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著书须知.doc_第1页
作者著书须知.doc_第2页
作者著书须知.doc_第3页
作者著书须知.doc_第4页
作者著书须知.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章 总体要求【宋体小二,居中,下同】1.1 进度楷体四号,居中,下同著作权人在约定交稿日前应向责任编辑汇报图书创作进度,并尽可能地出示作品的一部分稿件,以便编辑及时发现问题,指导进一步创作。【宋体五号,首行缩进2字符,下同】1.2 合同著作权人与作者非同一行为人的,著作权人须在签订合同的同时提供全部作者签署的具备法律效力的著作权授权书。著作权人一般应在图书前言中出现,以便领取著作权使用费(稿酬)。1.3 稿件作者应按时交付符合“齐、清、定”要求的稿件及附件。“齐”是指来稿要交齐所需的内容,包括扉页、版权页(此页用空白纸代替)、前言、目录、正文(包括图表)、内容简介(页码按以上顺序编排)的完全稿(若为打印稿,应另交电子文件)书稿不得有缺页。“清”是稿面清晰,尤其是稿中的图。作者应向出版社提供一份清楚的图稿,以供制版。此图稿可以是描的,也可以是CAD绘制并打印的,并且图上要有清楚、准确的文字。此图稿插在文中也可以,但最好是另外单独准备一份。“定”是指文图内容已确定,不存在遗留问题,无需再作增删和修改。第2章 结构层次2.1 层次划分的基本原则图书的层次一般不得超过5级。层次地位的高低要有严密的逻辑性。要依据逻辑上的并列关系确定同层次标题,依据逻辑上的从属关系确定上下层次标题。标题的设立,要符合同一性、互斥性、总和性、均衡性原则。(1) 同一性原则 同层次标题应大体上根据同一个原则(或属性)来划分。(2) 互斥性原则 一方面,同层次标题下的内容之间不应出现交叉重复,即所谓“同级项互斥”;另一方面,地位不同的层次标题不能划在同一等级,即不能越级占位。(3) 总和性原则 同层次标题各个部分的总和,应当与其父层次标题的内涵相称或相当。(4) 均衡性原则 相同等级的章节其篇幅应大体均衡。例如,除“绪论”、“小结”之类的章节外,其他各章节篇幅大小不应太悬殊。当然,有所侧重也是必要的。2.2 层次编列体系2.2.1 编号的总体框架【黑体小四,缩进2字符,下同】书中要有一定的编列系统和统一的格式。层次编列总体框架如下: 第1卷 第1篇 第1章 1.1 1.1.1 1.1.1.1 1. 1) (1) 注意 用 括住的层次一般不用;篇、章序号可从0开始,分别表示总论和绪论(一般不用);上述框架内的编号均采用阿拉伯数字,不得用汉语数字、罗马数字、英文字母等。标题一般只能用到“1.”(条)这一层。(1)(款)与(项)留给并列项使用。2.2.2 层次的标题1 标题的设置【宋体五号加粗,缩进2字符,下同】凡属标题,其后都不带标点符号。款与项是否设标题应视需要而定。当款与项够不上设置标题层次时,可采用带编号的段头语或段头句形式,用以与文中列项说明区分开来。段头语系置于段首的不成其为句子的词组或短语,其后空一个汉字距离,接排详述文字(比如2.1节(1)款);段头句是一完整句子,置于段首,后用句号,再接排详述文字。有的标题下篇幅太短,应考虑作合并或降级处理,以遵循2.1节(4)款的原则。比如可将三级标题降低到条一级。2对标题的要求标题的文字要精练明确,一般不超过15个字。其具体处理如下:(1) 标题应准确贴切地概括本层次正文的内容。(2) 标题应以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为主,尽可能避免用非名词结构的词语(例如:提高系统的可靠性)。(3) 尽量不用虚词(例如:的、地、之等)。(4) 同一标题下属的同级标题,其结构形式、语言风格应尽可能一致。(5) 标题中不易产生歧义时,尽量不用标点。例如:“图表的使用”中“图”和“表”间省去顿号后不易产生歧义。(6) 标题中应尽可能避免带括号的同义词、外文缩写词等,必要时可将带括号的部分转移至其正文中。例如:“File(文件)”不宜用作标题。若确实无法避免带括号的部分,则目录也应与正文标题一致,且同级标题形式相对要统一。(7) 标题中的英文及数字字体应与该标题中的中文一致。(8) 标题末不加标点符号(包括问号和感叹号)。2.2.3 章节等的编排与引用1 编号的数码排列格式章节编号数码与标题之间应空一个汉字距离,条款数码与标题之间应空半个汉字距离。