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望城区铜官学区校2017年春季书堂中学备课教案备课时间:( )周 教出时间:第( )周 星期( ) 总第( )课时 执教人:丁雪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教学目标:1、了解本诗的体裁及作者的情况。2、有感情地朗读体味诗歌 。3、体味作者的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难点:1、诗歌内容的理解。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3、品味诗歌语言。4、诗人形象的分析。教学过程及教法设计: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无论是为深入理解体味本诗,还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熏陶,都要对学生进行诗歌朗读是指导训练,因此,以朗读训练为切入点,再辅以揣摩语言的方式,去品味作品的思想感情,从而完成教学目标。教具使用:课件,根据教学过程,随堂使用教学过程:一、导入二、介绍作者:杜甫三、背景介绍1982年,世界和平理事会把杜甫命名为世界文化名人,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杜甫43岁的时候,唐朝发生了一场战乱安史之乱。这是一场民族大 灾难,田园荒芜,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哀鸿遍野。杜甫和人民一起流浪,饱受战乱之苦,写下了许多浸透了血泪的伟大诗篇,如,“三吏”,“三别”。公元759年岁末,杜甫一家辗转流浪到四川成都,在亲友帮助下,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边,盖了一间茅屋,总算结束了颠沛流离之苦。但是,这茅屋并不坚固,两年后的一个秋天,一场大风卷走了茅草,吹破了茅屋,夜里又下起了大雨,杜甫一家只好在风雨淋漓中熬过了一个风雨之夜,此情此景,杜甫百感交集,写下了这首不休的诗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板书课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四、释题 五、听录音读课文:1:读准字音;2:注意节奏,抑扬顿挫;3:要读出感情。六、整体感知请在诗中分别找出写景记事部分和直抒胸臆部分。并分别用四字词语概括四段的内容。 叙事:秋风破屋 群童盗茅 破屋漏雨 抒情:期盼广厦七、诗歌欣赏(分组讨论)第一节:1:作者用哪几个词语描写秋风?(怒号 卷)2、为什么用“怒号”而不用“凶猛”或“猛烈”? 3:卷和吹相比较,哪个更好?(卷,形象而有力度) 4:后面的动词还有哪些?描写了什么情景?(茅草飞扬)第二节: 1: 群童为何抱茅?2:杜甫叹息什么第三节:1:茅屋被秋风所破后最怕什么?(下雨) 2:文中那两个句子表达了作者痛苦艰难的心情?(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第四节:1:杜甫无法入眠,此时他想些什么呢? 用原句回答 (安得-亦足) 2:由此可见诗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忧国忧民)八、总结全诗自己 推己及人 忧国忧民秋风破屋 心情苦痛茅屋为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