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夺泸定桥导学案.doc_第1页
飞夺泸定桥导学案.doc_第2页
飞夺泸定桥导学案.doc_第3页
飞夺泸定桥导学案.doc_第4页
飞夺泸定桥导学案.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飞夺泸定桥导学案科目:语文班级:四年级课题:飞夺泸定桥教者:宋宁娟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学会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了解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的写作思路,并注意突出重点的写作方法。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红军英勇顽强、不畏艰险的伟大精神。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红军英勇顽强、不畏艰险的伟大精神。2了解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的写作思路,并注意突出重点的写作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导: 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走完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长征中的一个故事飞夺泸定桥。2. 板书课题飞夺泸定桥二、预习检测:1.了解飞夺泸定桥的的有关背景资料,了解泸定桥的险。 红军为什么要夺取泸定桥? 题目中的“飞”意思是 ;“夺”意思是 。三、合作探究:1.教师引导:同学们学习的很认真,大家一定有很多收获,那么与大家分享你的收获吧!2.给予学生自由充分地时间空间引导学生展开组内及班级的汇报。(学习生字,积累词语,划分段落,抓住文章描写桥险的句子在文中作批注、理清文章的层次,把握重点“飞”和“夺”等)3、重点探究以下问题:问题一:敌人的诡计是什么?敌我的力量对比怎样?我军决定怎样粉碎敌人的阴谋?问题二:从哪里看出红军的速度快如“飞”?问题三:我军被敌人发现时是怎么做的?敌人的反应说明什么?问题四:文中哪些词表现了二连突击队战士的英勇?红军胜利夺桥的原因还是什么?4.对学生的表现作出正确的评价,并进行适当的指导。(特别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顺序:事情发展的顺序和脉络层次:决定夺桥-争抢时间-英勇夺桥-胜利过桥)。四、拓展延伸:1、同学们学习了本课,你想对红军叔叔们说点什么?2、收集红军长征中感人的故事。五、教学反思: 飞夺泸定桥训练单班级: 姓名: 一、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高山( )岭 翻山( )岭 心( )胆寒千( )一发 ( )不顾身 ( )浩荡荡水流( )( ) ( )耳欲聋 ( )盆大( )二、比一比,再组词。键( ) 湍( ) 钧( ) 链( )健( ) 端( ) 均( ) 连( )忘( ) 度( ) 撤( ) 震( )妄( ) 渡 ( ) 澈( ) 振( )三、写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1)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2)对岸出现了无数火把,像一条长蛇向泸定桥方向奔去。( )(3)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部队,还会属于谁呢?( )(4)河边载满了垂柳,柳枝迎风起舞,美极了!( )四、按照课文内容填空。1、在漆黑的夜里,他们冒着 ,踩着 继续前进。忽然,他们望见对岸出现了 ,像 ,分明是 。2、向桥下一看,真叫人 。红红褐色的河水像 ,在几十丈的河谷里 , 到岩石上,飞溅起 ,水声 。四、结合预习回答问题。1、写出课文的写作顺序: 2、题目中的“飞”意思是 。“夺”意思是 。五、自读课文5-7自然段,回答问题:1、把这一部分分成两层,并归纳出每层的主要意思:第一层: 第二层: 2、仔细朗读第五自然段,用“”把这一段分成三层,并总结出每层的主要意思:泸定桥离水面有好几丈高,是由13根铁链组成的:两边各有两根,算是桥栏;底下并排9根,铺上木板,就是桥面。人走在桥上摇摇晃晃,就像荡秋千似的。现在连木板也被敌人抽掉了,只剩下铁链。向桥下一看,真叫人心惊胆寒。红褐色的河水像瀑布一样,从上游的山峡里直泻下来,撞击在岩石上,溅起一丈多高的浪花,涛声震耳欲聋。桥对岸的泸定桥背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