2 编号的引用正文中章节编号的引用,请按下列示例类推:(在)第4章见8.1节见2.4.3.2节2)条(1)款项引用时一般不带标题,且不得用“如上一节所述”或“前面已讲过”之类模糊性词语,更不得出现页码(有的外文书中带有见某某页的句子,翻译时应舍去),以避免引用时出现“不完全一致”的现象,增加编辑加工与校对的工作量。若用Word编写,最好(不准)用Word的自动编号功能,一律用手工编号。注意 文中不要用ABC或a b c等作为任何标识号。第3章 图、表和公式3.1 图的编排要求图号用x-xx的形式(比如图1-1,表1-1)分别按章编排,序号必须连续。图一般应有图题,图题应简短明确,不带标点。特殊情况可不带标题,但须全书统一。注意 分图号均用(a) (b) (c)形式,分图题位于主图题下方,分图题间以分号间隔,最后以句号结尾,如图3-1所示。(图中的说明号也应依次出现在图下) (a) (b)图3-1 两种矩形(a)矩形;(b)椭圆。1车床;2操作箱;3摇把;4分度表。若图不方便在文中出现(如图太大),可在文中留四行的空,并把图题写在空行的下面。图在正文中均应有索引处,索引只允许用“如图X-Y所示”、 “见图X-Y”、“见图X-Y”(这里的省略号指有关的文字说明,即句中的谓语部分)等形式,不得用“如下”“以下”之类表方位的词。在正文中引用图中的对象和文字时一定要与其拼写一致(尤其要注意大小写)。一律先见文,后见图,且图在同页紧跟文。3.2 表的编排要求表号用x-xx的形式(比如表1-1)分别按章编排,序号必须连续。表一般应有表题,表题应简短明确,不带标点。特殊情况可不带表题,但须全书统一。表在正文中均应有索引处,索引只允许用 “如表X-Y所列”, “见表X-Y”或“图X-Y”、“表X-Y”(这里的省略号指有关的文字说明,即句中的谓语部分)等形式,不得用“如下”“以下”之类表方位的词。在正文中引用表中的对象和文字时一定要与其拼写一致(尤其要注意大小写)。一律先见文,后见图、表,且图、表在同页紧跟文。例:*见表3-1。或:表3-1是*。表3-1 *表质量/kg速度/(m/s)注:1.表中单位均以斜线隔开。 2.表注放于表框内。表一律排封闭表,表的注应封闭在表框内。3.3 公式的编排要求关于公式编号,与图和表格的编号相同,采用两级编号方法,即采用三级数字表示:章.顺序号(如2.1,各章编号并章内连续)。应注意以下几点:(1)写法全书一致,特别是对于公式中各等号的说明。如电压的计算公式为:U=IR (2.1)式中U所要求的电压值(V);I已知的电流(A);R已知的电阻()。(2) 前文不得引用后文的公式。引用时均写为“式(2.1)”的形式。(3) 必须先出现公式,再有编号。下例的情况不可取:*见式(2.1.2): (应改为*见下式)sin+cosx2-cos=0 (2.1.2)第4章 内容与表达全书应采用统一的风格组织语言和内容。科技文章重在内容与技术含量,一般比较正式、死板,不得随意使用口语、不规范用语,不得兴之所致行文,不讲章法。当然,为了拉近与读者的距离,或出于其他特殊需要,允许而且更提倡使用活泼诙谐的语言、独创新颖别致的写法,但一般的作者限于能力,往往容易弄巧成拙,故未经编辑许可,写作时不得别出心裁。遵守语法规则、正确使用标点与字词更是对作者的最起码要求。4.1 叙述风格4.1.1 人称全书应使用统一的叙述人称,不得一会儿用“读者”,一会儿用“用户”,一会儿又是“我们”、“您”或“你”。多人写作同一部书时,尤须注意此类问题。总的原则是可不用人称的地方就别用,用无主句完全可以把意思表达清楚。4.1.2 详略作者不仅应吃透要写的内容,还要明确作品的读者对象,合理地安排内容,把握详略。一般应做到语句精练、概念明确、思路清晰,“以简捷为美德”。4.2 字词句4.2.1 杜绝错别字写作中,作者应随时注意与检查错别字。 4.2.2 杜绝语法错误只强调两点,一是注意词语的搭配,一是避免使用长句。长句极易出现句式杂糅、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的语法错误,也给读者造成阅读困难。4.2.3 正确使用大小写全书对同一个单词(外文字母)其大小写应统一,书写体应有明显的区分,如V与v,C与c,U与u。若。(1) 手写稿要对大小写有明显的区分,正斜体要注意标示,多层角标时应错开,做到一目了然。