同时乘a即可根据错位相减法求得 4 如果数列 an 是周期为k的周期数列 那么skm msk m k为大于1的正整数 判断下列结论的正误 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 1 如果已知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那么在求其前n项和时使用公式sn 1 若数列 an 的通项公式为an 2n 2n 1 则它的前n项和sn a 2n n2 1b 2n 1 n2 1 c 2n 1 n2 2d 2n n2 2 答案csn 21 1 22 3 23 5 2n 2n 1 21 22 2n 1 3 5 2n 1 2n 1 2 n2 故选c 2 已知数列 an 的前n项和为sn 1 5 9 13 17 21 1 n 1 4n 3 则s15 s22 s31的值是 a 13b 76c 46d 76 3 数列的前n项之和为 则n 答案99解析由题意得 1 令 解得n 99 4 已知数列 an 的前n项和为sn 且an n 2n 则sn 答案 n 1 2n 1 2解析 an n 2n sn 1 21 2 22 3 23 n 2n 2sn 1 22 2 23 n 1 2n n 2n 1 得 sn 2 22 23 2n n 2n 1 n 2n 1 2n 1 2 n 2n 1 1 n 2n 1 2 sn n 1 2n 1 2 考点一错位相减法求和典例1 2016山东 19 12分 已知数列 an 的前n项和sn 3n2 8n bn 是等差数列 且an bn bn 1 1 求数列 bn 的通项公式 2 令cn 求数列 cn 的前n项和tn 解析 1 由题意知当n 2时 an sn sn 1 6n 5 当n 1时 a1 s1 11 符合上式 所以an 6n 5 设数列 bn 的公差为d 由即 考点突破 可解得所以bn 3n 1 2 由 1 知cn 3 n 1 2n 1 由tn c1 c2 cn 得tn 3 2 22 3 23 n 1 2n 1 2tn 3 2 23 3 24 n 1 2n 2 两式作差 得 tn 3 2 22 23 24 2n 1 n 1 2n 2 3 3n 2n 2 所以tn 3n 2n 2 方法技巧 1 一般地 如果数列 an 是等差数列 bn 是等比数列 求数列 an bn 的前n项和时 可采用错位相减法求和 一般是和式两边同乘等比数列 bn 的公比 然后作差求解 2 在写出 sn 与 qsn 的表达式时应特别注意将两式 错项对齐 以便下一步准确写出 sn qsn 的表达式 1 1 2016吉林长春外国语学校期末 已知数列 an 是公差大于零的等差数列 数列 bn 为等比数列 且a1 1 b1 2 b2 a2 1 a3 b3 13 1 求数列 an 和 bn 的通项公式 2 设cn anbn 求数列 cn 的前n项和tn 解析 1 设数列 an 的公差为d d 0 数列 bn 的公比为q 由已知得解得或 d 0 d 2 q 2 an 1 2 n 1 2n 1 bn 2 2n 1 2n 即an 2n 1 n n bn 2n n n 2 由 1 知cn anbn 2n 1 2n tn 1 2 3 22 5 23 2n 1 2n 2tn 1 22 3 23 5 24 2n 1 2n 1 考点二裂项相消法求和典例2 2015课标 17 12分 sn为数列 an 的前n项和 已知an 0 2an 4sn 3 1 求 an 的通项公式 2 设bn 求数列 bn 的前n项和 解析 1 由 2an 4sn 3 可知 2an 1 4sn 1 3 可得 2 an 1 an 4an 1 即2 an 1 an an 1 an an 1 an 由an 0 可得an 1 an 2 又 2a1 4a1 3 解得a1 1 舍去 或a1 3 所以 an 是首项为3 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 通项公式为an 2n 1 2 由an 2n 1可知bn 设数列 bn 的前n项和为tn 则tn b1 b2 bn 易错警示利用裂项相消法求和时 应注意抵消后并不一定只剩下第一项和最后一项 也有可能前面剩两项 后面也剩两项 有些情况下 裂项时需要调整前面的系数 使裂开的两项之差和系数之积与原通项相等 2 1数列 an 的前n项和为sn 2n 1 2 数列 bn 是首项为a1 公差为d d 0 的等差数列 且b1 b3 b9成等比数列 1 求数列 an 与 bn 的通项公式 2 若cn n n 求数列 cn 的前n项和tn 又a1 s1 21 1 2 2 21 也满足上式 所以数列 an 的通项公式为an 2n 由b1 b3 b9成等比数列 得 2 2d 2 2 2 8d 解得d 0 舍去 或d 2 所以数列 bn 的通项公式为bn 2n 2 由 1 得cn 所以数列 cn 的前n项和tn 1 1 解析 1 当n 2时 an sn sn 1 2n 1 2n 2n 考点三分组转化法求和典例3 2015福建 17 12分 等差数列 an 中 a2 4 a4 a7 15 1 求数列 an 的通项公式 2 设bn n 求b1 b2 b3 b10的值 解析 1 设等差数列 an 的公差为d 由已知得解得所以an a1 n 1 d n 2 2 由 1 可得bn 2n n 所以b1 b2 b3 b10 2 1 22 2 23 3 210 10 2 22 23 210 1 2 3 10 211 2 55 211 53 2101 规律总结 1 若an bn cn 且 bn cn 为等差或等比数列 可采用分组转化法求 an 的前n项和 2 对于通项公式为an 的数列 其中 bn cn 是等比数列或等差数列 可采用分组转化法求和 3 采用分组转化法求和是将所求数列和分解转化为若干个可求和的新数列的和或差 从而求得原数列的和 这就需要通过对数列通项结构特点进行分析研究 将数列的通项合理分解转化 3 1 2017山东临沂期中 设数列 an 的前n项和sn满足sn 2an a1 且a1 a3 1 a4成等差数列 1 求数列 an 的通项公式 2 若数列 bn 满足an bn 1 求数列 bn 的前n项和tn 解析 1 数列 an 的前n项和sn 2an a1 当n 2时 an sn s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部门级安全培训课件
- 部门安全日常培训内容课件
- 避免革命的改革课件
- 交通韧性评估国际标准对比-洞察及研究
- 基于循环经济的2-氨基-4-氯苯酚生产废料资源化利用模型
- 国际面粉切割标准与本土饮食习惯差异的适配性研究
- 国际标准对接中凹凸管流体力学性能测试方法与ISO认证路径探索
- 可变拓扑结构分装设备应对突发性订单波动的响应机制
- 双螺杆减速与柱塞泵协同传动的能量损耗耦合优化策略
- 双相钢热处理工艺参数与齿轮副接触应力场的动态匹配难题
- 消除三病反歧视培训
- 脑转移瘤的治疗进展
- 脚手架工安全技术交底(完整版)
- 接触网运行与检修 课件全套 薛艳红 第1-9章 电气化铁道概述-高速铁路接触网精测精修
- 2024-2030年中国抗衰老产品和服务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酒店实美学 课件全套 杨卉 第1-13章 酒店美学概述-酒店服务之美
- 聚焦高质量+探索新高度+-2025届高考政治复习备考策略
- 甲醇含量测定方法
- 【基于危险预知训练方法的安全实践探究12000字(论文)】
- 《智慧农业关键技术与装备》课件-第11章 农业预测预警
- 电工仪表与测量(第六版)中职技工电工类专业全套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