(2) 计算机写的稿件,应特别注意公式的正确性,公式中的外文字母应与行文中的一样;多层角标要错开。4.3 名词术语术语的准确性、易读性及一致性直接影响到稿件的质量。应注意前后一致,杜绝一个事物前后叫法不一的现象出现。常见的有:图像(图象) 映像(映象) 像(象)一样 好像(好象) 影像(影像)镜像(像) 录像(相)机 存储(存贮) 通信(通讯) 默认(缺省) 作为(做为)载荷(负荷、负载)等等4.4 量和单位应正确使用国际标准单位制中的单位符号和中文单位。教材与教学,作为我国推行国际单位制的第一道关,是我国各级人员加强国际标准意识和准确使用的重要教育举措和有力保证。因此,我们授课老师对于认真推行我国现行各级标准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在我们所编写的教材中,对国际标准的理解与使用应当是非常严格的。国际单位制(SI)是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基础,一切属于国际单位制的单位都是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GB3100310293量和单位是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具体应用形式。4.4.1物理量、单位和数值的关系国际指出:按量和单位的正规表达方式,物理量、单位和数值的关系可以写成:AAA式中A物理量的符号;A单位的符号(通称为单位符号);A以单位A表示量A的数值(俗称为纯数)。例如钠的一条谱线的波长为:5.896107m4.4.2 量和单位的使用1.废弃的量的名称废弃的量的名称有(括号内为废弃的量的名称):质量(重量)体积质量、密度(比重)电流(电流强度)相对分/原子质量(分/原子量)物质的量(摩尔数、克当量)质量热容、比热容(比热)等等还有部分终将废弃的量的名称,最好也不使用。如(括号内为终将废弃的量的名称):摩擦因数(摩擦系数)角频率(园频率)弹性模量(杨氏模量)切变模量(库仑模量)热力学能(内能)等。2.不正确或不使用的单位和符号不允许使用的单位有:马力千克力、吨力标准大气压、工程大气压毫米汞柱、毫米水柱达因华氏度托泊高斯等。不是单位的,而被作为单位使用的符号有:ppm(10-6)mmHg pphm等。不正确的,而被误认为单位使用的符号(括号内为错误使用的)有:min(分,m) s(秒,sec) d(天,day) h(小时,hr) a(年,y,yr) mol(摩尔,mole) r/min (转/分,rpm) 星期、周(wk)月(mo)等。3.使用规则(1)量的符号应用斜体。(2)单位的符号应用正体。(3)词头的选取应使量的数值处于0.11000之间,如:1.2*104 N(不规范) 12 kN(规范) 0.00394 m(不规范) 3.94 mm(规范)(4)词头不得单独使用,不得重叠使用,如:l=10 m(正)l=10 (误)nm(纳米)(正)mm(毫微米)(误)(5)不得给单位符号加下标,如电流实验值为:I10 Aexp(误)Iexp10 A(正)(6)不得在组合单位中加入数字,如:g/100ml(克每100毫升)(误)g/dl或10-2 g/ml或10 g/l(正)(7)正确书写。通常在书写量时,数值与单位的符号之间应空半字空,如:12 km 510-5 mm2(8)在坐标图和表格中的使用。在坐标图和表格中的使用应注意以下几点:量和单位要作为一个整体形式排列:“量/单位”是一个整体。在坐标图和表格中,量和单位应用斜线分开,如:l/km (正)l(km)(误)Pa(kN/m2) Pa,kN/m2(误) Pa/(kNm-2)(正) 表格中的使用主要体现在表的“栏目”内,相当于图的标目(具体可见3.2节)。4.5 标点符号应正确使用冒号与分号。冒号应慎用、少用,一个完整的句子中不得连续出现两个以上的冒号。各操作步骤句末均应使用句号,不得使用分号。并列内容分段罗列时,句末也建议用句号,不用分号;除非全书并列内容的分段罗列统一采用简单的单句;当然,最后一句的句末必须用句号。应力避一“逗”到底的现象。第5章 其他应注意的问题其他应注意的问题有:(1) 交稿前一定要统稿。一般要求作者将稿件交有一定编辑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